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血战武昌

作品:《崛起从挽明开始

    胡林翼和李瀚章聊了一下实战要领,李翰章侃侃而谈,见解独到。

    胡林翼忍不住夸赞李翰章:“曾大帅真是教人有方,贤侄真是大将之才。罗公战死武昌,本巡抚敬献挽联:‘公来使我生,公去使我骇,公逝使我悲,七尺躯系天下安危;贼至还他战,贼退还他守,贼炽还他死,一腔血酬半生知己。如此看来,贤侄比罗公更具将才。助我收回武汉为盼。”

    李翰章知道,胡林翼的这一句“公来使我生,公去使我骇”是事实,罗泽南到湖北后,辅佐胡林翼撑持湖北大局,才有了清军的大反攻,于是说:“只要有枪有炮,长毛不足为惧。”

    “枪炮不成问题,关键是军中不可一日无主帅。”罗泽南死后,胡林翼正愁罗泽南手下湘军无主帅,罗宗南的湘勇现在大约还剩下三千,他打算将这批人交给李瀚章,便问道:“贤侄,不知罗将军手下的三千湘勇,你是否指挥得动助我一臂之力收回武汉。”

    李瀚章回答说:“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我也是如此,巡抚大人就是给我三万,我也指挥得好。”

    “贤侄好志气,不输涤帅!”胡林翼说,“你们一路劳顿,暂作休息,我手里正好有一批朝廷刚从洋人手中买来的洋枪洋炮,贤侄需要,尽管去军火库里挑,到时候请你们收编罗军,拿回武汉之后,你们八千人可杀奔江西,解南昌之围。”

    李瀚章大喜,他跟曾国荃等人到了清军的军火库里,有意外收获,那里有一千支前膛装弹燧发枪,还有一百尊黄铜加农炮,另外,军火库里竟然还有三百杆德莱赛针发枪,每枪配子弹五百颗。因为都是新式装备,清军都不会用,这些朝廷花重金买来的洋枪洋炮竟然就当废品一样放在仓库里。

    “你看这枪,好像子弹是从后面装进去的,很奇怪。”曾国荃拿起一把德莱赛针发枪。

    “谁说火枪的弹药就应该由枪管前面装进去后装枪的子弹就可以从枪械后面装进去。这样的话,当扣动扳机后,弹簧力量会释放细长击针,就像这枪一样,从枪机前端刺入弹膛内枪弹纸壳底部,引爆点燃纸壳内的黑火药就行。”李瀚章说:“我在京师时,见过这种后装枪,威力比前装的要大,打得更远。”

    “是吗”曾国荃将信将疑。

    “不仅如此,后装枪还有别的优势,你想一想,两军对射,如果一个人要从枪口的前面装弹药,那么这个人必须站起来,在缺少掩体的情况下,他的整个人都会暴露在敌人的枪口下,容易被杀;而后装枪不一样,士兵在卧倒的情况下就可以装填弹药,敌人就很难攻击到,所以,这后膛枪,比前膛装弹的燧发枪要先进得多。”

    “大人真是见多识广。”曾国荃说。

    李瀚章如获至宝,将这三百杆后膛枪收入囊中,又从淮勇的“洋枪队”里挑选了三百个枪法好的,换上新式德莱赛步枪,组成“翰”字营的亲卫军。

    有了洋枪洋炮,如果收编罗泽南手下的三千湘军,李瀚章的实力就大大增强,他横扫天下的梦想,就从武昌开始了。

    次日,湖北巡抚胡林翼亲自带着李瀚章去接管罗泽南手下的三千湘军。

    “罗公尸骨未寒,你们就这么迫不及待要收编湘勇。”罗泽南的弟子、湘乡人王錱站出来表示不服。

    “实在是军情紧急。武汉必须收回来,你们骁勇,但必须有主帅。”胡林翼耐心解释说。

    “你一个小小的营官,敢不听巡抚大人的军令!”曾国荃脾气暴躁,没那么多耐心,大怒,拔出腰间的刀子当场就想砍王鑫。

    李瀚章拦住了曾国荃,说:“曾大人息怒,我知道这个湘乡人王錱不简单,虽然也是个书生,但这支援鄂的湘军老营,就是他帮罗公创建调教,平时训练有素,纪律严明,同仇敌忾。”

    “算你识人!”王鑫哼了一声,在罗泽南的弟子当中,他的性情最为刚猛,习武最为勤勉,原本以为罗泽南死后,湘勇会归他指挥,没想到半路杀出个李瀚章,他岂肯轻易让出指挥权

    见王鑫不服,胡林翼劝说王錱:“凡事当以大局为重,不可意气用事。李大人乃知兵,是帅才。”

    王鑫嗤之以鼻,冷笑道:“文弱书生,纸上谈兵而已。”

    李瀚章心想,现在最需收服人心,便对王鑫说:“既然王统领自以为会带兵打仗,那我们就比试一下,谁赢了谁接管这支湘勇,如何。”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王鑫痛快答应了,问道:“你想怎么比”

    李瀚章说:“我以三十人守阵,你三百人来攻,演练攻防大战如何”

    “三十对三百你这是瞧不起我吗”王鑫怒道:“我可不会因为你官大就让你!”

    “我们尽力而为。”李瀚章面不改色,说。

    “哼,我王鑫要是输了,就去见罗帅。”王鑫狠狠说道。

    在校场上,李瀚章指挥“翰”字营里三十个使用德莱赛针发枪的湘勇十人一排,成三排整齐的战列阵。

    战阵里的淮勇端起手中的火器,双眼紧盯前方,黑乎乎的枪口对准前方,不过因为只是演习,他们的子弹都是用的空心弹。

    王鑫挑了三百精干的湘勇,发起冲锋。

    洋枪战阵里的“翰”字营军,面无惧色,肌肉紧绷,在风中竖耳听候李瀚章的作战命令。

    五百步。

    李瀚章抽出了腰间的指挥刀,大声喝道:“准备!”

    三百步。

    等王鑫的三百湘勇跑到了洋枪的射程之内,李瀚章大喝一声:“放!”

    结果,李瀚章用三十个使用德莱赛针发枪的士兵,以很小的代价就将王鑫的三百人大败。

    王鑫气得拔出自己的军刀要自杀,李瀚章阻止了他,说:“大丈夫死要死得有价值,当战死疆场,罗帅还等着你替他报仇!”

    “好,我王鑫这条命,就是大人的,暂且留着给罗帅报仇!”最终,王鑫心服口服,表示愿意当李瀚章的副官。</p>

    <strong></strong>    “日后我还要仰仗你来管理这湘勇。”李瀚章说。

    有了王鑫的帮助,李瀚章顺利将罗宗南的三千人马收编,部分还并配备了洋枪洋炮。

    李瀚章从这些湘军里,选出了五百人组建洋枪队,选出了二百人组建炮队,并日夜抓紧训练。训练时,李瀚章大声对他们说:“我们要拿下武昌,替罗大帅报仇!”

    “替罗大帅报仇!”下面的湘军群情激奋。

    在李瀚章的指导下,湘军的洋枪队进步很快,年轻的炮兵也很快就学会了怎么装炮弹,使用加农炮。

    在加强手下洋枪洋炮训练的同时,李瀚章还派人和湘军杨载福所统水师取得联系,要了一艘大船带人沿长江考察了太平军的布防。

    日落时分,李瀚章乘坐湘军水师一座大船沿长江而下,夕阳照耀下的蛇山和龟山清晰可见,低空中漂浮着金色云彩。船再往前走了一会,便看见了高墙矗立的武昌城。

    当时,坚固的石墙围住了巨大的城区,太平军的布防很严密。

    当天晚上,李瀚章去找胡林翼,详细说了自己的攻城计划。

    胡林翼听了李瀚章的战略布局和分析,说:“贤侄真有你的,本官马上写信给湖广总督官文,请他协调各处战事。”

    李瀚章点点头,说:“胡大人,这次作战部署,不用说是我的想法,清廷现在对恩师多有顾忌,我现在还不想引起朝廷的关注。”

    胡林翼想了想,清廷确实对功高震主的人有所顾忌,比如坐镇南昌的曾国藩,虽有钦差大臣关防,却只能管军,不能管民,后勤和地方配合、保障都不顺畅,所以屡次三番打了败仗,曾国藩屡屡向朝廷请求兼任督抚,然而清廷怕曾国藩势力尾大不掉,以“祖宗成法”搪塞。

    按照李瀚章的建议,胡林翼指挥了大反攻。

    杨载福所统的湘军水师,在一个风高月黑的夜晚,首先向太平军在长江附近的水师发起了猛攻!

    当时,湘军的水师船比较大,购买了先进的洋炮,相比较而言,太平天国的战船太小,在湘军的巨舰前就像木质玩具。

    湘军战船中,最大的长十五丈,宽两丈,从船的前面看不到船尾,士兵们站在自己的战船上可以炮击敌军。而太平天国的战船,多是渔船,只有几艘主力战舰。

    杨载福所统的湘军水师利用坚船利炮,集中二十艘巨舰发动集群攻击,沿江而下杀敌,当时天气有利,是顺风,太平天国急忙将舰队后撤。

    “开炮!追击长毛。”杨载福下令湘军水师顺势发动攻击,集中大量火炮,向进入射程的敌军猛烈轰击!

    于是,一片火海中,太平天国在长江和汉阳附近的舰队几乎全军覆没,四十余条战船被焚毁。

    杨载福的湘军水师还烧毁太平军粮食军火船百余艘,接着又顺江而下,攻击驻黄州、樊口、黄石港等地太平军水师,太平军水师船多被毁,辎重粮食及援军均无法西运。

    李瀚章自己则带炮兵和洋枪队猛攻武昌的韦俊守军,在曾国荃、曾国华的协助指挥下,淮勇和湘勇,夺回了城东南的钵盂山、洪山、小龟山、紫荆山,包围了文昌、望山、保安、中和、等城门,完成对武昌城的包围。

    文昌门外地面髙旷,且有红石矶控扼江流,形成天然的通津口岸。

    “开炮!”李瀚章指挥湘军水陆夹攻,用洋炮轰开了文昌门,杀入武昌城中。

    “开火点射!”这一次,面对早有准备的淮勇和湘勇,躲在突城里的太平军没有占到任何便宜,李瀚章指挥炮兵轰掉了大部分突城,剩下的一些太平军也被湘军点射。

    “给罗帅报仇雪恨!!”一时间武昌城内血流成河,罗泽南手下的湘军奋勇杀敌,为他报仇,附近的太平军纷纷败走撤离。

    “八百湘军连夜施工,以铁索系船,缚木为浮桥,更多系三四千斤重的大铁锚,抛入江中!”为便于调遣部队、输送弹药物资,李瀚章下令,在长江之上架起了两座坚固的浮桥,一座由汉阳鹦鹉洲至武昌白沙洲,一座由汉阳南岸嘴至武昌大堤口,这使得汉阳、武昌水陆相联,天堑变通途。

    一旦武昌守军均出城突击,李瀚章就下令用排炮轰击,经过训练的炮手,纷纷点燃了火绳,只听数声巨响,一片片烟雾腾起,炮弹如狂风般向太平军扫去,长毛一片人仰马翻!

    接着,后面的洋枪队也跟上,在李瀚章的指挥下,“翰”字营有条不紊轮番射击,一排排疾风暴雨式的弹幕席卷太平军,他们伤亡惨重,这黑火药的子弹,威力巨大,穿透了太平军的胸膛,还有的直接穿透了他们的脑袋。

    不少太平守军不堪炮击,向“翰”字营杀过来!不过,他们遭遇了洋枪队有条不紊的攻击。

    “啪啪啪”,一阵枪响,洋枪管中的弹药同时射出,烧红了枪管,太平军血流成河,把倒在地上的战旗都染红了。

    自此,“翰”字营在武昌一战成名,太平军看到“翰”字营的旗帜就闻风丧胆。

    就这样,武昌和汉阳的太平军成了瓮中之鳖,国宗韦俊急得像热锅里的蚂蚁,四处求援,却无济于事,地盘日益萎缩。

    此时,胡林翼在当地也添募陆勇五千人,水师十营扼守青山和石嘴,两处各配地方团练四千人处处设防,层层设卡,并在武昌外围要隘青山、石嘴、洪山、鲁家巷等处挖壕筑墙,致使太平军粮道全断。

    清军因为李瀚章的到来,很快占据了绝对优势,收复武汉指日可待。这时,李瀚章便要求带人离开武昌。

    曾国荃表示很不理解,私下对李瀚章说:“贤侄,眼看我们就要拿下武昌城,这可是天大的功劳,你却不要这是何故”

    李瀚章说:“我这么做,正是不愿和胡林翼抢功,他帮助我们收编罗泽南的湘勇,还资助我们诸多洋枪洋炮和弹药,我们正好借此还他人情。”

    曾国荃叹了一口气,道:“那也不能就这样把到嘴的肥肉就这样不要呀。”

    “拿下武昌算不了什么功劳,将来我们拿下金陵!”李瀚章说:“长毛的翼王石达开不是那么好对付,我们打乱了他的部署,还不知道他如何调兵遣将,现在我担心恩师在江西的安危。”

    曾国荃和曾国华也担心曾国藩的安危,便不再说什么。

    “你们真是高风亮节,本官全力保障你们杀往江西!”胡林翼对李瀚章的不邀功也很欣赏,资助了他们很多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