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三十四章

作品:《长安

    丢下这一句, 这位绿帽王的人就如一阵风散去。

    好吧……就为了一口吃的……

    长安眨了眨眼睛,这种这人跟她很熟的错觉越来越明显。身边伺候的几个小丫鬟已然面红耳赤, 显然被十九皇子这突然的变脸给迷得不轻。既然都要到面前来,长安也并非那般小气之人。打发身边一个丫鬟去承礼院子吩咐一声, 自己则返回了宴上。

    姜怡宁此时已经换了一身鹅黄的广袖直裾回来。正端坐在席位上,神色如常地与几个相熟的姑娘小声地说着什么。见长安进来,连眼皮子都没抬一下。

    长安心知她对自己有敌意,也没兴趣与她交好, 彼此井水不犯河水是最好的。

    认亲宴下午申时结束。宾客散席之前, 苏家老太太将长安与姜怡宁都叫了过去。

    苏老太太坐在上首,打量着眼前亭亭玉立的两位少女,心绪是复杂又难受。这一个是她女儿亲骨肉,一个是放在心坎上疼惜了十四年的养外孙女。苏老太太虽说恼火陈家心存坏心,但情分这种事儿,不是说断就能断的。苏老太太叹息, 就盼着怡宁能记得他们家给的这个情分,莫要记恨, 莫要奢望不该奢望的。

    姜怡宁低垂着眼帘, 乖巧的模样一如往昔。长安有些尴尬, 她不大习惯被陌生人抱。只能僵硬地由着苏老太太摩挲着她的脸。

    尤氏方才已经被婆母训斥过, 这时候倒是没摆脸子, 但也不热络。

    糊里糊涂地听苏家老太太说了一堆原主母亲苏芳儿的事儿, 长安才与姜怡宁一道, 亲自将苏家人送出门。

    人一走, 公主府的喧闹声就渐渐消失。

    长公主黑着脸在屋里踱来踱去,还在为姜怡宁宴上的唐突之举窝火。她左思右想的,决心将给姜怡宁挑人家的事儿提前。原本按她的打算,是想多留姜怡宁几年的。如今看样子,这丫头根本恨嫁得厉害!

    越是想越拱火,等听到下人来报说三王爷五王爷十六王爷来了,这火气立即就大发了!

    “说本宫歇下了。”

    站在外面的周修远周德泽听到屋里的动静,扭头看向了周涵衍。周涵衍摸了摸鼻子,显然也猜到是怎么回事儿。其实湖中亭那一出,唬一唬别人也就算了,哪里能逃得过宫里出来的人精的眼睛。姜怡宁自以为做得不着痕迹,其实这几个人都看透了她的心思。

    说实话,美人儿人美,不论做什么都能叫人宽宥半分。何况姜怡宁才名远播,他们睁只眼闭只眼,就当偶尔遇到便是。

    只是此时感受到大长公主直白的怒火,几人面面相觑之后,难免有些讪讪。

    见面礼当面送不成,三人便拿出来直接交到了景庭院下人的手中。周修远别的事儿处理,如此,他便告辞了。周德泽素来是跟他孟不离焦焦不离孟,一道出去。周涵衍遥看着巍峨的公主府,想着下午庭中的绝色表妹,心中很是懊悔。

    唉,若是他的正妃之位还空着就好了……

    摸着下巴,他颇为遗憾地跟上两位兄长出了公主府。就在门口,三人还未上马车,碰上晚一步出来的周和以。周和以为了等长安的这点点心,多留了一会儿。此时冷着一张美人面,一手提着一个食盒,大步流星地走出来。

    “十九你手里拿的什么”周涵衍密切关注周和以。

    周和以瞥了他一眼,将食盒递给马车前躬身立着的方自仲。淡淡道:“不过一点吃食。”

    “什么吃食啊,能劳烦你巴巴带着”周涵衍现如今对周和以那叫一个羡慕嫉妒恨,毕竟突然换未婚妻,本以为只是个乡下村姑,结果却是一个姿色上乘的换来一个绝色的,谁能遇到知这等好事儿怎地什么好东西都被这小子给占了

    心里酸,周涵衍看着那食盒就忍不住开口问。

    周和以还是那副冰雪化不开的冷脸,周涵衍气的咬牙。马车里准备走的周修远忽然掀起了车窗帘子,打趣一句:“难不成是表妹亲手做的”

    周和以微微勾了勾唇角,并未回答。

    “看来这表妹也并非传闻中不讨喜,至少做了一手好点心。”周修远半靠在车窗上看着席面的周涵衍,弯了弯狭长的眼睛,浓密的眼睫下眸光很是幽幽,“只是不知这点心滋味如何竟叫十九你都惦记……”

    周和以眉头蹙起来,沉静的眉眼中浮现一丝戾气。

    他不愿与周修远多费唇舌,只行了个礼道:“十九身子尚未恢复,还得去法华寺修养。路途遥远,这就跟三位哥哥告辞。”

    周修远挑了一下眉头,抬手示意他自便。

    “告辞。”周和以于是头也不回地上了马车。

    帘子一放,车夫扬鞭打马,马车擦过周修远的马车,悠悠地往巷子口驶去。

    周涵衍看着马车扬长而去,回头看了眼盯着马车的周修远:“三哥”

    “嗯”

    “你还愣着作甚”另一辆马车上的周德泽忽然掀起了车帘,蹙眉不悦地看向周涵衍,“上车,走了。”

    周修远笑了一声,抬手示意马车启程。

    车夫也扬起了鞭抽了马儿一鞭子,马车缓缓地行动。只见放下的车窗帘子随风摆动了两下,露出他勾着嘴角的下巴。周修远嘴里喊着的狎昵的口吻,话轻飘飘地散在风里:“慌什么,才十四岁,还小呢……”

    周涵衍没听见,抱着一肚子羡慕上了马车。

    人都走了,公主府的门房才出来收拾。人来人往的,门口也有几分狼藉。大长公主听说这几个皇子都走了,便又将长安给唤了过去。

    长安正在陪陆承礼说话,自从分开住,她跟承礼都生疏了许多。听着孙嬷嬷说长公主找她,长安干脆带着陆承礼一道回景庭院。陆承礼今日吃了好些好吃的,心中很高兴。此时乐呵呵地牵着长安的手,手腕上的铃铛叮叮地响。

    他走着走着,路过院子,又薅了一把小花就送长安。

    讲真,若非公主府有钱,不在乎这点花草,不然非得被他薅穷了不可。

    长安接过来就是笑,“这么喜欢送花”

    陆承礼见她笑也笑,俊雅的面容上挂着灿烂到极致的笑容,有几分傻气却十分动人:“娘子好看,花也好看,花就应该是娘子的。”

    长安没理他,倒是孙嬷嬷先扑哧一声笑出来。

    孙嬷嬷这些时日冷眼瞧着陆承礼天真烂漫,既听话又可心,渐渐也喜爱上这个新主子。毕竟他们这等心机深沉的人,最欢喜跟单纯的人相处。

    陆承礼又薅花草,她不由满脸堆笑:“承礼主子喜欢,往后便多种些。”

    陆承礼点了头,然后嘿嘿地笑。

    几人走到了正屋,四下里寂静无声。长公主扶着额头靠在窗边的软榻上,琢磨着该不该将姜怡宁跟长安放在一处养。起先她是一叶障目,自以为是地以为姜怡宁聪慧体贴,必然不会叫人失望。如今冷静下来,她才觉察出不妥。

    怡宁自小是众星捧月地长大的。正经郡主沦落成养孙女,老实说,不亚于从天上掉到了地下。这等大变故,别说心智成熟的人都没胆子打包票说不会嫉恨,何况怡宁才十四。若她由此记恨长安,也是十分有可能。虽说这两个孙女,哪个她都舍不得。但为了两人都好,必须要做出取舍来。

    长安是不能退步的,这府中一切本就是长安的。要退,只能怡宁退。可这不过她心中最坏的打算,若是可以,她还是盼着两个孙女能和睦。

    长安一进来,长公主便冲她招手。

    见着陆承礼也在,长公主也没说什么,只拉着长安在软塌上坐下。

    长安已经感受到气氛的严肃,差不多猜到怎么回事,便耐着性子听长公主自己提。长公主犹豫了又犹豫,问道:“长安对下午你怡宁姐姐的所作所为怎么看”

    “啊”长安觉得这个问题不大好回答,“奶奶缘何这般问”

    “你姐姐的心思,想必你也看出来了。”长公主觉得这个要求有些过分,但她年纪大了,实在受不得骨肉分离,“你对她是个什么想法”

    什么什么想法长安很是莫名,“奶奶有话直说,长安听着。”

    “她如今,应当是有些钻了牛角尖,”长公主哪怕对姜怡宁有些失望,却还是坚信自己养了十几年的孩子是个好的,“若是她有哪里做得不对了,你宽宥则个。”

    长安心道果然,在长公主心中,果然还是姜怡宁更重些。

    早有这个心理准备,她也没什么失望的感觉。毕竟没多大期待就没多大期望落空,况且,她现在得到的已经够多了,长安本人很知足:“奶奶顺着您的意思去做便是。这十几年是怡宁姐姐陪在你身边,您陡然割舍也做不到,就不必勉强。”

    长公主被她说得眼圈儿都红了,这孩子,当真是太懂事儿了!

    心里愧疚,她倾身将长安揽在怀里拍拍背。这孩子流落在外还保持着一个如此良善的心,不会是她姜家人:“你放心,奶奶今日后会安排人看着她的。若是她往后再犯什么错,奶奶定不会轻饶。”

    长安想想也环住长公主的背,拍了拍。

    这个老人家哪怕身份贵重,年纪轻轻时候儿子儿媳相公就全去了。十几年来独自一人养大了唯一的一个孙女,细细说起来也十分可怜。长安觉得自己也不是可怜她,但大约不是原主本身,所以能冷静以待。

    叹了口气,她道:“奶奶不必心存愧疚,长安懂得。”

    她这般一说,长公主更愧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