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郑成功的梦想

作品:《崛起从挽明开始

    第三位入宫的,是号称“风流女侠”的寇白门。她的故事,颇为曲折。

    寇白门出身清白人家,在崇祯十五年暮春出嫁,但婚后很不幸福。

    寇白门嫁的是,是当时声势显赫的功臣保国公朱国弼,属于功勋之后。

    在刚开始的几次交往中,朱国弼表现得彬彬有礼,又财大气粗。

    寇白门对他留下了良好印象,觉得他不仅有钱,斯文有礼,温柔亲切,还是豪门。

    在朱氏提出婚娶时,她就天真同意。就这样,十七岁的寇白门,浓妆重彩登上了八抬花轿,嫁入了豪门。

    明代规定,金陵的乐籍女子,脱籍从良或婚娶,一般必须在夜间进行。

    朱国弼为了显示朱家的威风,还有对寇白门的重视,他破了例,特派五千名手执红灯的士兵,从南京的武定桥开始,沿途肃立到内桥朱府,这让寇白门有种嫁入豪门很幸福的错觉。

    可惜很快,这个朱国弼,浪荡子弟,很快就原形毕露。正所谓衣不如旧,人不如新,迎娶寇白门数月后,朱国弼刻薄寡恩的性情便日渐暴露,依旧走马于章台柳巷之间,物色新人。

    接到要寇白门进宫的圣旨后,朱国弼十分惶恐,害怕自己做错了什么事被皇帝抓住了把柄,是不是自己娶妾太招摇,于是马上将寇白门送往了宫中,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还给袁嘉升送了五万两白银。

    寇白门带着婢女斗儿一起来到宫中,临别前对朱国弼说:“你的银子,日后我会还你的。从此,你我恩断义绝。”

    第四位入宫的是卞玉京,她也是苦命人,原本出身于秦淮官宦之家,因父早亡,姐妹二人沦落为秦淮河的歌妓。

    不过,这对姐妹花很勤奋,苦心学习诗琴书画,有有所成。卞玉京尤擅小楷,还通文史,她的学识很广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卞玉京与着名的诗人吴梅村有过一段缘分,可惜无疾而终——在崇祯十四年春,吴梅村在南京水西门外的胜楚楼上,饯送胞兄吴志衍赴任cd知府,在这里他遇见了前来为吴志衍送行的卞氏姐妹。

    在这一段时间里,二人交往频繁,感情渐深。但可惜他们两个有缘无分,崇祯皇帝的宠妃田氏的哥哥田畹来金陵选妃,看中了陈圆圆与卞玉京等人。吴梅村虽然有情,但在国舅前胆怯了,只在卞玉京的寓所吹了几首曲子,便凄然离去。

    后来,卞玉京也没有入京,嫁给了一诸侯为小妾,生活也很委屈,接到圣旨,她大为高兴,遂将侍女柔柔进奉之,自己脱身进宫了。

    第五位进宫的是李香君,原本是苏州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因父亲遭陷害而家道中落,小小年纪,便漂泊异乡,沦落到青楼。

    李香君的经历,与柳如是的经历很相似,被当时的秦淮名妓李丽贞收为养女,琴棋书画得到悉心教导,成为秦淮河色艺双绝的美人。

    李香君本和侯方域有情,但阮大铖被袁嘉升抄家之前,打击复社中人,懦弱的侯方域被迫离开了南京,她此时在金陵很无助,接到柳如是的信,便入了宫门。

    第六位进宫的便是李湘真,字雪衣。她人如其名,肌肤如雪,娉婷美丽,善于拢琴瑟,喜爱和文人才士交往,接到董小宛的信,就进宫了。

    最后来的,是从北京南下的顾横波和陈圆圆,她们接到圣旨,告知是进宫办邸报。

    顾横波鬓发如云通晓文史,工于诗画,所绘山水天然秀绝,尤其善画兰花,十七岁时所绘《兰花图》扇面,价值千金。

    顾横波很有个性,最出名的事,莫过于当时的理学家黄道周,口口声声说“目中有妓,心中无妓”,东林诸生趁其酒醉时,请来顾横波,去衣共榻,试试他是否真有柳下惠的本事。结果,可想而知。

    在崇祯十四年,顾横波很幸运,嫁江左才子龚鼎孳为妾,洗尽铅华,一起去京城了。</p>

    <strong></strong>    陈圆圆原来为吴中名优,色艺双绝。她自幼冰雪聪明,艳惊乡里。时逢江南受水灾,姨夫将陈圆圆卖给苏州梨园,她初登歌台,扮演《西厢记》中的红娘,演得惟妙惟肖,大受欢迎,从此名动江左。

    鲜为人知的是,陈圆圆曾与冒襄曾私订盟约。那是在崇祯十四年秋,冒襄因家事牵累,最终未能赴约。陈圆圆还屡次寄书冒襄,促其践约,冒襄都没有回复。

    崇祯十五年仲春,冒襄赶到苏州,但命运弄人,陈圆圆已于十日前被劫入京。这也算是她的幸运,否则她就是第二个董小宛。

    陈圆圆入京后,成为田弘遇家乐演员。田弘遇后来因为田贵妃去世了,在朝廷中日渐失势,为了在乱世中找到靠山,有意结交当时声望甚隆且握有关宁铁骑的吴三桂,趁吴三桂进京宴请,将陈圆圆送给了吴三桂,陈圆圆因此留在了京城,备受吴三桂的宠爱。

    顾横波和陈圆圆两人到了南京紫禁城,“秦淮八艳”第一次聚集在一起,南京的大明邸报很快就运作起来。

    袁嘉升很高兴,亲自题报头“大明邸报”,报房最终设置在了紫禁城的翰书院,采用活字印刷,初定发行一万份。

    朱九公子,也就是阿九公主担任大明邸报的总负责人,柳如是等人当主编和编辑,每天八个版。

    顾横波、卞玉京、寇白门等能诗会画,秦淮八艳都有情有义,忠肝义胆之辈,聚在一起,办起新邸纸,搅动了整个江南的文坛和士子的心,一时间金陵纸贵。

    很快,那些东林党人和复社青年惊恐地发现,整个大明读书人饭后茶余的谈资,都是《大明邸报》上刊登了什么新闻,有什么新作。

    在袁嘉升的指导下,新的大明邸报以军政信息为主,第二版刊登士子们对国是的建议,第三版刊登儒家的新言论,第四版刊发新诗和新词,第五版刊发书画作品;第六版刊发慈善捐饷榜单;第七版和第八版刊发各种广告。

    一个月下来,效果很好,发行量一路攀升到二十万份,士子和读书人争相订阅,在上面发一首诗词,版面费一千两白银,还得排队。

    大明邸报上开辟的善人榜,朱国弼带头捐助了十万两,钱谦益也捐助了五万两白银,皇亲国戚还有钱官商好的都是面子,争相捐助军饷,那些自诩爱国的浪荡子弟,也竞相攀比,一个月收到捐款超过一百万两白银。

    在袁嘉升的指导下,《大明邸报》的思想很开放,甚至会出增刊,用来发布一些特殊榜单,比如秦淮河花魁排行榜,南京客栈,和茶楼排行榜,如此一来,《大明邸报》财源滚滚,日进万金,一个月几乎贡献了大明国库一年的收入。

    《大明邸报》和工商税,解决了大明的财政危机,使得大明国库有钱了。袁嘉升趁势将阎应元的陆军扩充到十万,郑成功的水师战船扩大到两千艘。

    《大明邸报》的名气打开后,阿九公主和秦淮八艳有时候还去采访一些特别的新闻,比如水师建设,鼓舞大明的士气民心,这也是趁机告诉那些捐款的善人,他们捐的军饷都花在哪了,免得人家误以为皇帝是在敛财。

    那天,郑成功在九伏洲结束完一天的水师训练,站在一艘福船的甲板上,突然想起那天在宫里遇到的朱九公子。

    令郑成功没想到的,朱九公子竟然带人到了九伏洲上。

    朱九公子和柳如是一起拿着皇帝的批文,穿着儒服男装,一起来采访郑成功的水师。

    郑成功和阿九公主,就这样又见面了。

    两个人再见倾心,相聊甚欢。

    阿九公主虽然贵为大明的公主,但是平易见人,没有一点公主脾气。她的谈吐举止,更是透着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

    郑成功虽然是儒生,但颇有大将风度,他的手下有一位左先锋,名叫施琅,也十分善于水战。

    阿九公主和柳如是那天的采访很顺利,郑成功对她们谈了他未来的梦想,比如“沿海地方,我所固有者也,东西洋饷,我所自生自殖者也,进战退守绰绰余裕”,他畅想大明水师从容筹粮积饷,制造船械,以后去海外殖民,赚取财富。他要成为大明的一代航海英雄,纵横四海,开天辟地,下五洋捉鳖!

    “郑成功是在吹牛吗”阿九公主对眼前这个雄心勃勃的青年颇为欣赏,回去跟袁嘉升报告,问道。

    “他应该有那个实力!”袁嘉升觉得郑成功的想法很好,等解决了李自成、张献忠等内患,搞定了满清,大明水师自然可以去海外开疆拓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