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章

作品:《八零年代锦鲤美人

    34

    许父这样的算是第一批个体出租车司机。只是八十年代的出租车并没有计价器。大多数打车的人总习惯讨价还价一番, 那也是四块五起步。

    普通工薪阶层平时也不会打车,许父就经常往火车站跑。牛姐那边也会时常给他介绍一些婚庆的活。

    许父那辆车足够大, 拉的人多, 再加上这人性格靠谱, 一个月下来竟赚了几千块钱。

    许父点着那些钱忍不住直咂舌,然后就把钱都交给他闺女收着了。

    许父赚得钱放到二三十年之后,顶多也就是一个人的月薪,还不能算高薪。可这是1985年, 100元的票子都还没有出现, 拿着那么一大堆五元十元的,许念念便有些心慌了。

    最后还是许明朗提醒他们,平日里家里也用不上那么许多钱, 倒不如存进银行里, 还能吃个利息。

    何况依着许念念这个性子, 给她拿那么多钱,还不把家里挖的到处是窟窿。

    许父听了这话,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到底还是答应了。

    转过天来, 许父也没在本地农村信用社存钱, 生怕街坊四邻知道了, 再说三道四的。

    他带好了东西, 去城里找了一家银行,给许念念开了户,办了张存折。

    当天晚上, 许念念拿到存折后,忍不住说道。“怎么都放在我这个存折上了,就算办也该办您的存折,或者我哥的吧?”

    许父大手一挥便说道。“咱们家里就你最细致,最爱收钱了,干脆就你管着吧。什么时候我和你哥需要用钱了,找你拿就是了。”

    许明朗那边也乐得当甩手掌柜的,便在一旁说道。“是呀,你可比我管的细致,还是你管家合适。”

    就这样,许念念只得接下了这么个活。

    上辈子,黎浩哲虽然也把家里钱的交给她,可却是已经打理好的。该怎么投资许念念是不管的,可她却知道他们家有多处地产。

    看着户口本上的数字,要放在几十年后,连半平米房子都买不起。可在这八零年代,许父一月赚的钱,就能赶上几平米的房子了。

    在许念念印象里,好像是八七年的时候,国家才正式开始统计房价。

    那时候,北京一平米房子售价好像是一千六七,也开始有商品房了,出了二三百套。可却没人买,那时候人民工资才一百出头。

    可照她爸爸这赚钱速度,等到一九八七年就能买套豪宅了。

    许念念思来想去,如果这钱一直放在银行里,过个十几二十年就贬值得不像样了。可若是换成不动产,将来房价水涨船高,他们家也好有个倚仗。

    只是这时候,许明朗看着这些钱,笑得跟个地主老财似的。许父那边也觉得只要能给两个孩子过上好日子,他也就心满意足了。除此之外,并没有任何投资的想法。

    没办法,许念念只得旁敲侧击地给爸爸哥哥灌输一下买房的想法。

    农村有个根深蒂固的习俗,家里生了儿子,将来是要养老子的。

    拿许明朗来说,将来他就算结婚生子,也不会离了家。甚至三代同堂,一同住在这座祖宅大院里也不是不可能。

    他们许家就只有许明朗这一个儿子,也不好说另买房子,将来好分家。许念念只能找辙,说她同学家里发生的事。

    吃饭的时候,许念念东拉西扯,就说道了她同学身上。

    他们班上有个叫王晓华的女生,上面有三个哥哥,顶头两个哥哥年初的时候都结婚了。

    王大和王二虽说成了家,可也是要跟父母一起过的,一家住东房,一家住西房,按理说也该井水不犯河水。

    可王大媳妇是个饶舌抓尖的,王二媳妇是个暴脾气。这两妯娌不对付,经常针尖对麦芒,一天到晚争吵不休,把屋顶都快掀翻了。

    王家父母倒是想弄块宅基地,把一个儿子分出去,可他们家里又不算富裕,再加上老三老四还在上学,要盖个房子又谈何容易。

    没办法,那两嫂子就跟斗鸡似的,变着方逼着王晓华退学。

    王三自然不同意,又说大哥二哥娶了两个母夜叉搅家精回来。叫他们尽快把媳妇休了,再去找了好的来。

    那一家实在挺闹腾,王晓华学习成绩都受到了影响。期中考试倒退了十名,原本有希望考学的,现在也落空了。

    马老师气得不行,准备去王家家访了。

    许明朗只当他妹妹是在说一些新鲜事,一边扒饭,一边说道。“你说那王三叫王小山是吧?”

    许念念点了点头。“好像是这个名。”

    许明朗点头道。“那就没错了,王小山正好跟我同班。昨天,胖子还说呢,王小山从一个混混那边买了一把一尺半的西瓜刀,藏在身上了,说是要拿回家吓唬母夜叉。”

    许念念听了这话,不禁也吓了一跳,连忙说道。“他该不会真闹出什么事来吧?”

    许明朗一脸不屑,摇头道。“那个王小山别看他平时穷横穷横的,可实际上他还真没那胆,顶多也就是吓唬人,动真格他不行。”

    许念念这才放下心来。

    许父坐在一旁,听着他们两兄妹说得云山雾罩的,却也想明白了一些事。

    一套房子根本不够用,怎么也得攒套房子给他们家小闺女当嫁妆。

    不然的话,将来如果女婿家也有几个不中用的兄弟,分不出房子来,那又如何是好?

    不管怎么说,许念念也算成功了,许父终于有了置产的念头。

    只是许父常年在外行走,眼界自然和许念念这个常年在家的全职主妇不太一样。

    许念念单想着买套大的商品房了,许父却直接就把念头打到了城里的四合院上。

    之前他带着车队跑货的时候,也曾经过四合院,看着那些四四方方又气派的房子。

    他们那些同事也曾眼热过,有人一脸羡慕,说是这辈子要是能住进这种房子,也算没白活。

    有人就说,“你懂什么,那些房子凡是能成事的,都是找风水先生看过的。住在那院子里面,也有官运亨通的,也有延年益寿的,也有子孙满堂的,好处多了去了。”

    打那之后,这些话便烙在许父脑子里了。

    他心里早已认定,诺大京城,别的房子都算不得什么。只有那些老年间传承下来的大院子才是最好的居所。

    以往,他每年赚的钱也不算少,可许父却从不敢打那些四合院的主意。

    现在可就不一样了,他当了个体司机,干得多就能赚得更多。

    只要这几年,他再加把子力气,好好攒攒,说不定真能攒出个像样的大院子,给他小闺女当嫁妆呢。

    许父拿定主意,自那以后就越发有动力了。

    可许念念总担心她家老父亲工作太累,总是劝他休息,甚至还强行要求许父每周必须休息两天。

    就连许明朗也被许念念说动了,总是拉着他家老父亲去锻炼身体,顺便让老爹教他一些格斗技巧。

    许父虽说想赚钱,却也耐不过孩子们的哀求,到底没能拼命工作。

    偶然间,他有听其他个体司机说,要想赚更多的钱,就得去机场。

    那些老外坐车,不但不还价,还给小费呢。

    许父听了这事,颇为动心。可就一点,他语言不通,就算接了老外也没办法跟人交流。

    正好他时常看见小闺女每天都背外语,有时候嘴里还蹦出个洋词,叫她哥哥拼出来试试。

    许父实在太想赚这份钱了,再说跟他儿子闺女也没有什么抹不开面的。

    他思来想去,到底还是把这事给说了。

    想学一门外语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好在许念念想了个办法出来,她找了英语老师帮忙,给许父准备了不少带着英语的小卡片。又突击似的教会父亲,几句最常用的英语日常对话。

    许父也是个胆大心细的,带着这些卡片,直接就开车奔机场去了。

    还别说,真给他拉到客人了。

    许父碰到那些客人,有的会说几句中文;有的不会说中文,也能看卡片交流。

    这样一来,赚钱自然就更多了。

    只是跟那些人接触得越多,许父学习外语的热情就越大。

    一开始,许念念只想教会父亲,日常对话一百句。

    可许父学习的积极性实在太高,死记硬背下字母音标之后,居然能照着字典背英语单词了。

    他本来就是个好耐性,记性也不算差。再加上语言这种东西,最重要就是敢说。

    许父一个老粗,也不会觉得丢人。遇见外国人,他也不会胆怯,也不会觉得不好意思,直接就把自己会的单词都甩上去。

    就算许念念许明朗教他的发音不太对,有那好心的外国人也帮他改过来了。

    许父回家也会正经八百地,给他儿子女儿改过来。

    到了后来,许父的词汇量虽不是最多的,可发音绝对是最好的。

    他这也算误打误撞,逐渐学会了一门语言。

    霍胖子听说这事,都要疯了。

    许念念那个学习成绩很差的丫头,非要异想天开,要考高中,已经够出人意料了。

    许明朗那个痞子,吹牛放狠话,说要考大学,已经震下不少人的下巴了。

    可谁成想许叔都快四十岁了,愣是东拼西凑,学会说外国话了?!!

    这事要是拿到村里那些三姑六婆面前去说,准保没人会相信。

    可霍子航和黎浩哲却是亲眼见到了,许大叔帮着念念和明朗纠正英语发音呐。

    这实在不是寻常人家能够做到的。霍胖子的下巴早就掉在脚面上了。

    可站在一旁的黎浩哲却轻笑着说道。“这不是很有意思吗,只要想做的,就拼尽全力去尝试。到现在我才发现,明朗和念念的性子原来都随了许叔。他们家人认准了一条道,便会走到黑。别人说什么,他们也不会理的。”

    作者有话要说:  许家老夫:握拳我要给我闺女陪嫁一套四合院,外加金银首饰无数。女婿人品必须过关,不能有外心,不能有初恋~

    小黎总:我我我~

    隔壁小王:念念就是我初恋~

    郎舅哥:勾搭我妹的人,统统都要死~

    感谢小天使们给我灌溉了营养液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郭星星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