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狄仁杰的遗命

作品:《崛起从挽明开始

    那天,女皇武则天回寝宫之后,袁嘉升、姚崇和宰相张柬之等朝臣走出万象神殿。

    还没走出皇宫,宰相张柬之就跑过对对袁嘉升没有为难张氏兄弟表示不满,说:“狄贤侄,今日朝堂之上,是多好的机会羞辱张氏兄弟,你却故意给二张台阶下,处事何其圆滑狄国老若在世,可不会是这样的做派。”

    袁嘉升苦笑一声,这有狄仁杰这样的爹,要做自己太难了,不仅是女皇,还有朝臣,动不动就搬出狄仁杰来跟他做比较,这得让狄光嗣心里有多少阴影。他想了想,对张柬之说:“宰相大人,这怎么能叫圆滑呢以你老的智慧和眼力,难道还看不出来这张氏兄弟如今和武皇是一体的,羞辱了他们,岂不是摆明了要打武皇的脸么这样一来,对我们谁都没有好处。再说了,现在我和姚崇大人还要负责查办皇太孙和永泰公主的诽谤案,要是跟二张公然闹翻了,那皇太孙和永太公主恐怕就死定了,这对太子也会是莫大的打击。你说呢”

    张柬之听了袁嘉升这一番话,觉得有道理,更加确信狄光嗣就是跟他一条船上的人,说:“贤侄高见,原来我只听说你用兵勇猛,现在看来,狄公的足智多谋,后继有人了呀。”

    “多谢宰相大人过奖。”袁嘉升说。

    “贤侄,你不必跟我客气。”张柬之上前,低声对袁嘉升说:“贤侄,今晚到我相府来一趟,我设宴款待,给你接风洗尘。”

    “我跟你客气了吗吃晚饭我没空,刚回京,有点累了,要回狄府和家人团聚。”袁嘉升还有重要的任务在身,随口拒绝道。

    “贤侄,有重要的事,今晚你一定要来,姚崇大人也会到,刚好给你们一起接风洗尘呀。”张柬之小声说。

    “宰相大人,我是真的没时间,你也知道,武皇还要我查案子呢,皇太孙和永泰公主兄妹还在昭狱里,我见完家人就要马上去办案了,不敢怠慢。”袁嘉升再次推迟说。

    “贤侄你是刚才我说你圆滑,生我的气今晚有重要的事要跟你和姚大人商议,你不能不赏脸呀。”张柬之边走边说。

    袁嘉升心想张柬之肯定是要拉自己和姚崇去参加神龙政变,他现在对参加神龙政变没有一点兴趣,他的任务是要尽快找出永恒组织的叛逆者,再说了,这时候发动神龙政变太早了,就是找死,他摇头拒绝了张柬之,说:“张大人,今天确实太忙了,我也累了,改天吧。”

    张柬之急了,说:“我刚说的重要的事,涉及令尊,必须与公一谈。晚上你还是来吧,我一定安排好,让你好好放松一下。”

    “跟我父亲有关不会吧他老人家已经去世一年多了。”袁嘉升道。

    “千真万确!”张柬之对袁嘉升道:“走吧,贤侄,你和姚大人现在就一起去,到张府喝几杯,马车我都叫人安排好了。”

    这个张柬之,看起来是早有预谋,这样也好,去看看张柬之身后都有哪些朝臣也好。

    于是,袁嘉升和姚崇出了宫门,两人同乘一辆马车,直奔张府而去。这唐代的车马,在衡和轭上装了响铃,叫做“銮”。这马车很高级,装了六个銮,车軎还用金银丝镶嵌成美丽的纹饰,看起来异常华丽。

    袁嘉升上了马车,看了坐在对面的姚崇一眼,他中年发福的胖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但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一路上,两人都没有说话。

    此时的洛阳,已经有了几分寒意,青石板的路面上,马车带来的疾风,不时卷起几片枯黄的落叶。

    袁嘉升拉开了马车的青色布幔,看到外面街上三三两两的行人,也有一些体态丰腴的女子,大都以宽袖掩面,行色悠闲,洛阳还是很繁华的。</p>

    <strong></strong>

    过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这辆豪华的马车快速驶过宽阔的兴武门大街,拐过通天坊,就慢了下来,到了位于大隅口的张柬之相府。

    相府前面,是一对眼睛凸出的石狮,袁嘉升看了一眼相府,这是典型的唐式建筑风格,三进庭院。马车一步未停,直接从角门驶进了府内。里面是古典的园林景致,山水、古树于府内,让人顿觉是在繁华闹市中得到一份清静、自在。

    相府大堂很长,袁嘉升和姚崇两人下了车,张柬之也到了,跟着他一起来的,还有监察御史、凤阁舍人宋璟。他是北魏吏部尚书宋弁七世孙,十七岁就进士及第,这时才三十多岁,一副干练的样子,跟在张柬之身后,非常沉稳。

    袁嘉升心想,朝臣这边,看来真是人才济济,史书上说,大唐三百年,只有房玄龄、杜如晦,还有姚崇、宋璟四名宰相才能称得上名相,现在他们在宰相张柬之的府上凑齐了,一屋子都是宰相,真不简单。

    他们四人来到了相府后院的书房,这个房间装修雅致,墙壁上有一幅唐代仕女图,让人有一种置身大唐盛世的梦幻感。雕花书桌,不经意间流露出复古风情。雅黑色的茶几,古韵莲花图案的窗帘,使整个房间透出一股古典风韵。

    张柬之屏退从人后,又引袁嘉升和姚崇来、宋璟来到里间的一个密室里,拉上了机关门。

    “这个宰相张柬之不简单,看来这神龙政变,是早有预谋!”袁嘉升心想,他环视这间密室,很安静,隔音效果感觉很好,外头有什么动静,里面基本上没有声响,反之应该亦然。

    四人一坐定,张柬之就放开了胆子,义正言辞地说:“诸位大人,现在武皇年高,张氏兄弟心怀不轨,日夜伴侍左右,咱们作为李唐的肱骨,必须想办法改变现状,否则,太子殿下能不能顺利接班,就是个问题。现在张氏兄弟抓住皇太孙和永泰公主兄妹的案子不放,彻底跟东宫翻脸,太子的地位现在岌岌可危。”

    “是呀,内有二张,外有诸武,如今太子羸弱,能不能登上大宝,就要靠张大人和诸位朝臣了。”姚崇这时也接话道。

    “好在现在武皇将皇太孙和永泰公主的案子交给了狄大人和姚大人,否则我们就被动了。”宋璟也接话说。

    “太子殿下已经托太平公主进宫说情,也不知道结果如何。”张柬之说。

    张柬之、姚崇、宋璟聊了半天,袁嘉升半天也没说一句话,张柬之感觉有点奇怪,说:“贤侄,现在皇太孙的案子,你怎么看武皇难道会真地杀了他们这样她和太子好不容易恢复的母子之情,就又会蒙上一层阴影。”

    “武皇什么时候讲过母子之情”袁嘉升道,然后,他问张柬之:“我有一事不明,你们说的这案子,到底跟家父有何关系”

    “大有关系啊,狄公料事如神啊!”张柬之说。

    “料事如神”袁嘉升道:“他预料到了皇太孙会冒犯武皇”

    “不,他预料到了太子之位难保。”张柬之说,他从密室的壁柜底下摸出一个竹筒,取出其中卷成笔筒状的小纸团。

    “这是什么”袁嘉升问道。

    “你看看就知道了!”张柬之将那纸条小心翼翼地展开,递给袁嘉升说:“此字条乃是国老所书,狄公的临终遗命,他亲手交给我的。”

    袁嘉升接过了纸条,只见那字条上用小楷工工整整写了八个字:“武皇之后,匡扶李唐!”

    这字条到底是真是假袁嘉升看了一眼身旁的张柬之,想从他的脸上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