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2章 河北攻略(下)

作品:《大晋皇族

    姜承枭抬了抬手,示意李药师说话。

    李药师点了点头,拱手道“王上,我以为王序跋暂时不敢向北发兵攻打涿郡。”

    “哦,怎么说”姜承枭略带好奇。

    “按照斥候的消息,刘建汉和卢明月都是在去年开始动兵,但是王序跋没有北上,反而南下攻打平原郡,这说明他暂时还不想和我们交手。”

    “说下去。”

    “我们可以分兵北上,穿过飞狐陉抵达上谷郡,直扑河间郡。这样一来,无论是王序跋冒险北上进攻涿郡,还是他一直和高烈打下去,我们都能应对自如。”

    姜承枭心理乐了,李药师的想法与他不谋而合

    虽然姜承枭答应了裴元俨和尉迟敬的出兵方案,但是这并不代表他认为这就是最佳的方案。

    无论是进入恒山郡对抗刘建汉还是绕袭襄国郡攻打卢明月,其实从本质上来说并不能短时间解决问题。

    河北的四股暴匪,不是姜承枭看不起他们,而是他们现在与自己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上的对手。

    姜承枭能养得活二十万大军,甚至可以动用三十万大军征战,但是河北的暴匪加在一起也未必能聚集三十万大军。

    当然,要是暴匪将上至八十,下至十岁的老人孩子都拉上战场,那自然是可以。

    不过如此一来,这样的队伍有战斗力吗

    暴匪不事生产,他们能有多少粮食

    百姓能有多少粮食让他们抢,从宏业五年开始,这暴匪就没有绝过,百姓自己都没得吃,暴匪吃什么

    不说粮食,其他的诸如装备、武器等等,暴匪也没有办法和他比。

    如此一来,他兵出太原,必将会引起河北暴匪人人自危,从而出现杜如明说的那种情况,所有人联合起来对付他。

    那可就不是他想要看见的了,他可没时间一直在这些暴匪身上耗着。

    所以,他必须要在暴匪反应过来之前就打掉他们一到两个,从而极大的削弱他们的战斗力

    “你们以为呢”姜承枭不动神色的询问其他将领。

    众人沉思片刻,都是点了点头,这个方案不错。

    “王上,如此一来,只要我们在博陵郡牵制刘建汉主力,便能给李司马创造机会。”裴元俨说道。

    姜承枭颔首,旋即看着李药师。

    “李司马,你率领三万人从雁门郡北上,从飞狐陉进入上谷郡,孤给你临战指挥之权。”

    闻言,李药师顿时脸色一凛。

    “臣决不辜负王上厚望”

    他很清楚,这是姜承枭给自己的机会,能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和才能,都在这次的战争中

    杜如明拱手道“王上,太原这边新修建了四座大粮仓,里面储粮四十万石,可以支持大军作战。”

    这就是姜承枭最大的优势,或者说是拥有世家支持的最大支持。

    源源不绝地造血功能

    世家除了在政治上能给予姜承枭支持,还能在粮食上给予巨大的支持。

    当然,姜承枭现在并没有找王家、裴家开口要粮食,因为他现在的粮食完全够用。

    毕竟,吃人嘴短嘛

    是故,姜承枭才觉得他和河北的暴匪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对手。

    如果手中握着这样的优势他都打不过河北的暴匪,那他也就别玩了,直接造条船出海吧。

    “此番河北大战孤要求速战速决,诸位将军切勿让孤失望,万事小心”

    “是”

    旋即,众人又商议了一些战争细节,具体的行兵路径,粮草分配,一直到傍晚才逐渐结束这次军事会议。

    “春天,万物复苏,战争也复苏了。”

    姜承枭端着茶盏,立在堪舆图前,默默的看着这张精细的天下堪舆图。

    此刻天阁内只剩下杜如明在整理文书,听见王上的话,他缓缓走过来。

    “王上是在担心关中”

    “反贼虽多,能成事的无非是关中、中原、江南。”姜承枭淡淡道。

    杜如明道“中原宇文述四面皆敌,他此刻应当没有时间来找王上的麻烦,否则李法主和萧统一定会攻打中原。江南两国并立,短时间内谁也奈何不了谁,青州现在四分五裂暂不足为虑。”

    “正如王上所说,关中才是大敌。”

    说到底,关中贵族才是大敌。

    李源也好,于秉鸿也罢,不过是关中贵族的遮羞布。类似魏弘那样直接站出来称帝的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可以说,关中一统不过时间关系。

    “我们必须要在今年平定河北”姜承枭语气笃定,不容置疑。

    他不能让河北成为别人掣肘他的砝码,可以说河北相当于并州的后院,他可不能让自己的后院起火。

    再者,河北有大面积的平原,若是拿下,他就能拿下一块生产粮食的地方。

    “王上放心,臣一定会鞠躬尽瘁”杜如明躬身道。

    姜承枭点了点头,旋即转身拍了拍他肩膀。

    “嗯,收拾好了之后早点回去休息,身体健康万不能忽视,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随时去太医院。”

    “谢王上恩典。”

    嘱咐了杜如明一些事情后,姜承枭便回了昭王府。

    此刻,昭王府后院,王太后郑氏正在接见自己的侄女郑观音。

    昭王元年初月的时候,昭王去了一趟郑府拜访,回来之后就与她说要纳郑观音为夫人。

    郑氏对此并不意外,因为她父亲郑善愿已经多次私下里提过要让观音入宫。

    不过郑氏并未直接答应,因为说到底这是给自己儿子找女人,满不满意还得看儿子的意见。

    加上郑观音的名声不好,所以她就没有回复郑善愿。

    不想这件事情儿子自己提了出来,那她自然不会拒绝,毕竟这可是自己亲侄女。

    只不过她有点好奇儿子为什么突然就要纳郑观音,他们表兄妹以往不是没见过,所以基本上排除儿子是看上了侄女,应该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实际上,郑氏也这么问了。

    不过考虑到郑观音是个女儿家,脸皮子薄,所以问的比较委婉。

    是故,郑观音此刻脸颊绯红,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说,那日的事情太过难以启齿。

    郑氏喝着茶水,等待着侄女的回复。

    郑观音则低着头,不知道该怎么说。

    没有发关系

    可是她用了嘴去给王上

    发生了关系

    好像又不像,因为她还是完璧之身,所以她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太后,妾身”

    见她声音越说越小,郑氏心理嘀咕,只怕是发生了什么,很可能是已经圆房了,所以侄女才会羞于启齿。

    “好了,吾都知道了。”郑氏笑眯眯的说道。

    虽然儿子做的不合礼制,且有些急色了,不过结果她很满意,到底这个是她亲侄女,表妹嫁给表兄,天经地义。

    “过几日吾便请你母亲过来,好好商议一下,风风光光的将你接进宫中。”

    “谢太后。”

    便在这时,一名亲卫在太后侍女的引领下走了过来。

    “参见太后,太后万安。”

    “什么事”

    “回太后,王上刚刚从天阁归来,言身心疲累,今夜就不过来见郑姑娘了。”

    郑氏颔首,“你去告诉王上,让他好好休息。”

    “是。”

    听见王上不过来,郑观音莫名的松了口气,她实在是不想用嘴了,那种事情真是太羞耻了。

    另一边,姜承枭斜靠在软榻上,案几上升起寥寥青烟。

    天色渐黑,室内一片昏暗,几只火烛轻轻摇曳,光芒并不强盛。

    “夫君这是苦修呢”长孙清漪走了进来,瞧见他闭着眼休息,不由得捂嘴一笑。

    她可是最清楚自家丈夫的,若真是累了,早就上榻休息,绝不会这样。

    “过来。”

    长孙清漪走过去,乖巧的依偎在丈夫怀中。

    “委屈吗”他问。

    “不委屈,阿娘可没有说什么,夫君莫要胡乱猜测。”长孙清漪笑着道。

    姜承枭笑了笑,道“但愿吧,人还没进宫,倒让我去陪她吃饭,真是有趣。”

    “夫君要去吗”

    “政务繁忙,无闲暇。”

    嗅着夫人的香味,他不由得缓缓地抱紧了夫人。

    “夫人,以后若是受了委屈一定要告诉我,若是你隐瞒不报,我会很不开心的。”

    长孙清漪轻轻一笑,安慰道“夫君放心吧,这个大妇,妾身会做好的,一定替夫君将后院安排的明明白白。”

    “好啊,我拭目以待。”

    夫妻俩人无需多言,感动也好,信任也好,皆在互相心中。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