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79、明珠

作品:《妾无良

    第179章明珠

    我将那个锦盒放在桌上, 将小太监打发走了。

    这是我和李昭早都商量好了的,只是因今上午忙着见张韵微,一时间竟给忘了这岔。

    正当我和贵妃说话的时候, 我瞧见两个太监领着个小姑娘从外殿进来,正是羊川媚。

    小姑娘手里端着个漆盘, 头低下,不敢到处乱看, 跟着太监从后头走来, 跪下后,分别给我和贵妃磕头见礼, 莞尔浅笑

    “臣女川媚,见过贵妃娘娘、元妃娘娘, 愿二位娘娘福寿安康。”

    “起来吧。”

    郑贵妃虚扶了把, 柔声问“你今儿和谁来的”

    “回娘娘,臣女随母亲来的。”

    羊川媚略微扭头, 看了眼外殿。

    “你爹呢”郑贵妃又问。

    羊川媚柔声道“回娘娘, 过几日就殿试了,爹爹不敢松懈, 正同三位兄长加紧练策论。”

    在郑贵妃和她外甥女说话的当口, 我上下打量这个“准儿媳妇”, 十一二岁,模样清秀可人,梳了双鬟髻, 前额留了齐眉发穗儿,化了淡妆,身上穿着天青色葡萄纹罗衣,项圈珠子垂在胸前。

    进退有度, 端庄大方,确实是大家闺秀。

    我目光落在羊川媚手里的漆盘上,笑着问“端了什么”

    羊川媚屈膝见礼,一笑,两靥生出两个浅浅的梨涡“回娘娘,是臣女亲手做槐花蜜糕,特端给您和贵妃娘娘品尝。”

    “这孩子真有心哪。”

    我对郑贵妃笑道“我今儿上午刚巧看见了槐花,真真是香气扑鼻,五月初的最嫩最好吃,刚准备让人去吩咐御厨,今晚做一些来吃,没想到转头这丫头就呈上来了。”

    其实我清楚,羊川媚今儿来给我请安,是李昭早都安排好了的,礼仪也提前数日学好练好,便是身上穿的衣裳、头上戴着珠钗,也都是宫里的嬷嬷备好了的,至于盘中的这碟子槐花糕,不用问,肯定也是李昭授意的。

    只有他知道我的喜好,每年五月都要吃这个。

    我端起膳汤酒杯,冲龙椅上坐着的男人摇摇敬了一杯,他并未看我,却面带微笑,筷子夹起面前的一道炸槐花丸子,咬了一口。

    我刚要去夹羊川媚手里捧着的糕点,谁知七郎率先凑过来,直接上手抓了一小块,蘸了些蜂蜜,送口里大嚼特嚼,顽皮道“羊姐姐,我听哥哥说过,你们家的藏书阁比宫里的都大,什么书都有,那有没有洛阳剑侠传下册”

    羊川媚抿唇笑道“这个我倒没听说过有,今晚回去帮你翻找一下。”

    说这话的同时,羊川媚一手稳稳地端着漆盘,另一手用筷子夹了块槐花糕,放在六郎的口碟里。

    “多谢羊姐姐。”

    六郎大口吃糕点,将七郎一把拽回来,笑道“姐姐你别搭理他,爹爹不让他看这些乱七八糟的书,前段时间禁毁了一批,他看不到下册,急得跟猴儿似的上蹿下跳,甚至偷偷给哥哥写信,让哥哥在洛阳给他搜罗。”

    “你没劲透了”

    七郎白了眼六郎,气呼呼地走了“我去找三哥说话。”

    我和郑贵妃忍俊不禁。

    我给秦嬷嬷使了个眼色,让她从羊川媚手里接过漆盘,

    随后,我将锦盒拿起,打开,笑道“既吃了你的糕,本宫可得赏你点什么。”

    说话的时候,我略垂眸,看了眼盒中的钗,是一支银桃花钗,花心镶嵌了颗珍珠,做工并不怎么精致,瞧着有年头了。

    正当我好奇,李昭怎么给人家小姑娘这样一支钗的时候,我发现郑贵妃脸色忽然有些不好。

    她先是诧异,随后眼里尽是失望,苦笑着摇摇头,眼角湿润了,长叹了口气。

    “这支钗”

    我笑着问郑贵妃“姐姐可曾见过”

    郑贵妃面上显然带着丝落寞,不过很快恢复如常,对川媚笑道“还不快跪下谢陛下和元妃娘娘的恩典”

    紧接着,她对我笑道“这支钗原是陛下的祖母明成太后之物,当年张氏被册立为太子妃时,太后赏了她。”

    我心里顿时了然,忙让嬷嬷将川媚扶起来,紧着岔开这个话头,抬眼朝对面望去。

    这会儿对面颇为热闹,李钰的孩子已经醒了,他一会儿抱着去给李昭看,一会儿又抱到何太妃和肃王跟前,他夫人沈氏随在身后,小心翼翼地陪着笑。

    这两口子倒是像,都胖,尤其是李钰,腰圆滚滚的,几乎要将革带给撑裂开。

    李钰遗传了他母亲曹氏的美貌,即便发福,看起来也俊得很,皮肤保养得白腻细润,稍微一低头,下巴就生出层肉来,颇有喜感。

    我转而又朝李璋那边瞧去。

    他和王妃海氏同坐一席,夫妻二人鲜少交流,海王妃长得明丽可人,气质冷淡高雅,眼睛稍有些发红,好似哭过,面上凝着愁绪。

    而李璋扭头,皱眉不知同王妃说了句什么,王妃用帕子擦去眼角的泪,斜眼看了下丈夫的身边人,强装出笑颜。

    我顺着王妃目光看去,此时李璋跟前有个五六岁大的女娃娃,嚯,肌肤胜雪,大眼睛如黑葡萄般水灵,小小的唇比樱桃还要红,就像年画上走下的福娃娃般,正是李璋和外室苏氏生的女儿,明珠。

    “他怎么把这小丫头带来了”

    我轻声问郑贵妃。

    贵妃用帕子掩住唇,笑道“估摸着趁陛下今儿高兴,各位宗亲都在,想让闺女认祖归宗呢。”

    我抿唇笑笑,若是放在平日,兴许李昭还会存那么一两分怜悯,将这个小孙女认下,只不过今儿抚鸾司内狱发生了那么一遭,悬了。

    我接着往对面看去,不由得叹了口气。

    真是和自己心爱的女人生的孩子,到底不一样,李璋爱怜地让明珠坐在自己腿上,一口一口地给女儿喂汤羹,时不时地用帕子擦拭孩子唇边的饭渍,那温柔的模样,和当年李昭抱着睦儿一模一样。

    此时,李璋轻轻地摩挲着明珠的背,在女儿耳边低声耳语,并朝龙椅那边望去,仿佛是鼓励孩子去给陛下磕头。

    明珠胆子小,拨浪鼓似的摇头,身子之往后缩。

    李璋没放弃,反复地安抚劝说,最后劝动了,只见明珠端着一盏酒,独自往上走去。

    明珠害怕,没走几步就停下,回头泪眼盈盈地望着她爹爹。

    李璋身子往前伸,冲明珠挥挥手,并且竖起大拇指,仿佛在夸女儿真勇敢。

    明珠得到父亲的鼓励,终于鼓起勇气走上前去,她跪到台阶下,颤巍巍地举起酒杯,清酒洒出些许,奶声奶气地喊人“孙女明珠,给陛下磕头请安。”

    李昭全然不看明珠,仿佛压根没听见似的,只是沉醉在舞姬的胡旋舞中,时不时地拍手称赞。

    这时,胡马笑着走了下来,挥了下拂尘,让宫人将小明珠手里的酒拿走,他牵着女孩,把女孩带到李璋跟前,行了一礼,说了几句话,便躬身退下。

    李璋面上显然带有失落之色,眸中含抹难以察觉的恨,看了眼龙椅上的皇帝。

    明珠还小,并不知道大人的恩怨,得得得冲到父亲怀里,紧紧地贴在父亲身上,娇怯怯地吃着手指,发现父亲落泪了,这孩子踮起脚尖,小手帮父亲擦掉。

    李璋喉结滚动,将凄楚悲愤全都咽进肚里,面对明珠的时候,依旧是那个高大温柔的慈父,亲了口女儿的侧脸,筷子夹了点乳酪,给女儿喂。

    我虽厌恶李璋的种种阴私狡诈行为,可瞧见这一幕,难免心里酸酸的。

    也不知是不是孕中就多愁善感,我眼角竟也湿润了,借着转身漱口的空儿,用帕子擦了下眼睛。

    再次坐好后往前瞧,发现此时七郎正站在他三哥李钰跟前,这皮小子将自己心爱的小狐狸面具解下,要给婴儿脸上扣,缠着要去抱孩子“三哥,我好喜欢小侄儿,你让我把他带回去玩儿两天好不好”

    李钰一笑,胖脸上的肉跟着颤了几颤,他偷摸往龙椅瞧了眼,嘿然笑道“你要是不嫌他哭闹烦,就带回去。可丑话说到头里,你得大半夜起来给他换尿布,你这小懒虫能醒来么”

    “当然能”

    七郎一口应承,从王妃手里接过婴儿,煞有介事地抱着摇,兴奋道“三哥,他冲我笑了哎。”

    此时,李昭的目光也被这些小子吸引了,他喝了口酒,训斥“还赶紧将孩子还给你三哥,仔细跌了。”

    七郎扁着嘴,不情愿地将孩子递给李钰。

    忽然,这坏小子眉一挑,仰头望向李昭,笑道“爹爹,大皇兄和我哥都是王爷,独独三哥还是个皇子,您为何不给他也封一个王呢。”

    这话刚落,全殿的人忽然正襟危坐起来。

    当年曹氏大不敬,得罪了皇帝,皇帝厌恶李钰,将其逐出长安,也就是近两年才开恩召回来,老三母家不显,本人又无出众才能,怎会封爵

    我紧张得手心冒汗,一瞧,内外殿的人也都神色各异,临川王李璋冷笑数声,闭口不言,而李钰更是慌乱不已,连脖子都红了。

    我身侧的郑贵妃朝七郎招招手,笑道“七小子,你过来,郑娘娘这儿有道好吃的酥”

    郑贵妃话还未说完,就被李昭的话打断。

    龙椅上的李昭哈哈大笑,大手一挥“老七不说,朕倒忘了这茬。朕素来喜欢钰儿恬淡豁达,加之其为皇室繁衍子孙有功”

    说到这儿,李昭看向底下坐立难安的李钰,笑道“今儿你嫡子周岁,朕便赏你个喜上加喜,赐封你为郡王,封号嘛”

    李昭转动着大拇指上的扳指,略思索了片刻,笑道“封号为淮南,希望你以后修身养性,要教养孩子多读书,知道么”

    李钰早都愣住了,还是胡马上前来,躬身笑着提醒“郡王爷,还不快谢陛下隆恩”

    李钰两口子如梦初醒,赶忙行到殿正中,连连给皇帝磕头,高兴得涕泗横流。

    “朏儿,你到爹爹这儿来。”

    李昭使了个眼色,让宫人在他身边添个小席面,皱眉喝道“别缠着你三哥了,跟只花蝴蝶似的,到处乱飞,聒噪得所有人都不能安心用饭。”

    七郎撇撇嘴,显然舍不得小侄儿,更不想被他爹爹拘着,这小子不情愿地低着头,往上边走去。

    我松了口气,七郎这小鬼头真是口无遮拦,怎敢冒冒失失地说出这话,得亏他爹今儿高兴,没发火。

    忽然,我心里一咯噔,素日里我给两个小儿子教了很多遍,有些话不能大庭广众说,他今儿怎会这么大的胆子,替哥哥求爵莫不是李昭教的

    我扭头朝上瞧去,此时七郎坐到他爹爹跟前,惫懒地窝在椅子里,冲他爹爹狡黠一笑。

    而李昭则白了眼他小儿子,给七郎夹了一筷子象拔,同时招招手,让七郎到他跟前来。

    七郎忙起身,乖巧地给李昭斟酒,也就在这时,李昭偷偷在儿子耳边说了几句话,同时拍了下儿子的屁股。

    七郎眼里放光,撒欢似的逃离了父亲,殿内殿外转悠了圈,又转到他三哥的席面跟前。

    这坏小子佯装逗小侄儿,悄悄同李钰耳语了几句,同时嘴捂住口打了个哈切,说带小侄儿去偏殿睡个午觉。

    我明白了,定是李昭有话要传给李钰。

    酒过三巡,乐师奏着楚汉,琵琶嘈嘈切切之声响起,两个舞姬手持蜡剑,跳着剑器舞。

    只见李钰摇头晃脑地欣赏着舞乐,忽然扭头看向大哥那边,目光落在李璋怀里那个粉雕玉琢的小姑娘身上,笑着问“好俊的丫头,这是谁家的女儿”

    李璋干笑了声,略点点头,并未搭理这话茬。

    李钰嗞儿地喝了杯酒,胖手抹了把嘴,又笑着问“呦,这丫头眉眼和大哥挺像,莫不是哥哥的女儿”

    李璋皮笑肉不笑,他眉头皱起,仿佛意识到危险,冲海王妃使了个眼色。海氏反应极快,忙用帕子扶额,歉然一笑“妾身不胜酒力,想退下更衣。”

    说罢这话,海王妃起身,牵着明珠的手便要走,哪知被李钰的妻子沈氏拦住了,沈王妃直接蹲到明珠跟前,轻抚着孩子的脸,仰头笑着问海氏“嫂子,这是你姑娘么都这么大了啊。”

    海王妃大为尴尬,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而那边的李钰紧着笑道“大哥,这孩子的母亲是谁啊”

    “一个微不足道的侍妾。”

    李璋剜了眼李钰,扭头冲妻子冷冷道“在这儿站着成什么样,还不下去”

    海氏牵着孩子,打算绕过沈氏。

    没想到沈氏直接抓住小明珠的双臂,笑着问“丫头,告诉婶娘,你母亲是谁呀”

    小明珠哪里知道此时危机重重,天真道“我娘是苏薇”

    也就在这时,老三李钰脸忽然拉下来,义愤填膺地起身,行到殿中间跪下,双手抱拳,扭头瞪着李璋夫妇“陛下,臣要参临川王,据臣所知,这小女孩的母亲名唤苏薇,乃先帝才人,当年先帝龙驭宾天后,苏氏在殉葬之列,谁知大哥仗着权势,枉顾人伦孝道,将苏氏强行从殉葬名册中划去,偷偷将苏氏养在外面十几年”

    李璋大惊失色,赶忙带着妻子和女儿跪到殿中。

    他惊慌地仰头,含泪望着父亲,眼泪在眶中打转,想要替自己辩解,可这是抵赖不掉的事实,当年父亲宠着他,对这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

    此时舞乐骤停,殿内外所有宗亲贵眷皆起身,弯腰躬立,不敢发出半点声响。

    我摇摇头,过去我和李昭虽猜测张达齐回来了,但从未找到实据,今儿张韵微亲口承认,我要是李昭,我也生气。

    老子这些年难道对你不好亲王封你、厚待你、纵容你,让你远离张家人、让你兄友弟恭,你怎么做的野心一日大似一日,一次次地忤逆。

    我扭头望向李昭,他脸色由晴转阴,只盯着底下跪着的长子冷笑,忽然起身,将面前的菜肴全都拂到地上,冷声喝道“临川王不仁不孝,褫夺其郡王之位,降爵为镇国公,至于这个小孽种,即刻逐出宫,不许姓李,不许写入宗谱”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看到有小天使问下本开哪个,我下本写帐中美人香,点开作者专栏就能找到,可以先预收一下,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