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号已更

作品:《七零之寡妇好嫁

    日子过得飞快, 徐立冬养好身体之后,照常上班。

    到年底, 鲁山县将升地级市,届时各机关单位会有很大的人事变动, 那些按捺不住的,已开始四处活动。却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情报科正等着他们露马脚落网。

    作为情报科科长, 徐立冬每天忙得脚不沾地,有时干脆睡在单位, 若是再碰上苏禾跟列车去首都,肉球就成了没人要的小可怜。

    好在肉球到了送托儿所的年纪,考量一番后,苏禾把她送去了离家最近的托儿所,连同奶粉水果玩具等都寄放在所里。

    时下人没有那么多复杂恶毒的心思, 托儿所带孩子的妇女大多纯良朴实,也很会照顾孩子, 本来苏禾还有些担心肉球在里面受虐待, 送去一段时间后, 发现小东西长胖了不说,精气神也比在家的时候好, 便放心了下来。

    家里不用操心,肉球也不用带在身边,苏禾工作更加积极认真。

    忙忙碌碌到周六,苏禾下班, 先去托儿所接肉球。

    已经有两天没见到妈妈,肉球尖叫着朝苏禾奔来,一把抱住大腿。

    苏禾也想闺女了,见她小脸扑扑红,碎发湿哒哒的黏在额上,蹲下来给她擦擦汗,又啃了她胖脸蛋一口,柔声道“饿了吧走,妈妈回家给你包饺子。”

    肉球吸溜着口水不迭点头,忽得又想起了什么,大声道“妈妈等下,我要跟他们说再见。”

    苏禾揉揉她发顶,笑眯眯让她快去。

    跟小伙伴说完再见,母女俩手拉手往家走,刚拐进胡同,远远的,就见家门口站了个男人,待走近了,苏禾惊喜道“大哥”

    是许久不见的杨四海,听见苏禾喊,回身笑道“你家我一路问人才找到这是肉球都这么大了啊。”

    苏禾笑,让肉球喊大伯,打开门让杨四海进家坐。

    自从把乡下老房卖掉,苏禾一直也没回去过,只是偶尔碰上徐老五来县城开会,才问问老家那边情况。

    “听五叔说,你跟嫂子承包了公社鱼塘,鱼养的不错,是咱们公社头个万元户呢”

    当初最不让人看好的二流子杨四海,没想到成为改革开放后带头发家致富的,可把那些勤勤恳恳种地的庄稼人给羡慕嫉妒坏了

    杨四海被打趣的不好意思,抓抓头皮道“啥万元户,我两个儿子哩,不多挣钱以后咋给他们娶媳妇儿”

    说话间,把买的水果还有麦乳精给苏禾,道“大妹子,我这人脾气直,不会拐弯抹角,这次来是想托你家冬子帮个忙”

    当初在乡下,两家门连门,关系处得不是不好,只是苏禾来县城之后,渐渐来往就少了,主要是杨四海两口子不想攀高门头,实在不遇上个事,都不愿来麻烦。

    苏禾心里也有数,眼下听杨四海这么说,知道他必定是有难处,便道“大哥,这里没外人,你直说吧。”

    杨四海道“我想让冬子帮忙租个店面,他熟人多,关系也广,他帮打听我放心妹子你也知道,我要是打听,人家看我乡下来的,指不定怎么坑我。”

    苏禾闻言,笑道“这事容易,徐立冬一会该下班了,等他回来,你跟他好好商量”

    说曹操曹操到,她话音刚落,徐立冬推自行车进了家。

    “爸爸”

    肉球开心扑过去,却被徐立冬捉住她“看看你的爪子,又玩泥了记得爸爸怎么说的”

    挨训了,肉球噘起嘴,作势将泥巴往爸爸裤腿上蹭,被徐立冬笑着躲开。

    “老杨在啊。”他招呼。

    杨四海被眼前这位徐公安拷过手铐,到现在见他都有些发憷,完全没了刚才的自得劲儿,连说两声“在,在。”便没了下文。

    苏禾笑摇头,把他来意跟徐立冬说了下。

    “徐立冬,大哥想在县城开个鱼铺,你帮大哥打听打听,最好在副食品站附近。”

    徐立冬摘下檐帽,蹲压井旁洗手“到副食品站附近干什么年底鲁山升地级市,整个县城要重新规划,到时候要拆了副食品站,打算在城西建个菜市。”

    看看,这就是有熟人的好处。

    杨四海一下来了精神,忙递烟给徐立冬,道“大兄弟,那能不能帮我问问,钱不是问题。”

    徐立冬接过烟,笑着拍两下他肩膀,道“不干犯法事就成,要是给我知道”

    杨四海忙道“不干不干,我现在干得的是正当职业,公家鼓励农村发展副业哩”

    晚上苏禾包饺子,又炒了两个小菜,留杨四海吃了顿饭。

    等吃过饭,见天都黑了,便叫他在县城睡一晚,等明早再回。

    杨四海却是直摆手“不了不了,得回去哩,我那几个鱼塘还得去看。”

    见状,苏禾没再挽留,送走杨四海,又给肉球洗了手脚哄睡,才跟徐立冬说了自己打算。

    她跟徐立冬都没有下海经商的打算,想要生财有道,投资唯一途径。

    顺其自然的,苏禾想到了地产,未来几十年里,拉动经济腾飞的行业里,地产首屈一指,房价涨势更是快得无与伦比。

    眼下改革开放不过两年,南方沿海城市地产已经如火如荼,鲁山这座小县城却还没什么动静,不过也快了。

    苏禾相信,到年底鲁山升地级市,划地建房是早晚的事。

    “你想把县城的私人房买下来”

    徐立冬问她,自己也在考虑可行性。

    县城大部分是公房,允许出租,不允许买卖,也有少部分是私人房,房契在居民手中,只要私下谈妥条件,就能去房管所转让房契。

    苏禾道“这两年咱们存了不少钱,我算了下,有将近三千,估计能买几间房。”

    她跟徐立冬双职工,家中只有肉球一个,不像隔壁孙嫂子家有三个娃要养,工资大部分都存了下来。

    “你抽空打听打听,郊区农村的房也行,占地面积大,还便宜,反正城市扩建早晚要拆过去。”

    苏禾撺掇他,道“现在不积极,以后你闺女可就不如别人家闺女了。”

    这话如同鸡血,让徐立冬来了精神。

    对,他不为自己想,也得为肉球想,他闺女可不能吃苦。

    心里有了盘算,在给杨四海打听公房的时候,徐立冬顺道也留心了下私人房。

    一打听,很快有了结果。

    挨县城边上的红太阳公社打算把原先存放公粮的粮仓卖出去,还有水厂附近有间带院子的平房也要卖。

    这天徐立冬下班回来,饭来不及吃,便骑自行带苏禾先去红太阳公社。

    路上,徐立冬把情况跟苏禾简单说了番。

    “这两年分地单干,上头给的政策又好,公粮交得没以前多了,导致公社不少粮仓都空了下来,公社领导打算卖出去几间,把卖的钱拿去盖窑厂”

    说话间,到了公社大院。

    公社刘书记听说有人要买他们粮仓,一早在等,乡下房不值钱,卖的又是粮仓,一般人都不愿意要,刘书记心里也清楚,所以在双方寒暄过后,苏禾问他多少钱时,他没含糊的直接给了个价。

    “四百。”

    苏禾闻言,问他“有没有房契”

    刘书记道“咱们乡下房子哪来的房契呀不过你放心,买卖谈成,咱们写上契书,盖上公章,到什么时候咱们公社都不会赖账”

    苏禾跟徐立冬对视眼,见他点头,才道“先去看下房。”

    为了多盛粮,时下粮仓盖的要比普通住房更高更宽,冬天阴冷夏天热,而且不容易聚人气,也不怪没人想买这种地方,毕竟大部分人买房是拿来住的。

    不过这些都不在苏禾考虑范围内,她只要占地面积够大,够便宜就行。

    五间粮仓约莫有六百多平方的样子,四百块钱买下,对苏禾来说已经很划算,如果将来城市扩建占了她的房,她得到的只会更多。

    商量之后,两人决定买下。

    之后,两人又马不停蹄去看水厂附近带跨院的平房。

    里外加起来有三百多平方,通电,自来水厨房私家厕所等一应俱全,不过最让苏禾心动的还是它的位置。

    离水厂中学很近,典型的学区房,用脚指头想想也知道将来升值空间会有多大。

    尽管房主要五百多,苏禾还是毫不犹豫买下。

    断断续续几个月,徐立冬一直在留心私人房,碰上合适的就及时买,直到花光两人积蓄。

    若不是钱不够,苏禾甚至想去首都买间四合院。

    四合院啊,随随便便来一套,转手变现起码上亿。

    她把想法跟徐立冬一说,徐立冬笑她痴心妄想。

    “你当买白菜呢,四合院是随便让你买的你去首都房管所打听下,看看有没有人说卖四合院。”

    苏禾不信“大杂院划给机关单位不让买,那些什么李鸿章啦张之洞啦的晚清官宅总还在吧。”

    “你也说是官宅了,既然是官宅又怎么会给你。”徐立冬好笑问道“苏禾同志,你是什么级别干部,领什么级别行政工资”

    苏禾悻悻不说。

    徐立冬捏她鼻尖,笑道“人心不足蛇吞象,能让咱们肉球衣食无忧就行了,贪多未必是好事。”

    “倒也是”

    徐立冬这番话,彻底打消了苏禾念头。月底,杨四海开拖拉机,把杨嫂子还有两个儿子连同家当,都拉来了县城,打算让杨嫂子带娃看鱼铺,他在家捯饬鱼塘。

    知道他们来县城,苏禾抽空带肉球过去了趟。

    杨嫂子家的小二比肉球晚一年生,虎头虎脑十分可爱,约莫是很喜欢肉球这个小姐姐,跟屁虫似的,肉球到哪他跟到哪。

    肉球独生子女,完全没有照顾弟弟妹妹的概念,只顾自己玩,还坏心眼的从台阶上往下跳,小二有样学样,当然摔个狗吃屎,哇得就哭了出来。

    一旁在帮妈妈洗菜的馒头看不下去,仗着已经六岁的身高优势,一把将肉球推坐在地,气呼呼道“再敢欺负我弟弟,我真打你了”

    作者有话要说  推妻一时爽,追妻火葬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