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作品:《福运一生

    李婉若不可置信地望着姨母,面容呆滞, 震惊, 好半晌, 她看看姨母,又看看旁边的表妹, 张开唇,嘴唇干涩, 几近无声,“为,为什么”

    太过震惊, 以至于发不出声来。

    “你这孩子,什么为什么, 姨母虽然疼惜你, 想让你多留一段时候,但你母亲惦念你, 早就想让你回家, 姨母总不能拦着你们母女天伦之乐。”大夫人笑容可掬,无论言语亦或者神情在礼节上头无一缺失。

    李婉若却觉得整颗心好似被一根钢丝线紧紧勒住,勒的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她猛然张开嘴, 急速呼吸两下。

    缓了缓呼吸,她紧紧闭上眼睛,过了会,又睁开, 眼里已经恢复平静,和冷淡。

    她低下头,平淡又仿佛认命道“是,姨母。”

    等她离开,章贞婧坐到大夫人身边,担忧道“看表姐这样子,不像要轻言放弃。”

    大夫人神情冷淡,“她离开后便与我们侯府无关了,即便日后做了什么蠢事,也追究不到我们侯府身上。”

    章贞婧点了点头。

    大夫人叹口气,又有些失落,“我会给你姨母写封信,希望你姨母能好好劝劝她,这也是我这做姨母的,最后能为她做的一点事了。”

    章贞婧笑了笑,整个人倚到了她身旁。

    想当然,李婉若辜负了大夫人对她的期待,隔日她是回家了,只是她回家只稍待两日,将宁哥儿留下来,便又返回了京城。回到京城后,她也没回侯府,而是住到了李家在京城的宅子。

    她回到京城没两天,大夫人和章贞婧便知道了这个消息,她们心里叹了口气,不是说不失望的,只是事情已经发生,彼此间的感情也出现了裂痕,没办法也不能修补了,好在她没有不知趣地回侯府,日后只当普通亲戚走动就是了。

    那边,段新钰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银两很快就筹备好了,她没有贸然交给随遇安,更别说现在负责督管此事的留王,而是带上圆圆专门跑去太后宫里一趟,趁圆圆给太后娘娘逗乐时,顺带着将这件事说了。

    闻言,太后倒是波澜不惊地点了点头,只道“一会儿你父皇要过来用膳,你跟你父皇说一声即可。”

    段新钰心里一惊,紧接着垂下了眼帘,她心里疑惑,面上却不显,顿了顿,只颔首道“是,皇祖母。”

    过了会,陛下果然来了。

    段新钰就将募捐这事跟陛下提了一嘴,陛下倒是笑着说好,看不出有任何不快的地方,甚至还有几分欣慰和开怀,看得她心底暗暗松了口气。

    看来陛下并没有厌弃随遇安,可能也是为了堵住朝臣的悠悠众口,遂才罚他闭门自省。

    话说,随遇安闭门自省了,段新钰自然不合适留下来用膳,好在她带着圆圆过来的,圆圆可以代替她陪太后娘娘和陛下用膳,她也只待了一会,就起身回去了。

    回到东宫,恰好到了用午膳的时候,随遇安也从书房出来了。

    他没看见圆圆,便问“圆圆呢”

    “在皇祖母那里。”

    闻言,他一愣,转瞬,又想到她这段时间做的事,不由好笑摇头,“你还挺乐在其中。”

    段新钰笑笑,一边吩咐丫鬟将膳食呈上来,一边拉住他的手,轻柔反驳“有何不可我做这事既能为你解决难题,又能造福一方百姓,两全其美的大好事,我若再心有不忿,那真的要被娘亲和母亲指着额头骂了。”

    闻言,随遇安摇头失笑,但转念一想,她说这话何尝不在理。

    他心里感叹,若红豆生在现代,哪怕没有生在显贵之家,但只要能尽出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她定然会义不容辞。

    想着,他不禁出声问道“红豆,我瞧你对潮州难民格外地心软”

    自潮州那边旱灾和蝗灾爆发后,段新钰已经前后试探了好几次欲要行募捐之事,但之前一直因着某些难以言说的顾虑压下没有同意,这次好不容易同意了,她这颗心就真的全无顾虑地完全放到这上头去了。

    段新钰笑了笑,靠在他身边,轻声解释“我幼时家乡也曾遭受过两次灾害,一次我还小,但另一次我已经五六岁,到了经事的年龄,对那时候发生的事也记得最深。那时候的日子太苦了,你别看蔡家庄生活算富足,但在那个时候,村里有将近一大半的人都不得不卖子女为生,蔡家庄尚且如此,更别说潮州那块,我听闻潮州下属的镇子和村子泰半藏在大山中,日子更加艰苦。”

    相益彰认真听她说完,神情没有一丝不耐烦,听完还感慨地舒了口气,笑着将她揽到了怀里。

    段新钰呢喃着问他“随遇安,我帮了你了吗”

    “自然帮了,帮了我大大的忙呢。”他肯定答道。

    段新钰不由抿起两个小小的酒窝。

    相益彰抱着她,心里觉得沉甸甸又暖洋洋,嘴角不由缓缓勾起,其实他早就有了应对之策,只看过几日朝廷的动向,只是他的红豆想要为他做些什么,他自然满心感动地受着,更何况,她做这事确实帮了他的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