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4章 十九岁的春天

作品:《夺嫡不如当神医[清穿]

    说起来, 关于靳辅退休后谁来继任河道总督这个问题,康熙爷之前是咨询过小八爷的意见的。当时为了保护靳辅唯一的儿子,小八爷坦言靳治豫的经验和魄力不如靳辅, 挑不起大梁。

    没错,八爷是有意退让。因为如今大千岁党都在纳兰明珠的带领下玩起了捧杀那一套,明珠退休了, 纳兰性德专心办差当纯臣, 什么油水厚实的差事都要装出一副抢不过索额图的样子,还要暗中使手段让太子一派多贪。就连老九都学会让沙皇“在信中问候皇太子”了。

    如此日积月累, 康熙渐渐感受到了压制索额图的压力到了自己身上,老爷子一开始的解决办法是使劲提拔老大直郡王,什么祭祀你代皇阿玛去啊, 什么巡视永定河啦,什么慰问老死的功臣家属啦。然而饶是如此,老大和老二在朝中的势力对比依旧是失衡的。康熙无奈只能亲自下场提拔了一批中立官员, 这才让朝局稳定一些。

    这也就是年节那会儿的事情。

    然而开春了, 靳辅正式退休了,偌大的河道衙门双方自然是又开始争抢。毕竟建工程这个事儿, 捞油水的环节可太多了。河道衙门又跨越多个省, 运作得当那可是跟各省的封疆大吏都能攀上交情的。看当初靳辅一个办实事的人在河道总督位上,就因为投靠了明珠而引得索党长达二十年锲而不舍的攻讦, 就可以知道其中的利益有多大。

    而此次靳辅退得突然, 而大家默认会接班的于成龙被康熙爷调去了别的岗位上,再次一些的候选人各有缺陷,因此就陷入了尤为漫长的争吵中。

    围绕着大阿哥直郡王的人们推举靳辅多年的老搭档陈潢,认为这是个治水专家,且治水思路和靳辅一脉相承, 不至于惹出大乱子。但若是陈潢的出身没有问题,以他的水平又怎么会给靳辅当这么多年的副手呢

    “陈潢只是一介布衣,一没有荫官,二没有功名,怎么当得了河道总督二品大员之位恐怕不能服众。”

    “就是就是,且陈潢也是一介老朽了。早年牢狱之灾受过暗伤,还不知道跟靳辅谁先断气呢。”

    “这朝上真除了靳、陈、于三人就无人会治水了吗”

    气势汹汹反驳了大千岁党提名的索党,提出了一系列的人选,有在两浙、山东等河流较多之地当过父母官的,有参与过治水工程的,也有没有治水经验的京官,理由仅仅是跟康熙南巡过坐过船。

    最后康熙选择了原漕运总督董安国。这也是索额图本人力荐的其中一个。

    漕运嘛,沿着京杭大运河上下运粮食,既然董安国管着漕运许多年,自然也是应该知道运河贯穿的几大水系的。

    这也是没人了,康熙只能矮个子里面拔高个儿,先用用看。当年靳辅也是从安徽巡抚直接调任的河道总督,那时候的靳辅可不懂治水,是一边招募人才一边自学出来的。董安国,在漕运总督任上连续几年的评级都是优,说明至少能办事儿啊,让他好好学吧。

    一开始小八爷也没当回事儿,这什么董安国,跟他正在稳步铺开的“直隶山东山西陕西药材供应网”可不相干。还是靳辅哭丧着脸来报的信。“他就是个会捞钱的。”靳辅看上去心脏病都要犯了,“他以前做漕运总督的时候全靠离谱的火耗养了几个幕僚,又安抚了漕帮,所有人都吃饱,这才相安无事。”

    八贝勒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那现在也让他养几个会治水的能人,去治水吧。贪就贪点,他既然在皇阿玛那里挂上名儿,总还是能办事的。”

    靳辅捂住心脏“希望如此吧。”话是这么说的,但靳辅脸上的忧虑依旧浓厚。

    于是小八爷也有些担忧了起来。靳辅是跟董安国打过交道的,大家都在水上办差,按理说相互学习一二就是一份香火情,结果靳辅如此无情地揭了董安国的底儿,可见是真不信任董安国的能力了。甚至小八爷听枫叶亭的仆人禀报,靳辅抓着儿子的手痛哭流涕,直说“早知道是他这个祸害,不如我儿去,好歹不为社稷罪人”。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八贝勒能不慌嘛。他自己没见过董安国,自忖不如靳辅熟悉董安国,又朝几个地方官升上来的朝臣打听。结果这些人一听董安国的名字,要不支支吾吾有所隐瞒,要不张口就是一通标准商业互吹。

    于是八贝勒越发慌张,忍不住跑去找康熙。“新任河道总督真能胜任该职务吗我看靳辅最近心事重重,常长吁短叹,似是对董安国的能力心存疑窦。”

    康熙在批折子,闻言摇摇头,一边说的时候手上“让靳辅好好养病,别成天杞人忧天。他自己也是慢慢学起来的,朕已经指点了七名年轻官员去地方上治理小河了,都是这几年的进士,年轻人又聪明,肯定有人能学出来。至于董安国,如今黄河功成八、九,只需要他修修补补、组织人手罢了。”

    意思董安国就是个过渡工具人。

    经过了靳辅、陈潢、于成龙治水铁三角多年的辛苦,如今的黄河水患终于减轻了不少,接下来就该将目标瞄准淮河了。是个可以喘息的时候,正好拉工具人出来顶一顶。而董安国使了大力气,也就是给太子一派捞点活动经费回去,康熙爷懒得追究。

    “哎,皇阿玛心里明镜似的,那我就放心了。”小八爷松了一口气,康熙爷对于水利还是挺重视的,“也不知道是哪七人得了皇阿玛的青眼,回头决出胜者,可一定要让我见见。陈潢写的大清治黄论快要完本了呢,一直托我送给下一任治水官当助力。”

    “陈潢是个实心办差的,该赏。”康熙赞道,“我听说他没有后人,只有一个姐姐。他姐姐倒是生了三个儿子。既如此,便让陈潢自己挑外甥继承香火,由朝廷赐了田宅和水利后人的牌匾,也算是延续了他们陈家一脉了。”

    这个赏赐恰如其分,挺实惠的,也没有拿陈潢出去挡枪或者试探谁谁谁。小八爷笑眯眯地替陈潢谢过了康熙。他想着他着急忙慌地跑来跟康熙说董安国小话这件事还是不怎么体面的,显得他低估了皇阿玛看人的眼光似的。其实皇阿玛早知道董安国做不长久,同时做了靠谱的安排,那他还有什么说的呢

    趁早告辞,省的康熙回过神来教训他。

    小八爷转身想溜,一句“告退”刚说出口,就被康熙给逮了。“怎么这就要走你来就为了这事儿”

    八贝勒心叫不好,看来今天的政务并不如何繁忙,康熙开启逗儿子的模式了。“那皇阿玛还有何事呀”他露出一个讨好的笑容。

    “之前朕欲栽培靳治豫,可是你说的他还得历练。一副不揽权的清贵模样。怎么如今又着急水利了呢这是你八爷的本行吗”康熙假意提高了音量。然而有经验的康熙朝人都知道,万岁爷真正生气的时候,音量是不会提高的。

    于是小八爷还可以替自己辩解几句“儿子不想揽这个权,但也没想到最后推出来的董安国会让靳辅如此长吁短叹呀。哎哎,皇阿玛这可不怪儿子,您怪靳辅,当初说儿子不成、不想搞父死子继的是他,如今担心董安国误事的也是他。都怪靳辅。”

    八贝勒说着说着自己没憋住,先漏了笑。看似往属下身上甩锅,其实在这种氛围下用这种描述说出来,就是显而易见的玩笑话。

    于是康熙也跟着笑了,还不忘骂几句“瞧你那点出息。十九岁的人了,还往皇阿玛跟前丢人。让其他门人听到你这般说话,谁还替你办事呀。”

    玩笑话开完了,康熙就叹气地摸了摸桌案“靳辅和你,在治水一事上,都有着赤诚之心,想着尽善尽美。然而世上哪有什么尽善尽美呢汉武帝没了卫、霍,感叹再难有将领。曹操失了郭嘉,痛哭再无知己。靳辅之后想再有一个靳辅,难啊。”

    确实是这样子的,小八爷只能跟着老爷子叹了一回。

    “皇阿玛也不必过于忧心。大约世上的臣子都是不一样的。曹操没了郭嘉,不也还有荀彧。或许在诡道上不及,但多一分清正,也是他的优点。一直沉湎于郭嘉,等荀彧没了才想起来没有善待荀彧,不是一件更大的憾事吗”

    类比一下的意思,就是虽然没有在治水上比靳辅更加出众的人了,但也许下一个治水的小能人有靳辅没有的优点呢,比如没有投靠明珠,所以没有卷入党争,比如花钱比靳辅省,管理比靳辅严格,对待百姓比靳辅更宽容等等。

    康熙露出一个笑,这个笑比起刚才单纯的逗乐引发出来的笑容要更加真切几分“老八出息了,会给皇阿玛说大道理了。”

    “儿臣不敢。”

    “有什么不敢的,你说的又没错。”康熙挥挥手,“下个月朕准备奉皇太后南巡,视察河工,你也一起去。”

    小八爷眨眨眼,有些困惑,他一时没弄明白这趟新的南巡到底是带着老太太游山玩水为主呢,还是办事为主。

    看他呆愣的样子,康熙砸过来一颗金瓜子“回神怎么的你是没下过江南吗做什么呆愣之态等到了杭州,你继续南下一趟去福建,听说沿海出了一些奇特的病症,看看是否会对大清造成灾祸。再就是你那伴读,姚法祖,几次上奏要造更大的海船,你去看看,写个折子给朕。”

    哦,原来还是要以干活为主啊。

    小八爷心里有些高兴又有些失落“看来是不能带着福晋一起去了。”

    康熙看着这个不开窍的小子简直要被他笑死了“事情又不着急,让你走访走访福建,写两份折子罢了,又不是救灾的急事,怎么就不能带福晋了若你府中有个格格或者侧福晋能够在路上服侍你,朕也不说这些了。如今只有一个董鄂氏,皇子阿哥成了家的人了,还孤零零地上路,是想让人嘲笑你吗”

    康熙的絮絮叨叨再度开启。“你们这些年轻人总是毛毛躁躁的,有差事在身上就只想着办差,旁的都不顾了。看看朕,带着额娘南巡,又要看水利,难道就不是孝心与国事兼得吗”

    小八爷您说得都对。之前那个说办差不能带宠物的绝对不是您。反正我可以带福晋出去玩的,是您说的,这回不许自打脸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