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5 章

作品:《不做炮灰二[综]

    第二十六章

    黛玉有钱, 还是旁人都看得见,就是捞不着的那种。

    光是这一点, 就让那些惦记林家家产和想要算计黛玉的人心痛到不能呼吸。

    平儿想到府里那些主子们的打算, 她都跟着闹心起来了,“这话是怎么说的,林姑娘怎么会想到将钱存到户部”

    小红看一眼平儿,脸上有些不自在。

    平儿见此, 连忙拉住小红的手,笑得越发亲切。“好妹妹,咱们不是外人, 还有什么不能说的。你放心,今儿出了你的口, 只进我的耳, 再不叫旁人知晓。”

    小红笑着斜了一眼平儿,“我还不知道平儿姐姐的为人, 你呀, 转身就能将我卖给贾二奶奶。回头人家俩口子吵起来了, 我可受不住。”

    平儿心头一跳,觉得小红这话意有所指。

    心里有了某种猜测,平儿脸上却露出一抹苦笑,“咱们做奴才的,什么不是主子的。”

    身不由已呐。

    小红点头,摆出一副感同身受的模样,“罢了, 罢了,我也知道姐姐的难处,琏二奶奶那等性子,姐姐也不如意。”

    顿了顿,小红朝门外看了一眼,这才小声对平儿告密,“我说了,姐姐一定要让琏二奶奶别立时就将我卖了,好歹缓上一些时日。”

    “这个自然。”

    “我们姑娘什么性子谁不知道,最是不懂这些俗物的人。将傍身银子存在户部,还是琏二爷给出的主意。为这,我们姑娘还特特给了琏二爷一万两的银票做谢礼呢。当然,这一万两银子除了谢琏二爷出了好主意,也谢他这些日子的忙碌。”

    嘶

    平儿瞬间瞪大了眼睛,都怀疑自己听错了。

    旁人不知道贾琏跟着回南是为了什么,她如何不知。这次林家带来的银子不多,无论是老太太还是二太太都已经恼了。

    没见到人呢,就连连去了好几封信,可见对林家家产的重视。

    现在再来这么一出,真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想到贾母和二太太的手段,平儿直接打了个啰嗦。

    都是血里趟河的慈悲人呐

    半晌,长长的吐出一口气,平儿又再次旧话重提,“林姑老爷就真的没给林姑娘留下点别的吗”

    小红想了想,又是点头又是摇头,“应该有,可惜林老爷在咱们回南之前就昏迷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竟是没清醒过来。天晓得林老爷将那些东西藏在哪了,又便宜了谁。当初还想着一定在巡盐御史府里,可走了好几遍也没找着。又急着给人腾房子,最后只能搬了出去。不妨跟姐姐说,过年那会儿跟林家几个上了年纪的嬷嬷吃酒,你再猜不到这些嬷嬷吃多了酒,都跟我说了什么”

    “说了什么”

    小红见平儿追问,神秘兮兮的凑到平儿耳边,“听说不算那些古董摆件,林家光是真金白银就有三四百万两。”

    “三四百万两”

    小红点头,一脸的心疼,“是呀,三四百万两。要是加上林家历代的珍藏,至少也得一千多万两。再瞧瞧林姑娘手里那点,比起来都不够塞牙缝的。那嬷嬷说,林老爷正经有几幅画,轻轻松松卖个两三万两不成问题。可我硬是连一幅画都没找着。你说说,真真是见不着东西,看不着银子。”

    平儿捂着胸口,笑容有些艰难,“谁说不是呢。那些东西别看不起眼,却最是值银子。”哪怕不识货,平儿也知道有些书画特别的贵重。

    小红点头,认可平儿的话。

    她其实并不知道林琳为什么要让她这么说,不过见平儿脸上都露出心疼和可惜的神色后,到是有些明白林琳想要干什么了。

    她今天的话,虽然是只说给平儿,可平儿回去后一定会说给琏二奶奶。

    那么琏二奶奶知道了,那府上的人怕是都知道了。

    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呢。

    哪怕不是自己的钱,可听到这些话时,心里也不免恍惚。过了一会儿,平儿才用一种并不确切的声音问小红,“林家在扬州住的是巡盐御史府的后宅,那林家的财产也未必会放在那里。你说会不会在别的产业里,比如苏州老宅”

    小红耸耸肩,一副她也不知道的模样,“京城这座宅子是新翻修的,库房里除了一些家俱,就是我们从扬州带来的。至于林家在苏州的老宅我恍惚听人说起过一两嘴。仿佛咱们敏姑奶奶都没怎么在那里居住过。年久日长的,真有宝贝你放心呀”

    “就是这话。”平儿叹了口气,“想来林姑老爷也是给林姑娘留个后手,阴差阳错就弄成了这样。唉”

    “我们姑娘到底还有些傍身银子,吃穿不愁,将来无论是坐产招婿还是拿着这笔银当嫁妆都不愁了。只是每每想想你们,倒是又为你们提了一颗心。”

    平儿眨了眨双眼,有些不明白。

    刚刚不是还在同情可怜林姑娘,到底是怎么说到这里来了。

    “这话从何说起”

    小红一副理解模样的对平儿点头,“你也不用瞒我,跟着我们姑娘这一两年,我倒是长进了些许。只说府里长不长,幼不幼的已经是亏着你们呢。现在二房的大姑娘又封了妃,你们大房岂不更要被二房压得喘不过气来

    听说娘娘入宫前极疼宝玉,琏二爷到底差了一层。若是娘娘有心让宝玉袭爵,你们琏二爷和琏二奶奶将来又要如何呢,他们不好了,姐姐又能落得什么好。”

    平儿本来没当回事的神情瞬间僵在了脸上,猛的转头看向小红,眼底还带着几分惊疑之色。

    “这,这怎么会”

    小红垂下眼,心忖了一句,她怎么知道会不会。不过到底还是按着林琳给的台词往下编了。

    不过她越是往下说,倒是越发的坚定了这种可能性。

    “又不是分不清里外亲疏,亲弟弟和堂弟弟哪个更亲娘娘还能分不出里外拐。旁的不说,只宝二爷如今都多大了,你看他是读书行还是习武行就算是世情学问他又懂几分。老太太和二太太那么精明的人,为什么不替宝二爷着急,还不是心里已经有谱了。现在有了娘娘,这袭爵之事怕是更有胜算了。”

    平儿怎么感觉越说越像是那么回事了呢。

    “二太太可是我们奶奶的亲姑妈,她总不能坑,坑我们奶奶”

    小红点头,“你说的对,只要宝二爷不是二太太亲生的,她一准不会坑了你们奶奶。”顿了顿,小红喝了口水,又继续忽悠她,“听说府里要盖省亲别院,盖那么座院子,还不知道要花多少银子呢。现在两房没分家,盖院子的钱用的就是府中公库出的,然后等分家后,这娘娘省过亲的院子却归了二房。

    哦,忘记提了,这院子盖起来了,里面还得摆上家俱摆件各种珍奇古玩。这些东西啧啧。平儿姐姐,你这人哪都好,就是太心软,与其跟着琏二爷和琏二奶奶混日子还不如早点为自己多打算打算呢。”

    被小红一通忽悠,平儿心里到底是生起了几分疑惑和恐慌。听到小红最后那句话,更是感激不已,“多谢你今天这番话,姐姐定不敢忘。只是我们奶奶那里,我却是不能走的。”

    小红握了握平儿的手,“姐姐的心思我明白,只是覆巢之下无完卵,若是真的不能自己走,那姐姐倒要劝琏二爷和琏二奶奶早做打算了。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什么都不做。实在不行,拿银子或是爵位什么跟二房换个官职。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若府里实在没啥了,还不如出去拼一把。”

    “只怕我们爷和奶奶不肯呢。”

    小红闻言陪着平儿感叹了一回,见俩人在这里耽误的时间不短了,便分开各自忙去了。

    等看不到平儿的身影后,小红驻足沉思了片刻,然后轻声笑了笑。

    也许林家真有这笔财产,也许这笔财产并没有遗失。

    管她呢,反正姑娘答应自己会让她风光大嫁了。

    收剑心神,小红又叫府里的其他小丫头脚下匆匆的忙了起来了。

    琏二奶奶办了老爷的丧事,姑娘房里还有许多活等着人干呢。

    人走茶凉这个词无论到了什么时候都不会没市场。

    林家除了荣国府这一门亲戚,凤姐都不知道要通知谁来参加葬礼了。但她拿了三万两银子,又打了包票说一定要风光大办,那么无论如何都不会差了面上的活计。

    贾元春刚刚封妃,荣国府这会儿也算风光,凤姐连跟黛玉商量一下都没有,直接就拿了荣国府的帖子给荣国府的亲朋旧故发了丧讯。

    等到林琳听说后,与黛玉对视一眼,心里都有些别扭。

    “京郊那五百亩地,将来分成几张地契,送给贾家各房便罢了。”

    黛玉点头,又补充了一句,“老太太和二舅母那里怕是已经得了消息,库房里的东西除了笨重家俱和御赐之物,就是我娘的嫁妆。这些东西谁来我也不会借出分毫等回头那边开始建园子,挪出一万五千两银子送过去。”

    既然借了人家的势,就不能不还。

    “那咱们明面上就只有五千两银子了,不过加上户部每月的例钱,挺到明年秋后富富有余。”

    林家下人不多,主子更少,再加上守孝,也没有什么人情往来,只要不比着荣国府过那种洗水牌吃饭的奢侈生活,她们的日子绝对不会过不好。

    “说起这个,我倒是想起一事来。我刚刚拿着了花名册看了一眼。加上林爹早前派到京城的人,府里的下人将近百人了。回头挑那些心思活了的放出去,再买上一些没进宫的小太监。他们也怪可怜的”

    除了跟着上京城的几房下人外,还有几个丫头和无儿无女的媳妇婆子。粗粗算了一遍,林琳发现府里不但不缺人,还有些个多。不过想到这座三进的院子若是人少了,必会显得冷清衰败。而且也不安全。

    “养上几条大狼狗,夜里便散养在院里。院墙早在修宅子的时候,便让人用了些碎瓷片立着插在墙头上。防宵小倒是有些作用。这些日子人来人往不清静,等过些日子将大花盆里的果树移植到地里,布上阵法就又能安全一些。”

    当然了,像是恶意驱逐咒什么的,这几天都得在宅子和大门上施个遍,住着才能消停些。

    林琳早前就让回来收拾宅子的人买了些果树先种在大花盆里,就是为了回头布阵法用的。

    其实在宅子里种果树可比种那种只能观赏的树木要实用,毕竟那些果树想要结果也是要开花的。开花时赏花,花落时看果。结出来的果子成熟了,就算主子不吃,也能给家里的下人甜甜嘴。

    若是果子不甜,那就熬成糖水罐头,到了冬天也是美味。

    “琏二嫂子来了多久了”

    林琳还在那里碎碎念,便听到黛玉冷不丁的问了这么一句,扭头看一眼时辰,林琳估摸了一下大致的时间,“约摸有两个多时辰了。”

    “两个多时辰了吗那外祖母家应该都传遍了。”黛玉脸上有些冷,声音里微微带着几分失望。

    林琳闻言,扭头看黛玉,然后轻声一笑,“咋儿你还指望旁人来安慰安慰你那府里能跑出来安慰你的人的估计正在伤心呢。不能跑出来的,想安慰你也来不了,不是吗真要是想见,我估计明天差不多就都能见到了。”看一眼黛玉,林琳上下打量了她一回,“说不定人家更关心那些传说中的林家家产呢。”

    东西不可能无缘无故的没有,那么总要给众人一个理由,让世人将视线转移。已经死了的林如海,没与亲爹说上一句话的天真,清高的少女,呵呵

    将手中的帕子使劲的摔到林琳身上,黛玉起身回床上歪着去了。

    今天这一大天的戏,演的她都快要累死了。

    见黛玉半歪在床上,还打了个小哈欠,林琳便知道这是累了。

    也没再说什么,起身到床边将床里的被子轻轻盖在黛玉身上,便走到一旁单手撑着下巴闭着眼睛眯着了。

    黛玉对贾母心冷的时候,贾母也正在心痛着呢。

    别人不知道林家有多少家产,贾母却知道得清清楚楚。贾敏是个孝顺的姑娘,每年给贾母的节礼都是精致又贵重。

    这么多年,娘俩个往来信件,贾母有心问询,贾敏又对亲娘不设防,再加上贾敏带到林家的陪嫁下人,贾母就差手握林家库房清单了。

    后来闺女一病没了,外孙女又接到京里,再到她那不善家事的女婿竟然将家中下人散去大半后,贾母对林家的掌握力度便彻底消失了。

    贾母只要想到传回来的消息,就心疼那价值一千多万的家产不翼而飞了。

    一千多万呀,谁能不心痛

    大丫头封妃,省亲的旨意也下来了,现在他们是要钱没钱,要地没地,都不知道要如何是好了。

    贾母心痛,王夫人更心疼,就连当今听说林家还有那么多财产下落不明时也跟着上火了。

    他倒不是惦记这笔财产,他是担心这笔钱落到了有心人的手里。

    这笔钱不是少数,都够起义的原始资金了。

    于是无论是京城,还是江南,大家的心思都被紧紧的拽了起来。

    这心思一起,凤姐拿着荣国府的帖子请了些人后,还有许多不请自来的人也跟着祭奠了一回。

    别管这些人是为了什么才参加的丧礼,但丧事好看了,对于黛玉来说也有几分好处。

    此为后话,暂且不提。只说荣国府那边真的像林琳猜测的那般,笠日坐着几架车轿来了人。

    贾母带着两房太太,还有几个姑娘和哥儿。

    来人穿的都素淡,先是在前面给林如海上了柱香,然后才回后堂去跟伤心得无法起床的黛玉说话。

    说的都是安慰之词,到也没什么好一一述说的。

    林琳本以为贾母至少为了面子会说上几句邀请黛玉过府居住的话,可谁知道贾母竟然一个字都没说。

    暗暗撇了撇嘴,见黛玉能应付,旁边还有小红等人侍候便退了出来。

    一退出来便看到一身银白缎子的贾环站在外面。

    林琳看着贾环垫着脚尖朝屋里瞧,眼里还带着几分关心,便上前行礼,“环三爷怎么没一起进去”

    贾环见林琳过来,还认真的打量了一回林琳这个跟他表姐长的像双胞胎似的丫头,不过却没有回答林琳的问题。

    林琳见此,心下明白,看了一眼一旁的厢房,便叫贾环去那屋里坐一坐,“二老爷是我们姑娘的亲娘舅,三爷便是我们姑娘的亲表弟。您来了林家就是贵客,我们姑娘这会儿子伤心过度起不来身,三爷更不应该外道才是。院子里冷,三爷去屋里坐一会儿子,喝碗热茶去去寒。”

    林琳知道宝玉和贾环在府里的待遇,真真是天上和地下的区别。可不管在荣国府多不受待遇,人家也是正儿八经的主子。

    而从黛玉这边看,无论是贾宝玉还是贾环,论血缘亲情都是一样的。

    林琳话里的意思很直白,再加上黛玉住在荣国府的那些日子对贾环和赵姨娘都有礼遇,所以贾环倒是没当林琳这是客气话。

    其实,若不是在荣国府的时候,林琳帮着黛玉好好的做人情,人家贾环今儿都不带过来的。

    反正他小,他不受待见,来不来都没什么要紧的。

    跟着林琳去了厢房,林琳又是让贾环坐炕上,又是让人给他拿手炉。

    一会儿热茶,点心便摆满了小炕桌。

    林琳临了还让丫头去拿了两样玩具两本书过来。

    “我们刚回来,又紧着操办老爷的后事。三爷喜欢的那道翠仁松果卷子差了馅料,到是做不成了。等明儿得空做出来,打发人给三爷送到府里去,三爷也尝尝我们府里做的。”将几道点心朝着贾环推了推,林琳笑得就像一个拐子

    贾环听了,笑眯眯对林琳说道,“已是极好,极周到了。晴雯姐姐不必忙,也坐下歇一会儿子。”

    见贾环这么说,林琳笑着行了一礼仍旧站在那里,“多谢三爷好意,只万没有跟主子同坐的道理。姨娘一向可好我们姑娘还给姨娘和三爷带了土产,不是什么值钱的玩意,只看着它跟我们一路从南飘到北,好歹能使罢。等忙了这阵子,收拾出来就打发人送到那府上。”

    林琳对贾环的感觉还不算太坏。

    毕竟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赵姨娘和贾环天生站在了王夫人对立面,这如何能不让林琳心生好感。

    贾环在府中被人轻视多年,最想得到的就是下人的尊重,那林琳便将他高高捧起。等他再回到荣国府,今天的礼遇必然会发酵。

    心生忿恨和嫉妒,必然会干出一些事情。只要他动,动的必然是宝玉。以宝玉在荣国府的地位,荣国府就能热闹上一阵。若是能将自己闹分家了,到是一件好事。

    书中贾环干的两件事,在林琳这个没有三观的人看来也不是没有闪光点的。

    推倒蜡烛,给宝玉毁容。贾政面前卖弄口舌,给宝玉来了个雪上加霜。

    当机立断,抓住机会。这两件事办下来,不得不说贾环也是个人才。

    林琳很小的时候,看着巧姐的判词,一直以为狠舅奸兄指的是王仁和贾环,可后来弄懂这些人的关系后,林琳才反应过来能被称为奸兄的,荣国府一个贾兰,宁国府贾蓉和贾蔷。而贾环只是巧姐的亲叔叔。

    “我姨娘还那样,一入冬,太太就让姨娘给老爷做上几双鞋”

    想到自家姨娘天天站在正房门口打帘子,贾环心里就闷疼闷疼的。想到宝玉等人副理所当然进屋的样子,贾环眼底就是一片阴霾。

    “听说大姑娘成了娘娘,府里也要建省亲别院。昨儿在码头的时候就听人家说,好多宫里有娘娘的人家都在建这个省亲的院子呢。听说要建那么一处院子,没个一两百万两都建不下来。家里有钱的倒罢了,这要是没那个家底的,银子跟流水似的花光了,将来子孙可怎么过活哦。”

    贾环吃了块点心,抿了下唇,“老太太说大姐姐封妃,是府里的喜事。能接了娘娘出宫省亲是咱们阖府的脸面。只是我姨娘”

    说到这里,看一眼屋里除了林琳只有一个面生的小丫头,贾环顿住不说了。

    “那丫头是从跟着从扬州过来的,旁的倒罢了,倒是泡了一手好茶。让她再给三爷泡杯茶吃可好呢。”林琳话落,那丫头便朝着贾环行了一礼,悄声退出去了。

    贾环看那丫头走了,仍旧没有继续刚刚那个话题。“林姑父去了,林姐姐一定伤心坏了。出来的时候,老太太还说心疼林姐姐呢。”

    抽了一下嘴角,林琳突然发现面前的小孩有些不可爱。

    “听说宝二爷小时候读书认字,是娘娘手把手教导出来的想必娘娘对宝二爷应该极好。环三爷可还记得娘娘长什么样子,跟可与二太太相似”

    贾环那谁知道,反正都不是好鸟。

    林琳其实并不想让荣国府将大观园盖起来。

    没了林家那笔钱,若是不盖,说不定贾家的日子能多好过几年,然后也就不会太迫切的将主意打到黛玉这边。

    林琳记得大观园是荣国府和宁国府各让出一块地这才建起来了。现在宁国府还了朝廷,光一个荣国府,又哪来那么大的地方盖院子。

    不过若是有能力,再将宁国府从朝廷弄回来。然后可着宁国府建一座大观园,倒是省事了。

    花销上,宁国府有些房屋和园景都可以省下一笔银子,而且也能省下不少时间。

    不过这话林琳却是不会主动说出来的,只看荣国府没了林家的家产还会怎么弄。

    林琳这人,除了缺点德外,其他的地方自我感觉都还好。

    至于说缺德她先是叫小红将话透出去,然后就坐等所有人因为林家那些消失的财产上火心疼。之后又挑拨大房二房的关系,以及二房内部和谐问题。

    林琳其实心里也明白,就算熬空了底子,贾母以一个孝道压过去,这个大观园估计也得咬牙建起来。

    可被这么里挑外撅了一回后,大观园怕是也没办法让贾家维护住表面的和谐了。林琳想到此,眼底全是兴灾乐祸。

    看到你们过得不顺心,咋就辣么让人开心捏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