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百二十四章 炫富

作品:《世子凶猛

    千万贯

    这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

    因为各地州府富饶程度不同,税收也有着天差地别,有的地方能反哺一口朝廷,有的则是被朝廷一直奶着。

    而夏朝的税收和唐朝差不多,分为租、调、庸、地税四种,也叫做租庸调制。

    所谓的租,按照地域以及农作物的不同来区分,靠北的,缴纳粟米,每丁二石,而靠南的,交的是稻谷,每丁三石,稻谷碾成米大约二石。

    调是指全国的特产,也有区分,桑蚕区输绫、绢、絁一共两丈,产麻的地方要布二点五丈,麻三斤。

    庸就是徭役了,成年男丁每年至少免费义务劳动二十天,也可以用绢来抵,一天是三尺。

    地税就是收粮,以救济灾荒名义征收,百姓按照每亩两升的标准交税,属于资产税性质。

    最后一个户税,按户来,如今夏朝全国平均每户交税二百五十文。

    不算隐户,夏朝登记在册的人口是七百余万户,人口应该是在六千多万。

    这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天灾,没有人祸,各州府正常交税的话,全国一年交的税是一百七十五万贯。

    当然实际上算肯定不是这么算的,很多富饶的州府就能上缴十几万贯甚至几十万贯,大多数地方收的也不是现钱,而是货物粮食等。

    如果不完全统计的话,一千万贯,绝对远超全国一年的赋税了,超出一大截。

    这一下,连秦老大都坐不住了,望着秦游,搓了搓牙花子。

    张由眼底掠过一丝笑意,朗声问道“殿下,温文所说,可否属实”

    户部尚书卢通面色极为古怪,问道“郭城,当真有千万贯不止。”

    秦游耸了耸肩“不知道。”

    这一句不知道,差点没让卢通暴走。

    “我们去打仗,难道见到了钱不带回来,脑子有病吧。”

    卢通脱口而出“为何不上报户部”

    秦游望着卢通,如同望着一个弱智“我把钱给你们运到户部,户部去给我买刀剑,买战船,再送回郭城让我们抵御外敌”

    卢通闻言表情一滞“这这不是胡搅蛮缠吗。”

    秦游翻了个白眼“能换成钱的,都弄成银票了,之前也带回京中了,你还想怎么的。”

    张由阴恻恻的说道“可那带回来的银票与郭城的财富相比,九牛一毛罢了。”

    “你从哪得出的结论是九牛一毛,妞可以乱泡,张大人,这话可不能乱说。”

    “那殿下倒是说说,这郭城,到底有多少银钱。”

    “不知道。”

    张由也懒得演戏了,都到了这个地步,也没必要隐藏了“殿下是东海尚云道海王,郭城是殿下所建立的,难道连掠夺回了多少钱财都不知道吗。”

    “你看你看,怎么又乱说话了呢,那可不是我们掠夺的,是我们捡回来的。”

    “好,不说这钱财来路,可有多少,难道你也不知道吗。”

    “不知道啊。”秦游耸了耸肩“太多了,数不过来。”

    张由“”

    “陛下。”温文再次开口“三世子殿下攻打瀛国城池时,草民就在瀛岛,为了掠夺银矿,郭城军卒见人便杀,见城便烧,所过之处,尸骨累累,百姓,军卒,男女老少,一概杀之。”

    秦老大后槽牙越来越疼。

    这征伐二字,千万不能和男女老少四个字沾边,一旦沾上边了,很容易变成不义之战。

    神堂左右门也开口说道“陛下,您若是不信,派人随意去郭城打听,三世子登陆之初便下了军令,瀛岛之上,所遇之人,全部杀之,一人不放过,能带走的,就带走,带不走的,原地烧毁。”

    一语落毕,朝堂在此大惊。

    在他们的认知里,秦游屠了十万瀛人,应该是攻城克敌,一路披荆斩棘这才有了这“十万”之数。

    而且古人说话都比较夸张,总是愿意弄个整数,弄个虚数。

    也正是因为如此,花花轿子人抬人,大家以为秦游无非就是攻了几座城,弄死个三四万人,然后说十万也比较好听而已。

    可现在经过温文和神堂左右门这么一说,明显不对味了。

    首先,秦游杀的不是军卒,而是百姓,无辜的百姓。

    其次,秦游并不是为了给东海百姓讨个公道,是为了“抢钱”去的。

    最最最重要的是,秦游抢回来的钱,没上缴,或者是说只上缴了很少很少的一部分。

    郭城本身就有很多兵力,还有战船,百姓投靠,又“藏”了这么多钱,你秦游意欲何为

    整件事的意义,都变了。

    天潢贵胄,屠杀十万百姓,还是为了抢钱,这事,简直是骇人听闻。

    “陛下。”上官鄂站不住了,连忙出班“瀛岛倭国残害我夏朝百姓,铁证如山,三世子殿下讨伐不臣,亦是应有之义,岂可任由伏诛乱党之子一派胡言污蔑三世子。”

    闻人泰也出班了,冷声说道“温文实为乱党余孽,瀛人使团将其带到京中,不敬之罪”

    张由瞳孔微缩。

    他不知道为什么两位尚书大人为什么如此激动。

    这也是为什么这家伙只能是个侍郎,而人家是尚书的缘故了。

    他们联合瀛人使团想搞秦游,要将秦游东海的功劳泼上污迹甚至让他身败名裂,这是不假,计划很完美,可问题是他们忽略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那就是秦老大的死德行。

    之前秦游没回京的时候,秦老大一听说这海王是自己好大侄,立马吹嘘了起来,非说他是幕后主使人。

    这也就是说,如果秦游屠杀十万瀛人这事变成了不义之战,那么被骂的不单单是秦游,而是秦老大,甚至秦老大背的锅比秦游还大。

    这件事告诉我们了一个道理,吹牛b有风险,张口需谨慎。

    张由没意识到这个问题,鸿胪寺寺卿张谓同样如此,望着秦游开口质问道“世子殿下,你当真下了如此的军令,所遇之认皆杀之,遇房烧之,遇财夺之,鸡犬不留,寸草不生”

    “嗯呢。”

    秦游的笑容有些苦涩。

    这军令,他的确下过,就是想否认也否认不了,真要较真的话,随意找个人去东海,去尚云,去郭城,随随便便找个人都可以证实,赖不掉的。

    张由与张谓对视一眼,二人的嘴角露出了笑意。

    如同看到信号一般,神堂左右门突然张口。

    “陛下,请为我瀛岛倭国主持公道,为十万冤魂主持公道,倭国,愿成属国,每季,愿为夏朝进贡现银,百万贯”

    殿内,一片倒吸冷气之声。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