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作品:《红楼之皇后娘娘有点慌

    入夏的时候, 几位王爷府上都纷纷找好日子办席宴客, 到底是封王的好事,其余几个弟兄也都很给面子。

    顾沁媛和徒明瑾不仅人到场,还备了大礼送去。

    忠勇王府和四皇子府办得很低调, 都只请了自家的兄弟和一些亲近的下属, 五皇子却不一样,有些名头的人家都请了过去。

    回府的路上, 顾沁媛就说“睿王也太招摇了些。”人来人往的,比她和徒明瑾成亲时还要热闹。就是可怜五嫂,身体不好却还要强打起精神来招待客人,顾沁媛看着都于心不忍。

    徒明瑾捏捏她的手, 低声说了一句, “就是要这样热闹才好。”闹得大, 正好传到父皇耳中。

    老五和甄妃做的事才没多久,父皇好似觉得当时罚过就无事了,这一回封王,还将老五带上。就是不知道四哥怎么想的,本来是件大好事, 可还要和老五一块儿,想来心里的滋味只有他自己知道。

    顾沁媛看了徒明瑾一眼,这话听着还真是不怀好意。

    徒明瑾笑着揉揉她的脸颊, 道“总不能让老五跟个没事人一样,好好当他的王爷。”

    顾沁媛就想,他还挺记仇的。不过她这脑子, 还是不要想太多。这些宫里出来的,心眼一个比一个多。

    去过几家王府,那边宗室又有人要娶媳妇抱孙子。

    顾沁媛备礼的时候脑子都迷糊了,皇家人口多,这边那边沾亲带故的,总能拉出一大把子人出来。要不是身边有两位嬷嬷帮忙,准得抓瞎。玉翅和云坠带着几个小丫头也被顾沁媛指得团团转。

    好在徒明瑾心疼她,让福顺到正院伺候,给顾沁媛搭把手。

    这一阵忙完以后,顾沁媛终于能歇口气,不过又想到过年,那口气又提了上去。当家的夫人可真是不好做

    不过只要第一回理顺了,以后照着条例来就是。

    接下来一直到万寿节前都没什么大事,顾沁媛就关起门过自己的日子。

    这日,郑氏带着苏氏和馨宁上门。

    顾沁媛可是高兴,让玉翅去厨房把刚做好的奶饽饽端出来。

    “庄子上送来的羊奶,我让他们拿杏仁煮过,添在面粉里。才从蒸屉里拿出来。”顾沁媛抱着馨宁,拿了一个饽饽给她。

    馨宁呆在香香软软的姑姑怀里,又有好吃的,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你以前在家就爱让人弄吃的,结果嫁了人还这么嘴馋。”郑氏嗔怪,“怕七殿下该嫌弃了。”

    “娘。”顾沁媛可是不依的,“他也喜欢的。”

    反正顾沁媛让人做出来的,徒明瑾都会尝上一两口。

    郑氏笑着睨了她一眼,才道“那是殿下给你面子。”不然,她可不以为七皇子爱吃那些甜滋滋的东西。

    顾沁媛当然也知道这一点,只是被郑氏说出来,还挺难为情的。

    几人说了会话,郑氏给顾沁媛使了个眼色想和她单独说话。

    顾沁媛将郑氏带到里屋,问“娘,这是怎么了”有什么话还要避着人

    “你前些时日去看瑚儿的时候可有不对劲”郑氏问道。

    “不对劲”顾沁媛想了想,虽然是有点怪怪的,但还好啊,大病初愈,又是小孩子,难免会与以前不一样。

    郑氏叹了一口气,才道“瑚儿病好之后来家里读书,你祖父骂了他一顿。”

    “祖父不是很喜爱瑚儿吗”顾沁媛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何况祖父不常骂人的。”更别说教训一个还不到七岁的孩子。

    郑氏也是诧异的很,不明白老太爷怎么突然对贾瑚那么严厉,顾清柏还让她不要管。

    贾瑚重生后,一时想着如何振兴贾家,一时又想如何报复王氏,还要思考未来的朝局。

    前世,贾代善一去世,贾家就退出了权力中心,他爹整天闷在东院花天酒地,二叔待在工部几十年没挪过位,要不是他祖母野心勃勃将元春送进宫,元春封妃,贾家有没有最后的辉煌还很难说。

    他只知道过几年太子造反,皇帝退位成太上皇,新皇与太上皇二圣临朝,十余年后元春封妃,接着便是贾家被抄家。

    这一番思来想去的,花在功课上的时间自然少了。

    顾老太爷询问他功课时,贾瑚答不出来,老爷子当时也没生气。

    只是后来贾瑚问老爷子关于皇子的事,老太爷这才生气的,说他心思没用对地方,皇子的事和他一个小童有什么关系。

    这不,老太爷狠狠地罚了他一顿,让他写大字五十张,没写完还不许休息。

    郑氏不好去问大女儿,便想来和顾沁媛说说,不过看小女儿的样子,怕也是不知道的。

    “你既不知道,就算了。”郑氏就道“好在老太爷也没生多久的气,之后瑚儿表现的也好。”

    郑氏走后,顾沁媛还是百思不得其解,让赵嬷嬷去荣国府看望顾沁婷。

    赵嬷嬷回来说贾家一切如常,贾家大奶奶和瑚大爷、琏二爷都好。

    顾沁媛听后便将此事撂开不提,老人家骂骂儿孙也不是什么大事,随即开始整理起郑氏送来的东西。

    顾清松从福建送来好些东西,有一部分是给顾沁媛带的,郑氏专门送了过来。

    “都是南洋那边的稀罕东西呢。”吴嬷嬷跟在徒明瑾身边,也见过世面,一眼便瞧了出来。

    顾沁媛看着这一地南洋的木料、玉石也是吃了一惊,该不会是二叔当巡抚后昧下的东西

    不应该啊,要真是贪污下来的,还往皇子府送

    顾沁媛愣了一瞬,这才想起郑氏之前还交给她一封信。

    看完信后,顾沁媛恍然大悟,接着又有些汗颜。二叔和她爹都是祖父教出来的,再说顾家也不穷,怎么会贪污。

    原来闽南一带出海的人比江南还多,顾清松便也跟着试试水,买了几艘船,又请经验丰富的舵手掌舵,出海一次下来,从南洋带回不少好东西。

    只是也因为这一回派人出海,顾清松才发现海贸的利润有多大,他写信给顾清柏的时候心里还惴惴不安。

    长兄当着户部尚书,市舶司每年交的税有多少他大概还是知道的。可光他这一趟出海下来,赚的就不菲。大齐开国这么多年,也不知海关伙同那些海商吞了多少税款。

    顾清柏看顾清松送来的书信也是心惊,可海贸的事太大,若是顾家上奏,怕是该把入股海运的人家都给得罪了。

    顾家可不是走孤臣的路子,得罪那么多人,众口铄金的,即使有个献良种的功劳也保不住顾家。

    再说就算天盛帝保下顾家,可以后的儿孙又该怎么办

    如此断人钱财的大仇,保不定要不死不休。

    顾清柏想了想,让顾清松顺便写封信给小女儿,由她的手交给七皇子。

    若是臣子,天盛帝不会隐瞒顾家上奏的消息,说不定还会让其他人将目光转移到顾家,然后他趁机将那些人一网打尽。至于顾家因此受了罪,他之后再安抚就是。

    不过若是七皇子上奏,天盛帝总不可能让七皇子遇险,到底虎毒还不食子。

    顾清柏如今也算摸清天盛帝的心思,其实仔细想想还有些心寒,这样冷心多疑的圣人真的值得他效命吗

    可他也不能任性地丢下身后这一大家子,还有出嫁的两个女儿。

    顾沁媛看信的时候只知道二叔赚了一笔,所以给她送些东西来,倒是没想到里边还有这些事。

    徒明瑾晚上回来的时候,顾沁媛便把此事告诉他。

    “殿下,该睡了。”顾沁媛道,“明早你还要去上朝呢。”

    顾沁媛也是不知徒明瑾怎么看封信看这么久,都快半个时辰了。

    徒明瑾深吸了一口气,道“媛媛你先睡,我去书房写封奏折,不用等我。”

    他说不等,顾沁媛也不能就真的不等,见他往书房去,顾沁媛便唤赵嬷嬷进来,两人一起做针线打发时间。

    理着衣裳的时候,顾沁媛就想,以后徒明瑾肯定会越来越忙,她自己还是该找些事情做才对。

    是继续学医呢,还是种种花

    一直到徒明瑾回来,顾沁媛还在思考这个问题。

    徒明瑾摆手,赵嬷嬷便出去了。

    “怎么不睡”徒明瑾将顾沁媛手中的衣服针线拿开,有些严肃道“晚上光线不好,以后可不许这么晚做这些。”

    顾沁媛小小的打了个哈欠,“你回来前我就没做了。”又问道“殿下忙完啦”

    徒明瑾微微点头,牵着顾沁媛到床边。

    “以后再这么晚,媛媛你便先睡。”徒明瑾这般道,心里却想往后还是先陪媛媛,再去忙事。

    “可是因为我二叔送来的信”顾沁媛躺在床上,抬头看徒明瑾问。

    徒明瑾拍拍她的身子,“嗯”了一声,然后道“海贸的事也不知市舶司瞒了多少年。”

    顾沁媛一听徒明瑾的语气就知道他有多生气,她没出声,听徒明瑾继续说。

    “那些海商和官员,一个个腰包鼓鼓,可交给朝廷的税却连十分之一也没有。”这就是大齐的官员和商贾,徒明瑾冷哼一声。

    顾沁媛这才知道徒明瑾为什么那么生气,他本就见不得贪官污吏,知道还有这一群蛀虫,肯定是一肚子火气。

    “殿下已经知道了,告诉父皇便是。”顾沁媛柔声道。不然又能如何,他又不可能亲手处置那些人。

    抚着顾沁媛的手停了,徒明瑾沉默片刻才道“我明日就给父皇上折子。”

    顾沁媛蹭了蹭他,道“殿下快睡了,不早了。”

    徒明瑾将她搂紧,闭上眼睛,听着顾沁媛浅浅的呼吸声才慢慢睡下。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吃货”的地雷

    谢谢“zjzq123”,“安”,“清风”,“zjzq123”,“潇湘叶儿”,“月下ta”的营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