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8章 辽东暂定

作品:《跨界商明

    毛文龙茌东江崛起一是他的目光很准或者说感觉敏锐,另加上胆大敢冒险。还有一个是后金在正面战场接连胜利,实际上占领区并未夯实。

    还有努尔哈赤对汉人十分仇视,在他的残酷统治与杀戮下,辽东汉人基本上不逃亡一空也是枉死饿死了。缺乏劳动力的后金在整个占领区人口稀少,无法有效占据。所以他的胜利有后金确保最精华地区,适当战略收缩的因素并非是一寸寸决战夺取的。

    当然这不可能是一场和平进军,毛文龙的占领区与拉锯区也是流血牺牲从后金手上夺下来的,只是后金不曾出动主力二军决战过,反之在后金一二旗兵力攻击下东江军已经顶不住了。

    这证明毛文龙认为只要有朝廷大力支援,他可以打败后金属盲目乐观。等他接到让他进京的旨意一开始是仍然不愿的,后来不仅圣旨外还有太监催促。

    另外这时他也早知道之所以让他进京乃是圣上听信了039039先秦人039039之言,要削减辽东军费训练新军。在这样的情形下他又是生气又是急,之前败给文官手下还好一点,现在败给莫名其妙的海外归人更加气不平。

    只是连关宁也遭削减军费与改骑为步,他本来属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自己躲着不去京城也会削减军费,去了还可以讨价还价。

    有这多重原因毛文龙才被迫进京面圣的,那知这次面圣039039先秦人039039也在,而且无法直接向天启求情竟然是直接与吴客卿对话,这让他原来的计划与原来的话一点用也没有。

    就这样毛文龙仍然不肯放弃,千方百计地向吴世杰强调他的困难、他的军队善战,他只需要每年百万两银子三年内可以直捣黄龙,连新军训练也是多余。

    对毛文龙所言所作的保证吴世杰只是笑笑,历史上也有个人大言不惭表示可以五年平辽,实际上按大明这时的社会政治状况有每年二千万两军费,武装起三四十万关宁铁骑这样的军队,再有较正确的战略战术安排,将后金驱逐到原来界线应该可以,再远也不一定能行。

    因而毛文龙三年之期更加笑话,而且一旦答应要粮要盔甲要武器不会停止,与钓鱼工程差不多,反正一旦开始就不怕狮子大开口朝廷回绝,一回绝乃是投入不足。

    至于三年后没成功又不可能真杀人,有种种客观原因外,毛文龙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如崇祯无法用袁崇焕五年平辽有欺君之罪杀之,而是另找借口杀的。另外就是三年后杀了毛文龙又有什么用呀,钱财与时间都浪费了追不回来的。

    知道历史又是众人反复讨论的计划,吴世杰怎可能被毛文龙忽悠到。因而他对毛文龙提出的东江困难逐一开出了解决办法,如军队不少可以大部分渡海到山东整编成新军,几十万难民也可以朝廷先给予救济,然后会将他们逐步移民出去的。

    在吴世杰对毛文龙所提的问题一一回答后,毛文龙仍然不能死心,喋喋不休强调他的特殊。对这样死乞白赖吴世杰也有点不耐烦,对他认了数百义子义孙先责问这是谁的军队

    次是普通士兵才三斗五升粮食,军队高层不仅大吃大喝还随意拿公物,这是谁家的军规还有滥杀俘虏、杀普通后金人冒功、皮岛管理混乱、盘剥难民等等问题,这又是什么性质。

    另外还指出实际上皮岛作用虽有,可是一块死地,所有的物资全靠隔海运输,军队也无法及时支援。还有几十万难民训练成军能有几万人后金会坐视不管

    问题加责问让毛文龙哑口无言,他是功名心重觉得有了基础不愿放弃,对军队控制也是落后的亲情系带方式还自以为高明。这时被吴世杰点出他的种种039039不轨039039,基础的不足才害怕起来。

    因为吴世杰指出他的一切都是泥足巨人,妄图恢复辽东以取公侯只是一相情愿。还有就是他在皮岛搞独立王国,如辽东事了他不被清算已经侥幸。拆穿这些不管朝廷的新军如何,皮岛如断了朝廷支援马上维持不下去的,至此他的态度只能软化,表示愿意听从安排。

    既然如此吴世杰也不会为难他,毕竟毛文龙是有功劳的,存在的种种问题与039039不轨039039受时代及这时大明的末世综合症影响为主,至少可以四六开六分为功。

    再说皮岛的存在仍然对辽东局势有不小影响,已经建立的皮岛军只可精简而不可以降低战斗力,如此才能仍然拖住后金一部分兵力,即便是二流兵力也一样好的。

    因这种种因素毛文龙一服软不可能继续打压,转而表示毛文龙开创东江有功,这些年有些忘乎所以还瑕不掩瑜。关键在于在接下来恢复辽东之战中的表现,善始善终与最后被朝廷追责就看下面几年。

    还有战略改变不可能完全放弃东江,而是不再筹划攻势转入战略游防御而已。精简军队也不是削减战斗力,为了增加关宁军、东江军的守卫实力穿越众即将大量生产改良版小型佛朗机。

    另外与关宁防御一样,吴世杰也给了毛文龙一个方案及相关资料。当然这二者完全不同,关宁是只要守卫有高大城墙的城池,这一点在东江根本没有也来不及建造。

    为此穿越众的方案是在海岸边建造直径小于百米,由许多城堡形成梅花状护卫沿海地带。这样的办法使正面防守压力极小,侧面攻打会受到邻近城堡的弓弩或火铳背后攻击,会比传统攻城危险几培,加上东江方面对后军重要性低,不大会拼命攻打的,有梅花堡可以坚守了。

    让毛文龙明白形势变了,又答应解决东江存在的困难,虽不是毛文龙需要或希望的方向,最后还是与吴世杰达成了一致,最后天启再勉励几句毛文龙离开,这时辽东战略改变一事就定了下来。

    实际上这次战略转换能省下的钱不多,因为关宁方向步兵不可能减少多少,骑兵一部分仍然会留在辽东,一部分调入关内,只有三分之一才真正裁撤了,这上万骑兵军饷每年在六十万两银子左右而已,马串换成母马会用于培养新品种无法换钱。

    还有毛文龙这里他的军队虽不少,那是他挪用一万多军队的军费养起来半饥不饱乞丐军。还有难民需要救济与临时安置等候移民,原来给东江方面的钱粮基本上不可能减少许多。

    不过这次战略改变有数大好处,一是不再投入巨资图谋向前拱,一是一万多骑兵放在陕晋剿匪不可能让起义不发生足以让农民军不做大地方糜烂,这也会省下不少钱。

    更主要是不在于综合起来每年能省上百万两银子,而是大明此时历史上内忧外患的内忧获得了控制,在解决外患后各方面一改革不仅内忧立刻烟消云散,国内军政改革重获健康发展,并开疆拓土会比汉唐更加兴盛。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