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反派是位圣手医(九)

作品:《我给反派生孩子(快穿)

    第二天清晨, 宋乔乔跟着张云峥去了赵家。

    赵龙升,人称赵先生,是宣城内颇具名望的一位谋事,学识渊博,精通五行八卦, 在世家功勋之中颇受欢迎。

    其中最有名的还要属恭亲王府的老王爷,对其信任非常,家中新添个盆景之物都要让赵先生去看看位置。

    这位赵先生年纪并不算长, 早年间还曾有过苦寒的日子,他的夫人陪他一路走过来吃了许多苦,因此身子骨大不如前,小病不断。

    这些年为了求个孩子, 各种法子都试了还是不能如愿,一年前在大师兄这儿抓了药见了些成效,就一直由大师兄负责调养。

    “赵先生清早要去恭亲王府, 之后回来陪赵夫人一起午食。今天你陪我过来,正好帮赵夫人药浴。”张云峥一路说着赵家的事,从东街出发, 约莫两刻钟的路, 就到了宣城南面的小树林, 赵先生的家坐落在此。

    与薛家并无太大区别的院舍, 院子内外种满了花草,打理的很精细。偶尔还能听到树林间传来的鸟雀声,环境清幽, 适合养病。

    “赵夫人的性子十分热络,不过这”张云峥顿了顿,看着宋乔乔没有说话。

    宋乔乔笑了“赵先生寡言少语”

    张云峥跟着笑了“也不尽然,瞧着严肃了些,但为人其实很不错。”

    “既是高人,自然要特别一些。”

    宋乔乔逗着声跟在他身后,到了篱笆院门口时张云峥忽然回头看她,宋乔乔敛了些笑意“大师兄,怎么了”

    张云峥认真看了她一会儿“你放心,师傅会没事的。”

    宋乔乔神情微顿,笑着点了点头。

    赵夫人的贴身丫鬟很快出来迎人,见张云峥身后跟着的宋乔乔“张大夫,今天不是您夫人跟着一块儿来啊”

    “这是我师傅的女儿,今天正好为夫人药浴。”

    小丫鬟噢了声,开始说起赵夫人这半个月的情况。

    几步路到了偏屋,里面已经收拾妥当,药桶摆在那儿只等张云峥过来。

    诊脉,开方,调药。

    约莫两刻钟后,偏屋内飘起了浓郁的药香,宋乔乔见到了大师兄口中的赵夫人。

    与师兄说的一样,赵夫人是个和善的人,得知宋乔乔是薛大夫的女儿,对薛大夫的事也颇为关心。

    “你若不上门来,我知张大夫是薛大夫的徒弟,也会让老赵去问一问。”赵夫人躺在药浴桶中,声音里透了些虚弱。

    宋乔乔替她擦了下额头上的汗“这次的药搭配针灸,效果会更好,不过这半个时辰会难熬些,您别说话。”

    赵夫人抬眸看她,笑了声“薛姑娘是有喜欢的人了吧”

    宋乔乔微怔,赵夫人自顾着道“刚刚说起老赵与我成亲的事,我瞧着你就有些不同。”

    宋乔乔点点头,坦诚的很“是啊,夫人与赵先生的感情,很是让人羡煞。”

    “如今就缺孩子了。”赵夫人笑着,“薛姑娘,你说我会不会太贪心”

    “不会。”宋乔乔试了试水温,看沙漏的时辰,将刚煮好的药缓缓倒入药桶内,“你和赵先生会有孩子的。”

    赵夫人的眼眸一瞬亮了“你说真的”

    宋乔乔刚刚问过系统,赵夫人明年下半年能顺利怀上孩子,隔年入夏就能生下个健康的女儿,只是这些无法明确的告诉她“自然是真的,您这样和善的人,老天爷不会亏待您的。还有大师兄给您调养,等过个一年半载,身体好了一切都能顺当。”

    “如果真是那样就好了。”赵夫人眯上眼,着实是有些乏累,便不再说话。

    宋乔乔注意着药浴桶内的温度,按着时间将最后几样煮好的药倒下去,坐在一旁守着。

    不多时,屋门口传来大师兄的喊声,宋乔乔让那丫鬟看着些,走往门口。

    屋外的小廊里,一个年约三十的男子站在那儿,神情严肃的看着她

    快中午时,宋乔乔跟着张云峥离开赵家。

    谈的时间与前来时宋乔乔预计的差不多,既肯帮忙的话就直奔了目的,不肯帮忙的,以赵先生这样的地位也会直截了当的拒绝。

    赵先生肯帮忙,在老王爷跟前说一说,严家那点事就瞒不住,关系到子嗣问题,严大人就是想维持颜面,他那几个妾室家中也不会答应。

    系统按这个世界现行律法,严夫人的行为可导致她被休,坐牢。

    出了树林,街巷的喧嚣声传来,宋乔乔的耳畔还有张云峥的念叨,想着再使些银子去衙门里通融一下,这几天冷得很,别把师傅给冻着。

    宋乔乔停下脚步,走在前面的张云峥跟着停下,回头看她“怎么了”

    宋乔乔冲他笑了笑“老爹那边打过招呼了,应该没事。最近天冷,医馆里病人多,大师兄你脱不开身,这些事交给我和三哥就行。”

    接下来的就是王家了。

    王国公的日子,可谓是顺风顺水,虽说王夫人没能为他生下嫡子,可后来娶的填房生了;自己资质平平官职多年不见往上走,凭着老国公的建树顺当的继承了爵位。

    到如今,长女入宫多年终于顺利的有了身孕。

    宫中什么情形明眼人都瞧得见,淑妃这一胎多少双眼睛瞧着,王国公心里明镜儿着呢,假若生的是个小皇子,王家可不得跟着荣华富贵。

    于是,为了不日后让人揪着错处,王国公的行事越发的低调,只暗中为女儿打点着,连平日里最常去的官小院都少见了他的身影。

    也就半年的功夫,熬过去就是了。

    可偏天不遂人愿,王国公越不想引人注意,这事儿就越是要找上门来。

    就在腊八过后,宣城中家家户户忙着冬祭,王家城外的几个庄子出事了。

    起先是两个年纪大的下人病死了,这也算不上事,左右多赔些银两,前几年也有过这样的事;可这回事儿却过不去了,给了银子都不要,只要个说法,直接闹到了官府。

    大清早的就在衙门外击鼓喊冤,两个下人的家属手里拿着厚厚的状纸,哭喊着要衙门做主,等严氏那会儿反应过来派人去拦已经来不及了。

    而王国公则是在下朝时得知的此事,当时周围全是大臣。

    临近年关衙门里事多,这样的事只要王家在其中稍微疏通一下,就算当下解决不了也能往后延,可偏偏这事儿消停不了,不等国公府里想出什么办法来,消息就在宣城内传开了。

    王国公府仗势欺人,包庇家奴欺辱庄子下人,至使人伤病死;王夫人苛待下人,拖欠工钱,叫人棍打前来要工钱的人;王夫人觊觎前国公夫人嫁妆,将已逝王夫人的田地占为己有,把前国公夫人带来的家奴赶走

    更甚者,说王国公府仗着现在淑妃肚中怀有龙嗣,差人在外为非作歹。

    百姓茶余饭后,最乐的听的就是那些世家贵勋的事,真假与他们而言并不重要,加上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王国公原本想着低调行事,这下子受众瞩目。

    公衙内,王国公免不了因为这事被同僚过问。恰逢冬祭时,戚大学士府中有宴会,王夫人受邀前去,又受了不少“好意”询问。

    几张嘴都说不清,夫妻俩头疼不已。

    寻常时候掀不起什么水花的事,如今闹的人尽皆知,丢了国公府好大的脸面,王国公很快意识到这事不简单,于是他便派人暗中打听,可愣是没能打听出什么头绪来。

    思来想去,王国公打算去找舅爷严大人商量一下对策,可不等他出门,严家那儿跟着出事了。

    严大人的几位姨娘,把严夫人告上了衙门,说严夫人在她们的吃食汤药中动手脚,害她们不能生育。

    这可比王家那边奴仆的事严重许多,严大人纳的那几个姨娘家中又都有些营生小买卖,哪里又是一点钱能压得住的。

    大过年的,这便更热闹了。

    前后脚跟着出事,还是亲家,王国公心中那预感越发强烈,他也不是初入官场的人,其中的猫腻又怎么会没感觉。

    于是,事发的第三日,临近傍晚,天还阴沉沉的,王国公悄悄出了门,朝着湘江王府那儿走去,他与王府的三老爷相熟,让他带着去拜见一下老王爷应当是成的。

    可就是印证了那句话,屋漏偏逢连夜雨,上朝时说得好好的,等王国公到了湘江王府,竟说人不在府上出去了

    弄不清究竟是谁要王家不好过,王国公心里憋着一口气,干脆马车也不坐了,朝前走去。

    只听见轰隆响声,阴沉沉的天,开始下雨了。

    王国公无奈只能就近找地方躲雨,片刻的功夫,街边铺子屋檐下站满了人。

    人一多,大家都闲着便开始聊天,很快王国公的耳朵里就听到了“严家”“王家”这样的字眼,王国公的脸色越发难看,跟在王国公身后的奴仆大气都不敢出,自然也不敢提议让老爷上马车回家。

    雨越下越大,一时半会儿不见停,屋檐下的人不少都进了茶楼小馆,王国公心中烦闷,跟着进了茶楼,想喝口茶清清火。

    上了二楼,经过走廊时,一间包房内忽然退出了好几个人,瞧不见走廊里有人似的,直接将王国公给撞着了。

    这一下,苦闷无比的王国公直接犯了心疾。

    “老爷”

    “哎有人晕过去了”

    待王国公感觉到手腕一阵疼,从晕眩中醒过来时,他已经被两个奴仆扶进了包房内,抬眼还瞧见几个脸生的,满是歉意的看着他。

    又是一阵疼,他整个人清醒了许多,这才看见坐在他对面的女子,身着道袍素衣,正在为他施针。

    “这位施主,您的心疾由来已久,得及早调养才是。”道姑缓慢而舒适的声音传到王国公耳朵里,加上旁人毕恭毕敬的样子,舒服许多的王国公心中也添了些信服力。

    “我这病吃了很多药都不好。”

    道姑将插在他手腕上的针拔去,淡淡道“病因不解,这病自然好不了。”

    王国公一愣,病因是何意思,难道不是他身体不适

    不等他开口,旁边刚刚不小心在走廊里撞到他的人等不及了,忙道“姑师傅,您好不容易来一趟宣城,不如去我家中看看,近日我那老母亲总觉得身体不适,我那小儿也总闹病。”

    姑师傅看了眼他身后,语气甚淡“人送走了”

    此人顿时尴尬不已,搓着手在那儿支支吾吾说不出一二三来,隔了好久才试探性的道“之前给给送庄子里去了,说了会悔过,就又接回来了,毕竟生了一双儿女,这又”

    说到后边他自己也说不下去了,着急的往回弥补“回来后她一直很老实。”

    姑师傅没回答他,直接起身,淡漠的离开了包房,男子不敢拦她,只敢拉住跟着姑师傅的小道姑,求道“我都给你们道观捐了好些银子,这,好歹请姑师傅再去家里瞧瞧,上回她给卜了卦后,我生意好了不少,就近些日子又”

    小道姑礼貌后退了一步“江施主,师傅说了您不听,出了事才来求,您这反反复复也有几回了,看在您那老母亲的面上才会见您这次。”

    “既然见了,抽空去府里看看,半个时辰就够”

    “这次师傅来宣城是姚候府请的,明日去过福泽寺后就要回道观,师傅不会再为您卜卦了。”小道姑走到门口,想了想后扭头提醒,“您要想好,就想想师傅第一回与您说的话。”

    转眼人下了楼,男子追了出去,出门时王国公还听到他嘴里念叨着“家宅不宁”四个字。

    随后王国公看了看自己的手,也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只觉得施针过后整个人利爽许多,这些天心里烦闷淤堵的难受都退了,于是他忍不住道“去,打听打听这道姑什么来头。”

    雨停了,茶楼内不少避雨的人纷纷离开,王国公跟着离开茶馆,赶去湘江王府想再拜访试试看。

    片刻后,待包房内再无动静,隔壁的小包厢内探出来一个圆脸,在走廊看了看后很快收回去,望着站在里面的宋乔乔道“小师妹啊,这真的能成”

    宋乔乔站在窗边,看着从茶楼内匆忙出来的王国公道“庄子里那些奴仆的事,在王国公眼里就只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哪个大户人家都有,比比皆是的事,落到他头上却如此焦头烂额,那必定是背后有人,想让王家不好过。”

    三哥张大着眼看着小师妹,仿佛在说,可不就是你要让王家不好过么。

    “可他查来查去,始终查不到幕后之人。想找严家帮忙,严家跟着出事;求到湘江王府,忽然反悔对他闭门不见;在这里突犯了心疾被姑师傅所救,又闻姑师傅会卜卦,他自然会心动。”

    三哥想了会儿“我再叫他们去加把劲,那些小乞丐,多给几个铜钱就成。”

    宋乔乔脑海中是系统一如既往没什么感情的声音王国公会在湘江王府再次吃闭门羹。

    宋乔乔衙门那边呢

    系统已正式受理严夫人下药一事。

    随着天气好转,街上的人再度多了起来,熙熙攘攘声传进了窗户,宋乔乔用力握住了窗框,还差最后一步。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