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4 章

作品:《不做炮灰二[综]

    第五章

    晚上在张家吃的, 仍旧玉面米的饼子,大碴粥。新栽的小葱和几样小青菜蘸酱吃。小茄子连梗都不去的炖土豆吃,茄子梗炖烂了吃在嘴里特别的有嚼头。今年家里的小菜园还种了西红杮, 用那个炒农家笨鸡蛋, 林琳吃了不少。

    原主的记忆有限,不过在荣华村,村民春天用黄豆下酱,然后一年到头饭桌上都会有葱和辣椒小青菜蘸酱这道菜。

    冬天的时候,青菜少了,葱却有栽在盆子里的倒栽葱和收拾干净的冻葱。村里的人会将冻过的大白菜用水煮了, 然后撕成条蘸酱吃。

    其实在艰苦的岁月,守住一块田,比在城里吃供应粮日子更容易过下去。

    吃过晚饭,林琳帮忙参详着与王淑丽一起将那块花布裁了。其实可以有更多的样式可以做更漂亮的衫衬, 但特殊时间不出众不打眼才是明哲保身的好办法。

    张巧云不是自己, 林琳不敢做太多改变她生活的事。生怕一点小事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王淑丽缝衣身, 林琳和张巧云就坐在她身边一边缝袖子一边说话聊天。

    张巧云本来是想要问问林琳下午出去有没有见过晏季, 后来想了想俩人一来一去的时间差, 便没问这个。只说了一些去县里上班住在张二叔家的事。

    县里的挂面厂有单身宿舍, 王淑丽和张二婶的意思却是想让张巧云住到家里去的。一来家里有地方住, 二来也是不放心她一个刚从村里出来的年轻姑娘。

    县里也不是什么太平地方, 住在单身宿舍的姑娘性情家庭也是参差不齐,怕将人带坏了。或是刚到县里什么都不熟悉再说了什么不能说的话。

    现在不比以前,说错一句话那可都是了不得的大事。丢工作是小, 毁了一辈子都会有可能呢。

    张二叔一家还住在张二婶娘家这套房子里。一家人三人住一个院子宽敞不说,还有两间空屋子,张巧云住过去,正经比住在宿舍方便。

    她一个人住一间屋子,不比几个人住一间强

    不过住在亲戚家里,难免要勤快些,帮着亲戚做些家务活什么的。

    张巧云是勤快人,又是村里出来干习惯活的。县里又能有多少活给她干而且张二婶家住县城,本就不像村里人家活计多。再一个等张巧云办完手续,张二婶就成了专职主妇,家里的活,还真轮不到张巧云干多少。

    不过机灵点,有点眼力见却是真的。

    等秋收分了粮食,将粮食送一分部分到县里。王淑丽还在那边打算,以后每个月或是每季给县里送点啥。一来看看闺女,二来也算便相的送些生活费。

    再一个,若是建设也能在这次的招工中留在工厂,势必也是要住到张二叔家的。所以东西什么的都不能少了。

    “多送些菜干吧,我二叔家院子里能种些小菜,不过也就只够当时吃的。过了季节,吃啥都得花钱买。”菜干他们哪年都送,今年再吃饭的人多了,得多送一些。

    张巧云看一眼自己缝的袖子,再看一眼林琳已经缝完的那只,一边心里感慨小表妹手艺越发好了,一边对她妈建议道。

    菜干对他们村里人来说,那就不算事。可对县里的人,就能解决大问题了。

    “那秋收的时候再看看,我再让你爹给你二叔背一麻袋黄豆送去。磨豆腐,发豆芽都好吃。”说完这句话,王淑丽又问林琳,她明天磨豆腐,给她留几块

    林琳对豆质品没爱,想了想直接摇头说最近不想吃那个。

    然后林琳一边用裁下来的布条缠盘扣,一边又说起他们荣华村去镇上要走多长的路,到县里又要走多久。

    “夏天也还罢了,只到了冬天,天亮的晚,黑的早,走在路上怪吓人的。”

    “谁说不是。我看镇里有几条街都有路灯了,也不知道啥时候咱们村这条路能通灯。”

    要是路上都能通灯了,他们也不用大晚上点灯熬油的了。

    说话间,林琳就用剩下的布条或是缠了盘扣,或是缝出各种花样。看时间差不多了,也就起身回家了。

    不用王淑丽说,在那里捣弄一晚上钓鱼钩的张建设就自觉起身去送林琳了。

    反正那鱼钩弄完了,他短时间内也用不上。

    要是往常送了也就送了,可自从出了白雪怜的事,林琳就不大爱让张建设一个人送她了。就怕真再出什么事,让他跟荀峭似的,有嘴说不清。至于她啧,保不齐真撞上了,出事的是谁呢。

    又叫上张巧云,姐弟仨人一道走了。

    “这孩子现在越发懂事了。”编了一晚上的筐,张爱军也听了一晚上三女人的闲话。等三个小的出去了,这才跟王淑丽感慨了一句。

    “能不懂事嘛。”想到林琳懂事的时间,王淑丽又恨恨的骂了一句李家不是东西。

    张爱军听了,倒也没言语。

    找出自己最好的衣服,林琳洗了个澡便睡觉了。

    早上在家里吃了一顿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相当奢侈的早饭,林琳便换上衣服,背上一个军绿色的小挎包锁门出去了。

    先到张家,然后再和张建设与另外两个人一起走着去镇上。

    乡下的空气极好,太阳晒化道路两旁的露水,空气里都是青草的香气。

    四人走的快,路上又搭了一段顺风车,到镇上的时候还不到七点二十。

    镇政府是八点上班,这个时间过去有些早。四人就在镇里转了几圈,然后才转头去了镇政府。

    路上的时候,林琳还笑着指了一片民居对张建设说要是能留在镇上工作,她就准备在这一片租间屋子。

    张建设撇了撇嘴,觉得屋子好租,但这留在镇里工作的机会却不是那么好拿到的。

    兄妹俩例时的互怼了一番,一方神情气爽,一方暗自咬牙。

    到了镇政府,户籍科的老大姐已经等在那里了。招办事员这事是临时通知的,若不是晏季去邮局借自行车的时候,请邮局的邮递员出了一趟公差,万宝镇下属的几个村子压根不会知道镇政府招人的事。

    邮局那边知道了,再加上留在镇上的老大姐和镇上人事科的人一宣传,镇上消息灵通的到是都知道了。

    来的人不少,小一百号人。

    林琳站在人群中,看了一眼与镇长说话的晏季。不等晏季看过来,就跟着张建设排队进了大礼堂。

    镇政府的大礼堂就在政府大院东侧,一个面积很大的平房。

    来参加面试的人都站在礼堂里,这会儿上面领导讲话的台子还空着,下面的人便都小声的说着各种听到的消息。

    好多人紧张的站在那里背领导语录,也有好多人在那里借机认识朋友。林琳长的漂亮,气质也好。虽然和其他妹子穿的大同小异,可往那里一站,就不容人忽视。有人过来跟林琳搭话,还不等林琳说什么,张建设就一脸不耐烦的撵人靠一边去。

    等来人走了,张建设继续双手插在裤兜里,心里想的却都是下午与县里的事。

    他在看到今天来了这么多人后,便对这次的面试不抱什么希望了。

    一百选二,希望太渺茫了。

    每天下午一点,镇上都有汽车去县里。汽车半路不坏,路面又正常,中间不会有人上下车,一个多小时左右就能到县里。

    今天张爱军就要送张巧云去县里,昨儿就已经说好了,这边面试完,要是侥幸通过了,那张建设就先留在镇上。若是没通过,就跟着张巧云一道去县里,准备参加华丰挂面厂的招工。

    虽然那个招工人数一定比这里多,可老张家不是有门路嘛。成功上岗的可能性真比这边高。

    而且听说这边还要写写记记,这种活,张建设听着头皮就发麻。

    八点半左右,晏季带着人事科的同志和他们户籍科的老大姐一道来了大礼党。

    晏季视线在下面的人群中扫过,准确找到站在那里小声与张建设说话的林琳。眼底还是闪过一抹温柔,瞬间便被一股不甘心打散了。

    知道这个张建设算是林琳名义上的表哥,可晏季却是嫉妒得不要不要的。

    他这里连看一眼都要小心翼翼,一个外人凭什么站得那么近,还比他更理直气壮。

    好气哦

    压下未正名的酸溜情绪,晏季清了清嗓子就拿着麦开始表演了。

    在口试和笔试都有的考核里,一般人为了省事都会将笔试放在最后面,晏季也是如此。

    他一上来就对来面试的人做了自我介绍,然后将他们要招的户籍科办事员需要的工作能力就摆出来了。

    这混蛋自来擅长拉大旗扯虎皮,于是一张嘴天花乱坠的说完,就让所有人挨人上来背领袖语录。

    通本的那种。

    晏季问过林琳会不会背,知道林琳会背,这才先出了一道开胃菜。

    没错,为了让这次的考核不在以后有什么问题,晏季还真忍住气,用语录开场。

    晏季要求这百十来号人,一个个上前,当着众人的面清晰大方的背语录。然后他也不出头,只让人事科的人往下涮。

    背的不好的,口齿不清的,全部刷下去。

    并不是每个人都不会怯场的,也不是每个人都会将语录被熟,于是在这个过程中,张建设就和不少人一起被晏季刷下去了。

    晏季是什么人,跟人说话的时候,心眼子转的最快。昨儿一顿饭的功夫,张家人都是什么脾气秉性晏季心里都有数了。

    张家父子张嘴闭嘴都没有提到圣人云,这个现象就被晏季记在心里了。

    晏季都想好了,等林琳上班后,他们户籍科就轮流下去做户籍普查。至于谁和谁一队,自然是老人代新人,男女搭配了。

    张建设这种小舅子,可不能留在媳妇身边。

    想到和媳妇出公差以及和媳妇谈一场办公室恋情,晏季的心情就美美哒。

    不过在听了一耳朵的语录后,晏季看着只剩下五十多人的队伍,某个坏姑娘正抿着嘴偷乐时,又开始心塞了。

    等将来,他还要出一本书。也不写什么大道理,都是一两句话的名人名言。

    ╮╰╭

    晏季挨个看了一眼这五十多个人,发现男多女少,便又不动声色的继续口试第二项。

    他指着一摞准备今天早上传达下去的通知文件,让老大姐和人事科的干事将这份文件发给每个面试者。

    这文件是昨天晚上才印好的,也是刚刚晏季从镇长秘书要来的。

    这事参加面试的面试官们都知道,所以也不怕人家说什么作弊。

    晏季曾经接受过训练,速记不是问题。而俩口子在一起几十年,林琳啥记性,这位恋爱脑先生心里也有数。

    所以说,口试这一项就是专门为林琳设计的。

    晏季准备给他媳妇包装一个过五关斩六将的出身入仕。

    上辈子生生扼杀了媳妇的信仰,这辈子他一定要给他媳妇一个锦绣前程。

    握拳,做媳妇背后的蛰伏男人,他是认真哒

    这个时候的文件还没有后世那种啰里啰嗦,一份文件从头到尾不过两三千字。林琳一目十行的看完,然后为了不辜负晏季的安排,又从头仔细的看了一遍。闭上眼睛在心里默背了一遍,发现准确无误后,这才站出来,第一个上前将文件背诵给考官们听。

    在这里,晏季还使了一点心理战术。那就是考核的公开透明化。

    看起来来公正公开,可林琳流利的背诵完,直接给那些还在背的考生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同时也打乱了他们的阵角。

    林琳心里一边暗骂晏季缺德的时候,一边也有些作弊的羞耻感。

    这也忒欺负人了吧

    成功进级的林琳,可以离开大礼堂去外面休息一会儿,等一会儿这一轮考核结束,再进行下一场。

    下一场仍旧是口试,不过却是别人说,他们来复述。

    要求准确无误。

    然而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试,他还带着笔试。

    晏季让户籍科的老大姐准备了几十份原始户籍档案。然后在上面进行人名修改。

    一位考生一份户籍档案。这边念完,那边就复述出来。复述正确的进入下一轮。复述不上来的,那就直接淘汰。

    晏季和老大姐会轮留来念,一来是晏季准备对表现优秀的考生下黑手,一边也是防着老大姐对他媳妇下黑手。

    哼,就算是蛰伏,他也不会给你们留下优秀的人才的。再说了,若不是他想要给媳妇一个好的生活环境,也没这场面试。所以别跟他谈公平,在他媳妇和他的信仰面前,他就不认识这个词。

    念完,复述完,之后就站在一边旁听,一边等着所有人都考核完。之后成功通关的人拿起笔纸,将自己刚刚复述完的户籍资案默写下来。

    这个过程是可以下黑手的,比如说念的人故意念错,复述的人自然就会复述错。但这个时候并不需要将人淘汰,可是让他直接进级。在默写阶段,复述错的人,默写的自然就是错的,然后拿着原资料一对比,他自己都会对自己产生怀疑,以为是自己记错了。或是他在旁听别人复述的时候,记混了。

    这就是干了坏事,还没惹一身腥的小办法。

    从大礼堂出来,林琳先是跟守在外面等消息的张建设说了一下里面的情况,然后问了一下洗手间的位置。等从洗手间回来,张建设举着给林琳买的汽水,让林琳润润喉咙。

    林琳笑眯眯的对张建设说了一句小哥真好。然后就小口喝着味道并不怎么好喝,却贵死人的汽水。

    走到这一步,张建设比林琳还紧张。林琳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她可以很肯定,很负责的说,哪怕这考试考砸了,她们家晏组长也会想办法将所有人都刷下去,然后再找理由和办法扶她上位的。

    与张建设说了几句闲话,又跟还留在外面的其他被淘汰的考生聊了几句,林琳喝了大半瓶汽水后,又进考场了。

    这一次通关的人明显少了许多,林琳扫了一眼,发现竟然只剩下不到二十人了。

    不过转念一想,抛开她这个自带作弊器的,这里其他人可都是真正的人才了。

    这一场林琳刚刚是第一个完成的背诵,所以这一轮她就是第一个参加考试的人。

    做为第一个上台复述档案资料的人,晏季这个科长以一种鼓励和支持的德行亲自上台考核林琳。

    也不知道他在兴奋啥,难道就因为他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夫唱妇随

    林琳心忖,她怕是很难理解恋爱脑的人那奇葩的思维逻辑了。

    一字不错,可认真的念完了,晏季就双眼灼灼的看着林琳。一本正经的样子,眼神却火辣辣的。

    难得被晏季看得有些羞涩,林琳稍稍有些难为情的复述了一遍晏季的话。在晏季点头说正确后,这才耳根微微有些发红的去一旁等待了。

    林琳扫了一眼大礼堂墙上挂着的钟表,发现已经快十二点了。

    摸了摸有些饿的肚子,林琳知道以晏季的性子和做事不留人话柄的习惯,一定会在这一场彻底结束后才会结束上午的考核。

    果然事情也正如林琳所想的那般,当所有考生都复述完,晏季就让人抬了桌椅,让大家默写了。

    写好就交上来,当场告诉你结果。没通关的说两句鼓励的话,通过的则告诉你告诉下午二点进行最后一场笔试。

    通过就直接办入职手续,没通过不各回各家,自己安排。

    张巧云下午要赶汽车,张爱军家的午饭吃的就比较早。然后叫了村里的驴车帮忙将张巧云和张建设的行李以及给张二叔家带的东西都捎到镇上来。

    之前就约好了在镇上见面,张爱军在汽车站那里看行李,张巧云就过来找弟妹了。

    林琳出来的时候,张建设刚跟张巧云说起了今天上午的考核有多么严苛,多少人去面试,又有多少人被淘汰。

    就这么一套套考下来,顺利考到最后的,当个户籍科的办事员那都有屈才的感觉。

    张巧云听了咂舌不已,等看到自家小妹出来并且说可以参加下午的笔试时,张巧云看林琳的双眼都写满了天才二字。

    以前咋没发现她妹有这么好的脑子和记性呢

    嗯其实也不是没发现,只是没给他们发现的机会。

    为了今天送儿女去县上,王淑丽特意包了饺子。张建设和林琳的那份铝用饭盒装着一并和行李带到了镇上。

    几人走到汽车站那里,坐在行李上一边说话一边吃饭。反正这会儿林琳是不会再说要留在村里不进镇的话了。

    当张爱军也听说了今天上午的变态考核后,更加觉得卖苦干也不是那么辛苦的活。

    饭毕,林琳又与张家人说了一会儿话,亲自将他们送上汽车,这才离开汽车站。

    今天上午的考核结束后,早上百八十号人就留下了不足十个人。

    这几个人里,哪怕晏季没动手脚,可最终也就只剩下林琳一个女同志了。

    按着户籍科打出来的要求,毫无悬念的,林琳已经拿到了工作资格。不过为了让林琳的履历更好看一些,晏季仍是决定让林琳参加下午的笔试。

    跟人事科的人说了一通,说是就这么一个女同志了,他这边也没得挑了。要是肯定要的,但考核嘛,还是需要有始有终的。

    人事科的听明白了晏季的意思,午休之后便将早就准备好的入职手续提前帮林琳办了一部分。

    午饭没能跟媳妇一起吃,晏季只好跟着其他人吃了大院食堂。

    晏季觉得食堂的师傅真会糟蹋食物,做出来的东西猪都要嫌弃了,竟然还要求他们吃的时候必须清盘。

    晏季这张脸给了他无数的方便和优待,此时此刻,看着肥肉都比别人多两片的饭盒,晏季郁闷得想咆哮。

    下午,笔试一开始,人事科拿了一份资料,他们在上面念,考生们一边在下面写。

    这一场考的就是写字速度和笔迹是否工整。

    晏季仔细观察下面的小伙们,终于确定了一个后,又重点看了一下这人的笔迹,最后留下他和林琳,让他们一会儿跟着人事科的同志去办手续。然后又说今天是周五,再给他们两天时间处理个人的事情,大后天到户籍科报到。

    林琳可乖可听话的听着自家这位终于给她当领导的某人一本正经的打官腔,心里却明白这是表面上给自己留出来了找房子搬家的时间。

    面试结束,再加上林琳的手续比较好办,所以走出政府大院的时候还不到四点钟。

    办手续的时候,林琳便说了不住宿舍,准备在外面找房子。至于理由既不能说出晏季,也不能说出宿舍都不是单间,只往家禽牲口以及生活成本上说。

    出了政府大院,林琳又在镇上转了一圈,这才回村去。

    面试结束时,晏季还单独跟两个新科员谈了儿话,跟林琳谈话的时候,先将一把钥匙给了林琳,并且将房子的地址也一并告诉林琳。

    房子前两天准备调职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找了。昨天晚上与房主谈好,半夜晏季就利用记忆和当初学到的本事学以致用的办好了过户手续。

    昨天办的手续,今天中午才跟房主签的卖房协议和房钱

    等林琳去办手续的时候,晏季则趁着下午没什么事了,又去看看新买的那套房子。

    房子不大,也讲究不上格局,好在房子比较新。多花了些钱,房子里的家俱就都留下了。

    他现在也没办法给媳妇更好的生活,等明年结婚了至少不会像现在这么束手束脚的了。

    房主离开的时候,晏季就让他们将房子里外打扫干净,易容来买房的晏季等房主离开,先去供销社买了碗筷及其他的厨房用品。出来后又去黑市买了毛毯和各种生活所需。担心林琳搬家的时候,村里人会过来,所以晏季将这些东西都锁在院子里的厢房里。

    院子不大,三十平的样子。黑色的院门很结实严密,院墙不低,靠墙根的地方有口压力水井,吃水比较住在家村里吃方便许多。

    院子里的其他地方原来的房主都种了蔬菜,不过搬家的时候,晏季没特别交待,所以这会儿子院里种的小菜什么的能挖走的都挖走了,看起来乱七八糟的。

    这个院子有一间正房,一间厢房还有一间小柴房。

    正房一间,进去先是一条不算长的过道,过道一侧开了两个门,靠前的那个,推门进去就是一间带炕的房间。

    炕不小,能睡四五个人。靠炕梢有个炕柜,炕中间是一张炕桌。炕是靠里面墙垒的,屋里还有一块比炕大一些的空地。

    窗户是玻璃的,阳光照进来,整间屋子便特别的明亮。挨窗靠墙处有一个三开门的落地柜,能装不少东西。

    前提是你有那么多的东西可装。

    屋里还有一张书桌,一个洗脸盆的架子,也就再没什么了。

    出了这间屋子,顺着走廊往里走,那里又有一个门,进去便是厨房了。

    一个连炕的灶锅,一个烧煤的炉子,还有一个实木碗柜,一个装水的大缸和几个一看就是腌咸菜的坛子和小缸。

    厨房与前面屋子相连的那面隔断墙,上面开了两扇窗户,用于通风和照明。有的人家做完饭,直接将饭菜从窗户递到屋里去。

    屋里的人不用下炕就将饭菜端到了了炕桌上

    这算是晏季看见过的最奇葩的房屋格局了,不过这样的房屋格局在万宝镇却很常见。

    厢房有张木板床,不过里面没什么家俱。冬天的时候住在正房,有火炕烤着,一冬天都冻不到人。而夏天的时候就睡在这间凉爽的厢房,这日子虽然不精致,也是一样在过着。

    柴房里装了些柴火和煤,里面最让晏季无语的是原房主还在里面放了个铁桶,那是晚上起夜方便时的恭桶。

    白天一般不用它,晚上起完夜,早上拎着倒在路口的公厕里。一脸嫌弃恶心的让原房主一定将桶拿走,晏季等人都走了,又想到他媳妇晚上起夜要怎么办

    于是晏季也不嫌弃这嫌弃那了,他也整了个桶,然后又掏空了一把木头椅子的坐板,将桶塞到木头椅子里

    想到媳妇还要出门去柴房,晏季看一眼比较靠前的厨房门,直接在走廊尽头拉了个帘子,将恭桶靠里放了。

    这些事情都好弄,就连给他媳妇当卫生间门的布帘都是从黑市淘换出来的。

    看着较曾经生活简陋到不行的家,晏季双手搓了把脸,只能期待将来了。

    等有了特区,经济权利两手抓,给他媳妇慈禧老佛爷一样的生活。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林琳经过考核成了镇政府的户籍干事,一时整个荣华村都沸腾了。

    这可是真才实料考出来的。

    下午刚从镇上回来,先送走了一波看西洋景的,然后还不等出门荀家人竟然还悄悄的找林琳,问林琳能不能帮着他们将荀峭和白雪怜的婚姻关系给抹了。

    林琳被荀家这理直气壮的要求弄得怔愣不已。

    开嘛玩笑,在你们看来户籍干事就是干这个的

    “我刚去,人家领导也不会放心我。说不定得跟着前辈学习一段时间才能独立做事。只是还不知道要多长时间呢。”林琳没有直接回绝荀峭他妈,只是敷衍了几句,“原则性的错识不能犯,乡里乡亲的,帮帮忙倒是咱们祖祖辈辈的留下的情份。只是荀婶想来也知道这事不容易办,白雪怜是知青,她户籍什么的,从您家里迁出来,势办要惊动知青办和村里,这一动就都知道了。要我说还不如再等等,等明年再有工农兵大学或是回城的名额时,家里使使力,想办法用那个给荀峭哥换个婚姻也不算亏。”就当花钱消灾了。

    林琳这话说到这份上,荀家又能说什么。又恭喜了林琳几句,再马后炮的说两句当年她就看出林琳如何如何有出息来。

    听话听音,这种虚话林琳说起来给比她还虚几百倍去,“咱们一个村里住着,荀婶对人最是和气,我妈当初还说将来我有什么事情,只管找荀叔荀婶,再没有不帮忙的道理。

    咱们村子,除了我姐和我哥他们,我跟荀觅和荀峭哥也是一起长大的情份,不是亲的,那跟亲的也没啥两样。独木不成林,一个好汉三个帮。等将来若是以后镇上再招人,婶子只管放心就了,但凡我能使上三分力,都绝不会有一分推托。”

    看着荀婶子,林琳真诚无限,“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不要钱的承诺林琳送的没有一点不好意思。等将人忽悠走了,林琳松了一口气开始收拾东西。

    这会儿子张爱军还在县里,家里就只有王淑丽一个。林琳将比规定多出来的鸡鸭崽送过去,并且说了自己下午已经在镇里找到房子的事。

    “我算过了,住在宿舍虽然不用花钱,可吃喝哪样都得花钱不说,还不便宜。租房子虽然花了些钱,好在房租不贵,不但可以自己做饭吃,也可以在院里养些鸡鸭种些小菜,拿钱回村里买粮食,比在城里吃食堂和去粮站买粮食便宜多了。每周有一天的假期,到时候,我就回村子里来,将家里菜园子收拾收拾,晒些菜干,够我吃一冬天的了。”说完林琳又将大院食堂各类饭菜多少钱给王淑丽报了一回价。

    王淑丽一听这话,再加上林琳一直自己一个人住,想着她家里还养着狗,也没对林琳不住集体宿舍说什么。只告诉她一个人住要小心,有什么事情就让人捎个话回村。又说张爱民这个村长没事也会去镇上开个会什么的,到时候需要什么就说一声,家里给捎过去。

    林琳是知道搬到镇上住,晏季必是也会偷偷过去,因此搬家的时候,也没叫旁人帮忙,叫了村里的驴车,只由王淑丽送她也就罢了。

    林琳东西简单,装了一些被褥衣物。除了鸡鸭和狗,就只有家里的粮食和几捆柴火。

    起了个大早,王淑丽和林琳便坐着驴车进了镇子。到了那小院,王淑丽里外看了看,最后指着锁着房门的厢房问了一句。林琳只说是那是房东留下装东西的屋子便没再多言。

    屋子不大,王淑丽看了一圈,发现也不用她帮忙干啥,又直接坐着驴车回村了。这会儿子回去,喂喂鸡鸭,下午还能出半天工。

    等人走了,晏季就拎着五斤肉来给林琳暖锅了。

    俩口子挤在厨房,肥肉炼油,五花肉做了红烧肉炖土豆,主食是林琳从村里带出来的大米。

    吃过饭,两口子去炕上摩擦。因顾忌到这个时代结婚还有体检这事,到是没敢做到实处。

    今天周六都上班,林琳周一才正式上班,晏季却没这个新人假,他下午还得回到工作岗位上为建设祖国任劳任怨去。

    晏季走的时候,林琳还在睡午觉。所以晏季直接将院门从外面锁上了。

    这院门能防得住别人却防不住林琳,晏季深知这一点,因此锁的时候一点都不担心林琳出门会受阻。

    好在林琳也没有想要出门的意思,睡过午觉,林琳用空间里的洗衣机洗了两件衣服,又洗了一个澡,便去院子里忙活了。

    两只狗崽都散养在院子里,鸡鸭倒是圈了一块小地方给它们活动,不叫它们在院子里随便乱拉乱尿。

    院子里不大的小菜地被前房主弄得很乱,林琳索性都拔了,重新种了一茬。

    洒了种子又浇了水,林琳看了一眼时间,就去和面包饺子去了。

    肉是之前晏季拿回来的,天热起来,不尽早吃了明天保准得坏。

    炼完油,又吃了一顿红烧肉,林琳看着剩下的肉,估摸着差不多有二斤的样子,将所有的肉都剁成肉馅,一部分做饺子馅料,一部分炸了肉酱。

    这时候青菜都下来了,林琳做什么馅的饺子都行。

    包了蒜苗猪肉馅的饺子,林琳还炝了一个土豆丝。

    等晏季背着人回来的时候,林琳问了他一声要吃煮饺子还是锅烙。

    “煮饺子吧,剩饺子下顿再煎着吃。”

    吃饭时,晏季又说他准备在这附近再买一套房。

    “镇子就这么大,时间长了保不齐就得露马脚。咱俩明年就能结婚了,再买一房子将来打通了,住着也舒服。”

    蛰伏嘛,就要有个蛰伏的样子。晏季没说的是镇上眼瞧着还算太平,他们在镇上的日子可以适当的拉长一些。

    早点结婚,早点生娃,等将来他们俩口子上大学,孩子什么的也都能自己上小学了。

    想到要和媳妇一起上大学,晏季心里就跟吃了蜜似的。倒时候买辆自行车,带着媳妇游校园

    瞧你那傻样。

    不用问,林琳都知道这位又想到了什么不正经的事情上去了。斜了他一眼,林琳将从黑市倒卖野味药材得钱拿出来给晏季。

    买现在住的这套房子估计就没少花钱,这会儿子再买,怕是钱上不凑手呢。

    “你哪来这么多钱”

    “荣华村后面就是老山,随便转一圈,就有不少收获。”

    晏季听了点头,没错,以媳妇的武力值和林家的家传医术,打野味和采药材不算事。

    吃过饭,晏季又准备了东西去喂狗,两只狗崽被主人教育过,知道这个两脚兽也是他们家的,所以晏季喂饭的时候吃得心安理得。

    早起煮了挂面,拌着炸好的肉酱吃了,林琳和晏季仰头看着越来越热的天气,心里都在怀念他们家那双开门的大冰箱。

    “要不挖个冰窖吧”

    “现在挖,能用来硝石吗”林琳空间里倒是有,但在空间没有曝光的时候,林琳还真的没理由拿出来。

    “我回头去黑市问问。”今天是周日,一周唯一休息的日子。今天晏季不用上班,更是跟林琳呆在家里不出门。

    林琳今天也不担心会有人过来,一来是村里不可能天天都休息,二一个村长还在县里,做为妇女主任的王淑丽便没那么闲清了。

    因着不担心有人来,林琳在家里穿的也极清凉。啥时候都觉得自家媳妇最美的晏季,看着媳妇露出来的胳膊和腿,时不时的摸一下。

    “有没有自己突然年轻了,然后抛弃年老色衰的原配老婆,娶了个年轻小姑娘回家糟蹋的感觉”

    晏季那你有另嫁他人的感觉吗

    说起这个话题,晏季压下联想出来的醋意,问林琳,如果再有来世,他们俩还能死而复生,换了容貌,改了名字,要怎么相认。

    林琳嗤笑一声,“想的到美。”这种事情可遇而不可求,哪来真敢期盼再有一次。

    晏季才不管林琳的消极心态,缠着林琳说傻话。

    “如果真有来世,我们还在一起。”

    都说对过眼神,就能认出人来,可这事林琳却持保留态度。就以晏季的性子,除了看她,看任何人的眼神都是一样的。

    看似不同,其实全都带着一种冷漠。

    如果他用这种带着冷漠的眼神在周遭人中寻找自己,自己真的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吗

    林琳习惯入乡随俗,有的时候还会模仿原主的习惯

    不知道他会不会出现,若是他们相遇的太晚林琳打了个哆嗦,不敢想这男人要是发现自己另嫁他人会不会折腾出什么可怕的事来。

    她的性子,其实也差不了多少。因为穿越多世,她连儿女都不敢太亲近。虽然时常会有遗憾,时常会想着应该在能够对他们好的时候,尽心去做,让自己没有遗憾。可她曾这么做过她不是一个豁达的人,投入的太多,就越发的不舍。后来渐渐的,倒是习惯了放手。

    守在一起,哪怕什么都不做,都能感觉到空气中的满足和幸福。喂鸡鸭,然后给小院子的菜地浇水,完事林琳和晏季俩个闲得蛋疼的家伙就拿训练军犬的方法对着两只小狗崽做了一回半调子训练。

    也不求这两只真的威猛无比,只希望真有那不长眼的家伙敢不请自来时,咬的更给力一些。

    林琳和晏季两人在训狗的时候还真的没想过有用上他们的那一天。

    荣华村的李家也在第一时间知道了林琳如有多上进,这会儿子全家一边后悔当初不应该丢掉这个女儿,一边又在痛骂林琳这个女儿攀上高枝后,嫌贫爱富,六亲不认。

    他们一边想要靠上过来,一边又知道那场定亲后,林琳是不会让他们靠近的。一家人骂骂咧咧时,谁都没注意到李金桃会给红袖子办公室写举报信。

    举报的自然是林琳不认亲爹妈,不认亲姐弟,不仁不孝。

    红袖子办公室就在镇上,门口就设了匿名信箱。等到星期一林琳去上班的时候,这边刚说了一句晏科长去开会了,咱们等等什么的,那边一群红袖子就来到了户籍科。

    “谁是林琳”带头的男人用一双自以为的凌厉双眼扫向户籍科办公室里的所有人,视线在林琳身上顿了顿。

    “我是。”林琳眼底一闪而过凌厉比这位红袖子可锋利多了,此时眼神清冷,但面上却满是疑惑,“请问你们找我有什么事吗”

    “我们收到举报信,说你不认亲生爹娘,跟我们走一趟。”

    林琳眨眨眼,脸上疑惑的神情更自然也更明显,“我没有不认,可我父母早就不在这里了呀。怎么会这样”

    “我们收到消息,说你父母还在人世。但你为了巴结村长一家”

    林琳听着面前红袖子的指控,脸上的表情微冷,“你们说的是李家吧这一点我也很奇怪,为什么我好好的活到十七岁,同一个村里住着,李家的人怎么现在才说我是他们的家女儿

    这样的话,但凡不是都没人相信他们。只是我若不是我们家的女儿,大了我六七岁的哥哥为什么月月给我寄津贴若我不是我妈亲生的,我姨,我表姐表哥为什么要对我那么好反之,我若是李家亲生的,从小到大为什么不见对我有半分慈爱”

    “这听说李家人给你定了一门亲事。你因为这门亲事,这才不肯跟他们相认。”听到林琳这话,说话的红袖子想了想,又从那封举报信里找到了反驳林琳的理由。

    “一个村子里住着,却从小到大从来没对你亲近过的同村人,突然就不顾你个人意愿,也没有征求过你的同意就收了人家的聘礼,给你定下一门莫名其妙的亲事。这不是欺负我家没大人,哥哥在部队当兵,又能是什么”双眼看向面前的几个红袖子,林琳眼神闪了闪,“我们村离镇上不远,村长,生产队队长,村里的会计这些都是看着我从小长大的,几位同志不妨去我们村问问。”

    听林琳这么斩钉截铁的话,倒叫人一时间有些相信她说的话就是真相了。

    “我们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如果让我们发现你今天说了假话”话没有说完,但里面的威胁之意却再明显不过。

    林琳闻言点头,看向说话的人笑得很温和。

    作者有话要说  没在家,用的老旧的笔记本。卡的要死了,打一排字,然后坐在一旁等,过一会儿就见刚刚打的字一个一个自己蹦跶出来。再检查一错别字,然后再继续这个步调打字。网页也开不开,死卡死卡的。

    习惯用台式机了,又觉得笔记本用处不多,不愿意花钱再买新的,可旧的,太折腾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