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 章

作品:《不做炮灰二[综]

    第三章

    林琳一直觉得黛玉还泪这个事有些无稽之谈。等到经历得多了, 看得多了, 便更加觉得警幻就是个拉皮条的。

    什么还泪不还泪,就是拿一帮子天真不知事的小花仙们卖人情呢。

    刚开始穿越那会儿,一到红楼的世界,林琳自然是想要改变红楼里一众女儿的命运, 毕竟大华夏的人大多数都对那些花一样的姑娘们心存怜惜和不舍。

    那时候她学艺不精,一瓶不满半瓶乱晃荡。再加上性子不沉稳, 二成了哈士奇之祖,最后一通下来不但自己倒了霉,也没帮上什么忙。

    后来又穿越了几个世界,林琳成熟了不少,那个时候也有些相信因果报应这一类的东西。于是觉得红楼世界的女儿她其实不应该去插手太多。她们短短十几年的人间生活是一种历练, 等将来重新回到天山位列仙班这也算是一种资历, 她的帮忙很有可能就是帮倒忙。

    然后到了此时此刻,当在大千世界走一圈,见识得更多, 更全面后, 林琳是彻底悟了。

    什么因果报应,不过都是警幻忽悠人的手段罢了。黛玉为首的那些个小花仙们其实都是警幻日常用来换人情的。今日有个神瑛侍者, 明日还会有个仙瑛侍者, 指不定后日还有旁的什么这者那者的。

    林琳想到这里, 就越发的不耻警幻的为人,想要干涉搅合的心思也更重了。

    她当初被那俩碧池追杀了一次又一次,她现在就不相信在有心算无心的情况下弄不死那两个碧池。

    等到那俩碧池收拾了, 再看看能不能有余力收拾警幻这一肚子坏水的家伙。

    反正她都死习惯了,谁怕谁呀。拉上几个垫背的,也是赚了。

    黛玉知道进来的人是贾琏之妻,二舅母的娘家侄女,于是等到人走到近前便站了起来。

    凤姐自然是按着套路一顿夸,黛玉倒也没有装什么不认识,而是轻轻的唤了一声,琏二嫂子。

    凤姐听到不用人介绍黛玉便知道自己,心下又升起了一阵得意。笑着将黛玉送回贾母身边坐着,然后站在黛玉旁边问黛玉,“妹妹快告诉我,你是怎么知道嫂子是谁的”

    黛玉嘴巴最是不饶人,她本就恼了凤姐这一出,听到凤姐竟然还往枪口上撞,直接扯着嘴角娇声娇气的说道,“在家时就常听母亲提起过琏二嫂子。说二嫂子性子爽利。来之前家里便说有琏二嫂子这样性子开朗的人在身边,定能抚慰黛玉的丧母之痛。”

    呃

    众人听到黛玉的话,再将视线转向凤姐,然后齐齐的默了。

    这话听着可不像是夸人的话。

    想到人家丧母来投,她还笑得那么欢畅,一时间凤姐也有些脸红。

    好在凤姐反应的快,连忙又笑着开始拉起黛玉的手,一副亲切又欢喜的模样,“嫂子我呀一见妹妹就喜欢得什么似的,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儿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只,呃”凤姐说完这句话,发现众人看她的眼神不对劲,然后顺着众人的眼神便看到了站在丫头堆里的林琳,当时就被怔住了。

    被林琳顺手下了个套子的凤姐当真顺嘴秃噜了那句让后世多人诟病的奉承之语,然后直接再一次的发现自己开了个坏头。

    林琳见凤姐看见自己了,乖乖巧巧的将头低了下去。

    林琳来的这些日子,每天早起都要到上房侍候贾母洗漱然后用早膳。

    因着林琳故意退缩,再加上就是想到了今天凤姐会怎么说话,便一直不往人前凑。

    荣庆堂的丫头媳妇那么多,林琳又故意不想让人注意到她。凤姐对林琳的印象其实真的很少。

    等到今日了,凤姐虽然觉得黛玉有些眼熟,但也没有想到林琳。等到顺嘴开始奉承了,直接尴尬了。

    她尴尬不要紧,贾母那里也有些个闹心。

    只是在林琳喝了福灵剂的情况下,这位还真的没有迁怒到林琳身上。

    现场在这个时候有些安静,凤姐此时还真的没办法应对自如的提起贾敏来一段嘤嘤泣泪。

    黛玉抿了抿唇,不让自己笑出来。

    她其实对这个表嫂有些小情绪。

    都是知道她丧母来奔,可却哈哈大笑的走进来。笑得如神仙般子那般张扬得意后,再来一段伤心难过,她便是喜欢看戏,也不愿意陪她演戏。

    就在这时,王夫人插话进来了。同样也是按着黛玉已知的情节问了一句月钱。

    听到自家姑母起了话茬进来,凤姐立时捡起来将这段尴尬略过不提。

    于是姑母俩个又是月钱,又是找缎子,看起来热情好客,实际上这下马威却是赤果果的亮了出来。

    见此林琳扫眼朝着黛玉那里看去,因着她是站在黛玉身后的,所以并没有看见黛玉是什么表情,不过就在这时一团孩气的雪雁却站了出来。

    雪雁走到堂中正中间的地上,跪下给老太太磕了个头,“给老太太请安,给府上各位太太奶奶姑娘们请安。婢子是跟着我们姑娘上京的雪雁。我们老爷给府上各位主子都备了薄礼,这是礼单。”雪雁说完将不知道什么时候从拿在手里的一份礼单册子向前高举,一副等着人来接的样子。

    礼单什么的其实早就给了荣国府这次来接人的三等奴才。但自家备了什么礼,黛玉如何不知晓

    别看黛玉才六岁,可这年头姑娘们定亲嫁人的年纪都小。黛玉在家时父母都给她请了贾雨村这样身份的先生读书,更何况女孩子应该学的那些女红中馈。

    贾敏就这么一个闺女,能不事事为她着想着

    而且贾敏在世时,黛玉就看着贾敏管家。等贾敏病重,林家上下虽然并不需要黛玉去管,但黛玉聪慧府中上下诸事也瞒不了她。

    而且林如海父女能让雪雁带着一笔谁都不知道的银票跟着入京城,就可见这爷俩都不是真的清高之辈。

    之前被那段文稿弄的又哭又气愤,但到底这段文稿还是让黛玉在下船前做了些准备。

    她交待过雪雁,如果二舅母真的当众说了月钱,那就站出来将她凭着记忆重新抄写的礼单当众拿出来。若是没有回头悄悄的撕了丢火盆里烧掉。

    然后雪雁便站出来了。

    雪雁之前还想着荣国府这样的人家,二太太怎么会当着客人问月钱。觉得这是自家姑娘没事想多了。

    转念又想到自家姑娘为什么会想多,是不是他们太太当初在世时曾说过什么话,这才让姑娘草木皆兵。

    唉,今儿刚来,她就发现这地方真不是个善地。

    谁也没有想到雪雁会来这么一出,凤姐尤其没想到。

    为啥呢

    因为她之所以会迟到,除了有轻视黛玉的心思在里面,主要的原因自然是坐在自家屋里一边看着礼单,一边听着这次去扬州接人的婆子说着林家和林黛玉的事。

    想到还在她屋里的礼单子,凤姐再看看雪雁递上来的,哪怕再机变,也总有些反应不过来为啥会上两次礼单

    想想礼单上还单独列出来的一万两银子,凤姐一时有些闹心。

    黛玉仍是靠着贾母坐着,看一眼跪在那里的雪雁,然后又看向王夫人和凤姐,掩饰住眼底的一抹痛快。

    你们家都能当众问月钱了,她们家怎么就不能上两回礼单子

    贾母人老成精,这时候也不得不说话了。她让鸳鸯将礼单接过来,也没打开看,只说了一句林姑爷有心了。

    随后,贾母可能也是不想再让这尴尬的见面会继续下去了,便直接让两个婆子送黛玉去见贾赦和贾政。

    邢夫人站出来说了一通,便直接领着黛玉走了。

    林琳跟着众人的视线看着邢夫人和黛玉离开,便又低下头装乖巧。

    今天这场面尴尬得不要不要的,好在林琳有先见之明喝了福灵剂,不然这会儿子一定会被王家那对姑侄迁怒。

    等黛玉离开,贾母便又道了一声乏了,王夫人见此便带着其他人都退下了。

    林琳看一眼鸳鸯,也悄悄的走了。

    一出上房,林琳便在一众丫头婆子的视线下淡定的回了自己房间。

    说真心话,她都没想到今天的见面会能尴尬成这样。

    果然,只要给邻牙俐齿的黛玉一个杠杆,这位真能撬啥。

    有些好奇黛玉一会儿在荣禧堂与王夫人拜见时是什么样的激情与碰撞,于是林琳便准备锁了门窗,然后穿上隐身斗篷去围观。

    哪想到刚走到门口准备锁门时,鸳鸯便过来了。

    “鸳鸯姐姐怎么过来了”

    林琳见此,也不能说走就走了,一边笑眯眯的将鸳鸯迎进屋子,一边又是倒茶水,又是拿零嘴盒子过来,到是一派的热情好客。

    “老太太睡下了,我出来走走。今儿见了林姑娘,便想到了你,就过来找你说说话。”

    林琳点头,似是没看出来鸳鸯话里有话,来意不简单一般,笑道,“真没想到林姑娘竟然会长成这样。见到林姑娘的时候,我还以为自己在照镜子呢。”

    “谁说不是呢,若不是知道你们一个在京城,一个在扬州,姑太太又只生了林姑娘这一个,指不定还以为你们俩有什么关系呢。对了,你是京城人”

    “嗯。旧年我爹娘没了,就投奔了姑舅家。不成想姑舅家就只剩下一个表哥,我们俩也没着落,洽好赖家买下人,便自卖了。”

    “你爹娘生前都是干什么的”

    林琳听了脸上露出一抹怀念,“我爹是读书人,屡试不第的那种。我娘是绣娘,全家就靠着我娘绣活过活。”

    鸳鸯面上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怪不得你绣活那么好呢。”说完这个,鸳鸯便又转移了话题,“我刚才问了一下,林姑娘这次来京城就只带了一老一小两个下人,你说说林姑老爷是怎么想的,怎么说林姑娘也是他唯一的女儿,这也太不上心了。”

    奴才下人私下里就喜欢说些主子们的八卦,听到鸳鸯这么说,林琳也没觉得她不应该说这些话。

    “我前儿还听府里的老嬷嬷说姑太太在家时一脚迈八脚出,顶顶尊贵的一个人儿。听说林家以前也是列候之家,林姑老爷又是前科探花,巡盐御史,家里即便没咱们家富贵,也绝不是那等穷困潦倒打秋风的人家。

    再一个,哪怕就真的如此了,咱们姑太太可是十里红妆嫁出去的,还会养不了一个亲闺女可能是他们男人书读的多了,觉得让林姑娘带太多侍候的人来会给咱们家添麻烦。”

    说起这个,林琳不由想到邢家那种要寄居庙里的贫困人家,邢大姑娘都有一个小丫头跟在身边侍候。黛玉这位御史家的小姐,看起来是真的挺寒酸的。

    想来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林如海都没想过荣国府是这样的情况。

    鸳鸯听了林琳这番话,一边端茶杯喝茶,一边不动声色的打量面前的小姑娘。

    能说出这么一番话来,鸳鸯便知道林琳这个老实人不是个缺心眼的那种。

    放下茶杯,鸳鸯抓了把瓜子一边磕一边跟林琳说起老太太许是会再指个府里的丫头去侍候黛玉。

    林琳点头,这是必然的。

    未来的紫鹃嘛。

    见林琳点头,鸳鸯问林琳想不想去侍候林姑娘。

    “怕不是我想不想,仅凭着我这张脸老太太都会让我去侍候林姑娘只是我是外边买来的,又入府不长,平日里也没近身侍候过主子,老太太想要照顾好林姑娘,应该还会指个旁人过去。鸳鸯姐姐可知道老太太会指谁过去”

    鸳鸯知道面前的姑娘不傻,只是不喜欢出头。但鸳鸯没想到面前的姑娘不但不傻的同时,她还如此有眼力。

    “老太太的心思我可猜不着,左不过以你的性子哪怕是去了林姑娘的房里,也是这般过了。”鸳鸯想到贾母的安排,心里又想到若是只让面前的人去林姑娘房里侍候,赶明儿就可以升成一等。但以后怕是要一直在二等上呆着了。

    鸳鸯在贾母身边侍候,自是看出来贾母接黛玉来,就是有心撮合黛玉和宝玉。本来晴雯就是贾母给宝玉养的小妾,现在因着这张脸不好直接给宝玉,但养在未来的宝二奶奶身边也是一样。

    因着鸳鸯过来了,林琳想去围观黛玉与王夫人谈话的计划也只能搁浅了。

    又因着林琳知道鸳鸯这位贾母贴身秘书兼助理的影响力,这一次鸳鸯过来,林琳又给了鸳鸯两件她亲手绣出来的绣品。

    丫头穿的长背心,有的掐牙,有的不但掐牙还会在上面绣上不少精致漂亮的图案。

    在荣国府里,鸳鸯做为贾母第一心腹,她想穿什么样的衣衫都不会有人多说什么。

    不过鸳鸯平日里要贴身侍候贾母,所以哪怕她扎得一手好花,可动手绣东西的时间却极少。但鸳鸯和大多数姑娘一样都极喜欢那种精致的小物件。

    于是林琳便准备在这上面下些功夫。

    不值什么钱,却是一份心意。

    林琳给鸳鸯绣了两条长背心衣边掐牙的领布,一个是红底黄花的,一个是蓝底红花的。

    花样子并不出奇,都是荣国府里内部流传的。不过出奇的却在绣工上。

    贾母是个散财老童女,对着身边的下人那真真是慷慨大方。林琳来的这些日子也时常得有些赏赐。

    林琳相不中,或是说对贾母赏的东西极不屑,所以直接将那些能拆开的首饰,都给鸳鸯绣在了绣品上。

    鸳鸯看了又是喜欢,又是不好意思再要。上次得了林琳的绢花,还给林琳添了活计。看到这领布,鸳鸯真担心回头谁看见了又是事。

    “对了,给宝玉做的绢花可得了”

    “早着呢,那东西急不得,需得慢慢来。”林琳见鸳鸯问,便将早就准备好的半成品拿出来给她看,“姐姐放心,主子吩咐的事,我心里有数。”

    见林琳没仗着宝玉脾气好就不将宝玉的话当回事,鸳鸯也没就此事多说什么。

    宝玉再小,再好说话,那也是主子,是老太太的心肝肉。

    想到一脸慈祥的王夫人,鸳鸯都有些肝颤。

    又说了一会儿话,鸳鸯看着时辰不早了,便起身准备回去。看一眼这屋子里的另一张床,意有所指的说了一句林琳快要有邻居了。

    林琳闻言,便知道她说的是雪雁。想到雪雁那丫头,林琳到是一点都不烦。虽然以后多了一个人行动会不方便,可换个角度想,至少不是紫鹃和袭人。

    鸳鸯要走,林琳想到晚上上房还有一出戏,便也跟着鸳鸯一道回了上房。

    虽然是一道回的上房,不过林琳仍是往角落一站,不叫不上前。

    少时,王夫人领着黛玉过来,然后贾母这里开了晚饭。

    看着一桌子大鱼大肉,林琳都有些心疼黛玉了。

    且不说守孝要饮食清淡,只说坐了那么久的船,下船的第一顿饭总要吃些清爽利口的。贾家这几十年如一日的伙食,林琳终于可以肯定贾母可能真的是个有大来历的婆子。

    天天肥鸡大鸭子,火腿炖肘子,还有什么炸鹌鹑,风腌果子狸这种硬菜,人没吃出动脉硬化,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还一口气活到七八十岁,这样的人不是有大来历的,就是真成了精的。

    ╮╰╭

    看着黛玉没什么胃口,还使劲往下咽的样子,林琳都心疼她。

    才六岁的小孩呀,本就脾胃弱,再碰上荣国府的吃食,十顿饭里有五顿不吃,身体能好

    想到这里,林琳便看了一眼自己周围小心的退了下去。

    一退出去,林琳就迅速回房进花房,然后先摘了一些新鲜荷叶与荷花瓣,随后又用空间里带着灵气的灵米开始用沙锅小火煮荷叶粥。

    荷叶粥里放了莲子,枸杞,几粒葡萄干,最后小火炖煮上让空间的老鬼帮忙看一下锅,便出了空间。

    为了全程围观黛玉进府的这个最新版本,林琳连晚膳都没吃,不过好在她在煮粥的时候,随口吃了些东西,这会儿子也不饿。

    贾母带着孙女外孙女用完晚膳,将刚刚只喝了一口的茶就那么弃之不要了,林琳心里骂了一句败家,便跟着贾母一道转战花厅了。

    贾母问黛玉念何书。黛玉听了这话,心里又升起一股气来。

    黛玉心忖如果脑子里没有那段文稿,听到外祖母问自己念什么书,自已自然会回答自己现在的读书进度。可想到她随口回问的时候,外祖母又说什么识字,睁眼瞎,黛玉想到文稿中提到的那句请姑娘们,今日远客来了,可以不必上学去。心里就有些个腻味。

    若自己说不曾读什么书,只些许认得几个字,那外祖母和姐妹们是不是又要瞧不起她了

    思绪在心里转了一圈,黛玉轻声回道,“父亲公务繁忙,自启蒙后,便跟着母亲学了些。”想到自家那位求官的贾先生,黛玉又接着说道,“旧年家里请了位先生,又跟着先生读了一年书。”

    黛玉虽然没明说自己学到什么程度,或是自己现在是什么程度的文化水平,可却明明白白的告诉众人,她是由着探花亲爹给启蒙,然后又跟着贵府的姑太太学习的,最后家里还专门为她一个人请了先生读书。

    一番话下来,旁人是什么感觉林琳不知道,可她却听了想笑。

    这小姑娘傲气着嘞

    不过想想,人家姑娘也有傲气的本钱。

    若论身份,在林如海还活着的时候,荣国府的姑娘,包括已经进京城的贾元春,在身份上都不及她。

    惜春暂且不提,迎春虽有个一等将军的爹,可惜她是庶出。

    贾元春呢,她爹一个五品员外郎,她进宫的身份自是以荣国公之孙女的出身进去的。

    再看黛玉,祖上也是列候出身,她祖父也有爵位,她爹还是巡盐御史。这身份放到外面,真心不算低。

    可惜她最让人诟病的身份来自她的舅家,而她的舅家还是个最瞧不起她的人家。

    这事还真的没处说理去。

    想到这里,林琳摸了摸自己的手腕,心里期盼着林如海能活下来。

    眼睛转了转,林琳心里又有了个主意。

    林如海必须活下来。

    至于活下来的林如海,是真的林如海还是旁的什么,那就另当别论了。

    黛玉一生的悲剧,不外乎拼娘的时候娘死了,拼爹的时候爹死了,拼外家的时候,外家将她弄死了。

    若林如海活着,黛玉哪怕是丧妇长女,也一生有靠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引用了几句原著的话,

    今天去打针的时候,看见一个当妈的病得可严重,身边还有一个一岁多的小娃娃也病得咳嗽,打针的时候,针是打在头皮上的,看着可疼。娘俩个坐在一起打针,看得人特别的心酸。不管怎么说,这个冬天气温太诡异了,大家注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