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 章

作品:《不做炮灰二[综]

    第八章

    林琳没有当过教养嬷嬷, 可她曾经被教养嬷嬷教养过, 并且无论是高门贵女还是江湖草莽的河林琳都趟过。

    黛玉才六岁, 她再聪明也架不住林琳的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众口铄金。再加上林琳那张利嘴蛊惑人心的本事也是专业的。想要改变一个小姑娘的心态, 就跟玩似的。

    所以在黛玉住在荣国府的日子, 尽管宝玉是个惯会在女孩面前伏小做低的, 最后仍就没与黛玉拉近关系。

    就连当初黛玉刚刚入府的时候, 王夫人支使宝玉去庙里还愿这事,林琳都能嚼上一回舌根。

    林琳对宝玉的印象极差。

    送葬秦可卿时还记得穿孝服,伤心到吐血。悼念金钏的时候还知道穿着一身素服跑到城外去祭拜。怎么轮到他亲姑姑了, 这些事情他就都不知道礼数规矩了

    其实若他真的将黛玉放在心上,又怎么可能不知道黛玉的难处。

    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只看他想看到的罢了。

    其实比起黛玉, 宝钗的命运也没好到哪里去。

    黛玉吃亏在无亲无顾,宝钗则是吃亏在有苦说不出。

    其实宝钗虽好, 却并不是王夫人心中最满意的儿媳妇。

    王夫人将宝玉看得极重, 犹如一颗救命稻草。在元春封妃前,薛家在王夫人眼里也不过是有些闲钱。

    在元春封妃后,王夫人的心里就更看不上宝钗的出身。

    宝钗的性子和手段, 容貌和身份在王夫人看来完全可以给宝玉当个二房。而正妻的人选则是取决于元春的肚子。

    王夫人一直期盼元春能够怀上龙种, 一但元春诞下皇嗣, 宝玉的身份便立时又涨了一层。

    哪怕没有考取功名, 有个皇妃长姐, 还有皇子或公主做外甥的宝玉完全可以娶个更有利的妻子。

    像是家中有爵位的或是像是父兄以及位极人臣的。

    娶上这么一房媳妇,对宝玉的仕途帮助极大。但是问题来了,高门大户家的姑娘, 身份太高也不是一般婆婆能拿捏的。

    就像王熙凤之于邢氏。

    邢氏出身在那里,即便她是贾赦的元配,以王熙凤的性格估计也做不好恭敬孝顺。

    所以王夫人自然希望儿子身边有个贴身聪慧可以制约正房的小媳妇了。

    而人选,就是宝钗。

    林琳之所以会这么想,还是因为她给人当过媳妇,也给人当过婆婆。

    而让林琳对自己这个想法特别肯定的原因便是元春一直在配合着王夫人钓鱼。

    书中第四十五回,宝钗送燕窝,黛玉还自怜自己长到十五岁如何如何。

    宝钗比宝玉大了三岁,也就是说她比黛玉大四岁。在王熙凤十岁出头就嫁给贾琏的世俗来看,宝钗都拖到二十来岁还没得到元春赐春的口谕,难道真的只是因为贾母的阻挠吗

    贾母对黛玉的喜欢,不过是王夫人拿出来敷衍薛家娘俩的一个理由罢了。

    若不是后来贾家一步一步跌得爬不起来,宝钗争了一回也不过是给自己争个有名份的二房妾室罢了。

    宝二奶奶,啧

    林琳这一次已经下了决心,坚定不移的去搅合。所以就算宝钗再一次阖家进京,林琳相信黛玉也将就不会碍了她的青云路。

    不过这会儿子宝钗真心还想不了那么多。

    她们薛家的顶梁柱倒了,现在瘫痪在床动不了。

    两条腿不痛不痒没知觉,无论试了多少办法就是动弹不了。

    薛家都快将整个金陵有点名气的大夫,和尚,神婆老道都请了个遍,钱跟流水似的花出去,可就是丁点效果都没有。

    薛姨妈哭得眼睛跟核桃似的,整个人也因为儿子不明不白病了,而一股火倒在床上了。

    整个薛家都靠着年仅十岁的宝钗支撑着,为亲哥寻找能人异士,为母亲延医问药,还要管家,管着薛家各处的隐隐遭到打击的生意。

    微丰的薛胖丫不过几天的功夫直接瘦着薛黛玉。

    风一吹就倒的那种。

    有些人瘦了美,胖了也可爱。可有些人胖的时候丰美,这一但迅速瘦下来就有些脱相了。

    薛胖丫曾经无数次减肥失败,这一次终于瘦下来了,可看着镜子中的自己,薛胖丫差点没哭倒长城。

    看一眼镜子都要心疼自己一分的薛胖丫,直接将梳妆匣子合上,起身去处理各种琐事了。

    最近有人提议说合个八字给她哥整一房媳妇冲喜。薛姨妈觉得可以死马当成活马医试试也无妨,可薛胖丫却觉得如果真的要冲喜,那就不能挑那种有身份的姑娘娶进门。

    一来,她哥不但瘫了,那啥也出了问题。若是冲喜失败,她们家娶回来的薛大奶奶,就一定不能成为那个难防的家贼,让她的娘家吞并了薛家。

    二来,必须先拿了姑娘们的八字,再将她哥的八字拿出来,以免有人按着她哥的八字无中生有出个极合的八字来。

    于是在林琳避免了薛大傻子打死冯渊这出戏时,那个拐了甄英莲的人贩子到底是听到风声来了个货贩两家。

    不过因为薛宝钗留了一个心眼,所以姿容堪比秦可卿的甄英莲因为身份来历皆可疑等原因落选了。

    人贩子见此,只得不情不愿的又将甄英莲带了回去了。随后日子到了,眼巴巴的看着白捡的闺女被冯家的花轿将人接走了。

    甄英莲早就不记得父母家人身世来历,跟着拐子爹遭了多年罪,终于遇到一个愿意珍视她之人,她本就生来带着一股子憨痴之性,此后待冯渊更是真心真意。

    等到那对僧道终于发现不对劲的时候,甄英莲都已经有了一个月的身孕了。

    而薛家因为一直没有找到八字相配的冲喜姑娘,再加上给了京城去信求助得到了可以上京城找太医的回应后,竟是匆匆收拾了家当举家上京寻医投亲去了。

    薛蟠成了这样,薛氏宗族自然不可能让薛蟠这一脉没落,就在薛家闹出这事没多久,薛氏各房就带着家里记事的男娃一脸诚恳真心的求过继了。

    薛姨妈能将百万家财送给外人

    没可能的。

    薛宝钗也不会同意这种事情。

    可薛蟠出了这样的事,在金陵这地界,薛姨妈母女就被动极了。于是只得离开金陵,上京城投靠薛姨妈的娘家。

    由于赋税的原因,薛家商铺多,但是田产却极小。所以留下两房下人看着金陵老宅,她们一家人走了很是干脆利索。

    他们全家是在腊月里上出发的,走的是陆路。

    年都是在路上过的,可是凄凉。好在沿路不少铺子,到是每到一处都有人打点。

    在薛宝钗一家一边赶路一边想着如何医治薛蟠的时候,黛玉也在对着镜子理妆。

    看着镜子中的那张脸,黛玉不禁有些羞愧。

    人家孝守都往瘦了守,她倒好,直接将脸吃圆了。

    想到这里,黛玉又转头看了一眼摆在桌面上的早点,有心不想吃,可都吃习惯了,不吃饿呀。

    叹了口气,黛玉又在心里反省了一下,便走到桌前开始用早点。

    吃了早点,再过大半个时辰还要吃早膳。完事与姐妹们去上学,一个时辰左右还要吃一回点心,然后是午膳晚上睡觉前再吃一碗热粥。

    虽然都是粥,可架不住熬得用心,花样多。

    而且,她现在吃上一小碗粥时还要再吃一点旁的才能坚持到早膳的时候。

    唉

    黛玉一派大家闺秀模样的坐在那里吃了一碗香菇蔬菜粥,又吃了一颗水煮鸡蛋,这才结束早点。

    黛玉房间里有个林琳自制的简易版走步机。

    冬天到了天本就冷,再一个大早上的也不可能让黛玉跑到外面去散步。可林琳又觉得黛玉是个缺乏锻炼的,平日里应该多走走多动动。

    只一直让黛玉在屋里转圈圈,黛玉走了两圈就说头晕,说像没头的苍蝇不耐烦了。于是林琳只能仿着现代的跑步机在空间里弄了个古代版的走器机放在黛玉房里。

    走步机的制作原理极其简单的,不过是轱辘,板子和护栏罢了。

    虽然怪模怪样的,但到底起到了运动的效果。林琳一给黛玉弄回来,宝玉和三春都当西洋景似的玩了几回,最后贾母见这玩意虽然看起来不美观,到是得了她宝贝孙子的喜爱,因着也不是什么多难得的玩意,便支使凤姐弄上几个,每个主子房里放一个。

    此后黛玉每天饭后都会在上面走上一刻钟,有的时候时间还会更长一些。

    林琳发现黛玉这娃也挺好玩,她觉得光在上面走有些干巴巴的,于是便一边走一边背篇书上的文章。

    林琳见了,觉得她这一心二用挺有想法,于是又弄了两个小竹圈子挂在黛玉手上,让她一边走路,一边背书,再一边摇晃着手腕上的竹圈。

    等到一心三用也没问题后,林琳又弄了一把折扇。

    随后几天,黛玉是一边走路,一边背书,然后一只手转竹圈,一只手有规律的拿着折扇开开合合

    林琳馊主意多,然后还知道如何说话能激得黛玉配合她。时间一长,黛玉自己就能玩得乐呵呵,还真不需要宝玉陪她玩。

    等知道林琳读书习字都来得后,虽然当着紫鹃的面林琳与黛玉从未当然她的面做什么,可背着她的时候,俩人还会互相给对方出道题,破个对子什么的。

    林琳最喜欢的事就是找出两句诗,然后让黛玉按着那两句诗形容出来的风景画上一幅画。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黛玉年纪小,又有一股子不服输的气性,倒是更加的喜欢林琳给她出的各种难题。

    眼瞧着就到了除夕,贾家虽然死了个姑奶奶,可这个年仍旧跟以往没有什么不同,热闹奢靡,无所顾忌。

    从腊月二十九,林琳就提醒黛玉她的姓氏和她未出孝的身份都不适合参加贾家各种活动。于是黛玉便准备从腊月二十九这天开始就一直呆在自己屋中。

    守孝其间,饮酒嬉乐,听戏赴宴都不能做。不用林琳提醒,黛玉也不会参加。她本来是想要让紫鹃去跟老太太说一声,只说着凉了不方便出去。

    林琳听了,直接让紫鹃跟贾母说黛玉水土不服,这两天在房里歇息。

    “水土不服”

    紫鹃一副看傻瓜的样子看林琳,觉得这个理由假的不行。

    “大过年的,说什么着凉。回头老太太要是问也不问就相信了,再派人去请太医过府,那成什么样了。你听我的,只说水土不服,这样的理由一听就是假的,老太太听了,哪怕心里没数也不会当场问你怎么回事的。”

    紫鹃听了有感觉有些强词夺理,视线转向黛玉,黛玉看一眼林琳,心思动了一圈,便朝紫鹃点头。

    紫鹃见此便知道自家姑娘也同意了这个理由,吸了一口气便出门去了。

    请假什么的,也得挑老太太跟前没外人的时候或是直接找鸳鸯将个中原由说了。

    紫鹃一边想着这些事情,又一边不禁感慨现在黛玉房里的那些事。

    个把月下来,她虽然成了林姑娘房里的一等掌事大丫头,管着姑娘房里所有的大事小情。可姑娘真正放在心上的却是只管着姑娘衣衫料子平时只在房里看屋子的晴雯。

    虽然有些泄气,不过到底也明白她想要跃过林琳,那比登天还难。

    她虽然不识字,可姑娘书案上的字是不是一个人的笔迹她却认得出来。还有陪着姑娘下棋等等的事情上,她是真的明白了她与那人之前有多大的差距。

    算了,反正凭那张一模一样的脸,她也越不过人家去。

    ╮╰╭

    诚如林琳所想的那般,黛玉以守孝为由拒绝出席贾家的年终各项活动。贾母不能说黛玉做得不对,就是心里有些个不是滋味。

    索然无味。

    让鸳鸯去库里找几匹素色料子,又给黛玉拿了两匣子金银锞子和铜钱,便留黛玉一个人在房里呆着了。

    紫鹃是这个府里的家生子,老子娘都在府里,黛玉羡慕她也体恤她,便给她放了几天假,让她这几天回家陪家人过年去。

    紫鹃推辞了一番,到底谢过黛玉的好意,收拾了个包袱回家了。

    等紫鹃走了,林琳和雪雁商量了一番,便准备这几天就一直跟着黛玉住在碧纱橱。

    为此,林琳还和雪雁将她们房里那些煮粥的家伙式都搬到了这里不说,林琳还特意出府买了不少各色零嘴放在房间里。

    没有紫鹃在这里,林琳和黛玉做什么事情了没瞒着雪雁。俩人一起比画画然后让雪雁当裁判。

    然后互相给对方出题,让对方按着自己写的诗画出一幅画来。

    正月里不能做针线,可能打发时间的东西却极多。

    下棋,画画,打牌,玩华容道,九连环,有益智健脑的,也有走步机,蛙跳等健体的。

    贾母想起来了就会让人送些点心果子过来。宝玉倒是想要时常陪在黛玉跟前,可他自己也是跟着贾政见外客,跟着王夫人回娘家,忙得脱不开身。而且自从黛玉来了,俩人的关系就特别的冷漠生疏,走的也是不远不近。所以这段日子宝玉来碧纱橱的日子就少了。

    三春倒是心里都明白黛玉回避的真正理由,因着同住老太太院里,再加上黛玉还住在碧纱橱,到是每日都会过来坐一坐。

    她们一直以为在这种阖家欢乐,热闹喜庆的环境下,黛玉一个人必是孤单可怜,整个人都是萧索气息的。

    可她们没想到,她们来了许多次都没见到她们脑中幻想出来的那个情节。

    黛玉天真不知世事,但她聪慧呀,想要难倒她,就不能将她当成刚刚七岁的也孩子来对待,不然真心难不倒她。所以每天都在破题的黛玉,真心没功夫伤感。

    林琳自从来到黛玉身边,便不怎么让黛玉喝茶了,黛玉脾胃薄,再加上茶水能提神,喝多了容易走了困。所以黛玉往常喝白开水的时候多一些,最多喝一些果干加冰糖泡的水。

    其实在黛玉来到荣国府的第三天,黛玉便找了个没人的时机给了林琳一张一百两的银票,笑着说是她的粥钱,不够了以后再给。

    林琳一听这话便明白这是给她送信以及以后花销的所有费用呢。

    林琳虽然不缺钱,不过也没清高到拒收的地步。将银票揣在怀里,准备回头有时间将这些银票都兑换成金子存起来。

    没办法,无论在哪个世界,金银都是硬货,而银票不普及嘞。

    话说荣国府的人不分规矩礼仪的热闹,而林琳仨人则躲在碧纱橱里自娱自乐。前儿林琳在空间里发现一个小巧精致的石磨。找了个理由出去了一趟从空间里拿了出来。

    石磨可小,黛玉这样的娇小姐都能抱着就走。

    三人将石磨用清水洗干净,还特意找了些黄豆用水泡上。准备自己磨个豆浆喝。

    泡黄豆的时候,林琳还提议说是可以泡一些黄豆芽,回头用水焯一遍,用盐和其他调料一拌,回头配粥清爽利口。

    左不过都是当成游戏在玩,林琳提出来了,黛玉和雪雁觉得有意思自然又是抓了一把黄豆用水泡上了。

    “姑娘,东府的小蓉奶奶派了个婆子送了些桔子过来。”春纤拿了个托盘走进来说道。

    黛玉看了一眼泡在水里的黄豆,一边用帕子擦手一边问她,“来的人走了吗”

    “没呢,还在外面。”

    黛玉点头,便让雪雁去打赏来人一番。

    大过年的来送东西,总不能连点表示都没有。

    将托盘里的桔子赏了一个给春纤,林琳便打发春纤出去了。

    姑娘的屋子除了奶娘和一二等的丫头,其他下人是不能随便进的。所以宁府来的人想来应该就是些三等仆妇。

    林琳见这些桔子品相极好,伸手剥了一个掰一瓣尝了一下,发现确实很甜,便将剩下的桔子都给黛玉了。

    黛玉接过桔子,林琳又将桔子皮丢到了熏笼里。不一会儿整个碧纱橱都是一片桔子味。

    “晴雯,你知道东府的蓉哥儿媳妇是什么身份吗”

    林琳从黛玉带来的书里找出一本游记,刚拿过来就听到黛玉这么问,不禁有些好奇,“姑娘怎么会这么问”

    “有些奇怪罢了。”吃完桔子,总感觉手里粘腻得狠,黛玉也没用人侍候直接去脸盆架那里洗了手。

    “哪里奇怪”

    林琳将书随手放到炕桌上,将装着五香瓜子的盘子也摆到炕桌上,准备一会儿一边看一边吃。

    “你又考我。”黛玉歪头斜了林琳一眼,小鼻子皱了皱,“这府里什么情况,你我尽知。上上下下都是富贵眼,若是蓉哥儿媳妇真是那般出身,如何会让这两府主子奴才所有人赞誉有佳”

    林琳点头,“原来你不傻呀,那我就放心了。”

    “晴雯”黛玉一听林琳这么说,直接将手中轻飘飘的帕子朝着林琳丢了出去,气得嘟着嘴巴,一副林琳太过份,又欺负她的样子。

    “她是废太子遗孤。她母亲也曾是官宦人家的小姐,不过后来家里坏了事,就进了楼子,成了一名官妓。好在被太子看上直接养在宫外。废太子坏事前还巴巴的利用手中最后一点人脉将她送到贾家。”

    黛玉听到这里直接怔住,想到废太子坏事后东宫所有家眷皆被赐死的结局,一时不知道要说什么。

    不过转念间黛玉再看向林琳时,眼神中的的打量就更是多得快要溢出来了。

    这么机密要紧的事,她又是从何得知的呢。

    “你别这么看我,这不算什么不了得的事。贾家下人的嘴,就藏不住丁点秘密。在这京城,秦可卿的身份差不多是公开的秘密了。”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秦可卿的命也才保住了。

    且不说原主接收到的记忆,只说原著中凭什么秦可卿死了排场会那么大。

    秦可卿虽然是贾氏一宗的宗妇,未来族长夫人,可到底是未来的族长夫人。她年纪轻轻就死了,还没留下一儿半女,后事那排场,四王八公皆有参与不说,就连宫里的管事太监都巴巴的上门,说这里面没猫腻谁信呀。

    若说秦可卿后事隆重,是冲着宁荣两府的势力。可关键是那个时候元春尚未封妃,贾珍三等将军爵位,贾蓉还是凭着死了老婆才捐了个龙禁卫,说来说去,丧事能办成那样,必是因为秦可卿本身。

    黛玉“哦”

    黛玉来了荣国府这么久,虽然日子过得充实,可到底也看明白了荣国府的下人都是什么样的脾气秉性。

    想到外祖家的下人和规矩,黛玉再一次为外祖家忧了一回心。

    求千万别做什么违法乱纪的事,不然转眼间整个京城就都知道了。

    想到干点啥,都有一京城的证人和视线盯着,黛玉瞬间便做了一个决定。

    她在京城的日子,无论如何一定不能行差就错。

    作者有话要说  先看,作者再改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