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2 章

作品:《穿成白月光皇后(清穿)

    傅莹向来以自己的理性为傲, 面对现实,她总是习惯分析当下的利弊, 选出适合自己的那种生活方式。

    但是, 她发现在某些事情上要做到理性处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如, 在失去儿子和女儿这件事上, 再比如, 弘历召幸其他的嫔妃。

    这种事情, 若从理性上分析, 绝对没什么好伤心的。毕竟在自己这个皇后暂时无法生育, 且又在失去嫡子的前提下, 让别的嫔妃“替”自己生下孩子, 那也是最正常不过的了。

    更何况,为董鄂妃寻死觅活的顺治帝,也没有只同董鄂妃一人生孩子。

    进一步说,生孩子未必也就能表明什么,只要自己还是一个受宠的皇后, 那么就没什么好怕的了。

    可惜, 理性分析了一堆,傅莹还是郁闷。有时候她想, 若他能在现代与自己相遇, 或许就没这些烦心的事儿了。

    当然这只是自己的妄想了,她什么时候能回去,能不能回去, 都是未知数。

    不过,自此后宫里又多了一些别的八卦,比如谁谁今夜侍寝了,谁谁可能会生下皇帝登基以来的头一个孩子。

    弘历把紫禁城那套规矩全都搬到圆明园来,是不许妃子留在自己身边过夜的。傅莹听那些太监们提到嫔妃们侍寝的规矩时,觉得那真是毫无半分自尊。

    看着那些后妃们还为此沾沾自喜,以此为荣的模样,傅莹就忍不住叹息一番。君权至上的时代,皇帝唯我独尊,这些后妃和自己一样,都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

    弘历还是念旧的,挑选侍寝的后妃都是相处多年的老人,最后入府的塔尔玛并不在召幸的范围之内,另外担心高流素的身体,亦不召幸。剩下的人轮替,然后在傅莹这边呆上半个月,好似做任务一般。

    如此过了两个月,弘历也就厌倦了,于是命太医日日给嫔妃们诊脉,看诊断出是否有身孕。

    傅莹一开始还有些难过,只不过怕给自己引来“善妒”的名声,还能表面装作无所谓的样子。

    后来见弘历这种“不偏不倚”,如同走程序的方式,也彻底明白他并未对这些女子动心,只不过是迫于母亲还有责任的压力。

    想通这些,傅莹也就慢慢“放过”自己了,坦然接受此事了。

    等到六月永琏生辰,弘历下朝自然是要陪傅莹的,不过崇庆太后先把他们二人叫到自己的住处用了晚膳。

    晚膳快结束时,崇庆太后突然把自己乌木镶银的筷子朝碗上一搁置,对他们二人说道“今日你们可知是什么日子吗”

    傅莹同弘历岂能忘记永琏的生辰,傅莹眼睛一酸,没有说话,还是弘历回道“儿子怎能忘记呢,今儿是端慧太子的生辰。”

    自从永琏去世之后,弘历每每提起儿子,即便在私下也不再称呼儿子的小名,而是叫他“端慧太子”,以此表明永琏曾是自己中意的继位者。

    崇庆太后用丝帕擦着眼泪道“看来你这个当爹的没有忘,今儿是长生的生辰呢。”

    弘历忍着泪意道“儿子怎么会忘记呢。”

    崇庆太后道“长生虽然不在了,但我还是给长生做了长寿面,你们也别嫌我多事,毕竟长生是我最喜欢的孙子。如今长生是吃不到自己的长寿面了,你们这当父母的替长生吃了,也算是全了我的心意了。”

    听崇庆太后说这些,傅莹忍不住落泪道“多谢太后还如此惦念长生,我也亲手做了点心呢。去年我做了一些,不料长生吃得太饱,一块都没有吃”说到这里,傅莹泪如雨下,想说又说不下去。

    崇庆太后以为她说完了,点头叹气道“罢了,这长寿面要吃,点心也要吃的。”

    因为想到伤心之事,三人皆是落泪连连,傅莹也好、弘历也罢,连同崇庆太后吃得长寿面还有点心都是相当无滋味。

    吃完之后,崇庆太后直说自己身上难受,要去休息。

    弘历真以为母亲有什么身体上的不适,正要叫太医时,却被芳桃阻止道“皇上莫要寻太医了,太后这是因为端慧太子的事儿难过呢,让太后好好一人休息片刻便好。”

    芳桃跟随崇庆太后多年,自然对崇庆太后的一切都很了解。听芳桃这么说,弘历也就放下心来,微微点了点头,同傅莹一起离了这里。

    离开母亲这里,弘历同傅莹来到长春仙馆的外面,他看着围着长春仙馆的流水,一时该不知去往何处。他回身问傅莹道“你可有什么想去的地方”

    傅莹刚刚还在伤痛之中,弘历这么突然一问,一下子不知该怎么回答。

    她看了看四周,道“我也不知该去往何处,皇上若有什么想去的地方,我陪着皇上便是。”

    其实,弘历也并没有想去哪里,他只是想离开这里。长春仙馆有太多触景生情的地方,他继续呆在这里不过是徒生悲伤罢了。

    见帝后二人都没有主意,李玉便在一旁提议道“皇上,武陵春色那边的荷花开得正好,皇上同娘娘要不去看看。”

    武陵春色最好看的其实是桃花,以前雍正在的时候还叫过桃花坞,虽然那地方有荷花,但绝不是观桃花最好的地方,不知道李玉为什么要他们去那个地方。

    弘历一时也不知该去哪里,听李玉提到武陵春色,便顺口说道“便去那里吧。”

    李玉听罢,唤来抬轿的太监,抬着弘历同傅莹来到了武陵春色。

    傅莹走到水边,看到这里荷花亭亭直立,确实不错。

    李玉又道“皇上既然来到水边,要不同娘娘坐坐船吧。”

    见弘历点了点头,李玉便命人去准备。

    自从弘历当了皇帝之后,傅莹便再也没有机会乘那种只容得下他们二人的小船了,坐的都是这种画舫,有篷有顶,十分漂亮,上面乘坐七八个人根本不成问题。

    见了不同的风景,弘历果然心情好许多,他一边坐在画舫中看风景,一边对傅莹说道“我最向往的便是南方美景,如今想着建长春园,便多些水景,好似江南风光。”

    傅莹笑了笑,没有说话,她想着他以后有的是机会去江南游玩呢。

    她想起以前很多次同他一起同船之景,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二人新婚不久那次乘船,因她落了水,所以印象十分深刻。

    那时的自己,看他就像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本以为不可能喜欢他,最终却陪着他“年轻一回”,然后又来到自己穿越之前年龄,二十八岁。

    可现代二十八岁的自己,经历得却远远没有现在多。如今想来自己那在现代二十八年的人生真的太平静了,按照父母要求,读书找工作,没有恋爱经历,乏味至极。

    见傅莹不说话,弘历以为她依旧沉浸在悲伤之中,于是坐到她身边,说道“凡事莫要太悲观了,你我还年轻,总还有机会的。若实在不行,便将旁人的孩子抱过来,自小养在你那里。生的不亲,养的亲,不怕没有后。”

    傅莹听弘历有意夺别人的孩子给自己,想自己也是生过孩子的人,知道母子连心,她再难过也不会做这样的事,于是阻止道“皇上不可,天下哪个母亲怀胎十月不辛苦呢望皇上体谅女子怀胎辛苦,不要让孩子离了生母。”

    弘历道“这宫里有低位嫔妃不得自己养子的规矩,再说,能养在你名下的孩子,也是他修来的大福,他生母还有什么不乐意的。”

    看到傅莹依旧微微摇头表示不赞同,弘历一摆手道“罢了,不提这些了,若你我有孩子,还要别人的孩子干什么。”

    说完回到原处,继续赏景。

    又见李玉同摇橹的太监正在说什么,于是把李玉唤到身边,问道“你倒是清闲,同旁人磕什么牙”

    李玉听弘历唤自己,忙回到弘历身边道“皇上,奴才听说这武陵春色的荷塘有一株罕见的并蒂莲,正想着让这边的人指给皇上看呢。”

    因并蒂荷花十分罕见,弘历听罢十分高兴,道“原来你这奴才要我来这里,是为来看这并蒂莲呢,果然是有心了。”

    李玉躬身回道“不敢不敢,皇上高兴就好,这并蒂莲是祥瑞,皇上近日有大喜呢。”

    弘历听闻有并蒂荷花,便唤来傅莹,让她陪着自己一起寻。

    荷塘极大,众人多少眼睛都没寻到。李玉怕弘历以为自己诓骗他,知道这是极大的罪,急的忙问那摇橹的太监道“你可确信是这一带吗”

    那太监十分笃定地说道“回禀李公公,那花就在这里,定然错不了的,但怕”

    “怕什么”李玉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问道。

    “怕这莲花被人摘了去。”那太监小声回道。

    “谁敢摘若真摘了,朕决不轻饶。”弘历道,他半天没见并蒂莲也有些急了。

    “这园子里的花草树木,他们没命令还真不敢动,何况这个地方只有坐船才能到,想必没人来此摘吧。”傅莹虽好奇,但却不心急。

    “若是找不到,就是你摘了,不是你管船的吗”李玉对那太监说道。

    那太监怕弘历怪罪,睁大眼睛去找。正想着如果找不到该怎样交代时,听到一女子的声音道“快看,那便是并蒂莲吧。”

    听到玉净提到并蒂莲,傅莹急忙顺着她手指的地方看去,见在荷叶之下,藏着一株莲花。

    与普通莲花不同,这并蒂莲分长在左右两侧,远看就像是一株大得变形的莲花,也怪不得众人难寻呢。

    弘历看到那并蒂莲,高兴道“就是它了,想我上回见并蒂莲还是在我大婚前一年呢。”说完,又让人去将那并蒂莲摘下。

    傅莹想着这并蒂莲还是好好养在这里长久些,便对弘历说道“皇上,就让这并蒂莲好好开着吧,摘下来怕存在不了几日。”

    弘历摆手道“并蒂莲是祥瑞,摘下来让额娘看看也好。”

    傅莹听他提到太后,自知自己不便再劝,眼见李玉指挥会水的太监,下水将那并蒂荷花摘了,小心递给了弘历。

    弘历一拿到并蒂莲花,就交到傅莹手里,对她说道“并蒂莲乃夫妇同心之兆,今见此花,我心甚喜。”

    傅莹从未见过并蒂莲,如今见这莲花一左一右,花莲相连,确实很神奇。

    李玉道“皇上,如今摘了这花就赶快回去吧,免得时间久了就蔫了。”

    弘历深以为然,命人将船掉头,速速回去。

    傅莹拿着这株并蒂莲,心里暂时忘却来之前的伤痛烦恼。

    作者有话要说  并蒂莲形成的概率是十万分之一,确实很罕见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