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8章 股份公司(三)

作品:《跨界商明

    粮食公司的股份化穿越众仅是搞出一个方针来,具体事不可能由这时暂时负责的吴世杰去干的,自有人员去要拓展的地方考察一些人选,然后询问他们的意向并且是将粮食公司的章程、各项规章制度简单告诉一下。

    对这样的好事那些人愿意者多,特别是本来从事粮商的。而且穿越众这粮食公司中也有不少原来从事粮食方面的人,那是因为这方面的人熟悉业务,还因粮食公司兴办而失业了。

    这样的情况随着粮食公司发展,发展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会波动阵痛一下。只是之前的粮商没有进入粮食公司的机会,只能成为零售商日子不及之前好过引起了一些怨言。

    现在各地士绅或粮商可以入股粮食公司,他们的收入仍然可以保持甚至是有增加。至于从业人员几乎没什么可选择的,第一选择肯定是加入粮食公司,因为他们就熟悉这一行改行不容易。

    只是各地的入股者也要经过考查,为人与经营中有歪门邪道者肯定会拒之门外,另外欲独占大部分股份者也不可能实现。

    因为不管那个人权势再强,在穿越众这里根本逞不了威。而且是穿越众将粮食公司股份制,主要是解决兴办时人生地不熟的问题,与缺少高级一些的管理人员而已,并非是缺钱兴办。再则入股粮食公司的机会各地方的人只有一次,今后这个资格会争到白日化的

    所以只是第一次才是由粮食公司派人了解,又领了有意者参观了已办大型粮食加工厂外,还透露了一些盈利模式。后来这消息一传开各地报名者太多,需要考察资格忙了。

    打开了粮食公司拓展瓶颈也不可能一下让北直隶的每个县都由穿越众的粮食公司铺满,那主要是设备生产来不及与机器操作维修工人培训来不及。

    特别是后者,前者真是迫切需要穿越众可以从现代加强采购与运输就可以的,可后者办之前的大型粮食加工厂抽调的技术工人已经不少,下面发展只能靠滚动培训,再从现有工厂调人不现实也不必要。

    毕竟穿越众并不是为了霸占粮食经营的利益,反倒是对稳定粮食供应与价格更关心。所以他们对加入者的要求就是这企业不应该经济效益优先,不可能只顾社会效益也至少要达到双兼顾。为此一方面将之作为粮食公司的宗旨,另一方面也把握控股权不放。

    还好在等穿越众放开股份后一些人加入不了,串联了也想办类似的粮食公司时,却发现他们什么都可以照抄照搬,但没有粮食加工的机械设备百分之九十赢利就不存在了,除非他们仍然如之前一样凶残盘剥农民加城市贫民。

    可那样的话仍然是不可能阻挡穿越众粮食公司的扩张,因而这些人的图谋完全不可行的。当然也有人想仿造机器,可那更加不可能,因为根本没有相关技术。

    整个罗家岙区外人进入不容易,穿越众培养出来的技术工人收入高还不一定保证不被挖走,更关键他们订了服务年限合同,合同还规定期满也不可能从事相关专业的。

    何况这些粮食加工机械牵涉材料、铸造、车铣磨镗等机械加工,要生产整个粮食加工设备根本不是挖一二个熟练工人就可以办到的,把人挖走了穿越众也会将人带回来并进行处理的。

    那不是穿越众蛮横无理,或不愿意大明全面发展。而是第一培养人不容易放任自流发展不起来。其二是条件不具备,过早放开后只会使力量分散拖累发展速度。

    再说大明这时还未进行政治改革,解放思想,反倒是欧洲黑暗的中世纪已经过去,文艺复兴进入顶点。思想的解放与大航海时代正在开始蓬勃发展,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是无以伦比的。

    正是如此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造船、航海、铸造等等已经全面超越大明了,还有他们的钟表、玻璃等工业大明历史上还没有哩,原始的蒸汽机也即将出现。

    为此本来穿越众准备为大明建一个科学院,设立一些如天文、数学、物理、地质、等分院。仔细一想这时过早了,虽然在大明或许可以凑出一桌人加入其中却十之八九是西方教的教徒。

    真正上述方面的人材这时反倒是西方教来大明为传教的人水平更高,如这时为大明修订历书的龙华民就是其中一个,历史上龙华民才是历书主持人,徐光启名为监督这有什么好监督的

    别说这时大明没有人的科学水平比得上来华传教的神职人员,连十八人在某些方面也是不如的。所以大猫小猫才七八只,加西方神职人员也不过二三十人这科学院暂时不办也罢,办了也不似大明科学院啊。

    再说这时传教的并非是西方顶尖科学家,他们来大明虽然在天文历法这些方面给予不少帮助,带来的数学、物理、地质、哲学、医学之类书籍对大明应该是有帮助的。至于因种种原因并未起作用那是内部原因,这一点不能责怪他们的。

    但传教士们还是传教为主要任务的,他们也不是来传播科学之光的。另外在汉人不能皈依时他们怎可能尽心帮助发展科技的,就是皈依了汉人也可能会次一等的。

    因而这时来大明的传教士首先不是欧洲一流科学家,其次他们的主业为传教,第三会帮助大明干一些事包括带来一些书籍,建设天文观察,修订历书等等,但绝对会有意无意将大明的一切传回欧洲,包括科学技术。

    为此穿越众打消了尽早建立科学院的计划,对传教士欲来访问罗家岙也不同意。另外告诫孙元化、茅元仪等入了西方教的人,不可以将兵工厂或其它工厂的工艺、设备、材料的资料透露出去,包括那些传教士们。

    这就是穿越众不可能让手下技术工人这时候流失的最主要原因,因为大明需要先建立一个基础,但欧洲虽然比这时大明强不了多少,但他们的思想没什么束缚,各方面都强一些再受到启发与帮助,穿越众的计划就不大好办了。

    穿越众乃是准备以价廉物美的钟表、钢铁、纺织品、造船等产品全面压制欧洲的发展,同时欧洲殖民者迟早会与大明的拓展引起矛盾冲突,在亚洲已经在冲突了,所以不可能让他们获得新技术加强他们的实力的,即便是这个可能性不大也要预防。

    就这样粮食公司在北直隶稳步发展起来,建成粮食公司地方的农民负担可以直线下降百分之三四十,这让他们比征辽饷之前负担还轻松一点。

    再说辽饷迟早要废除,可这时如北直隶只能将这一部分钱填进省府县各级财政的窟窿。那是此时官员增加薪酬微调支出也增加,这样的状况只有税改之后才能彻底改变。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