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5章 第六十五章

作品:《丧夫后的滋润日子

    第64章

    “武青意老娘真是给你起错了名,怎么生了你这么个无情无义东西死兔崽子翅膀硬了,当个什么将军了不起是吧你娘没死呢想和离,老娘抽死你”

    王氏抄着鞋底板抽在了武青意身上,立刻在他玄色劲装上留下几个灰扑扑印子。

    眼看着王氏拿着鞋底板就要往武青意脸上抽去,偏他也不敢躲,全家唯一一个明白人顾茵出声喊道“娘先别打有误会,有话好好说”

    尽管顾茵出了声,但以武青意对他娘了解,王氏是不会停手。别说是他们这样当晚辈,就是从前他爹都是劝不住他娘。

    然而出乎他意料,顾茵一出声,王氏还真就立刻停手了。

    “娘别生气先,您刚可是晕过去了。”顾茵轻声细语地说着话,上前拿了她手里鞋,放到她脚边,又搀扶住王氏一条胳膊,把她往屋里带,“猛得起来头晕不晕”

    王氏把鞋子塔拉上,又“哎呦”一声,“你不说还好,说了我还真有点犯晕。”

    婆媳俩已经转身进了屋,察觉到武青意没跟上,顾茵又对他招招手。

    武青意神情一松,笑着跟上了。

    王氏坐回了炕上,武安给她倒了水,她一口喝完了,顾茵就带着孩子们都先出去,让他们母子留在屋里说话。

    王氏喝完水,气儿顺了不少,看向武青意时候,脸色还是不大好。

    “来,这位大将军,和你亲娘说说,你刚回家就想和奉养了婆母,照顾了小叔子发妻和离,是咋回事”

    她语气里满含威胁,显然若是他要还敢提和离事儿,她就下回还拿鞋底板抽他

    武青意轻咳一声,尴尬道“我不准备和离了,我以后会把那孩子当亲生子。”

    “本来就该当亲生子,我也把小野当自家孙子看”王氏也不蠢笨,一下子反应道“等等,你干啥特地说这个,你是以为大丫改嫁生娃了”

    这话说完,武青意虽没吭声,但王氏一瞧他反应就知道自己没说错。

    “想啥呢,小野是咱家收养,还和大丫姓顾呢。”王氏好笑地轻声道,“但这话我就说一次,小野和亲生没两样”

    收养武青意微愣。

    看到他又锯嘴葫芦似,王氏又有些手痒,但想到顾茵还在外头,就只是压低声音问他“你聋啦听到我说话没有,给个反应”

    “是”武青意立刻应道,“是我想错了,娘别生气,我再不提和离了。”

    说完他也有些晕乎了,乐

    所以发妻不仅是废帝身边和自己患难相共女子,更也不曾有别人

    “亲母子生啥气”王氏不以为意地摆摆手,又道“你在这儿待着,我去给你媳妇解释。”

    知道他嘴笨,王氏怕他说多错多,穿好鞋又出去了。

    灶房里顾茵还在做菜,王氏洗了手就去帮忙。

    “儿啊,别生气,娘替你揍过他了。”王氏恨恨道,“真要生出个陈世美,老娘就当儿子没了不过方才真是误会一场,他进屋就说不和离了,以后把小野当亲生儿子看”

    “娘没和他说小野不是咱家亲生吗”

    “说了,他先那么说了,我听着语气不对,就说小野是咱家收养。然后他就更傻了,也不知道在那儿傻乐什么劲儿。小时候看着挺机灵啊,也不知道怎么今天像个二傻子似。”

    顾茵也跟着笑起来。

    她其实已经猜到是怎么回事了。

    当时在废帝身边,双方都易容变装,加上多年未见,根本没想到眼前人是自己名义上另一半。

    后头她见过他脱掉胎记面容和解除缩骨后身形,今天再见,光是凭借那与常人不同身形,都能把他认出来。

    但是武青意没见过她本来模样,今天他也确实心绪激动,眼神始终死死落在王氏这亲娘身上,没认出她倒也算情有可原。

    所以方才他听到她说话,才会那般惊讶,说“怎么是你”。

    “他真一进屋就说不和离了,要把小野当亲生子”

    也就是说,他在不知道顾野是收养来之前,只知道她是那个他名义上妻子,就已经不想和离了。

    “是啊,我不刚说完,你咋又问一遍”王氏奇怪地看着也笑眉眼弯弯顾茵,嘟囔道“完了完了,一傻傻俩”

    “娘去歇着吧,一会儿吃饭我喊您。”

    顾茵用胳膊肘撞撞她,王氏也确实困,看灶房活计也不多,就听话地回屋躺着。

    武青意还在屋里,眼神却留意着门口。

    王氏一进来,他也站起身。

    王氏指着他道“是咱家祖宗积德,也是你小子运道好,得了这么好儿媳妇,大丫没和你生气。”

    武青意面上一松,爬上炕王氏又道“过来,娘给你掸掸灰,咋也是个大将军,一身脚印忒难看。”

    武青意乖乖地坐到她身边,王氏伸手给他,一掸发现不对劲了。

    武青意衣裳是半干,初时她以为是晨间露水,后头发现自己掌心变红了,才知道是血

    “儿啊,你这是受伤了”

    武青意说没有,“不是我血。”

    之前围剿废帝时候,武青意就发现不对劲他们大部队永远追不上废帝脚步。就好像对方事先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急行军,什么时候停留补给一般。

    这自然是身边出了朝廷细作。

    所以他堂堂一军主帅,才选择隐姓埋名,易容换貌,潜伏到废帝身边行刺杀之事。

    后头回到京城,武青意自然得把身边细作揪出来,其实大概是谁,他也心里有数。

    这次归乡,他特地没带自己心腹,只选择了那几个可疑部下。

    那细作也察觉到了他怀疑,没出京城多久就动了手。

    虽对方早有准备,埋伏于路上,但最后还是武青意略胜一筹。

    但到底还是耽搁了一些时日,想到临出京前,武爹再三交代不能误了七月十五时间,武青意先行赶回,想着先在这天先把家人坟冢立上。

    对自己亲娘,武青意没什么好隐瞒,只略去了中间和细作周旋和真刀真枪打斗过程。

    “爹也给娘折了好些个元宝,不过他们脚程慢,想来得晚上才能送到。”

    王氏不以为意地摆摆手,“人都活着,还要啥元宝,让他们旧地扔了烧了就行,也省来回跑。”

    说完这话,她就让武青意脱衣裳。

    这大儿子打小就是个遇事儿不和人说,王氏就怕他是受了伤也瞒着。

    武青意就将衣服脱到腰际,王氏仔细检查过,他身上确实没有新伤,但是看到他身上和胸前纵横交布着旧伤,王氏还是不禁红了眼睛。

    “哎,我儿福大命大”王氏心痛道。

    也就是这时候,顾茵端着菜肴进了屋,“娘,吃饭了。”

    入眼,她就看到一副极为精壮躯体肤色黝黑,肌肉遒劲,猿臂蜂腰,虽带着不少旧伤,却不至于令人觉得可怖,反而增添了令人心惊野性。

    武青意立刻红着脸提上衣裳,转过身整理衣襟。

    “对不住。”顾茵扫过一眼就立刻转过身。

    两人背对背,谁都不敢先转身。

    王氏都被他俩动作整懵了,见两人耳根子红得都要烧起来一般,她才出声道“这有啥,没事没事,来开饭了。”

    确实没啥,从前在码头上摆摊时候,苦力们没那么讲究,穿个开襟背心敞着胸脯比比皆是,顾茵作为穿越人士,见了也不会大惊小怪。

    方才就是他见到她进来时候,一下子慌乱起来了,把她带也奇奇怪怪。

    这么想着,顾茵先转过来了,把托盘放到桌上。

    武青意也有些尴尬,他和顾茵算是从小一起长大,从前在家时候没那么讲究,打着赤膊在家劈柴也是有。

    有什么好慌张他自己都不大明白。

    菜肴十分丰富,酥炸鲫鱼、粉蒸肉、油焖鲜蘑、千层萝卜糕、草菇蛋花汤,另外还有一锅熬了一晚上鸡汤。鸡汤上浮油都让顾茵撇去了,澄澈清冽却又香气扑鼻。

    两个小家伙也拿来了碗筷,一家子落座吃饭。

    那鸡已经熬到骨酥肉烂,筷子一插就能分出肉来。

    “娘先喝碗汤。”

    王氏不年轻了,一晚上没睡,之前还晕过去了,顾茵还是有些担心。

    王氏困得没什么胃口,但还是用鸡汤泡饭吃完一碗饭。

    一家子都熬了夜,顾茵其实也吃不下,但是好在武青意对她做饭菜依旧买账,看着他那享受吃相,顾茵也吃了半碗饭。

    吃完王氏就往炕上躺,还招呼顾茵道“你们仨昨儿个也没睡,别忙活了,碗筷都放着,我起来了再收拾。”

    武安和顾野也都困得不行,饭桌上一句话没说,抱着饭碗都直迷瞪眼睛。

    顾茵就把他们饭碗都收了,让他们也和王氏午睡去。

    半边屋子就只剩下顾茵和武青意两个。

    “你也去睡吧。”武青意看到她眼睛下面青影儿,“我守着你们。”

    他声音依旧是令人安心沉稳醇厚。

    两人共过患难,也见到过彼此落魄时模样,顾茵也不同他客气,碗筷一放也跟着王氏他们和衣躺下了。

    顾茵本来想让他也躺到王氏身边去歇歇,眼下却知道行不通屋子里就一条通铺,两大两小一睡,一点空位都没有了。而武青意身形本就比常人高大许多。

    “你应该也是赶路回来,我就躺一会儿,一会儿换你来躺。”顾茵说完就睡过去了。

    早上阴沉沉天,到了这会儿突然晴朗起来。午后村庄静谧安宁,只能听到蝉鸣和犬吠。

    武青意连夜赶路而来,确实是疲惫。

    但是此时他却一点儿都不觉得累,只觉得浑身像有使不完劲儿。

    一家子自打到了坝头村,就都比在寒山镇时候警醒,晚上都睡得不大好。

    今天这一觉,大家都睡得格外香甜,不知今夕是何年。

    一直到被外头砰砰声吵醒了,王氏和顾茵才先后醒了。

    “石榴这丫头,又半夜劈柴”王氏好笑地嘟囔道。

    顾茵第一反应也是宋石榴,后头睁眼看到屋里环境,理智回笼,想起这是在坝头村。

    外头已经到了黄昏时分,夕阳斜照从门口流淌进来,屋内暗得都需要点灯了。

    合着亲人相见第一天,他们一家子睡了一下午。

    顾茵和王氏对视一眼,忍不住一起笑出了声。

    看到两个孩子还在睡,顾茵和王氏理了衣襟和头发起了身。

    两人下了床才发现家里大变样了

    桌上碗碟都被收起来了,那吃饭桌子也被擦得光可鉴人,连家里泥土地都被清扫了一遍。

    再去旁边那间灶房一看,收过去碗碟都被洗好了,整齐地堆在了一起。而其他略显凌乱油盐酱醋瓶瓶罐罐也都擦过一遍,重新排列,地上桌上都被拖过擦过,整个灶房同样也是纤尘不染。

    两人再循声去后院一看,只见武青意正在劈柴。

    劈柴这活计王氏和宋石榴都很擅长,但是他更如鱼得水,高矮不一柴墩子被他用脚尖一踢就立住了,然后斧子一落,那柴应声裂成两半儿。

    “你们醒了”武青意看到她们出来,把斧子随手放下,“我看一会儿太阳就要下山,再不劈柴就要晚了。两间屋我都打扫过了,你们看着可还好”

    武青意边说边看她们脸色,想着她们应该看到自己忙活了一下午劳动成果。

    当然主要是给顾茵看。

    上午他一眼没把她认出来,和她说话张嘴就是要和离,觉得十分对不住她。虽说她没生气,但总该做点什么赔罪。

    他还记得她喜欢干净,从前在废帝身边做吃食,她也会把灶房收拾得很干净。

    应该可以让她高兴一些吧

    “你打扫得很好。”顾茵笑道。他本来就是很会做活人,不然当初她在不知道他身份时候,也不会想着想把他收做伙计。

    武青意也看着她笑,“时间匆忙了些,明天我再”

    王氏无奈道“好啥好啊,大郎你脑子是不是打仗打傻了,你没事儿打扫别人家屋子干啥还有劈那么些柴,咱们也带不走啊。明天我们得回家了啊。”

    “这、这不是咱家吗”

    “是咱家原来地方,但是不是咱屋子啊。”

    王氏看着眼前傻儿子,把他们花二两银子请人搬走事儿说了。

    那户人家虽然穷,但是也在这里扎根了。二两银子就是让他们把屋子借出来一旬,和要在附近立衣冠冢,给他们补偿费用。

    武青意

    顾茵实在是忍不住笑了,边转身边道“我去把孩子们喊起来,睡太多晚上睡不着。”

    两个小家伙起来了,也发现家里大变样。

    武安在家里看完一大圈,奇怪道“嫂嫂不是说屋子要还给人家,不好动人家东西,所以不打扫吗”

    听到这话,王氏和顾茵都想笑,武青意则别开眼,好在她们婆媳都没想下武青意面子,所以谁都没解释。

    这还不算完,当天一家子随便吃了口夕食,第二天早上出发离开。

    寄宿在同村友人家中屋主夫妻回来了,见到家里家外干净得不行,后院里更有打满了水水缸,堆成小山、尽够使一两个月柴火,还对着王氏道“婶子也忒客气,只是在后头山上立个衣冠冢而已,离这屋子还好远呢,咱们村里人没那么讲究。真没必要给了银钱还帮我们做活”

    “唉,我们家人就是既爱干净又勤快”王氏促狭笑道。

    归期是早就定好,因为当天就是寒山镇镖局队伍送达货物后,返程途径坝头村日子。

    这次多了个武青意,再不用担心路上遇到匪徒了,王氏和他们也不需要和那么些人挤在一起上路了,就另外花了银钱,和镖局租了一辆马车,自己安排行程。

    顾茵本是想让王氏先随武青意去京城,毕竟她和武爹分开那么多年,既知道对方活着,肯定是都记挂着彼此。

    而她则按着原计划,等到把店铺里事情安排好了,再和文家一起上京。

    王氏却不肯,道“我肯定得先把你送回镇子上才安心,到镇子上就七月底、八月头了。就算到时候立刻动身,也来不及和你们爹过节。索性还是按着原计划等到八月十六上京,不然就算知道你是和老太爷同行,我也得忍不住担心。咱们一家子从未分开,还在一处。”

    王氏自然是想早日和丈夫团聚,但只是半个月而已,她八年都等过来了,并不觉得半个月时间长。

    而且顾茵也是她心尖尖,前不久才失而复得,少看她一眼,王氏都要睡不着觉。

    归程路上,白日里王氏和武青意一起坐在车辕上驾车,分别了这么些年母子俩自然有说不完话。

    尤其是十五那天武青意只简单说了这些年大概经历,在路上王氏自然得仔细问问。

    顾茵带着两个孩子和车厢,武安这几天也很激动,平时很文静他闲不住,也要求坐到车辕上,听他爹和哥哥这些年经历。

    听到外头武青意在说自己第一次练兵点兵事,武安激动地都叫出声了,顾茵推了推闭眼假寐顾野,问他怎么不去听。

    “我不爱听那些。”顾野道。

    这话傻子也不信,他比谁都喜欢凑热闹。

    “那就不过去,我们母子俩说点悄悄话。”顾茵把他拉到身边,让他靠在自己怀里,“这两天到底你咋了,能和娘说说吗”

    这孩子自打七月十五那天突然就话少起来,当天还能说是因为前一天睡得少,累着了。

    后头一天比一天闷,自然是不对劲。

    “是不喜欢他吗”看到这孩子心事重重却只是抿着嘴不吭声,顾茵出声询问道。

    顾野立刻摇摇头。

    顾茵一想也是,这小子不怎么服气别人,连教他武艺关捕头,他虽然对关捕头很有礼貌,但私下里也没有像夸武青意那样夸过关捕头厉害。

    “那是怎么了,娘猜不到了。”

    顾野想了想,道“武安说,和娘在一起,就是我爹。”

    “那你是不想喊他爹”

    顾野点点头。

    “没事啊,那你还喊叔。你想当娘一个人孩子对不”

    顾野趴在她怀里点点头,又过了半晌,他用更低声音问道“你们会不会很快就有别小孩”

    顾茵听到这话惊讶道“你怎么问这个”

    想到这孩子日常就爱听说书,早前去了一趟府城,回来就说什么女人是老虎,顾茵怀疑他是不是又听了什么少儿不宜成人内容。

    好在顾野没再说什么惊人话,只是解释说“范劲松爹娘,今年给他生了个弟弟。还有小胖,他去年多了个妹妹。我听他们说,有爹有娘,这是很正常事。”

    他们都说自打家里多了弟弟妹妹,他们娘都变得很辛苦,每天都围着弟弟妹妹转,分给他们关心也少了。

    他不想让娘辛苦,更不愿意要别人分他娘。

    “这肯定不会”顾茵斩钉截铁道。

    说完她也有些赧然。

    她和武青意共过患难,因为知道名义上另一半是对方,所以不提和离。不然换个人,估计已经解除了关系。

    但两人目前也只是互有好感程度,说什么生孩子,肯定是远远不到那层关系。

    “真”顾野立刻从她怀里坐起身。

    他也不用顾茵再次和他保证,因为他娘从不骗他。

    他亲昵地用头顶蹭顾茵肩膀,又激动语速飞快地到“其实也不用很久,再等几年我长大了,不能天天陪在娘身边了,娘还是可以再有别小孩。到时候我挣好多银钱,帮娘养弟弟妹妹”

    听他一口一个弟弟妹妹,顾茵臊红了脸,赶紧把他嘴捂住,求饶道“小祖宗,可别再提这个了”

    养娃真不容易,五岁上头已经要和他说这些了。这时候顾茵宁愿他还是一开始那个说不利索话样子

    母子俩说完悄悄话,顾野也坐不住了,赶紧钻出车厢听武青意说军中事情。

    顾茵自然也乐得他们相处好,也没拦着。

    武青意其实并不是爱显摆性子,只是这两天他也发现顾野对他好像有些敌意。他不是很会哄小孩,只是猜着顾野应该喜欢听这些,所以故意说起带兵打仗事。

    车辕上并不特别宽敞,并排坐着武青意和王氏母子就没有空位了,武安都是坐王氏怀里听。

    武青意要抖缰绳驾马车,怀里不方便坐人,顾野想着其实坐车帘子后头听也是一样,就想往回爬。

    却听武青意问他道“小野要不要坐我脖子上”

    做父亲让几岁大孩子坐在脖子上是很常见事,顾野从前在镇子上时常看到,还听小胖说他六七岁时候,他爹还让他骑脖子上上街呢,坐高看得远,可好玩了

    可惜小胖是真越来越胖,个头也窜快,就再也没有那种待遇了。

    顾野听他说过几次,心中并不以为然,想着坐人脖子上有啥好玩儿反正早晚他们也会长高长大。

    搁平时他不一定会有兴趣,可是武青意在驾车坐他脖子上岂不是等于是自己在驾车了

    曾经在寒山镇试过偷偷驾驴车,差点又招来一顿竹笋炒肉顾野立刻忙不迭点头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