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0章 逼上梁山(一)

作品:《跨界商明

    巴达维亚华人在穿越众战船队未到前心思已经活动,只是从消息传出、证实,再评估利弊办法就要不短时间。等确认是好事好消息,但他们无法保证穿越众也来攻打巴达维亚。

    那是因为穿越众攻打吕宋最大的口号为华人讨还血债,因此有一些俘虏被判为立即处决,不少俘虏被判了长期劳改。可如果这样穿越众就不可能来攻打巴达维亚,那是相比之下荷兰人不似西班牙人会强迫人信教,不入教要收一大笔税,也没有对华人举起屠刀。

    当然也是有人准备去向朝廷要求,但用什么理由颇费思量外,回去一趟还是向朝廷申诉不仅时间还有金钱与找关系人等并不容易,所以这事还在串连与商量之中。

    那知才一年穿越众的战船突然出现堵住了荷兰人舰队停泊的出口,因为荷兰人城堡与巴达维亚城才相隔二三百东米,又是一个港湾,巴达维亚的人一样被之惊动。

    只是他们来不及集会商量苏鸣岗就被请求为荷兰人出使穿越众这里打探详情,这也就是说让他问一问穿越众战船队的来意。

    那知他们考虑同为华人好勾通,其实苏鸣岗正中下怀因为他也想知道对方的来意外,如果穿越众无意攻打巴达维亚他也会向领头人诉说巴达维亚华人的愿望,与赶走荷兰人的期盼。

    如此看来荷兰人抓差有点儿失策,但那是他们的目的关系,另外巴达维亚华人迟早会知道穿越众来此的目的,甚至是荷兰人此时全面戒严,在巴达维亚的荷兰人及他们的西方雇佣兵这时都召回城堡了。

    这时巴达维亚只有少数半军事化的土著武装与华人民兵之类在负责防卫,即便是在双方胜负已定前不可能对穿越众的武装畅开大门,有什么消息却是不可能阻挡住的。

    苏鸣岗过来郭道宏也没有故作姿态而是第一时间见了他,并给他一张写了此时要求的备忘录,反正苏鸣岗可以读给荷兰人听也不必多费口舌,因此苏鸣岗见到郭道宏主要是询问朝廷对巴达维亚华人的处理办法。

    虽然这些在给荷兰人的条件上已经有所阐明,但苏鸣岗不论历史可查之人,又是此时巴达维亚华人的头领,再说他们的计划并不保密,于是郭道宏简单介绍了此行的计划。

    听到这个计划苏鸣岗马上向郭道宏表示可以荷兰人城堡内的一切情报,还有对此时来的战船有些担心是否能对战荷兰人的战舰。

    那是因为武装商船与专业战舰有不小差距,何况还是战列舰那怕只有一条也不好对付。对此郭道宏表示了谢意也安慰对方不必担心,因为双方火炮不在一个时代对方只有一条船根本就是送菜。

    见郭道宏不以为然苏鸣岗也不好多说,拿了备忘录回到荷兰人那边一读一解释,从范迪总督、评议会成员,到这里的中层都跳了起来,那不是来要赔偿或讨赔偿只是其中之一,最关键是要求完全剥夺荷兰人在亚太的所有殖民地。

    如果没有殖民地的香料荷兰人在亚太就会失去最赚钱的项目,虽然现在与穿越众的贸易同样赚大钱,可是这事他们也是决定不了呀,而对方却是限期回答那怎么办

    获知穿越众条件荷兰人傻了眼,这要求也太难办了,虽然去年就有人有这样的考虑但大多数人认为不可能。为了郑重其事他们还向国内要求同意赔偿与支援几条战舰,增加巴达维亚的实力。

    那是他们虽不敢想去与穿越众为敌,从生意和水上战力二个方面都不愿意如此,但对东印度公司的地盘于公于私他们都不愿意放弃。

    于公东印度公司这时正是收获季节每年赢利极高,于私东印度公司在巴达维亚的高层收入颇丰,如果与突然之间冒出来,手上有大批在欧洲畅销的产品,及有强大水面战力的穿越众交恶肯定是不智,但对之没什么防备一样不智。

    只是这二个要求阿姆斯特朗那边一个也没有同意,现在对方打上门让他们一点办法也没有。因为这时对方的条件太苛刻根本不可能答应,但拒绝的话他们的底气又不足。

    这时不相信欧洲也少有的,一千多吨加安装了一百六十四门火炮的三等战列舰,会打不嬴这时堵住内河出口的十条穿越众战船的人多了起来。

    那是这一次同样由千吨级三体船运送陆战旅,因此一进巴达维亚港湾就抛锚停泊了,封锁河口的只是十条二百吨的战船。而且不管是战船还是运兵船都不见武装了多少火炮,这一点从船两侧炮门就可以知道。

    炮的数量词门架通用,这门乃是从火炮上船在船舷开口,又怕风吹雨打及浪花溅入平时这口子设门关上,所以船上有几多火炮看门的多少就知道,甚至是门大炮大从门大小可知船上火炮多少与大小。

    但穿越众火炮布置在船首尾,有炮塔炮管又细实在不起眼。只是这些船打败过西班牙,也打败过荷兰人自己的武装商船,荷兰人知道这火炮虽小却是射程远射速快,很厉害。

    不过武装商船与战列舰差距不是一点半点,所以巴达维亚总部不少人并不相信对方如此小炮可以击穿战列舰的船壳,因为武装商船的船壳板只有战列舰三分之一左右。

    而量变会引起质变,如今日形势武装商船可能被对方战船上小小不起眼火炮克制,根本冲不上去近战,但换成战列舰只要对方破不了自己的防,战列舰近距离一顿炮火极可能就砸沉对方一条船。

    虽说如此干那战列舰也可能被对方火炮炮弹炸得都是坑坑洼洼整条船报废了,可只要度过这次难关战列舰在欧洲还有,也可以再造,但只要保住巴达维亚,保住在亚太的殖民地,吓阻了穿越众战船再来,损失一条战列舰还是合算的。

    这样的观点渐渐为范迪总督等上层所接受,那是因为次日陆战旅开始登陆准备攻打荷兰人的城堡,看到陆战旅的军纪与阵容他们觉得自己的城堡并不一定会比吕宋城强大几分。

    如此一来不击败对方战船即便是陆战也没有希望,反而是水战还有那么一丝希望,而且水战胜了对方陆军也会撤退,或者可以与之订一个双方保持现在亚太现状的和平条约,如此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所以这时陆上守无可守,只能在水上孤注一掷了,除非直接投降这也是唯一的出路,等看到穿越众过来的船队走出比城堡里荷兰人士兵还多的士兵,火炮还未上岸,包括总督在内的东印度公司的思想迅速统一了。

    那是因为有吕宋的榜样他们自觉陆上不可能守多久,国内援兵不知何时赶到,不想投降那只剩下迅速击败对方船队,即便是将自己的舰队拚光了只要打个平手也比投降好。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