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明劫

作品:《崛起从挽明开始

    “朕的江山,就要亡了,只剩下十个月的时间了!”少年袁嘉升睁开眼,发现自己躺在一张超级大的雕龙大床上,他在附身崇祯皇帝之后,感觉浑身发冷,头冒虚汗。

    此时的紫禁城,一轮满月在天空的夜幕高悬。节气已经入暑,但后半夜的皇城,满目的清辉冰凉。寝宫外寂静无声,偶然会有巡夜的禁军和锦衣卫走动。

    袁嘉升醒了,睡不着觉,从龙床上惊坐起来。他环顾四周,寝宫内的摆设很豪华,红木家具,门窗随处可见雕龙,室内红烛高照,火焰随风摇摆,像随时都有可能灭掉,正如这风里雨里飘摇的大明王朝。

    袁嘉升站起身,缓缓走到屋内的一面巨大铮亮的铜镜前,坐下了,半信半疑地抚摸着身上薄如蝉翼的龙纹内衣,确认此时自己已经真的附身崇祯皇帝,回到了他吊死煤山的十个月前。

    袁嘉升的家境很一般,上的中学是一所极为普通的中学,这所中学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寥寥无几,学校的厕所里总是一股烟味,女生澡堂的墙壁被男生戳了不少小洞;学校里经常有男生打架,头破血流。相对而言,袁嘉升是那种成绩还不错的乖学生。他高考本来过了重点线,为了帮助家里减轻负担,填报志愿到了一所普通大学,拿了奖学金。原本他对历史感兴趣,却选择了好找工作的工科专业。

    “靠自己努力,到哪里读书都一样。”上大学前,少年袁嘉升安慰心里愧疚的父亲说。

    开学后不久,袁嘉升在学校门口推开了一位戴着耳机听歌的女生,舍身救人。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少年袁嘉升迷迷糊糊中,受到了未来时空一位美女的邀约:回到过去的时空改变历史,不过没有超能力,而且第一次只有十个月时间。

    袁嘉升穿越时空的第一站,就是附身崇祯皇帝,结果眨眼就到了大明紫禁城的寝宫里,成了半夜睡不着觉的孤家寡人,悲了个剧!

    此时正是崇祯十六年六月,也就是1643年6月——历史上着名的小冰河时期。都夏天了,半夜天气还是有点冷。袁嘉升穿着一件薄如蝉翼的龙纹内衣,忍不住打了个喷嚏:“啊…嚏!”

    “皇上,您着凉了”这时,门外站立的大明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听到崇祯皇帝的喷嚏声,推门进来,看到袁嘉升披头散发坐在铜镜前,头上冷汗直冒,便上前行礼,关切问道。

    “朕没事。”袁嘉升回答说,他问王承恩:“现在几更了”

    王承恩道:“回皇上的话,快三更天了。”

    “哦,天还没亮。”袁嘉升整理了一下自己额前的头发,用衣袖擦拭了一下头上的冷汗,想起崇祯是一个勤勉的皇帝,便问王承恩:“朕该去上早朝了吧”

    “皇上,你日理万机,昨晚半夜才睡,再歇一会吧,老臣一会叫你。”王承恩说。

    “此乃我大明存亡之际,朕睡不着呀。”袁嘉升摇摇头,脑海里起了强烈的狂飙,他没有超能力,如何改变这大明劫——《明史崇祯本纪》上面白纸黑字写道:“乙巳,贼犯京师,京营兵溃。丙午,日晡,外城陷。是夕,皇后周氏崩。丁未,昧爽,内城陷,帝崩於万岁山……”丁未为干支之一,算下来,明亡于崇祯十七年农历三月十九日。</p>

    <strong></strong>    当时读到这一段,袁嘉升很疑惑,有点想不通,大明开国二百多年,明成祖五次北征、戚继光抗倭、万历抗日援朝、南部海战胜利,都证明了明朝军事的强大。而且大明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怎么李自成的农民军北伐,京师不到三个月就陷落。

    要说明亡于皇帝,袁嘉升知道,崇祯绝对不是昏君,兢兢业业,每天勤于政事,不到三十岁头发就花白了。他还不近女色,连秦淮八艳之一的大美女陈圆圆都不要。

    想一想,崇祯的的祖父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大明的江山都好好的。他的兄长天启皇帝,专心木匠生活,政事都交给魏忠贤,大明朝好好的。到了他的手里,怎么就亡了

    不过,崇祯刚愎自用,明军中鼠疫流行,大臣腐化无能,满清八旗过于强大……这些亡国的理由确实都客观存在,没有超能力,只能靠少年的血性和智慧改变历史了!

    “压力山大呀!不过这一切都将不会再成为问题,因为我来了!”袁嘉升心想:“既然我来了,我就要这大明的天下,恢复盛世!我要这大明的铁骑,重新从满清手里夺回辽东;我要这大明的旗帜,再次扬帆南洋,雄霸世界。”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脑海里片刻的梦想激情过后,袁嘉升回到了现实,陷入了理性的思考:“现在我能做一些什么呢离大明亡国只有十个月时间了。”

    改变辽东局势太难了!到1643年的6月,松锦会战已经结束,洪承畴率领的十三万援军败得一塌糊涂,明兵自杏山,南至塔山,赴海死者甚众,所弃马匹、甲胄以数万计。海中浮尸漂荡,多如雁鹜。洪承畴自己倒好,做了汉奸,投靠了满清,依然高官厚禄。可惜了大明在辽东的宁锦防线,完全崩溃,仅剩下吴三桂的三万关宁铁骑,孤守宁远城。满清现在皇太极的领导下,八旗兵强马壮。难以撼动,得从长计议。

    改变朝廷局势也很难。崇祯皇帝的脾气一向不怎么好,如今崇祯朝里的文武百官,除了一群宦官,哪一个堪用但凡有一些文韬武略的人,都被崇祯皇帝杀得差不多了。兵部尚书兼蓟辽督师袁崇焕,蓟辽总督刘策,漕运总督杨一鹏,督师熊文灿,陕西三边总督郑崇俭………该杀不该杀的都杀了,朝中已无多少堪用之臣。

    更可怕的是,此时的农民军,已然不是当年任人宰割的流寇了,成了气候。到1643年6月,张献忠的数十万农民军一路高歌猛进,打下蕲州,攻入黄州,攻陷汉阳,攻陷武昌及旁近属邑后,于武昌立国,还准备西进,图谋四川。

    李自成的五十万大军更是一路势如破竹。1643年正月初二,李自成攻陷承天,建立大顺政权,并且率军几十万围困开封。此时已经开始围攻开封府,开封是京城的门户和屏障,一旦失去,京城南边就没有什么坚城了。

    为了对付李自成,崇祯皇帝把早已下狱的孙传庭给放了出来,命其为兵部右侍郎、陕西总督,统领各路军马。孙传庭倒是一个将才,无奈此时,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军中瘟疫盛行,每天非战斗减员无数,军中配备的军械不但少,粮库也无多少存粮,更可怕的是,军饷也不能及时供给,导致军心不稳。

    “大明灭亡的此劫,似乎是劫数难逃。但我来了,便要努力逆天改命!”袁嘉升想了想,李自成下一步的目标必定是入陕,决定还是先稳住关中的局势。

    恰好前一天早朝,兵部尚书张国维呈上了孙传庭的密信,说他自己以前苦心打造的精锐秦兵,已多被裁撤解散,自己刚回到关中,手中只有一万多新招募的秦兵,他们没有作战经验,还需要多加训练,现在不宜率军出潼关,远到河南跟李自成的流寇主力作战。

    “还好,孙传庭的十万秦军还未出关,大明还有救!只要潼关不丢,保住陕西,大明南方还有甲兵百万,迟早能平定李自成的流寇。”袁嘉升觉得孙传庭信中的分析有道理,立即下了一道圣旨,让王承恩亲自连夜赶往孙传庭的关中大营,安抚孙传庭,让他坚守潼关,务必守住关中,不必出战,朝廷的粮草和军饷一个月内送到。另外,传孙传庭军中的民医吴有性,让他处理完秦军中的瘟疫后,赶来京城控制北方的瘟疫。

    “臣领命。”王承恩命两个宫女上前帮助袁嘉升穿龙袍,自己连夜启程赶往潼关。

    “希望孙传庭不要辜负朕。”此时陕西还没丢,袁嘉升心里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