章节目录 第40章 年代文里换老公(十二)

作品:《原配战无不胜[快穿]

    第十二章

    放假了, 时间过得也是真快。

    现在唐军已经不卖菜了,他送煤都送不过来, 一车煤, 能剩十几块, 有时候一天能送三四车,虽然很累, 但是来钱太快了,他尝到了甜头, 每天起早出去, 晚上九点十点才回来,想趁冬天多挣点钱。

    林晓晚开始的时候,接替他卖了几天的菜。

    卖菜是真的太辛苦, 起大早, 零碎的进账,卖了几天她看市场前有几家服装店很红火, 卖换季衣服, 在门口吆喝着, 不少人都进门看看。

    晓晚也动心了,她和唐军现在已经有点存款了。

    商量着,就想去服装城批发点衣服过来, 现在已经进入改革开放的初潮阶段, 好多人都下海经商了, 可大买卖是真的干不起, 就在楼下弄两个架子, 带轱辘的,推着走,一路走一路吆喝着,卖点便宜货,还是可以的。

    她和唐军一说这个想法,他立即同意了,说干就干,白天还特意耽误了一车煤,带着晓晚去了趟服装城,先带了两大包衣服过来。

    林晓晚上学了,皮肤更细嫩了,穿什么都好看。

    她就在自家楼下推着衣架吆喝着卖,竟然很快就卖完了。

    刚开始价格也都很便宜,左邻右舍的,都认识她,谁见了她都要夸两句的,一打这开始,林晓晚天天都去楼下摆摊卖衣服。

    冬天,不管是起早还是赶晚,一忙就是一天。

    学生放假都一个月了,眼看过年了,可是林晓晚和唐军还没有回家。

    家里的老人都眼巴眼望地盼着,自从这小两口走了以后,也往家里去过两回信,信里寄回过两次一百块钱的,唐军说一切都好,有空就回去。

    可这说有空回去,一直到了年底下了,两个人还没回去。

    唐树林有点等不住了,早上吃完饭,就叫了老婆子,带了唐玲和多多,到村头上给老高家送了点米,让他家小子开拖拉机送他们进城一趟。

    因为高小子曾帮唐军送过东西,所以知道他们住在哪里。

    一听说要进城看儿子,刘杏花可非常激动,让高小子先开刀家门口等一等,然后往拖拉机上又带米,又带被的,当妈的惦记儿子媳妇,特意给新做的厚被,不让带不行。

    唐树林黑着一张脸,把老婆子骂了一通,借故也骂了唐军一通,上车。

    拖拉机开进城走了三个多小时呢

    等一家人到了城里,已经下午一点多了,小高带着他们一路到了老巷口,可上楼敲门,唐军家里却是没有人。

    小高还着急回去,只好把唐树林一家人都扔在了楼道里面,让他们在这等着,一个人开拖拉机先走了。唐树林可是真生气,半年没瞧见儿子不说,巴巴的赶了城里来,结果人家里还没有人。

    他背着行李,咣咣直敲着门,越敲越是生气。

    刘杏花直劝着他“诶呀,说不定干什么去了,别敲了,一会儿人就回来了。”

    唐玲还比较机灵,带了多多到对面屋去敲。

    幸运的是,还真的敲开了门。

    对面一个老太太打开了个门缝,就在门缝里面看着这姐俩“你们找谁啊”

    唐玲指了下多多“我和我妹,找对面的唐军林晓晚,我们是从老家来的,呃那个,我是唐军他姐,他亲姐,我爹妈也来了,可他们不在家,您知道他们干什么去了吗”

    老太太上下打量着她们,唐玲和唐军面目上还是有点相似的。

    她半信半疑地看了好半天,这才打开了门,从这边就能看见唐军爹妈,都穿着朴素,真是老家来的。

    老太太从门里走了出来“这个时间都不在家,他们小两口可忙了,唐军应该是去送煤了,天天没个准地方,不好找的,不过晓晚好找,她这个时候没回来,应该是去公园了。”

    儿子去送煤了,儿媳妇去公园了

    唐树林在旁听见,大步走了过来“哪个公园大冷的天,她上公园干啥”

    老太太平时都可喜欢林晓晚,听见这老头子口气不好,连忙上前“晓晚天天在楼下的市场摆摊卖衣服,基本上中午就回来了,这个时间没回,那就是没有全卖掉,她这孩子,可勤快了,一天也不糊弄,准是拿剩下的衣服去附近公园继续吆喝了,什么时候吆喝完,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唐树林回头看了眼自家老婆子,不说话了。

    老太太走到窗户前,往远处个公园指了一指“我们楼下市场,到了中午就没有人了,那就公园,晓晚应该就在那卖衣服,现在去找,一准能找到。”

    这楼里都是开放式的,做饭都在走廊里面做,所以显得楼道特别狭窄。

    说是城里,但是也没想到是这样的环境。

    唐树林看不下去了,背着手往出走。

    “行了,你们在这等着,我去找人。”

    下楼走几步了,想着是去找儿媳妇,自己去好像不太方便,又叫了多多下来,带着小女儿一前一后的,这才下楼。

    出了老巷口,很容易就看见公园了。

    公园门口有一个大雕像,是人民群众的浮雕,唐树林带着多多走了过去。

    这还是爷俩第一次进公园,从南门走进,四处张望。

    冬天的公园里光秃秃的,这个时间,都剩些没事溜达的老人了,林晓晚带着剩下的衣服来着里吆喝,也就是卖个本钱,拉个主道。

    因为她隔三差五来,所以大家都认识她。

    唐树林稍微一打听就问出来了,沿着小路往北去。

    爷俩走了一会儿,真个找着人了。

    林晓晚被几个老太太围住,因为她拿的衣服都低价处理,聊得正欢。

    唐树林背着手,快步走了过去。

    林晓晚还没注意,一边往身上比量着棉袄,随手穿上了,还和老太太说着话呢“胡奶奶,您看我穿身上这个棉衣怎么样,买回去给您家儿媳妇穿,保证合适,她身形和我差不多,平时都得卖十五块钱,就剩这两件了,给十块就行。”

    她穿着是真好看,不过老太太总是喜欢讨价还价的“五块还行,十块钱那可能买牌子的了。”

    林晓晚笑得眉眼弯弯,还在老太太身前走来走去,让她看着穿衣效果“胡奶奶别开玩笑的啦,五块钱我要赔死的了”

    一抬头就在人群当中看见了唐树林和多多。

    “爹,你怎么来了多多”

    唐树林还背着手,沉着一张脸。

    多多先跑了过去“嫂子,我们等你和我哥放假回家呢,都年根底下了,也不回去,爹妈都着急了,就来城里找你们,可找到你们家了,你们都不在家,问了对面的老奶奶,她说你在公园,我和爹就来找你们了”

    地上的铺盖上,还摆着几件没卖掉的棉袄,林晓晚连忙将身上的衣服脱下来放了一起,她为了方便换衣服打样子,身上穿得不多,弯腰利落地把衣服包随便卷了起来,对几个老太太抱歉地笑了笑,说家里有事今天不卖了。

    她连手套都没戴,手尖冻得发青,抱了衣服就走“爹,多多,我们走。”

    唐树林从她怀里抢下包袱“我来。”

    多多在旁拉住了林晓晚的手“嫂子你穿这么少不冷吗刚才穿的袄子,那就穿上回家呗。”

    林晓晚看见亲人,心里高兴,紧紧握着小姑子的手“嫂子不冷,新衣服穿走让人看见就不是新的了,不好卖,没事,这离家近,几分钟就上楼了。”

    他们一直往回走,直接上楼。

    林晓晚从口袋里拿出了钥匙,穿过长廊,到自家门前开门。

    刘杏花还抱着行李,看见儿媳妇很激动“晓晚你可回来了”

    唐玲也在旁边打量着这个弟妹,更白了,皮肤更好了,毕竟是来了城里,整个人和从前都不一样了。

    房门打开,林晓晚在外面让她们先进。

    唐树林率先进去,把包袱放了凳子上面,本来就三十多平的房子能有多大,屋里摆设简单,不过还是布置得很温馨的。一张床,一个衣柜,还有餐桌,餐桌布是镂空花的,上面摆着一个插着花的花瓶,窗边还挂着一个手工制作的风铃,一碰叮当作响。

    林晓晚在后面关上了房门“爹,你们坐,坐床上,地方太小了,不过好在房租便宜,坐,坐。”

    多多和唐玲这就坐了床上,唐树林看了自家老婆子一眼,坐了桌边的凳子上,刘杏花在屋子里看了一圈,眼中已经满是泪光了。

    “这也太小了,那怎么不租个大一点的地方呢憋了巴屈的”

    林晓晚拿过暖瓶给他们倒水“这地方位置好,正好在市场上面,唐军本来说有点钱了换个大点的房子租。我不是放假了么,寻思在市场上卖点衣服,再说换了大房子租,房租钱也是多了,租房不像买房,要是自己的房子,省吃俭用当然是买越大越好,一个临时住所,花太多钱都浪费。”

    她给每个人都倒了水,就放在桌子上面。

    唐树林叹了口气“军儿呢,他啥时候回来”

    林晓晚站了起来“他每天都晚上回来,送几趟也不一定,你们都饿了吧,我出去做饭,先吃饭,吃完饭我带你们出去逛逛。”

    说着往出走,刚走到门口看见唐玲了,又回身在大衣柜里拿出了另外的一个包袱“姐,这里是我去服装城给家里人买的衣服,你打开看看,都合身不,本来想这两天回去给你们带回去的,可唐军太忙了,估计还得两天回去。”

    包袱一打开,里面都是新衣服。

    多多的是一套运动服,这年头刚流行运动服,红白相间的,唐玲一下来了精神,把妹妹拉了过去,让她穿上试试。

    林晓晚赶紧下楼买菜做饭。

    唐树林站在屋里走来走去的,一直叹着气。

    多多的运动服稍微一点,不过刚好,能穿两年,小姑娘穿上新衣服都不愿意脱下来,跳来跳去的开心不已。唐玲往下一翻,也翻到了自己的,林晓晚给她买了一件红格子大衣,这个年代大衣都不少钱的,村里人更没见过了,她赶紧穿上试试,高兴得不得了。

    家里的每个人都买了,唐玲让爹妈试试新衣服,唐树林瞪了她一眼,站了窗前往楼下看。

    刘杏花把带来的厚被铺了床上。

    在来之前,两个人也商量了下。

    见了唐军和林晓晚,有两件事要说,一件是让他们快点回家过年,一件还是孩子的事。

    谁家两口子结婚了不生孩子,这是头等大事。

    刘杏花和唐树林是一样的心,都急着抱孙子,这时候两个人都在唐军的家里了,可看着彼此,都从彼此的眼睛里看出了疼惜。

    唐树林走过来了“看见没,那孩子在公园卖衣服,大冬天的,连口水都没带,吆喝半天了,还非去公园,穿那少,背那些东西。”

    刘杏花没有亲眼看见,但是晓晚回来的时候,一看儿媳的衣着也猜得到。

    她没有吱声。

    唐树林还没放弃抱孙子的念想,不过他这当爹的,一想到儿媳妇勤快的模样,知道她们也没时间生孩子,说不出口,但是吧,不说还不甘心,就让老婆子说。

    “一会儿,你说说她们。”

    “说什么”

    “你说说啥”

    “哦,孩子的事啊,我知道了。”

    两个人心照不宣,沉默片刻,都看向了唐玲“还不出去看看,晓晚说出去做饭,看看她用不用帮忙的”

    唐玲欢快地把衣服放下,答应了一声,赶紧出去了。

    多多还是个孩子,坐不住,在屋子里走来走去的,床头还有个小一点的书桌,桌上是简单的书架,多多过去看了看,随手拉开了抽屉。

    唐树林在后面瞪她“别乱翻”

    多多哦了声,吐了下舌头,上下左右看了看。

    书架上有很多书,桌子上面还有晓晚的复习材料,她翻开看了看,上面备注很多。

    “我嫂子可真用功啊”

    唐树林也走过来看了两眼,桌子上面还贴着备忘的纸条,下面一个罐头瓶子里装了更多,他是识字的,随便看了眼,发现都是晓晚和唐军给彼此留的纸条。

    不由多看了两眼,是两个人看不见彼此的时候留下来的。

    有的是告诉唐军饭菜在哪里,有的是叮嘱他多穿衣,唐军的口气则比较直接,多半都是说干活先走了,让她多睡会,夫妻之间,丝毫没有因为忙碌,而忽略彼此,而且,从这些纸条当中也能看见他们的生活轨迹。

    从半年来到这里,都起早贪黑的,不容易。

    多多也看见了,笑个不停“看看,我哥多贴心,我嫂子对他也好,爹,你和我妈就参合人家小两口的事了,我也常听我们同学说他们哥嫂的,谁有我哥他们这感情好”

    唐树林哼了声,转身走开了。

    林晓晚特意买了点菜,唐玲帮着她摘菜,做了四个菜,还买了两样熟食。

    唐军还没有回来,林晓晚张罗着 ,一家人坐了一起吃饭。

    这还是半年以来,第一次见面,林晓晚和公婆诉说着来城里以后发生的事,当然了,她都挑着好事说,说她们有了点存款,说他们的日子现在一天比一天好了。

    刘杏花很高兴,看着儿媳妇就一直笑。

    正吃着饭呢,房门动了,唐军回来了。

    平常这个时候,他都不回来的,今天一进门看见爹妈都愣住了。

    林晓晚也怔住了,随即站起来迎了过来“啊,你今天竟然早回来了太好了”

    唐军手还在怀里,拿出来是一个纸包,随手递给了媳妇儿“你昨天不是说想家了吗想吃家里的烤地瓜,想回家,我今天送煤走半路上看见有卖的,特意买了送回来”

    本来是想着给媳妇儿送了地瓜就走,没想到爹妈来了

    唐军还有点不自在。

    家里很小,他挠了挠头,走了餐桌这边来。

    因为去送煤了,身上都是脏污“爹,妈,怎么突然就来了,也不来封信。”

    唐树林筷子一摔,瞪着他“我不来,你个兔崽子也不回去,都啥时候了,快过年了知道不你打算啥时候回家”

    唐军小心把外套脱了下来,回身走了门口挂上了“现在忙呢,送煤一车接着一车的,没法回去,我寻思二十六七再回。”

    他脸上都是煤黑,和晓晚站在一起,一个白,一个黑,可真是天地之差。

    林晓晚连忙推着他去洗脸“快去洗洗。”

    唐军去洗手洗脸了,他身上脏,裤子也脱下来放了洗手间。

    洗干净了,再回来时候看着还顺眼些。

    眼角下面的伤疤还在,不过也不耽误帅气,他拿了凳子在爹身边坐下了,说来也奇怪,唐树林看着儿子,还觉得儿子又长高了呢

    唐军不说,可其实也很高兴“爹,我给您倒酒。”

    这可是一家人都坐一起了,喝起酒来了,话就多了。

    饭后,林晓晚捡了碗筷,去走廊外面刷碗,唐玲也跟了出去,多多好奇城里面的事,直跟着她们。

    屋里只剩下了那三个。

    唐军有点喝多了,他走到床头边上的桌前打开了抽屉,里面有个信封打开看了眼,然后拿了过来。

    刘杏花还和他说着闲话“你爹现在不是生产队队长了,自从分田到户,地都分开了,咱家人口多,分了不少地。你爹不当队长了,就能指挥咱们家几口人了,脾气可大哩,这不是看着要过年了吗你不回去可在家发了一通脾气,天天骂骂咧咧的”

    唐军坐了床上,把信封递给了他妈“妈,这里面有五百块钱,你拿回去,和我爹置办点年货,我和晓晚再过两天回去,等我送完这批煤,一定赶年前回去。”

    也不知道是喝酒喝得,还是怎么的,他眼睛有点红,直低着头。

    刘杏花刚要伸手,唐树林在旁瞪眼“你要他钱干啥,没看见他们怎么挣来的”

    这么一说,刘杏花就没拿“算了,家里什么都有,年货也买完了,你们回去就得了。”

    唐军见他们不拿,也不高兴,借着点酒意,走了他爹面前来“爹,给你们就拿着,你儿子现在是万元户了,万元户了”

    说着,把钱塞了唐树林手里。

    他送煤挣了不少快钱,林晓晚卖衣服也还不错,昨天刚算了下,竟然是万元户了。

    这家伙今天心里憋了半年的那口气好像有了出口,今天喝了不少的酒。

    钱给了爹妈,一头就躺倒了。

    林晓晚刷碗回来,看见他一人栽在床上,赶紧过来扶他“喝多了吗怎么还躺下了”

    唐军迷迷糊糊地一把搂住了她“媳妇儿,媳妇儿我给你买的地瓜你吃了吗等我送完这批煤,咱们就回家啊,回家看看你爹妈,也看看我爹妈。趁着呢趁着你放假,等你开学了,就没时间了是吧嗯我知道,我知道你想家了,咱们这不是为了以后么”

    酒劲上来了,一会儿糊涂一会儿清醒的。

    林晓晚试图拍着他的脸,可他真是醉了倒了床上就起不来了。

    唐树林看着儿子这样,站起来了“得了,别让他起了。”

    林晓晚只得解释了下“他可能也是累了,今天一大早就走了,这几天要煤的多,天天没命地送。”

    屋里也小,唐树林往出走了“时间也不早了,我们就回去了,这个时间到外面还能坐上车,回头到镇里走三四里就到家了。”

    晓晚当然是留,可人已经下楼了。

    唐玲和多多都拿着新衣服,高高兴兴地下去了。

    婆婆刘杏花直拉着晓晚的手不放“你爹就是刀子嘴豆腐心,惦记你们呢,你们早点回去。”

    晓晚和她一起下楼,直点着头。

    到了楼下,刘杏花想起来孩子的事还没说,连忙又拉住了晓晚的手“还有一件事”

    话还没等说完,唐树林一嗓子叫住了她“还说啥说赶紧走”

    他没好气地瞪着自己呢,刘杏花明白过来,这是不让说了,也就不提了,回头和晓晚说了两句话,再叫唐玲和多多的时候,唐树林背着手已经走远了。

    她们连忙跟了上去。

    几次回头,林晓晚挥手目送他们。

    家里人是惦念他们的,林晓晚本来就有点想家了,看见他们缓解不少。

    她看着公婆走远,转身回了楼上。

    桌子上还放着唐军买给她的烤地瓜,拿起来刚要吃一口,余光当中瞥见刚才唐树林坐过的凳子上面放着个信封。

    唐军给公婆拿钱的时候,大嗓门她都听见了。

    信封里是他们的零花钱,整整五百块,想必公公是没想要,留下了。

    她拿了信封过来,指尖一趟就知道变厚了。

    打开一看,果然,信封里有一千五百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