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卖头发

作品:《七零娇气美人[穿书]

    原始森林里大雨瓢泼, 谢三冒雨追赶一只野猪进了深山,四周昏昧晦暗, 只听得见他自己心跳和喘息。身后草丛忽然传出窸窣动静, 谢三警惕地握住柴刀,猛然转身。

    却是淋得一身湿漉漉程遥遥。她穿着初见时那件粉色衣裳, 赤着雪白一双足, 站在那儿冲他叫:“谢三哥……”

    程遥遥黑发雪肤,眼下一颗泪痣点缀万千风情,玫瑰色唇润着水光, 美得摄人心魄,像林中精怪。

    谢三不由得后退一步。程遥遥见他不理,忽然又叫:“我脚好痛!”

    这一声带着哭腔,奶声奶气, 准确无误地挠在人心口最痒处。低头看去,那雪白足弓上两点鲜红, 是蛇咬出伤口。

    谢三着魔似伸出手,不知为何, 程遥遥便一下子跌进了他怀里。她比一朵花还轻还软,散发着甜甜玫瑰香。

    ……

    “……”谢三猛然睁眼,瞪着黑漆漆天花板大口大口喘着气,浑身汗淋淋如同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身下草席都浸湿了。

    他撑着床坐起来, 忽然感觉到里一阵凉凉, 登时浑身僵硬, 半晌,给了自己一巴掌。

    他已经二十岁,身体强壮,这样情况时常发生,可那梦是朦朦胧胧没有形象,没有哪一次是这般香艳旖旎……她是天上云,便是想一想也是亵渎,何况……

    想到程遥遥天真又懵懂眼神,对自己纯然无防备模样,谢三捂住额头,对自己感到一阵深深厌恶,再也没有了睡意。

    此时不过三四点光景,院子里头灰蒙蒙,月亮还挂在天边尚未淡去,东方晨曦已经若隐若现。空气里是凉丝丝水汽和植物清香,冻得人头脑清醒。

    小院里青砖铺地,栽了一棵香椿树。院子角落开垦了一小块菜地,葱姜蒜和海棠花并排长得郁郁葱葱。三只母鸡用篱笆圈在一角,鸡窝上盖着防水稻草和破布。透着一股清贫却认真过日子家常氛围。

    谢三打了一桶井水迎头冲了个澡,然后搓洗干净裤衩,拧干后挂在最角落杆子上,有点遮遮掩掩意味。

    冰冷井水在肌肤上蒸发带来阵阵凉意,浑身沸腾般血液才渐渐平息下去。时间尚早,谢三却没了睡意。

    他把昨晚准备好东西一一放进大筐子里,又打了几桶水,把院子一角大水缸装满,水盆水桶也装满,奶奶和妹妹醒来时才有水用。

    谢三生得高大,动作却很轻,怕吵醒屋子里沉睡奶奶。

    不多时,西厢房里传出一道苍老慈爱嗓音:“昭哥儿,这么早就醒了”

    谢三嗯了声:“奶奶,吵醒您了”

    “没有,奶奶年纪大了觉轻。”顾奶奶隔着窗跟谢三说话:“我一晚上没咳嗽,倒安安生生睡了几个钟头。你昨天给我带杨梅汁真管用。”

    “嗯。”谢三心里不知为何一虚,眼角扫过院子角落晾着裤衩,仿佛看见了自己罪证,脸上一阵火辣辣。

    屋子里一阵窸窣,顾奶奶系着扣子出来了:“你今儿进城卖东西,把我攒下十几个鸡蛋也捎上。”

    谢三道:“留着给您补身子吧。”

    顾奶奶把一兜用米糠裹着鸡蛋放进筐子里,又翻看了一下谢三带东西:“这些干菌子还罢了,皮子夏天不好卖。”

    谢三还是闷头不说话,把那些鸡蛋又拿出来。

    “犟种。”顾奶奶忽然道:“昭哥儿,那个水壶我腾出来洗干净了,你明天带回去还给人家。”

    谢三动作一顿,没抬头,却感到奶奶目光落在自己脸上,慈爱睿智目光仿佛看透了他心思。

    顾奶奶把那些皮子理好,慢悠悠道:“昭哥儿,你今年也不小了。要不是我拖累了你,你都该当爹了。你也该攒点钱娶媳妇儿了。”

    “是我出身不好,没姑娘看上。”谢三打断顾奶奶话,“奶奶,我出门了。”

    谢三提起大筐子,头也不回出了门。

    顾奶奶看着孙儿高大挺拔背影,沉沉地叹了口气。

    甜水村地处偏僻,进县城不是件容易事儿。特别是在炎炎夏日,顶着大太阳走进城要晒脱一层皮去。程遥遥跟几个女知青早上五点半就出发了,运气好在半路搭上了拖拉机。

    拖拉机后斗已经坐了一群农村妇女,都是进城走亲戚换东西。程遥遥挤在一堆南瓜青菜里,韩茵更惨,一个妇女抱着只母鸡,一直探头啄她头发。

    程遥遥穿了一条天蓝色洋装连衣裙,扎着同色发带,如同天鹅混进了鸡窝里,那群农村妇女一直睁大眼睛把她上下地瞅,还眼馋地盯着她脚上皮鞋。

    程遥遥被车斗晃得要吐了,转身趴在车斗边缘透气,忽然瞧见前面走着一道高挺身影,背着一只大筐:“谢三哥!谢三哥!”

    程遥遥兴奋地招招手,声音被淹没在了发动机和妇女们吵吵嚷嚷里。

    谢三避到路旁给拖拉机让路,抬眼便瞧见了冲他招手程遥遥。清晨微凉风里,程遥遥穿着一件天蓝色裙子,清浅颜色衬得她肤白如雪,桃花眼亮亮地看着他,盛满毫无防备天真喜悦。

    梦里妖冶妖精,与程遥遥脸慢慢重合。

    谢三像被火烫了似地转开眼,直到拖拉机载着程遥遥远去了,柴油难闻尾气和灰尘扑在脸上,如同他晦暗前途。

    车斗里,韩茵好奇地挤到程遥遥身边:“你刚刚喊谁呢”

    车里吵得很,得贴在耳边大声说话才能听见。程遥遥耷拉了小脸,贴在韩茵耳边一声怒吼:“喊二傻子!”

    直到进了县城,韩茵还抱怨程遥遥把自己耳朵震聋了。

    程遥遥抬头看着牌楼上石刻匾额:“临安城”。临安城是一座古城,进城就是一条青石板铺就大路,两旁是古色古香二层商铺,翘瓦飞檐,雕刻着云纹花草样式。

    可惜这些商铺都已经收归为国营,门口钉着大牌子,柜台里站着穿蓝布工装营业员,板着霜寒脸,冲顾客嚷嚷:“钱拿来,票拿来!不买不要乱摸!”

    程遥遥饶有兴致地左右观望着,这样保留得完整古城在后世不可常见,去参观是要交门票。而且这样气息,让程遥遥回忆起小时候在外婆家渡过时光。

    今天程诺诺没跟她们一道,只有程遥遥韩茵张晓枫,女知青们出入都是一起,没有单独把刘敏霞撇下道理,也只好把她带上。

    几人直奔供销社而去,却看见路边废品回收站门口围了一群人。韩茵最爱看热闹:“干什么呢,看看!”

    只见一个带白袖套老师傅,拿了杆秤称着:“一斤二两,九毛八,算你一块整了!”

    那姑娘摸着自己齐耳头发,从老师傅手里接过钱,高高兴兴地走了。众人这才散开了,还有想卖头发又下不了决心姑娘在边上徘徊。

    “原来头发也能卖钱”程遥遥惊讶道。

    韩茵摸着自己脑后大辫子,心动地道:“我也想剪。你剪不剪”

    知青宿舍条件艰苦,不方便洗头洗澡。何况下田劳动,天气又热,容易虱子。剪了大辫子,短发清爽又好洗,不浪费洗发水。

    韩茵心动了,又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人,怂恿程遥遥跟她一块儿剪头发。

    那老师傅擦了擦剪刀,又抖抖那块布,叫道:“收头发啦——”

    韩茵正纠缠程遥遥呢,刘敏霞忽然走出来道:“我剪。”

    刘敏霞辫子已经及腰,只是干枯暗黄,老师傅看了看她头发,道:“你这头发卖不上价儿啊。”

    刘敏霞咬咬牙:“行!”

    卖头发不比理发,没有后世理发那样繁琐程序。刘敏霞坐在一个小板凳上,老师傅把一块脏兮兮白布围在他脖子上,捏着辫子根部比划:“剪到这儿还是这儿”

    程遥遥跟韩茵七嘴八舌提意见:“往下点,往下点,太短了!”

    刘敏霞紧紧闭上眼,怕疼似道:“剪!”

    咔嚓咔嚓两声,一条长长大辫子就落在老师傅手里,丢在秤盘上提起来一秤:“7角8分钱!”

    韩茵道:“这么长一条辫子呢,才7毛8”

    老师傅把秤杆往她面前一送:“你瞧瞧,头发又黄又稀疏,看着长,不压秤!你辫子倒是挺粗,卖不卖”

    韩茵转头看程遥遥,心动地道:“遥遥你卖不”

    程遥遥好笑道:“我不卖。”

    韩茵道:“刘敏霞那根辫子都能卖7毛8,你这根肯定贵多了,跟我一块儿剪呗!”

    那老师傅闻言抬头看来,只见一个穿天蓝裙子姑娘盈盈立在不远处,顿时喝了声彩。却不是为了程遥遥长相,而是盯着她头发:“这位小同志头发卖不卖你这根辫子,我愿意出五块!”

    程遥遥今天编了根蜈蚣辫,用天蓝色发带系着垂在肩侧。她一头长发乌黑浓密,在阳光下焕发着润润光泽,发梢处一丝分叉干枯也无,绸缎般闪着光。

    这年代人大多数都营养不良,头发干枯稀少,或颜色枯黄,程遥遥这样长发实在罕见。

    “五块!”众人齐齐抽了口冷气,艳羡地盯着程遥遥头发看。

    这一看可了不得,程遥遥何止是头发美,整个人都像天工造化,从头至脚挑不出一丝瑕疵来。天这样热,只有她穿着天蓝色裙子,冰肌玉骨,额上点点汗水也是晶莹剔透,叫人看了心神为之一荡。

    韩茵登时推了把程遥遥:“五块钱呢!遥遥,你还想什么!”

    程遥遥摸着自己发梢,惊讶道:“我头发这么值钱吗”

    老师傅盯着程遥遥辫子:“小姑娘,我能摸摸你辫子吗”

    也就是他年近70,说出这话才不会当场挨揍。

    程遥遥笑道:“我可不卖。”

    老师傅不甘心地看了了程遥遥头发一眼,道:“你这把头发,我个人愿意出7块给你买了。我保证给你留长点,留到你肩膀,怎么样”

    韩茵拼命地推程遥遥,程遥遥好笑道:“别说了,我才不卖呢。”

    程遥遥打小生出来就被当成公主一样打扮,从没留过短发。

    韩茵眼红地对程遥遥笑声道:“你傻呀,7块呢!头发剪完了还能长出来,干嘛不卖我再帮你抬抬价,说不定能抬到八块!”

    程遥遥还是不肯。看刘敏霞剪完就知道了,辫子剪完后齐耳发尾翘起,看着像个鹌鹑屁股。她宁可每天晚上多花点时间烧水洗头发,这是她最后坚持了。

    韩茵咬咬牙:“你不卖我卖!”

    韩茵一条大辫子也是又厚又密,老师傅几剪子下去还剪不透,费了半天功夫,那条大辫子才掉下来。

    放在秤上一称:“1块3毛8。”

    韩茵伶牙俐齿地跟老师傅讲价,最后拿了1块5,连带着刘敏霞也拿了八毛钱。

    老师傅又帮韩茵把发尾修了修,程遥遥在一旁给意见,修剪出来倒有几分后世波波头意思。

    现在一行4个人,只剩程遥遥一个是长发,另外三人都是一水齐耳短发。韩茵直晃脑袋:“别说,这辫子剪完了头还真是轻了不少。”

    张晓枫笑道:“真羡慕你们,早知道我也把头发留长,还能卖个块儿8毛。”

    几人磨蹭了半天,没吃早餐,这会儿都饿了。商量着下馆子去,吃饱了再逛供销社。

    韩茵豪气地拍拍胸口:“今天这1块5就算是白捡,我要下馆子去!”

    韩茵赚外快,程遥遥有钱,张晓枫一向勤俭节约,手里也攒下不少,下馆子钱是没问题。

    几人一块儿走向饭馆,韩茵忽然回头,盯着跟在后面刘敏霞道:“你也下馆子啊带粮票了吗”

    “我,我忘带了……”刘敏霞紧紧捏着自己那一块钱,支支吾吾。

    韩茵哼笑了一声:“没带粮票怎么下馆子当心吃霸王餐被人抓起来。”

    刘敏霞向程遥遥投去求助眼神。程遥遥强忍着翻白眼冲动,转开头。连张晓枫都避开了她眼神。

    谁都知道刘敏霞家里穷,每个月还要她寄公分回家呢。这年头,粮票就是命!借给别人可以,借给刘敏霞那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张晓枫是老好人,可不是傻子。

    刘敏霞以前下馆子都是蹭程遥遥饭吃,可现在程遥遥不理她了,韩茵又揭破了海底眼。刘敏霞脸色涨得血红,支支吾吾道:“我,我不是很饿……我就不下馆子了。”

    程遥遥和张晓枫都没吭声,韩茵嘲讽道:“行呀,那我们三个就先走了。”

    三人相携而去,程遥遥连头也没有回一下,被张晓枫和韩茵一左一右簇拥着,三人有说有笑地离开了。

    韩茵冲程遥遥道:“这回总算没跟来。以前跟狗皮膏药似,腆着个脸吃你,我早看她不顺眼了,提醒你吧,又怕你生气。”

    程遥遥干笑。韩茵这话说挺委婉。

    几个从城市来女孩子,因为时代特殊聚集在这个偏远南方小村庄里。出于同病相怜或者其他,最初感情其实是很好。

    只是程遥遥骄纵跋扈,又不懂人情世故。刘敏霞对她鞍前马后,又可怜巴巴地表现出自己吃不饱饭,她就傻大方把人养了起来。

    张晓枫和韩茵见原主傻乎乎,明里暗里劝过几次。原主看刘敏霞一副可怜巴巴样子,又见韩茵一副咄咄逼人样子,便认定韩茵是在欺负刘敏霞,她怎么能放任别人欺负自己朋友呢!

    加上有个程诺诺在旁边煽风点火,一来二去,原主就逐渐跟韩茵张晓枫都产生了隔阂,平时只有刘敏霞这个跟班,渐渐被众人孤立了。

    程遥遥摸摸鼻子,道:“我现在懂了,以后不会犯傻了。”

    三人一块去了镇上唯一一家国营饭店。

    临街有一排木质建筑,高高飞檐,粗壮柱子,门面又高又深,建国前是一片繁华商业区,现在全都改成公私合营了。

    饭馆在二楼,沿着一条窄窄木质楼梯往上走,眼前豁然一亮,二楼十分宽敞,天光从阳台照进来,连接处挑出一片突出天台,木质栏杆围了一圈。

    程遥遥一眼瞧中临街那张桌子,光线最好:“我们坐那儿吧。”

    点完饭菜,往栏杆边一坐,程遥遥手搭栏杆往外瞧,居高临下将整片古城尽收眼底,可以想象当年纨绔子弟们倚着栏杆,一掷千金潇洒快意。

    快过端午节了,城里倒也很热闹,饭馆里来了好几拨熟人。沈晏和那帮男知青也在,程诺诺也坐在他们那桌,跟沈晏紧紧挨着。

    程遥遥这样一个艳光四射大美人,太过显眼,好多人停了筷子偷偷往她脸上瞅,沈晏那一桌自然也发现了。男知青们有些讪讪,低了头不敢跟程遥遥打招呼。

    程遥遥三人自然也不理他们,韩茵压低嗓音,笑笑地跟程遥遥道:“信不信,肯定又是沈晏请客。这些人,吃人嘴软。”

    程遥遥挑了玫瑰色唇角:“他要当冤大头让他当去。”

    张晓枫岔开话题:“你别在这架桥拨火,跟我一块去端饭。”

    这年头国营饭馆可不会把饭菜给你端上来,张晓枫和韩茵起身去窗口端饭了。

    程遥遥懒洋洋地倚在栏杆上,没有人喊她,都默认了这位大小姐是要人伺候。

    程遥遥趴在栏杆上往下看,也不管自己是不是成了别人风景,半天终于瞧见一道熟悉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