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作品:《红楼之皇后娘娘有点慌

    到万寿节前, 徒明瑾还没回来。

    永昊五个多月大了, 乳牙也长了出来,红红的牙床上冒出点点白,顾沁媛看得惊奇, 忍不住想伸手去碰碰, 被赵嬷嬷赶忙拉住。

    “主子也真是。”赵嬷嬷不由嗔道,都说当娘的会慢慢变得沉稳, 可自家主子看着还没有小皇孙稳重。

    顾沁媛不好意思笑了笑,伸手勾着永昊的小指头。

    “主子,宫里魏公公来府上宣旨。”福顺在外边道。

    虽然不明白好好的怎么有旨意来,但总归不能失了礼数, 顾沁媛吩咐道“把桌案摆上。”

    让奶嬷嬷在屋里守着永昊, 顾沁媛换了件衣裳到外院接旨。

    魏忠笑眯眯的问了声好, 这才开始宣旨。

    顾沁媛跪在地上听旨,长长的圣旨总结起来就是七皇子仁孝淳厚、尽忠尽职位,封为端郡王。

    “恭喜王妃,王爷过几日就回来。”魏忠乐呵呵道。

    顾沁媛收好圣旨,微微一笑, 问道“公公可知我家殿下为何封王”

    魏忠只道“明日礼部会有人上门来,王妃听他们的将府里归置归置,等王爷回来后再入宫谢恩。”

    说完, 他便带着人走了,福顺小跑追上去塞了个荷包。

    府里的下人喜气洋洋,七皇子被封郡王, 他们自然水涨船高,都说宰相门前七品官,王爷府的下人走出去别人都要高看两眼。

    “恭喜王妃,贺喜王妃。”一个个咧着嘴上前道贺。

    顾沁媛笑着说“赏”,又是一片欢腾声。

    到屋里收好圣旨,顾沁媛就对赵嬷嬷道“嬷嬷去看看何大人在不在,我有事要问他。”

    徒明瑾走前让何轩住在前院,顾沁媛有事便可找他。

    等何轩到书房,顾沁媛坐在屏风后,问道“何大人可知殿下为何封王”

    封王的大事,总该有个理由才对,何况徒明瑾前几天送来的信上并没有提过。

    想着苏启泰在信中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不要将殿下受伤的事告诉皇子妃,何轩顿了下,才道“殿下在苏州府立了大功,这才封王,至于是什么功劳,我如今还不知道。”

    不就是视察漕运,以往徒明瑾办了那么多差事,天盛帝只口头上嘉奖几句,不然就是赏赐东西,这赏王位还是头一回。

    前边几位皇子都是二十好几才封王,徒明瑾还没加冠就和四、五皇子一样成了郡王,顾沁媛想着心里莫名不安。

    可看何轩的样子,便知道他不会说实话,顾沁媛就道“等殿下回来我亲自问他。明日礼部来人,由何大人招呼。”

    何轩点头应是,至于王妃之后要怎么和王爷算账,那就是王爷自己的事,和他可没什么关系。

    回到正院,顾沁媛卸了珠钗脂粉,把赵嬷嬷等人都打发出去。

    小床上的永昊吮着手指头睡觉,脸上一片安然,顾沁媛看着忍不住笑了笑,随即叹息道“也不知你爹到底做了什么事,让你皇爷爷给这么大的恩典。”

    回京途中,徒明瑾躺在马车上,苏启泰眼泪汪汪地给他上药。

    看苏启泰那样,徒明瑾心烦,冷着声道“行了,爷还没死呢。”

    苏启泰小心包好绷带,这才抹了把泪道“奴才就是想着,等王妃看见王爷受伤还不知多伤心。”

    “行了,你出去,爷自己静静。”徒明瑾摆摆手道。

    苏启泰垂头掀开帘子坐在车驾上,旁边的侍卫小声道“公公,殿下又给你惹着了”

    苏启泰横了他一眼,扭头看另一边。

    徒明瑾眯着眼睛回想一路上发生的事,隐隐作痛的胸口让他嘴唇微抿。

    去苏州的路上一切太平,徒明瑾甚至还能给顾沁媛写几封信,可到运河边上,就有人追杀。

    徒明瑾当时就起了疑心,天盛帝每年都会派钦差巡视漕运,年年如此,虽然之后都会有一批官员落马,但总不至于他还没到地方,那些明白自己走投无路的官员就兵行险招,早早派人来杀他。

    况且他也不相信那些人有那个胆子来刺杀皇子,知道事情不简单,徒明瑾立即派一名侍卫返回京城给天盛帝报信。

    只没想到那批杀手十分厉害,二三十个禁军出身的侍卫也抵挡不住,徒明瑾只好亲自出手,在一次打斗中被砍了一刀。

    好在这些侍卫也不是吃干饭的,最后还是将杀手斩于马下。

    运河边是没法去的,侍卫便带着徒明瑾伪装一番,进城找大夫医治。

    大夫捋着胡子一直说“幸好刀口不深,没伤到要害,要是再用力些,大罗神仙都难救咯。”

    忍着痛等大夫上完药,徒明瑾这才昏睡过去。

    苏启泰慌忙拉住大夫,“你快看看,我家爷怎么晕过去了”

    那大夫白了苏启泰一眼,很不想理这个没见识的,又想着这些人连银子都没付,只得好声好气安抚他。

    徒明瑾醒来后,让手下精通打探消息的人到边上几座城转悠几圈,传回来的消息是有一批人在偷偷接触沿岸的几名知府。

    在苏州府待了两个多月,有天盛帝派来的私卫相助,总算将一切事情查得水落石出。

    先帝长成的皇子有五人,天盛帝排行第三,最大的皇子被封为太子,最后因为夺嫡失败被圈禁致死。

    先太子死了,可手下却有一群忠心耿耿的下属,即使主子已死,仍想扶幼主上位。先太子的小儿子被他们偷出来养在江南,临走前一把大火将王府烧得干干净净。

    这一回来苏州府的人是为了联络先太子以前的旧部,他们也没想到会遇上徒明瑾,毕竟以往来视察漕运的都是官员。

    领头的人是个心狠的,当即就想出一条毒计,派人杀了徒明瑾,嫁祸给其余皇子,“让狗皇帝的儿子自伤残杀,以慰我主在天之灵。”

    天盛帝也没料到他大哥居然还有旧部,并且还留下一个孩子,本着斩草除根的念头,立刻飞鸽传书让徒明瑾留在当地暗查,想着他受伤,还派了个太医过去。

    那些人在这里的人手不多,等把领头人抓住后,私卫先带着人回京城。徒明瑾慢上一步。

    抓到先太子旧部,加上儿子又受伤,天盛帝大笔一挥,直接在圣旨上写下诏书封徒明瑾为郡王。

    其余的皇子听到消息也不知该嫉妒,还是该可怜,毕竟就算没这事,过个几年徒明瑾也会封王,如今却是因为去了半条命才得了个王位。

    四皇子当即就说“等七弟回来,我等该去看望才是。”

    伤口虽不深,但因为舟车劳顿,加上要追查幕后黑手,直到现在都还没好完,徒明瑾拧了拧眉心,他还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媛媛。

    徒明瑾有点想逃避,不过再远的路总有走到尽头的时候,几天后,马车还是驶到七皇子府门口。

    不,如今该是端郡王府。

    圣旨来的第二天,礼部的人就抬着刚做好的牌匾到七皇子府,何轩和福顺亲自盯着人给挂上,当时还放了红鞭炮。

    徒明瑾手握拳抵在唇边轻咳,也没让苏启泰扶,自己下马车。

    顾沁媛站在门口,眼眶微湿,对他福了福身,笑着道“王爷。”

    作者有话要说  短小君又来啦

    谢谢“水墨山河”,“九霄环佩”,“黎明黄昏后”的营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