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8章 开局顺利

作品:《跨界商明

    因为大明用先秦人之谋,改对拱为收缩稳守、编练新军、最后决战的方针,让后金原计划夺占宁锦、进逼山海关、伺机拿下的决定比历史上多了一层势在必成的色彩。

    由此这次攻击后金出动的兵力、预备的粮草物资、准备战役的时间都与历史有不小改变。如兵力就增加了不少外连皇太极也亲自坐镇,粮草因为准备打一场持久战所以准备运往前线的数量也比历史上多不少。

    决心下了,决心好下要攻占宁锦却不容易,比历史上更加不容易。那是因为宁锦现在是专守防卫而不是欲攻无力、专守不甘,等遭到进攻时才匆促整理城防的以往。

    还有穿越众给宁锦守军出了不少加强宁锦防御力的主意外,还给守军了不少新版佛朗机,加上守军的火器比例也提高了不少。

    以上变化后金都知道,但他们的攻坚实力没什么提高,宁锦二城却是必攻占不可。这让后金有一种豁出去的氛围,正因如此实际上对攻坚既无多少经验又缺乏技术手段的后金在试探不出什么后,决定用凌厉攻势将宁锦攻破占领。

    另外由于一向没有真正大败,后金特别是年青将领都有一种不信邪的念头,总以为在后金的攻击下无坚不摧。这方面多尔衮也是一样的信心十足,对人类建造的防御圣器城墙不大敬畏。

    这时战争与后代战争区别极大或完全不是一个路子,如大炮普及的一战进攻是在大炮轰响之后才开始,区别是轰一二小时还是几天几夜,加多少炮多大口径的不同。

    当然到那时守在城墙上与送死差不多,200以上重炮的炮弹一枚就可以炸溻十几到几十米城墙。可这时后金军队从营垒出来,到在城墙前展开需要一二个小时。

    有这个时间守在城里的孙承宗早已知道外,各守城军队也按照计划在城墙上排列等候了。所以这时候的战争特别是攻打城池不可能突然展开的,等攻城一方到位处于更近捷的守城一方更早准备好了。

    这乃是司空见惯的常识,后金一方觉得不足为奇,但事实上穿越众已经悄悄地改变了战争的模式,这就是穿越众给予了孙承众一些望远镜与大功率对讲机。

    别看这东西放一起不过一箱子,论价钱只花了穿越众几万元,但每个城楼上有一架对讲机与望远镜,孙承宗对后金攻城布置了然于心外还是实时的。

    而且站在城楼上的指挥官用几百元的望远镜将整个敌军布置调动,及己方态势尽收眼底,据此作出相应布置与调动、求援,比听下面汇报或已经发生才应变效率高许多。

    那是科技的力量,在这古代冷兵器为主的战场作用有限一些,但也是有与没有区别极大。如本来孙承宗这时或站在帅府听各处的将领派人过来汇报,或亲自去可能是主攻方向、最容易出现危险的方向去坐镇,这时他稳坐帅府或去一处都没有问题,因为去了任何一处他对全局仍然能即时掌握并进行指挥。

    至于处于城楼上的军官对面前敌军的一举一动五六里,视线好十几里外一目了然。如此敌军在远处有什么准备、调动、企图预先知道同样好处极大。

    看起来一点未变的战场已经不一样了但多尔衮及其他将领并不知道,知道了也不大会相信。因而在到达位置兵力排开先后分出兵力开始攻城,而他们的战术就是在盾车掩护下冲到城墙边,然后弓手掩护下步卒架起登城梯蚁附而上。

    这样的战术实际上已经用了二三千年,从有城墙开始这战术已经采用了,区别只是之前用大盾这时用盾车,相比之下大盾再大不及盾车更大更灵活更廉价,所以这是一个进步。

    并且是后金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能力超强的表现之一,其它如掘壕围城,既可以轻易将有高大城墙不大好攻的城池围死,又不会被城墙上火炮杀伤的办法也是首创的。

    只是掘壕围城的办法这时后金还未发明,此时也不是慢慢困死锦州再夺之的时候。因为围城困死一个城池花几年时间才能成功的例子不少,何况大明这时不仅有山海关二万骑兵,还有九边要塞防蒙人的军队及新军,二三年后不能攻占宁锦反被这些军队围上来会吃大亏的。

    因为大明实力尚为雄厚,这次后金虽准备付出代价也要拿下宁锦,所以掘嚎围困战术这时后金无人会想出来并实施的。

    为此多尔衮与其他二个方向的主将都是一样的战术,那就是后金已经用熟的弓箭手、盾车、登城梯加蚁附登城的战术。

    如此的战术就是弓箭手负责掩护,分成一些小组封锁每一个垛口,不让城墙上的人可以探身居高临下用弓箭射、用枪刺、用石头砸欲竖梯登城墙的己方兵士。

    这是非常重要的,在城墙上居高临下优势极大,只要力大胆大从垛口探身用二三十斤的石头木头,砸到了三层甲的白甲精兵一样玩完,因而弓箭手封锁垛口乃是攻城中最大的助力,也是守城者最易伤亡的一环,与机枪掩护步兵冲锋异曲同工。

    有弓箭手掩护城墙上的人不从垛口反击就会让敌军顺利架梯爬上城墙,如探身反击就大概率被箭射中。虽说三箭不如一刀,三刀不如一枪,一箭中颈穿心那是偶然,但有众多弓箭手城墙上必陷于伤亡惨重的苦战却是一定的。

    还有后金兵不完全可称弓马娴熟,至少马熟比不上蒙人,但作为身高马大的原渔猎民族弓是既强又准的。因此他们的弓箭手掩护下蚁附攻城的战斗力比没有强大弓箭手的军队或义军比高出不止一点点,而是有成倍几倍的差距,这让后金以为可以凭比互相消耗攻占宁锦。

    虽然这战术在之前攻打宁远时失败,但那时天气寒冷后金也不那么迫切,有点决策匆促决心不足。而这一次准备充分决心很大,对炮击也一样有了一些应付经验。

    其实所谓宁远大捷中火炮一炮糜烂几里那是神话故事,这时代的火炮炮弹那个铁球五百米处能控制十米圆周率已经靠瞎猫碰着死老鼠,所以用炮守城主要是打乱敌军的阵势。还有杀人不多这玩意儿没个准点又无法力敌,这才是让人最恐惧的。

    特别是后金这些年战无不胜,碰到明军刀枪对战力大为王气盛愈加,但炮弹却是横冲直撞让人沮丧。另外为躲避队伍乱了,让攻城战斗力下降不少确实是不小。

    但这火炮离城墙一近就毫无作用,这一点已经被后金掌握。如果火炮杀伤力果然巨大到后金不大好承受,历史上后金就不可能再三攻宁锦了。

    正因为后金对火炮有了一些经验,这时后金进攻的队伍采用分成分散的小队与分批而进办法,如此可以大大降低靠概率杀敌的炮弹。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