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番外4

作品:《穿成白月光皇后(清穿)

    即使很多年之后,塔尔玛回忆起当年选秀,自己被指给弘历为侧福晋的时,依旧能感到欣喜。

    那时她不过十几岁,参加选秀虽也渴望自己能被选上,但她自知自己的出身、模样在众多秀女当中并不出众,被选上的希望着实渺茫。

    但出乎意料的是,雍正竟然给她留了牌子,更令她没想到的是,雍正还把她指婚给四阿哥弘历,做他的侧福晋。

    一切都出乎她的预料,她觉得命运待她真的是太好了。因为弘历是未来大清的皇帝,几乎是众人心里都明白的秘密,她被封为弘历的侧福晋,以后肯定不会太差的。

    家里人在她出嫁之前,替她打听了一切能打听到有关弘历的事,比如他身边有几个格格,比如嫡福晋叫什么。

    家里人还告诉她,四阿哥同自个儿的嫡福晋感情极好。不过他们也安慰她,说这位嫡福晋是个贤惠之人,要她不用太害怕那位嫡福晋。

    她并没有把家里人的话放在心上,想着自己嫁过去本本分分就是了,没有自己无错还被嫡福晋难为的道理。四阿哥弘历就算同自个儿嫡福晋感情再怎么好,也不可能不给旁人一点机会。

    她是好胜的。想着自己比那位嫡福晋年轻许多,嫡福晋会有红颜老去的那日,自己肯定会有机会的。她单纯地认为,年轻是自己最大的资本。

    侧福晋出嫁之礼要比嫡福晋简单一些,但对于皇家来说,即便是皇子娶侧福晋,排场肯定也小不了。

    因为自己要嫁的是大清未来的皇帝,她多少还是有些紧张的,等弘历挑起她盖头时,她都不敢直视他。

    等一系列礼节结束之后,她按照惯例是要独自坐到天明的。她听别人说,弘历忙完这边的事儿之后,就去了嫡福晋那里。

    她虽然觉得心里有些不舒服,但又想这是习俗,她不能睡,弘历却是要休息的,既然要休息,那么自然要去平日休息的地方。

    果然第二日晚上,弘历便来他这里歇下来了。她记得那是她头一回认认真真地看自己丈夫的样子,见他双目有神,鼻梁高挺,着实是好看。

    她红了脸,低头想过去帮他解衣就寝,弘历却自己脱下了衣服,然后把衣服交给自己身边的太监。

    他对她说,他来这里是不想让别人说他冷落新人,还要她认清自个儿身份,不要对嫡福晋不利。

    她有些吃惊,想自己一个刚过门的侧福晋,哪里有那个胆子做不利嫡福晋的事儿,要劝嫡福晋不为难新人好像才是常人的想法吧。

    她见他的脸上是难以拒绝的威严,她只能唯唯诺诺地答应。

    弘历躺在她身边,她却不敢过分靠近他,因为她能感觉到他的冷漠。

    在自己这里住了几日之后,弘历就又回嫡福晋那里休息了。她觉得他回去也好,因为他在她这里的几日,她睡得一点都不安稳。

    相比弘历的冷漠,嫡福晋傅莹却亲和许多,真如家里人说的那样,是个贤良淑德的女子,而和她平起平坐的那位侧福晋高氏却冷淡许多。

    她一个新人到了这里,年纪小却地位高,她有些害怕自己不能服众,幸好嫡福晋傅莹为她出面,让旁人不敢小瞧她。

    她万万没有想到,原以为可依靠的四阿哥弘历,对她是那般不屑一顾,而心有防备的嫡福晋傅莹,却为她考虑诸多。

    在她嫁过来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雍正皇帝突然暴毙,她的丈夫成为新的皇帝,而她被封为娴妃。

    她本就是潜邸的侧福晋,被封为妃也是情理之中,可让她觉得不公的是,同样为侧福晋的高氏却被封为贵妃。

    毕竟贵妃可以不止封一个,为何高氏能封贵妃,她就不能

    弘历还是阿哥的时候,自己就是一个没存在感的人,唯一让她觉得有底气的就是自己的身份,可如今高氏成了贵妃,自己却只封了娴妃,她着实心中难平。

    但她表面却装着无所谓的态度,毕竟也算是大家闺秀,计较之意是不能显露出来的。

    从侧福晋到娴妃,她依旧是那个没什么存在感的女人。她明白获得弘历的青睐是不太可能了,反正后宫之中除了升为皇后的傅莹,其他人比她也好不到哪里去。有了对比,她心里就平衡多了。

    没了争宠的念头,她就本本分分做自己的事儿。后宫有傅莹料理,傅莹忙不过来也会找高贵妃帮忙,她这个娴妃完全是个闲人。

    除了侍奉崇庆太后之外,她做得最多的事儿大概就是呆在自己宫里绣花吧。

    平静的日子是在端慧太子永琏去世之后打破的。

    作为皇帝唯一的嫡子,弘历内定的继位者,永琏去世对弘历还有傅莹的打击不可谓不大。

    正因为嫡子夭折,皇帝膝下子嗣稀薄,崇庆太后出面劝弘历作为皇帝,应该为大清多生育子女。

    后宫女子终于有为皇帝生育子女的机会,可令她心寒的是,很多嫔妃都有被召幸的机会,唯独她和高贵妃却不在其中。

    高贵妃是因为身体原因,而她呢多半还是因为弘历不喜欢自己吧。

    嫔妃们之间的争斗比较都是在暗处。那些低于她位份的嫔妃,表面上对她不失礼数,但她知道,她们心里都在暗自笑她,这口气如何能忍

    自己的心事还是被崇庆太后发现的,崇庆太后虽然没有问她为何不快,但也能猜出其中原因。

    崇庆太后过来安慰她,说弘历不召幸她,还是因为她进府晚,同旁人相比,弘历对她还不算了解。

    听了崇庆太后的话,她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她在弘历身边也有几年了,怎么能说不了解呢归根到底还是弘历不喜欢自己,不想去了解罢了。

    所有的苦痛,她都只能放在心里,却无处宣泄。眼看着苏采薇、金蓉、清格勒都生下皇子,而自己在这后宫里却依旧没有什么存在感。

    直到最后,苏采薇同她平起平坐,她觉得自己最后一点引以为傲的东西都没了。

    不过,作为潜邸的侧福晋,即便是真的同苏采薇平起平坐,她还是有一些优势的。在高贵妃去世之后,傅莹很多事情处理不过来,就交给了她。

    虽然弘历对自己算不上好,但命运似乎偏爱照顾她。

    乾隆十三年,皇后傅莹崩逝在东巡的途中,一时中宫位置空悬。她想帝后感情那么深,估计弘历是不会再立皇后了,但这回崇庆太后又出面了。

    弘历迫于母亲的压力,不得不立一位新皇后,在崇庆太后的力荐之下,她成为这位新皇后的人选。

    命运再一次垂青她,她虽然为此感到惊喜,但同时也在忧虑,弘历那么抗拒续弦,她这个新皇后以后的日子会好吗

    果然在弘历圣旨之中,她先是听到弘历对逝去傅莹的诸多赞美,而后是一二再再二三的表明,自己立新皇后是为了孝顺母亲,不是因为后宫需要皇后。

    她觉得很尴尬,自己这个皇后已被天下人得知只是皇帝迫于太后的命令所立,她算什么

    在傅莹的丧期之内,她暂时被封为皇贵妃作为过渡。弘历执意要为妻子守孝,虽然这听起来甚是荒唐,毕竟“夫不忌妻”,但弘历也不在乎这些了。

    曾经因为皇后丧期内的“剃发事件”,弘历被人说是“宠妻灭父”都无所谓,难道他还在意这点事吗

    即便是既定的未来皇后,弘历也不许她去行“亲蚕礼”。直到傅莹丧期期满,她被封为皇后之后,她方才有资格登上亲蚕坛。

    她知道自己当这个继皇后是要受委屈的,她也努力想做一个好皇后。既然弘历那么喜欢先皇后傅莹,那她便把傅莹当成自己的榜样,言行处处模仿傅莹。

    自己的用心,终于换来弘历的回应。有一天他突然对自己说“其实错也不在你,罢了,我又何必同你计较呢孝贤皇后已死,我还是好好做一个皇帝吧。”

    那一刻,她真的以为弘历已经彻底放下傅莹了,她不再是那个备受冷落的皇后。

    接下来的几年,是她人生最得意的时刻。她为弘历生了三个孩子,虽然只有十二阿哥永璂活下来,但毕竟生的是阿哥,又是嫡子身份,她觉得永璂还是有机会继承帝位的。

    后宫女子最大的期望莫过于生下下一任皇帝,她也不例外。

    可她发现自己想得太简单了,弘历对永璂并没有特别的偏爱。当年傅莹在世时对嫡子的偏爱,他在永璂身上并没有表现出分毫,反倒对庶出的五阿哥永琪相当看好。

    她不傻,她明白这一切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他极爱傅莹。她知道弘历放不下傅莹,所以她并不强求弘历能忘记傅莹,可她实实在在低估了傅莹在弘历心里的位置。

    但更可怕的是魏长思的得宠。这个傅莹身边的小宫女,弘历常常说她颇有傅莹当年的风范。大约是从她身上看出傅莹的影子,她成为弘历身边最得宠的女人,一时风头无人可及。

    她这才明白,无论自己模仿傅莹模仿得再怎么像,都比不上魏长思沾了伺候傅莹生前的光,她一辈子都要活在傅莹的阴影中了。

    这还是她头一回这么怨恨傅莹。

    往后弘历的每次怀念、祭奠傅莹,都让她不平不满。这不满一点点地积累,直到弘历第四次南巡时彻底爆发。

    那时弘历刚给她过了千秋寿辰,路过济南时,弘历想起当年傅莹再次染病身亡之事,又是痛哭不已,还写下一首诗。

    那首诗字字如匕首,刺痛她的心。她的不满终于在杭州宣泄出来了,彼时弘历又念叨起傅莹的生辰,可傅莹的生辰离她很近。她能感觉出弘历给她过生辰不过是为了应付,而傅莹的生辰却是放在心里。

    那个晚上,她做了最后的抗争,她剪下自己的头发表示同他恩断义绝,不光如此,她还刺痛了他。

    他不是极爱先皇后傅莹吗那她就告诉他,是他间接害死了傅莹。

    看着他痛苦的模样,她觉得这么多年来自己心中的怨气终于出了。她活得真是太憋屈了。

    她以牺牲自己方式报复了他,她没有后悔。弘历果然如自己料想地那样,给了自己最差的待遇,变着法儿地折磨自己,只是没有废掉自己这个皇后。

    她知道他不敢,自己也没什么大过错,剪发不足以成为一个废皇后的理由。更何况他那么爱面子,想必在他的皇帝生涯中,他还不想留下废皇后的污点。

    但她没想到他的报复是那么疯狂,当永璂看她时,哭着和她说,他的阿玛是如何无故惩罚他时,她才有些后悔。

    她后悔自己一时冲动连累了儿子,她可以不要前途但儿子不可以。

    这种悔意让她迅速病倒,弘历为了继续折磨她,不许永璂来探望她。

    临终之前,她看着空荡荡的宫殿,还有两个对自己冷眼相待的宫女,不禁想起自己十几岁时,被雍正指为弘历侧福晋的那一刻。

    她想命运到底是对她好还是不好就今日的结局而言,命运无意是给了她一颗包糖的毒药,尝起来美好最终却是致命。

    她宁可当年自己没被选上,那样嫁一个门当户对的普通人,或许就能善终。要么,自己就一直当那个默默无闻的娴妃也不错,那样也能终老。

    命运对她还是太残忍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小铭同学”,灌溉营养液42019091016:34:43

    感谢“iss秦霈乔”,灌溉营养液12网,,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