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年终总结

作品:《跨界商明

    话说古代工匠一直是十分保守的,中国有传男不传女,传媳不传女之说,欧洲也不例外,他们的行业协会甚至是会禁止非经协会成员认可出师的人根本不准独立开业。

    正因如此一门手艺被传了几代人、十几代人的情形非常多,如威尼斯为了保密就将玻璃生产放在一个禁止外人进入的小岛。

    可是保守的代价就是进步步履蹒跚,遇到战乱、灾荒、瘟疫就会失传。如威尼斯的工匠传统几百年未曾失传算是好的,不过进步却是很缓慢。

    如吴世杰他们即便是引进现代比较落后的技术,生产规模又不可大。因而他们此时生产肯定会能耗高、污染大加成本不低,但这些只是与现代比较的结果,如果与这时的威尼斯比浮法玻璃加硝化银反光涂层足够甩威尼斯几条大街了,不论玻璃质量还是镜子质量不在一条水平线上怎么比。

    再比如吴世杰他们此时委托小厂生产的蒸汽机、驼锅机等虽然是二十世纪初期流行的动力装备,但这时复制实际上有一些后代技术元素,仿制的卧式锅炉还要在后面,所以这技术非常高,只要仿制成功起码达到十九世纪末期水平。

    再积累经验,改进设备就是二十世纪初期水平,这样的水平产生的污染与效率低乃是毫无办法了。有这个动力设备足够吴世杰他们用了,蒸汽轮机、内燃机,超临界发电机等如果几十年后山洞还存在再考虑吧。

    自决定开始建造商业中心、水泥厂、玻璃厂吴世杰他们又是一阵忙乱,有时吴世杰也发现他们在明末虽也是有个发展计划的,但更多好像在被推着走停不下来反倒是越走越快。

    不过忙虽忙日子却是很充实,钱不钱至少于吴世杰重要性只要父母不破产就没有问题,但之前终究荡到自己也生厌,这时的忙乱很辛苦却是有成就感,只愿干得多一些才好以至于不断自我加码。

    总而言之长在明末罗家岙的穿越众看到这里因他们的努力而正在不断改变,聚一起谈论时都是很兴奋的,也没有叫苦不迭,有点儿跳出只为挣钱的圈子有些自愿的意思。

    只是他们的努力仅是京城有了甜玉米、烤白薯、暖棚菜、一些现代饰品、药品、工业品等等,以及偏僻角落罗家岙办了一些作坊工厂,收留一些流民而已,对整个大明历史一点影响痕迹也不见。

    首先如王恭厂爆炸仍然不能避免,那时吴世杰他们虽从历史记载知道这事却根本无力去挽救,心里多少有点愧疚,虽知道天下枉死者众多积累下来数以亿计,但他们来了还在眼前却无能为力还是不开心的。

    无力挽救只能眼不见心不烦,所以他们连现场也没有去过。不过这事太大街谈巷议热闹很久,虽然各种野话不少分析下来仍然是王恭厂火药库爆炸或流星击中火药库引起爆炸,其它奇谈怪论不足为信。

    王恭厂爆炸不免,魏公公成为史无前例的九千岁也一样发生。其它照常发生的有八月努尔哈赤死了,九月皇太极继位也是与历史记载毫无差别。

    另外是陕西多地民变还攻入四川,浔州胡扶纪等起事杀官攻城在邸报上都能见到。只是西班牙人占台之淡水与基隆在邸报上未见,因为朝廷根本不知道,知道了也无人理会。所以十八人根本无法从邸报还是民间议论中了解这事,但相信这事更不可能因他们而改变。

    历史依旧但转眼已经2018年年底,十八人按现代习惯用公元开始了年终总结。这次总结仍然是人人发言对自己的今年工作作一个汇报及明年展望,不过也就是比他们之前闲扯讨论正式一点并不受打断而已。

    首先是许飞汇报了一共卖出了多少从明末带来的物品,买了多少输往明末的物资。这些都是总账,细目及中间其它费用有每日的专门账册记录外还每日发到每个人的手机上的。

    但每日账目或各人干的事十八人约定都在手机上发一下短信,可是其他人不会都记在心里,几个月下来总共什么情形不会清楚。直到这时许文宣布才知道他们共获得了十亿零一些人民币收入,支出为五千万多一点。

    这样一算平均每人可以拿五千万,不过没有参加第一次的人只有四千万左右。不过第一次没有参加的人差不多也是只干了半年,势头也越来越好,因而每年一亿真不是梦,对此虽然心里有底仍然让大家兴奋。

    况且这还不是他们的全部收入,在吕子明这里还有一些字画、瓷器、玉器、金子等没有出手。在明末有一些固定资产如工厂土地及银子与其它财物外,在现代社会也办了厂买了房,因而他们的身价还要再高不少。

    这笔账连管财务的王雄也说不清楚,因为字画等与明末的土地之类值多少人民币只能马虎估计外,还只能分成二笔帐,一笔为人民币现金加估值,另一笔为约等于多少银子。

    钱的问题说完刘伟介绍农业方面开垦了多少荒地,各种农作物与大棚蔬菜种了多少亩、收获了多少斤,还有养殖方面的数字与堆肥数量等。

    刘伟的数字要与吴世杰合起来听,因为吴世杰才知道安置流民多少人花了多少钱农业产出多少钱听过这个数字大家才知道这购地与安置流民完全靠刘伟一个人足以支撑,明年就是净收入了。

    还有吴世杰集体农庄式安置流民的办法也是比较成功,而本来安置流民大多数人准备用分田到户的,主要是吴世杰认为此时分地流民虽然也感激穿越众,但这力量调动困难至少暂时还不合适。

    因为吴世杰坚持,其他人也只是想当然而已并非是深谋远虑,并且也不是他们自己主管这方面,这一来这个流民安置就由吴世杰决定,这时汇报才觉得还是吴世杰有远见。

    轮到工业方面汇报大家最为清楚,毕竟这方面大家都有参与,至少采购安装各种设备时讨论最多。枪械生产就在山洞对面的机械厂,大家都参与了生产与装配或试枪的,就是想打猎没有时间与找不到野猪打。

    董文虎汇报建筑方面的项目最多,因为他连建筑材料生产也要管,工业方面的人觉得那砖窑石灰没什么机械又不是化学,就将之踢给了建筑方面的董文虎管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工业方面要生产一些产品更多是忙于建设,各方面的设备都需要他们设计、委托加工,亲自操作或培养操作工人,不比董文虎建筑方面仅需要与工头勾通一下就可以了。

    因而他这时正忙碌建设轮窑,至于什么是轮窑为什么要建造乃是土砖窑太落后了,穿越众有钱有人力有技术当然要建造轮窑。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