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4章 下马草军书

作品:《大晋衣冠

    军头一句话,引起了其他士卒的警惕,纷纷投出质疑的目光。

    精肉汉子无奈,只好自报家门。

    “回老哥,实不相瞒,我是亲兵营的,一直在大帐内伺候那些大人物们,平时很少有机会出来。现在情势危急,所以就连我这样的都被派出来,说是做什么眼线,专门监视别的营帐。”

    这下,一石激起了千层浪。

    “呸,大伙都是一条船上的,还干这种偷鸡摸狗的事情。你们亲兵营吃香的喝辣的,军饷比别人多出几倍,上阵还龟缩在后面,凭什么想想真是令人齿寒”

    另一个兵士附和道“说的就是,不过这个时候也无关轻重,只是想不到,原来亲兵营的兄弟也有怨愤,为什么”

    精肉汉子解释道“这位兄弟言之有理,咱们亲兵营确实伙食好,军饷高,平时主子还不时给些赏银,不过我们也不是只要钱不要命的白痴你们想一想,是银子重要还是性命重要”

    “说得也是,反叛朝廷最后不就是死路一条嘛。当初大将军王敦多么厉害,麾下多少士卒,最后不是战死就是被整死,前车之”

    “不好,有人来了”

    来者有三人,众人一看,素不相识。

    三人自称是粮曹的,攘袂扼腕,也要求加入进来,还说要回去联络一些同侪。

    就这样,亲兵营、城防营还有自称粮曹的百余名军士放下了偏见,想好了出路。

    只是,群龙无首,不知如何起事。

    “兄弟们,别着急,我估摸着,桓刺史这是先礼后兵,这样一来,庾公子果然背上了抗旨不遵的罪名,形势对咱们有利。”

    说话的又是这个满身精肉的军卒,他侃侃道“现在城外肯定在调兵遣将,与其等朝廷攻下城池,将我等以叛卒罪名杀头,还不如做好准备,待朝廷大军攻城时暗中策应,争取立功赎罪。”

    “好好好,还是亲兵营的兄弟有见识,我等唯你马首是瞻。”

    “行,那就这样,大家回去悄悄准备,午后,咱们还在这集合。”

    众人散去,自称粮曹的和亲兵营的三个军卒走至一处巷子内,击掌相庆。

    “终于完成了大当家交代的事了,一会,我们去准备一些桐油,等夜深人静时再闹上一闹,就算大功告成”

    而城外临时搭建的营帐内,桓温等人正在奋笔疾书。

    写着写着,叫来刘言川吩咐道“派人去通知老四,让他的人马找个地势高一些的山头密林,虚张声势,弄些动静出来,但不可要交战。这些宝贝疙瘩,要省着点用。”

    刘言川领命,不一会,便回转大帐,也装模作样在写字。

    袁真不解的问道“大人,刚刚庾爰之恭请入城,大人为何不冒险一试,或许城内军心浮动,他们不一定会悉数附逆”

    刘言川不待桓温搭话,便装作聪明,回道“你没听恩公说吗,此一时彼一时”

    “山陵救驾,那事关圣上安危,事关朝堂格局,事关大晋成败,桓某当然要挺身而出,冒险一试”

    桓温搁下笔,继续解释道“而时下,庾爰之困兽犹斗,就像一个输了精光的赌徒,而且把庾冰劫驾失败归咎于我。愤怒之下,他会不计后果,什么事都做得出,我又何必逞一时口舌而轻巧犯险”

    “那依大人之意,何种境地才可以冒险”

    “是否冒险至少要牢记两点,一是值不值,二是能不能。”

    袁真思索一会,谦恭道“属下受教了”

    桓温笑道“不过你有一点所料无误,现在城内定然是军心浮动,焦躁不安,正处于观望,等待着我们出手。此时正是争取军心,瓦解他们的时候。”

    桓冲应道“大哥说的出手,就是眼下我们正在誊写的告示”

    “正是誊写一千份,然后射入城中,这样一来,城内大部分人心就会倒向我们一边,庾爰之离败亡就更近一步了。”

    “恩公,如果他们还不就范,那咱们岂不是束手无策了么”

    “怎会束手无策你忘了,我们还有一手,想来应该快有消息了”

    庾爰之返回府衙,看似云淡风轻,其实内心隐隐不安。

    他知道桓温不会就此作罢,后面定有不少招数,自己也要见招拆招,想好对策。

    作为庾亮兄弟精心栽培的代表,庾爰之心机不可谓不深,手段不可谓不狠,智谋不可谓不多,奈何碰到了桓温这个对手

    为了能彻底占据荆州,庾爰之也是绞尽脑汁,想出了重重对策,甚至不惜投敌自保。

    是战还是和,他都想到了,就是漏了一条,非常重要的一条。

    三十六计中的上计

    “公子,索性咱们杀出城去,乘桓温不备,将其拿下。没有了桓温,看看朝廷还能再遣何人”

    亲兵营的主将乃是庾爰之最为信赖的心腹,想为主子分忧,不料庾爰之并未采纳。

    “不妥,桓温用兵诡诈,帐下全是骁勇亡命之徒,既然敢带区区百人前来,怎知他没有伏兵听闻他与鲜卑人交好,万一他勾结了燕兵,咱们出城岂不是自投罗网”

    “属下鲁莽,公子思谋深远,属下愧不能及”

    “公子高明”

    另一将领附和道“只要咱们固城自守,便可高枕无忧,任他有了多少伏兵,也是望城兴叹,又能奈我何”

    幕僚也得意地笑道“哈哈哈,咱们以逸待劳,城中的粮草支上两年也绰绰有余,叫他无计可施”

    强烈的情绪渲染之下,庾爰之也兴奋起来,情绪高涨,沉醉其中。不过,转而脸色一绷,想起一件事来

    他此前,曾派人前往联络成汉和大赵,过去好几天了,为何至今没有消息回报

    还有,去夷陵通知关闭闸门之人完事了没有,事关将佐士气,那里可千万不能出了娄子。

    手下人回禀,说昨夜交待之后,派人连夜去了夷陵,今早回禀说已经关了,现在是固若金汤,连一只猫儿犬儿都甭想进去。

    只是出使益州和临漳的兄弟不知为何尚无消息,按理说早就该到了。

    “本公子明白了,估计李势和石虎也不怀好意,包藏祸心”

    将领惊问“公子,此话怎讲”

    庾爰之恨道“估计他们和我们想的一样,原以为朝廷会派大军前来征讨,指望着荆州和朝廷拼个两败俱伤,他们再来趁火打劫,哪曾想桓温就这点人马,仗肯定打不起来,他们又怎会兴师动众”

    幕僚也从得意转为担忧,更害怕桓温桓温勾结了鲜卑人,那赵人更会畏葸不前

    “公子,若没有外援,那咱们该怎么办”

    “只有两条路”

    庾爰之一拍桌案,恨恨道“朝廷派大军来攻,蜀赵会不请自来,这种祸乱朝廷削弱大晋之绝佳机会,他们岂能轻易放过若朝廷没有大军,那咱就割据荆州,自立为王。只要荆州在手,就可左右逢源”

    诸人一道点头称是“果然是妙计公子称王,属下也能攀龙附凤了”

    庾爰之冷笑之后,又板起面孔,告诫下属。

    “诸位,现在还不到马放南山的时候,尤其是近几日,更要多加戒备,让亲兵营的兄弟们给我盯好了,密切注意各营将领还有各衙僚属的动静”

    这时,厅外闪入一个巡城士卒,悄悄来报,说城北三十里,发现大军运动迹象,人数不明。

    “公子,这支兵马一定就是桓温的伏兵,末将刚才鲁莽,差点中了他的计,还是公子神机妙算”

    幕僚阿谀道“公子真乃神人,足不出户,就识破桓温诡计,就算是甘罗霍去病这样的英才也难望公子项背”

    庾爰之颇为自得,无比受用。

    刚刚陶醉不多时,便听到外面又传来凌乱匆忙的战靴声

    “不好了,不好了”

    几名亲兵同时来报,气喘吁吁。

    “公子,刚刚千支羽箭射入城内,还携带着告示,军民纷纷俯拾,闹得沸沸扬扬,全城几乎都在疯传。”

    将领道“告示何在”

    亲兵将一个纸笺递了过去。

    将领稍作浏览,便紧张起来,惶惶不安,连忙递给庾爰之,言道“公子,他这是要瓦解我们,这样下去,军心恐会涣散,还是早作定夺。”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姓桓的果然有两下子”

    庾爰之一口气念完,稳了稳心神,然后刺的一声,将纸笺撕成两半,心想大事不妙,桓温果然出招了

    致荆州将士檄文

    荆州者,大晋之门户,朝廷之拱卫也。事关国家之成败,黎庶之安危

    鉴于此,朝廷选贤任能,陶侃者、庾翼者,皆恪尽职守,勤政为民,代天巡牧,教化百姓,功莫大焉

    然,前刺史庾翼报国,不肖子庾爰之悖父,怀豺狼之心,携虿蜂之尾,裹挟将佐,胁迫僚属,希冀以一州之地,妄图割裂大晋,不惜玉石俱焚,是可忍孰不可忍

    王敦叛乱,身死于前,苏峻祸国,枭首于后,殷鉴不远,然庾爰之仍闭目塞听,一意孤行,蚍蜉撼树,不自量力,终究难免逆魁授首,豺鸮成擒。

    试问尔等,乃朝廷之将卒,大晋之子民,附逆何益殉葬何为

    胡虏南窥,蜀寇东顾,若趁隙而入,则我家国门户洞开,生民涂炭,祖坟腥膻,中华异色,附逆者则为民族之千古罪人

    一念之间,或助纣为虐之贼,或为拨乱反正之雄,若执迷不悟,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则必贻后至之诛。

    首恶必究,胁从不问

    桓某奉劝诸君,与其化为齑粉,遭后世唾骂,不如斩木为兵,众志成城,群起而攻贼,以赎前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望诸君慎思

    一时之间,檄文在城内传播,不满在城内蔓延。

    大街小巷,百姓奔走相告,府外帐内,将卒东张西望。

    一个僻静之处,一个将佐模样的人展开纸笺,阅读着,一字一句,无不让他惊心动容,热血沸腾。

    身旁两个士卒在问“袁军副,这上面写的什么”

    “这是城外桓温射来的檄文,劝我等弃暗投明,归化王师,做堂堂正正的战士。否则身死名灭,丧家辱国。这篇檄文出自何人之手简直可以抵上千军万马,桓温的麾下不简单”

    “军副,你打算怎么办我俩跟着你。”

    “谁愿意为虎作伥,甘当叛将只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没有高举义旗之人,教我等何去何从”

    “军副,依小的看,你为何不能率先举起义旗,兴许就能一呼百应,成就大事”

    另一个阻止道“胡说,军副刚刚新婚三天,妻子就被扣着,一旦举事,嫂子还能有活路”

    “那倒也是,不过这檄文上分明就是说,与其自己身死,让家人屈辱的苟活,不如奋力一搏,做一个光明正大的战士如果人人都选择沉默,不愿拼搏,那不是正中了庾家的圈套”

    一句话惊醒了军副,他问道“早上那些在一起密谋的军士在哪”

    “禀军副,按照你的吩咐,小的一直混在他们当中,已经探明了,过一会,他们还要聚在一起商量。小的,估摸着他们是要这个。”

    说着,军卒摆了一个抽刀的动作。

    “好大家分头打探,一会准时过去”

    这个军副名叫袁乔,城防营的副将,清晨在城头上瞪着几个窃窃私语的军卒之人就是他。

    他一直不满庾爰之的倒行逆施,桓温的到来,让他无比的欣慰,一直在寻找机会做些什么。

    下了城楼看见那群人聚在一起密谋,就揣摩出八九分,于是让一个心腹军卒混了进去。

    现在,手中这份檄文,更坚定了他的意志

    在痛苦的权衡之后,他选择了大义,选择了钦慕许久的桓温

    桓温的成功就在于每到一处,总能得到底层人士的帮助,这一回,结局究竟如何,请拭目以待,也请各位书友鼓励一下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