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章 晋江独家

作品:《年代文里随娘改嫁养娃

    沈家的事总得有人出头。

    张经理虽然占了股份, 但毕竟不姓沈,遇到大事, 还得沈家人出面才行。

    沈老爷子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 不可能亲自跑回去。沈继源一向惜命, 自然不肯露头。那沈继昌就更不用说了, 趋利避害一向拿手,即便他想回来, 林淑娴也不答应啊。

    家族会议上, 一个二个都缩着头。

    沈老爷子瞪着俩儿子, 半天未发话。

    最后,他瞅了瞅奕铭。

    沈奕铭就站起来说“爷爷, 还是我去吧!”

    众人一听, 都松了口气。

    沈继源笑着说“奕铭, 那边的事你最清楚,跑一趟正好……”

    沈继昌也想说两句场面话。

    未等他开口, 林淑娴就暼了他一眼, 沈奕昌赶紧把话咽了回去。

    沈老爷子看着奕铭,神色稍缓。

    “奕铭,你的表现,爷爷都记着呢!你回去了,多听听那边的意思,二房的奕宣不是在政府里做事吗,跟他多打听一下……”

    “好的, 爷爷,我都记着了……”

    沈奕铭点着头。

    他心知答应了此事,文秀会不高兴的,可他不想看到爷爷为难,这是家族里的事情,总得有人出面吧?

    再说,内地远不像宣传的那么可怕。不然,咋会有这么多商家上赶着去做生意?看看沈家的贸易公司不就如此?

    要说亏空之事,他是晓得的。

    当初他并不赞同,可父亲和二叔执意要这样,还说那边派来的代表是个生瓜蛋子,不懂生意,账都看不懂,不会有事的,他也只好默认了。

    现在弄出事情了,他不出面还有谁会出面?即便冒着坐牢的风险也得去啊!

    散了会,沈奕铭回房间收拾东西。

    季文秀气得不想搭理他。

    沈奕铭拉着文秀的手说“文秀,不用担心,我过几天就回来了”

    “不用担心?那林淑娴弄出来的好事,她咋不去收拾?”

    “文秀,不要跟她一般见识……”

    沈奕铭知道文秀怀孕了,脾气不大好,就说着软话。

    季文秀见丈夫这样,气也就消了。

    她看着奕铭,神色缓和下来。

    “奕铭,你明天就走?”

    “嗯,事不宜迟,早点办了早点省心……”

    夫妻俩拉着手,说着贴心话儿。

    季文秀知道爷爷对奕铭颇为看重,沈氏早晚要奕铭来继承,肩上的担子重着呢。可她呢,不想跟一大家子挤在一起,只想着搬出去过小日子。可奕铭说,那点私房不能露底,只好等机会了。

    “奕铭,那两罐点心也带上吧,给晓月妹妹尝尝……”

    季文秀想到了七小姐,也想起了内陆那个家。

    那时,她跟奕铭住在一个小院里,想干啥就干啥,真舒心啊!哪像现在这么憋屈?从繁华的申城到一个小渔村,落差真是大啊。

    第二天,沈奕铭就带着助手赶往花城。

    从那里,他们搭乘火车一路北上赶到申城。

    一下车,沈奕铭就跟沈奕宣联系上了。

    二人在旅馆里见了面。

    沈奕宣虽然帮不上忙,政策还是很清楚的。

    “奕铭大哥,新政府讲究“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只要态度端正,主动承认错误并加以改正,就会既往不咎……”

    一番话下来,沈奕铭心里有了底。

    第二天,他就联系了出资方代表,商量弥补之事。

    忙了一个星期,厂子里的事情总算解决了。

    沈家出让了一部分股份,补上了亏空,又按照实际营业额补足了税款,政府方面采取了宽大政策,没有再追究到个人。

    沈奕铭松了口气。

    临行前,他跟奕宣在茶馆里碰了个面,表示感谢。

    问题解决了,沈奕宣也长舒了口气。

    这件事充分反映了资本是逐利的,资本家是贪婪的,没有约束是无法无天的,作为政府出资方,不但要有话语权,还要积极参与到企业的经营中去。否则,很难避免此类事情发生。

    当然,政府方面也在不断地摸索。

    从今往后,凡是合营企业,政府不但要派驻代表担任重要岗位,还发动工会密切监督。也唯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公有权利。

    送走了奕铭大哥,沈奕宣提着一兜东西去了公寓。

    他见到江采莲,把情况说了。

    江采莲也放了心。

    沈奕宣指着网兜说“娇娇妈妈,奕铭说这趟回来得匆忙,就不过来了,这两罐点心是给娇娇和豆豆的”

    “欧呦,奕铭太客气了!”

    江采莲打开网兜,从里面取出了一罐。

    “奕宣,剩下的你拿出去,给你妈妈和妹妹尝尝”

    “娇娇妈妈,不用了,公馆里都有……”

    沈奕宣自然不肯收。

    江采莲客气了一下,就不再推让了。

    “娇娇,豆豆,来吃点心了!”

    江采莲把罐子打开,一个人发了一块。

    江晓月吃着点心,想着心事。

    等到明年,“三大改造”就开始了。像沈家这样的属于民族工商业,政府采取的是赎买和合营政策,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沈家算是进步行列的吧。

    转眼进入了六月。

    江采莲和夏春望的结婚纪念日快到了。

    江晓月老早地就把日历折了一下,做了个记号。去年,妈妈怀孕把这事给忘了,今年得补上,更何况家里还添了一个小毛头呢。

    江采莲也打算浪漫一下,还跟春望说好了,去照相馆拍个全家福。

    到了星期六下午,夏春望从驻地赶了回来。

    他提着旅行包,里面鼓鼓囊囊的,装了不少东西。

    江采莲也刚到家,觉得有点意外。

    春望咋回来的这么早?她只顾着高兴,也没多问。

    “爹爹!”

    江晓月和豆豆见到夏爹爹,自然很欢喜。

    “娇娇,豆豆,看看这是什么?”

    夏春望打开旅行包,掏出了几瓶罐头和两包饼干,还有两罐奶粉。

    一见到吃的,豆豆张着小手,急得不得了。

    毛毛也会认人了,看到爹爹,就站在小床上握着栏杆蹦跶着,嘴里还咿咿呀呀的。

    “看看,毛毛都会说话了!”

    江采莲抱起毛毛,亲了两下。

    夏春望接过来,就舍不得松手。

    江采莲笑着说“春望,等你下次回来,毛毛就会喊爹爹了!”

    “采莲……”

    夏春望欲言又止,不忍心破坏这欢乐的气氛。

    吃了晚饭,孩子们都回了房间。

    夏春望攥着采莲的手,说了实情。

    “采莲,下个星期我就要带队出发了……”

    “什么?”

    江采莲瞪大了眼睛,半天说不出话来。

    春望要去前线了?怎么说走就走啊?事先一点消息都没有?

    “采莲……”

    夏春望也不知说什么才好?

    本来是三营的张营长带队,昨天训练时张营长的脚扭了,肿得就像个发面团,不能动弹。一营和二营也各有任务,他就顶替了张营长带队出发。

    过了好一会儿,江采莲才回过神来。

    她颤着嗓子问道“春望,这一去啥时候回来啊?”

    “唔,这个可说不准……”

    “春望……”

    江采莲扑到夏春望的怀里,紧紧地抱住了他。

    “采莲,不用担心……”

    夏春望抚着采莲的额发,柔声宽慰着。

    “春望,你要早点回来……”

    “嗯……”

    夏春望明白战争尚未结束,驻守的时间不会短了。他舍不得家里,可前线任务紧急,只好舍小家顾大家了。

    江采莲一晚上没休息好。

    第二天早上,江晓月就发现不对。

    “姆妈,你咋起黑眼圈了?”

    “唔……”

    江采莲知道消息瞒不住,就跟晓月说了。

    “娇娇,你爹爹要上前线了……”

    “姆妈……”

    江晓月的心揪了起来。

    她第一次对夏爹爹有了不满。

    团里那么多干部,谁顶替不行啊?非得你这个副团长?这么大的事情也不跟妈妈商量一下,就自作主张了?看看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就指望着夏爹爹呢。

    可埋怨归埋怨,江晓月也明白,这个年代革命理想高于一切。

    在部队上,有困难有危险都是领导干部先上,换做其他同志,也会像夏爹爹那样的。看看那烈士丰碑上,刻满了党员干部的名字,就晓得了。

    这是时代所赋予的,也是无上光荣的。

    夏爹爹一旦决定了,就绝不会退缩。

    而她呢,一定要保住夏爹爹。

    江晓月摸了摸脖子上的那颗珠子,就摘了下来。她把珠子装在一只荷包里,送给了夏爹爹。

    “爹爹,这个荷包你要挂在脖子上,贴着胸口戴着,谁都不能给!”

    “好,我听娇娇的!”

    “爹爹,等你回来了,我要检查哦,到时候还得还给我……”

    “好,爹爹一定会小心珍藏的!”

    江晓月再三叮嘱。

    虽然珠子的效力有限,可她相信只要珠子在,夏爹爹就会时时记着这个家,就会多加小心,保护好自己。

    她要看到夏爹爹完完整整地回来,不要瘸腿,不要受伤。

    江晓月脸上笑着,可眼里却有着伤感。

    夏春望不知道晓月为何如此感伤?

    他跟晓月拉了勾,说一定会平安回来的。

    这一回,夏春望在家里住了三天。

    这是他呆得最长的日子。

    江采莲请了假,陪着春望。

    一家人去照相馆拍了全家福,买了生煎包,好好地吃了一顿。江晓月和豆豆也破天荒地逃了学,说要跟爹爹一起玩。

    江瑞丰和江太太也听到了消息,惊得半天合不拢嘴。

    这一去有多危险?他们是晓得的。

    虽然心有不舍,可这个事情哪能拖后腿啊?

    只是采莲,日子又难过了。

    临别之际,江采莲站在弄堂口,看着夏春望上了吉普车。

    她抱着毛毛,呆愣了半响。

    江晓月不忍心,就跟妈妈说“姆妈,不用担心,夏爹爹很快就回来了……”

    可她知道这个时间长达一年。

    直到一九五三年七月,《停战协议》签订,抗美援朝战争才胜利结束。

    (晋江独家,谢绝转载)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