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四)

作品:《女主角[系统]

    1874年1月7日,圣诞节才刚刚过去。

    转眼间, 1月14日新年这一日就要到了。

    俄罗斯如同中国一样, 除公历外, 还有古老的民间历法。

    根据俄罗斯东正教的历法, 圣诞节和新年要比欧洲的节日晚两个星期。

    也就是说, 1月7日是俄历圣诞节;1月14日是俄历新年。

    提及俄罗斯庆祝的公历新年, 还有一段长长的历史

    最初,其实俄罗斯民族的新年是每年初春时分的3月1日。

    因为俄罗斯大地靠近北极地区,春季到来的时间要比其它地区来的晚。

    那时候, 每年的3月1日当天都会举行祭祀太阳的隆重仪式。

    15世纪末期,受到拜占庭即东罗马帝国, 又称新罗马的影响, 俄罗斯又将新年改至每年的9月1日。

    并一直持续到1699年才由彼得大帝依照西欧各国的传统习惯改为今天的1月14日。

    1874年1月13日,卡列宁家

    这一天, 安娜牵着谢辽沙的手, 含笑目送着去部里工作的卡列宁。

    回到屋内, 安娜开始指挥着仆人们用装扮起大客厅, 俄罗斯新年是一年中最为隆重最具民族特色的俄罗斯传统节日

    “管家, 前儿送的常青树里, 各自选两种松树、柏树、枞树搬进来吧, 别的就留在大门口。谢辽沙, 你去用彩带装扮大客厅吧。”常青树装房屋,以示吉祥,塔形的枞树象征着生命常青, 此后枞树成为圣诞节和新年的主要标志。

    每逢新年,每家每户,大街小巷,都会布置得很漂亮。

    “妈妈,是这样子吗”谢辽沙那双碧蓝的眼睛充满着欢喜,而那条他新得的萨摩耶犬在他的脚边打转,他小心的踢它一下,它又扑上来,他又轻踢下,它再扑上来,乐此不疲,谢辽沙的嘴角始终含着腼腆的笑。

    “嗯,不错,就是这样子,谢辽沙。”安娜笑着鼓励。这个孩子被娇养得像个小姑娘般,动不动就会脸色,动不动就会含泪,动不动就会害羞。

    那句曹操骂汉献帝的话,挺合适他的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

    每一年的1月初,是俄罗斯人狂欢的日子,新年、圣诞汇聚于此,长达3个星期的狂欢日,除了在餐桌上度过,长久以来,俄罗斯人习惯于购买新年礼物,添置欢乐饰物,举办家庭派对,或者出国旅游。

    今年,安娜没有参加过上流社会的各种名目的聚会,她几乎天天在家里陪着谢辽沙度过。

    可,卡列宁则不同,他不光光得在聚会中出现,还得将开春后的工作事宜安排妥当,因为他每年开春后都得去国外进行温泉辽养,直到夏季才回国,重新投入忙碌的国事中。

    回到小客室的壁炉前,吃点心喝茶休息时,安娜搂过白净的、漂亮的谢辽沙,细细说着贵族学校的种种好玩之处。

    “妈妈,我真的可以去学校吗”谢辽沙仰头,用那依赖的眼神望着安娜。

    “嗯哼,那里有与你差不多大小的同伴们,你可以交好喜欢的同学。”安娜嫩白细长的手指抚过谢辽沙那头金色的鬈发,心道过长了,该修一修。

    原作中,卡列宁最后也是将谢辽沙送到学校,同学们的影响对他起了很好的作用,他十分健康,而且学习得很好。

    原文是这样形容他的穿着蓝外衣和长裤,灵活而潇洒地走进来的肩宽体阔的漂亮小伙子。这个少爷看上去又健康又快活。

    “那是不是不用家庭教师了”谢辽沙碧蓝的眼睛发亮。

    这个年龄的孩子都不大喜欢家庭教师

    安娜将下巴抵到了谢辽沙的发顶,柔柔地道“是的。她有了别的工作。”当然会另外请一位周末教师,贵族家的孩子们都是这样过来的。周末教师更多的是陪伴,是玩耍。送去学校是因为孩子们需要同龄伙伴,特别是男孩子们。没有兄弟姐妹的童年是孤单的、寂寞的。

    “妈妈,妈妈,我好高兴啊。”谢辽沙还是个不需要掩饰自己心情的孩子,多坦率啊,多好啊

    “宝贝,近期是不是觉得学习很容易啊”安娜将第一颗抽奖得到的智力丸给了他。

    “嗯。记得很快,不过念三回就记住了。”谢辽沙扬起眉毛,说不出的小得意。

    “像你爸爸,你不光眼睛长得像爸爸,还有聪明的脑瓜子也像爸爸。”安娜将这锅毫无负担地甩了。其实谢辽沙那双眼睛只是颜色像卡列宁,别的还是与安娜的眼睛十分相像的,十分灵活、漂亮。

    “那,爸爸爱我吗”谢辽沙抿嘴小声问,内心是渴望父亲爱他的。

    安娜亲了亲他的额头,道“爸爸最爱你了,只是爸爸很忙。以后,谢辽沙长大了也会很忙很忙的,会成为像爸爸那样子的大人物。”这孩子与卡列宁相处时间太少了,卡列宁又不会软和些对待唯一的儿子,以至于让这孩子打心底有些畏惧自己的父亲。

    这可不是好的现象

    但,血浓于水。

    血脉亲情,只要父子俩多多相处就会好的。

    “嗯。不过,我最爱妈妈了。妈妈不要忙好不好”谢辽沙抬头望着安娜,要求着。

    “呵,过不了几年,当你长大了,就会觉得妈妈好烦啊,这也管那也管,恨不得不见妈妈。”安娜捏了捏谢辽沙的高鼻梁,笑道。

    “才不会呢妈妈”谢辽沙红着脸抗议。

    “哈哈你不像你爸爸,也不像你舅舅,你舅舅小时候”安娜跟他细细地说起来,安娜在姑妈家里的事情。

    次日

    整个圣彼得堡几乎是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欢声笑语,大家聚在各家的新年枞树边,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包括打盹的老人与早眠的小孩。

    “谢辽沙,去,与你爸爸说说话。”

    “嗯。”

    今晚,卡列宁家的新年餐桌格外丰盛的,厨师们煞费苦心,送上来各式的开胃冷盘,热菜,甜点,让人垂涎欲滴

    当然还有新年中必不可少的香槟

    按俄罗斯习俗,庆祝新年应该先喝香槟酒,然后才可以喝其它酒享用新年晚餐。

    当,圣彼得堡彼得一世的青铜大钟响过12点时。

    卡列宁,谢辽沙和安娜,以及新年纵树下几乎所有的人都停止了一切活动,高呼乌拉俄语ya,相互祝贺,开怀畅饮。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民族传统中也有一位和蔼的老爷爷形象,他就是严冬老人。在俄罗斯人的眼里,“严冬老人”从天空中飘下的第一片雪花开始就存在了,并非只是在节日才出现。

    严冬老人每次在新年期间的亮相时,身边总会跟着自己的孙女雪姑娘,她头戴俄罗斯传统珠冠,为孩子们送上祝福。

    在俄罗斯人民心目中,新年的庆祝活动绝不能少了雪爷爷和雪姑娘。

    新年过去了

    又迎来了1月19日的耶稣受洗节。

    圣彼得堡的人们仍然保持着高涨的情绪,继续制作美味的菜肴,继续到亲朋好友家串门。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

    1874年3月1日,初春时分

    每年三、四、五月份,便是俄罗斯的春季

    这段时间,圣彼得堡很多地方依旧处于白雪覆盖当中,但相对于冬天的美丽雪景,春季的雪显得有些脏

    这段时间,寒冷已经开始散去,偶尔也会下雪。

    今年,谢辽沙已经九岁了。

    安娜先经过谢辽沙的同意,又在晚餐时向一家之主卡列宁汇报一声一天之内,唯有晚餐是一块儿用的,还是有客人在场的情况。两人也只有在晚餐时间能说说事情,因为他们的作息时间截然不同她是九点多上床,五六点起;他是一点左右上床,十点左右起;早餐各用各的,午餐他在部里用,她在家里与谢辽沙一起用,将谢辽沙的保姆辞退了又聘请了新的周末家庭教师,这一位是个不过二十出头的男教师,安娜是让谢辽沙自己看过,并在他满意点头之后,才留下他。

    又是一个晚餐时间,安娜对卡列宁说“亲爱的,您还记得明天上午送谢辽沙去学校的事吗”

    卡列宁笑着点头。

    “那么,您是不会提前离开的是吧”安娜笑问。她可还记得之前与他说定的三小时谈话,他依旧没有空出来呢,也就是俩人一直没有时间谈呢。

    “是的。只是,只是这样一来,你不是更加枯燥了吗”卡列宁关切地反问。

    “请您放心。我对自己有别的安排。”安娜神秘地笑了。

    “”卡列宁挑眉询问。

    “”安娜只笑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