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四章 落不定的尘埃

作品:《世子凶猛

    其实关于国子监诸学子挨削这一件事,秦老大心里已经有了定论。

    这事论起来的话也说不上谁对谁错,至少秦游算不上罪大恶极。

    国子监本来就是求学之地,相互切磋文采无可厚非。

    刚才在殿上,那学子们一个个咬牙切齿的,可想而知昨夜是何等模样,被越王府护卫误认为是刺客也实属正常,别说这些学子了,就连秦老大他自己现在都想削秦游一顿,这都出的什么怪题,诗词对子就不说了,那十两银子,想破了脑袋都想不出来是怎么一回事。

    秦老大现在非但不怒了,反倒有些沾沾自喜。

    看看我秦家的种,区区少年人居然令那国子监诸学子无可奈何,就连这殿上文武都抓耳挠腮,就问你们一声服不服。

    原本秦老大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谁知廖文之居然提前回京了,而且匆匆跑来议政殿,开口就问秦游何在,他就是想保秦游都保不了了。

    若是其他朝臣,秦老大铁了心要保谁的话一言独断便可,就好比这秦游,只要不是犯了大错,强行保下后大不了让士林之人骂上几声昏君罢了。

    可廖文之不一样,别的地方不敢说,至少在这京城,可以说是士林第一人了。

    非但如此,廖文之还是帝师,早在秦老大登基之前他就负责秦家三兄弟的课业。

    三兄弟之中,老大秦昭生性宽厚,老二秦麒虽是才思敏捷可性子太过欢脱,而老三秦烈那就是个榆木脑袋,满脑子打打杀杀。

    所以三兄弟中,廖文之最喜爱的便是天子秦昭,秦麒次之,至于秦烈,那属于是物理教育为主,语言攻击为辅。

    当年秦老大率兵打回京城想要逼殇帝退位时,第一个拦在天顺宫的不是宫中禁卫,而是前朝诸多大儒。

    若是兵甲,秦老大一声令下自是万千人头落地。

    可拦大军的是前朝诸多大儒。

    那些大儒哪个不是享誉民间的名士,要是秦老大将这些人砍了,这大夏的江山少说要再多乱上三两年不止。

    也就是在那时,书生出身的廖文之策马前行,手中三尺青锋出鞘,待马冲到那群大儒面前时,寒光闪烁,一颗人头落地。

    阻拦大军的大儒不下百人,皆是前朝名士,廖文之打马回身,老泪纵横,口中喊着万千过错皆我一人,又是寒芒闪过。

    一声呐喊,一捧老泪,一颗人头。

    就这样,廖文之足足砍下了十七颗脑袋,那群大儒才四散而逃。

    秦昭登了基后,廖文之被天下士林足足骂了三年。

    原本是从龙之臣的廖文之请辞了礼部尚书一职,只是恳请担任国子监祭酒。

    即便是担任了这大夏最高学府的祭酒,廖文之也没有待在京中享福,而是和吏部告了假,一卷书,一青牛,一把三尺青锋,穿着一身布衣便离开了京城,之后便是一个州府一个州府的走,一个村镇一个村镇的入,一个私塾一个私塾的讲学,一去便是半载,回了京最长十日,最短三日,修养好了身体,继续远走讲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带随从,只有一书一青牛相伴。

    有的人,你可以不承认他的身份,可以私下里骂他,但是见到了他,却要必须尊敬他,廖文之便是这样的人。

    尤其是这新朝文武,包括天子秦昭,见了廖文之皆以学生自居。

    可以这么说,别说廖文之要处置一个小小的秦游,便是秦狰秦烈父子二人,廖文之若是挥剑欲砍,秦家父子也只能咬牙受着,因为这廖文之代表的就是道理,就是法典,就是正义。

    “恩师。”来了靠山,孙正仑喜出望外,一指秦游“他便是越王府三世子,教唆越王府护卫殴打学子二十余人。”

    廖文之微微看了眼孙正仑,淡淡的说道“此事原委,老夫已问过监内学子,是非曲直,老夫心中自然有数。”

    说完后,廖文之原本浑浊的双眼变得无比凌厉,紧紧的盯着秦游。

    秦老大到底还是厚道,出口说道“廖师傅舟车劳顿,刚回了京,先去偏殿修养片刻,朕会命御膳房布置吃食,再令御医为您检查检查身子如何。”

    “老臣惶恐,秦游一事十万火急。”

    说完后,廖文之迈步前行,可却没有走向秦游,而是走向了孙正仑。

    所有人都看向廖文之,正不明所以时,廖文之突然夺过身旁上官鄂手中的笏板,狠狠的砸在了孙正仑的额头上。

    笏板虽是玉制,却也坚硬异常,这一下结结实实砸下后,孙正仑满脸鲜血,痛呼一声后仰面而倒。

    “学无先后,达者为师,你非但不为诸多学子答疑解惑,反而带领众人来这议政殿中指鹿为马,这为一,其二,诸多学子被押入京兆府牢房之中,学子家中长辈欲前往京兆府中,你为何要去阻拦,当学子们是你手中肆意摆弄的棋子么”廖文之指着孙正仑厉喝道“为人师表,自当为诸学子之表率,孙正仑,你有何颜面在此搬弄是非”

    满脸鲜血的孙正仑如遭雷击,捂着脸完全处于了呆滞之中,相比于肉体上的痛,这灵魂上的拷问更是让他无比煎熬。

    他的大脑甚至已经停止了思考,耳中嗡嗡作响。

    如果是别人揍的他,如果是别人说的这一番,他可以反驳,可以垂死挣扎,哪怕是天子他都能够“据理力争”,可面前的人是廖文之,他说什么都是错,因为廖文之就是“对”的。

    这一幕,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廖文之当殿行凶大家倒不意外,不说当年秦昭逼宫时他手刃十七名大儒一事,往前算,越王秦烈,天子秦昭,谁没挨过他的揍。

    可问题是,谁也没想到祭酒大人说是找秦游,打的,却是孙正伦。

    秦游都看傻了。

    他以为便宜大哥和便宜老爹就够猛的,没想到有比他俩还霸气的主儿,这老头,太猛了

    廖文之扔掉手中断裂的笏板,又反身来到了秦游面前,居然徐徐一拜。

    秦老大豁然而起“廖师傅您这是为何,秦游不过一黄口小辈,哪能承的起您如此大礼。”

    廖文之置若罔闻,深深将这礼施完,这才看向秦老大“老臣刚刚便说过,学无先后达者为师,越王府三世子秦游,大才也,如何担不起老臣这一拜,若是三世子殿下愿意对老臣倾囊相授,便是让老臣拜他为师亦甘之若饴。”

    一语落下,殿内满是倒吸凉气之声。

    众人皆是目瞪口呆之色。

    君臣看了看一脸正色的廖文之,又看了看同样有些懵逼的秦游,一时哑然。

    如果说这夏朝文武中能够找出个道德完人,那必然是国子监祭酒廖文之廖大人。

    如果说这夏朝文武中找出一个最是博学之人,同样是国子监祭酒廖文之。

    可就这么一个道德完人,就这么一个学富五车享誉士林的帝师,居然满脸认真的想要拜师,拜的还是京城中恶名累累的越王府三世子秦游。

    这不是开玩笑呢吗,廖文之佩服秦游学问要拜师,那和上官鄂跪恭文华面前说爸爸你文采真好一样吗,完全是滑天下之大稽。

    大家原本以为这拜礼是代表国子监向秦游赔不是,可看廖文之的样子,似乎别有隐情。

    廖文之不待震惊的君臣们反应过来,站直了身体,中气十足的再次开了口。

    “人之初,性本善,习相近,性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小半段三字经后,又是弟子规。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

    将之前在国子监记下的两小段背完后,廖文之看向不知所措的秦游,正色道“若是三世子殿下愿意将这三字经与弟子规教授老夫,老夫这便行这拜师礼,可好”

    秦老大彻底失了色,嘴巴咧的老大“廖师傅,这这当真是出自朕的侄儿秦游之口”

    秦老大将“朕的侄儿”四字咬的特别重。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