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第一第百二十三章

作品:《另嫁(穿书)

    如今看到他的样子,柯清瑶都庆幸自己嫌弃麻烦。看这没有病得有点严重, 要是缺医少药, 估计等不到祁奕回来, 他就已经死了。

    “多谢二嫂。”祁煦靠在椅子上,微微笑着朝柯清瑶道谢。

    看模样,似乎是真心实意的。

    “不必言谢, 二弟生病, 本就应该让大夫来治。”柯清瑶谦虚。

    实在是祁煦的模样看起来太可怜了。以往身姿笔挺如竹,风度翩翩的年轻人, 变成了如今这样病弱的模样,比起祁康还要差些。

    他似乎也不在意柯清瑶说了什么,看向祁奕, 笑道“二哥果然厉害,我都听到门口的侍卫议论了,如今炜王府和他打下的所有城池,都尽归了庆王府, 想来, 离重振庆国当年的国威也不远了”

    说到这里,他自嘲的笑了笑, 眼神落在窗外的树枝上,“只是不知我还能不能看到那一日。”

    祁奕顺着他的眼神看向窗外,淡淡道:“三弟好好养着, 养好身子要紧。”

    祁煦听了, 讽刺一笑, “弟弟我,大概是好不了了。”

    他看向柯清瑶,又看了看祁奕手里的孩子,笑道“其实我一直不太看得起二哥的,二哥一直在皇宫,皇上对于质子肯定不会精心教养,且二嫂的名声我那时觉得,二哥这一辈子,大概就要奉承着二嫂过了。”

    “可是如今看来,二哥的日子才是过日子,夫妻相得,儿子可爱,权利尽在手中而我”

    他抬起手,看着手背上的青筋,自嘲道:“没了好身子,等于输了所有,我那个嫡亲嫡亲的大哥,临了了还给我致命一击,可笑我还相信他和我起码还有一点兄弟情分。对他毫无防备”

    “所以,你是报复他,才撺掇着大嫂去说服李大人想要对我动手”柯清瑶淡淡问道。

    祁煦并不反驳,淡淡一笑,更显得虚弱,只是他笑起来多了几分人气,“王妃又不会出事,我只是不甘心。凭什么我就要死了,而他的儿子还能好好的活着,日后二哥顺利坐上皇位,一个亲王之位跑不了可是如今出了这种事就不同了,众目睽睽之下做出这种事,他的妻子儿子都完了。”

    说到最后,他语气神情都得意得很。

    祁奕冷笑一声,“你当初是不是还抱着侥幸,若是李大人真的成了,在我没回来之前,庆王府说不定还由得你兴风作浪。”

    “今日你说这些话,心里也矛盾得很吧既想让我对他们对她们好一些,又觉得不甘心”

    祁煦面色一变再变,显然都说到他心里去了。

    “我请了大夫,让他给你请脉。”祁奕淡淡道。

    大夫很快进来,请了脉后恭敬道“三公子气血两虚,若是不好好调养,恐会”

    祁煦似乎早有预料,笑道“会死是不是”

    大夫低下头沉默,半晌才低声道“三公子的病症和当初大公子的格外相似,不知是不是”

    “好了,你下去吧。”祁煦淡淡道。

    “二哥如今知道我为何对大哥不满了吧”

    祁奕不答,半晌站起身,“大夫会每日来给你把脉。”

    “对了,我打算将华郡主押送给京城”

    “带走就是。”祁煦毫不在意,随口道。

    祁奕吩咐人去将柯清华带了过来,柯清瑶那一次将信给了祁煦看后,这对夫妻真的不再见面。

    当柯清华看到面色苍白如纸,虚弱不堪的祁煦时,吓了一跳,怀疑的目光看了看柯清瑶和祁奕。

    柯清瑶也不解释,随她怎么想。

    “我打算将你送进京城。”祁奕淡淡道,不是商量,只是告知。

    柯清华看到完好无缺的祁奕,身上连个小伤疤都没,顿时生出不好的预感。

    这些日子她被关在煦院,几乎是与世隔绝,不知道外面发生的事。但是如今祁奕比起以前黑了些,身上的嗜血味道浓厚,一看就是手上沾了不少人命的,他们打赢了

    祁奕赢了,那威胁祁奕的炜王

    “为什么去京城我要去桐城,相信我父皇很乐意赎回我。”柯清华抱着一丝侥幸,淡淡道。

    “呵呵”祁煦笑出声。

    笑声满是不屑和讽刺。

    柯清华怒转向他,凶狠的目光瞪着祁煦。

    “你笑什么”

    “我笑你搞不清楚状况,如今哪里还有元国还做着你长公主的梦呢,想要庆王府做封地真是不自量力,你父皇,就和当年我父皇一样,刚愎自用,高傲自大,不听劝阻,败了不是情理之中”

    祁煦的话让柯清华面色苍白起来,那一瞬间的面色和祁煦也不差什么了。

    “我父皇他”

    祁煦看到她苍白的面色,冷笑道“自刎了哦”

    柯清华后退一步,摔倒在地上。

    祁奕不耐烦了,站起身道:“带走。”

    柯清华被两个嬷嬷半拖着往外走。

    柯清瑶和祁奕走在前面,突然听到后面的柯清华一声尖利的嘶吼,声音绝望。

    祁奕握紧柯清瑶,皱眉回身。

    “是我错,父王,是我错”柯清华先是大声,随即声音越来越小。

    “我不应该贪心。”她的嘴角的笑容讽刺。

    柯清瑶电光火石间明白了什么,看向祁奕,“能不能带她去偏僻处”

    祁奕点点头。

    煦院隔壁就是当初的辰儒院,祁奕带着人将柯清华带了进去。

    她还在喃喃,“我不应该不甘心,本就不是属于我的,好好做三夫人有什么不好”

    柯清瑶断断续续的也听不出什么,她只想知道一件事,“华儿,为何你对赋儿不同”

    柯清华被她这温柔的嗓音问得清明了些,抬眼看向柯清瑶,嘴角的笑容讽刺,眼神里东西太多,有嫉妒,有释然。

    “那是因为他是未来的国君。”最后一句话声音极轻。

    柯清瑶微微皱眉,也就是说,柯清华知道赋儿是未来的国君,所以才对他格外不同,她是不是还想过将赋儿抱过去养

    柯清瑶不想再问。

    祁奕站在一边,听到这里眼神微深。

    柯清华被送回了京城,与此同时,京城的国书到了。

    过去的二十年里,易国皇室送来的都是圣旨,也被庆王府视为耻辱。

    而此次送的却是国书,严帝在国书上言,此次易国危机,有赖庆王府才解除得如此之快,若庆王府愿意将解救下的二十个城池原样归还,易国愿意答应庆王府重新立国,日后平起平坐,不再需要上贡。至于炜王府地界,则是作为柯清瑶的嫁妆,两国结百年之好,签订百年盟约。盟约内包含若干条约定,如百年之内绝不动兵,互通贸易,可互相结亲,等等百余条。

    柯清瑶有幸看到了那封国书,有些名词颇为新颖,一看就是柳仁带头写就的。

    且这份国书对庆王府来说并不公平,明明祁奕还打下了二十个城池,若祁奕不签,撕毁这份盟约,那二十个城池就是庆王府的,若严帝不答应,再出兵讨伐,谁胜谁负还不一定呢。

    “果然是皇上。”一点亲情都没顾,柯清瑶感叹。

    祁奕却直接在上面盖上了庆王印鉴,快得柯清瑶都没有反应过来,她微愣了一下,看到上面新鲜出炉的大红庆王印,忍不住道“你会不会后悔”

    祁奕一笑,“不后悔,就当那二十个城池是娶你的聘礼了。”

    柯清瑶也反应过来了,事情已经如此,多说无益,“那也得写清楚。这是庆王府愿意还给易国皇室的,不是本来就是他们的。”

    祁奕满意的笑了,“果然是女儿家外向么”

    柯清瑶瞪他。

    祁奕又笑,笑了半晌却正色道:“当年我住在皇宫,皇上他对我不错,若不然,我早已死了。”

    好吧,可能这才是最大的原因。

    无论因为什么,祁奕下了大印,不满的大臣自然是有的,不过因为此次是祁奕亲自带兵征伐的,大臣也不敢多说。柯清瑶觉得大概是祁奕身上的杀伐之意过于浓厚的缘故。

    国书签了,庆王府不再是庆王府,而是要重新恢复为国,此事一出,欢呼声震天,举国上下欢腾不已。

    虽以前易国没有压迫过庆王府,可那就像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刀,随时可能落下,如今百年盟约一签,最起码百年之内再无战乱。

    二十年前和这一次出征,都死了不少人,用他们的鲜血才造就了这份盟约,虽是黄色的纸,却能从上面隐隐看出大红来。

    祁奕忙了起来,无论是炜王府地界还是庆王府的事情,他都许久没有亲自处理过,哪怕就是听大臣念给他听,他也有必要知道的,且他还要筹备登基大典。

    不单单是登基大典,同时还要定下的是礼法,虽然有以前的庆国礼法比照,虽不至于手忙脚乱,但是每日都忙到了深夜。

    与此同时,祁奕还要将立后大典也要在同一天举办,遭到众大臣反对,称:与礼法不合。

    皇后再尊贵,也是不如帝王的。

    祁奕则道:“新国新气象,改变就从这里开始。”

    说得义正言辞。

    多数大臣都噤了声,还想要再劝的,余光喵到祁奕不容拒绝的目光,都低下了头。

    说到底,祁奕立后和他们头上的乌纱帽比起来,不算什么。

    于是,登基大典和立后大典一起准备了起来,新任命的礼部尚书忙得脚不沾地。还好场地不要准备,原先的庆王府本就是皇宫,只是后来变成了庆王府后于礼制不符,就将大半都封了起来,如今敲开那面墙,就看到了里面的雕梁画栋。

    就是这样的情形下,不知何时起,芜城里悄悄流露出一则流言,当然了,都是暗地里流传的,越是这样似乎越是刺激,流言一发不可收拾。

    大意就是:祁奕会成功立国,早在十七年前就有人知道了。

    于是众人好奇,为什么呀

    传出话来的信誓旦旦,庆国最有名的高僧空灵大师,十七年前就为一个女婴批过命,乃是凤凰命格。

    凤凰

    那不就是皇后,有了皇后,自然就有皇上了,也就代表庆国会立国了。

    如此就说得通了。

    可是不对呀

    如今的情形,皇后可是京城来的尊华郡主,那怎么芜城还有个凤凰

    也就是说,若芜城的凤凰是真,那尊华郡主岂不是鸠占鹊巢真给她占成功了,对以后庆国的命运有没有影响

    于是,流言越发不可收拾,传到后来,就是尊华郡主占了凤凰命格女子的位置,凤凰未归位,说不准对庆国日后百年传承有深远影响。

    百姓之间茶余饭后说说就罢了,大臣们但凡脑子清楚一些,都知道是有人暗中想要出幺蛾子,毕竟让芜城百姓众口一词认为尊华郡主抢了凤凰的位置这种事,一般人也做不到,一看就是有组织有纪律的人干出来的。

    当然有人给祁奕说了这件事,祁奕淡淡一笑,表示知道。

    见他没有动作,下面的人心思就活络了起来,这不见反驳,也不见祁奕辟谣什么的,是不是他对尊华郡主有什么不满

    还真有脑子不清楚的写了折子,言:既然庆国有自己的凤凰,京城来的尊华郡主便不宜为后,不如找出凤凰命格的女子,让凤凰归位。至于尊华郡主,如今已然生下了小皇子,就封为贵妃,如此也算是对易国有了交代,两全其美。

    还当场送上了找来的空灵大师批出的凤凰命格女子。

    柯清瑶在琥珀院中,将赋儿放在屋子里的铺满皮毛的地上爬着,内室里用暖盆哄得暖烘烘的,柯清瑶也只着了一件薄衫,胡嬷嬷推门进来,面上有些踌躇。

    柯清瑶在她直接进来时有些诧异,随口问道“嬷嬷可是有事情要说”

    胡嬷嬷有些急,“王妃,前面有人带来了那个凤凰命格的女子。”

    柯清瑶忍不住一笑,“随他们去。”

    胡嬷嬷见她不上心,更急了,跺跺脚道“王妃,那姑娘”

    见胡嬷嬷半天找不出个形容词来,柯清瑶忍不住笑,“那姑娘如何”

    “王妃,您自己看看去就知道了。”胡嬷嬷半晌才道。

    与此同时,前院的大臣也看到了传说中的凤凰命格女子,一身紫衣,容貌清丽,身形苗条,真真是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就像是上天特意造出来一般。

    那女子站在众大臣面前,并不怯懦,一身的尊贵之气让人不敢亵渎,端庄沉稳。

    让人一看,只觉得皇后就该是这样的。

    “民女何贤慈,拜见皇上。”

    她跪了下去,跪在祁奕面前,背脊挺得笔直,众人只觉得她不应该对着人跪,她应该站在九重天上,让人跪拜才对。

    柯清瑶走进来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副场景,众大臣站在门口,祁奕坐在上首,面前跪着个清丽的姑娘,那姑娘一身尊贵气势不凡,举手投足间沉稳端庄。

    不知怎的,她突然想起那位何游何大人说的,他的长女从小由庆王派去的嬷嬷精心教养,是给未来的皇上做皇后的。

    也就是说,那姑娘并不是一定要嫁给祁奕,而是要嫁给皇上的,谁是皇上都不影响她的皇后之位。

    祁奕一抬眼就看到抱着孩子的柯清瑶,眼睛一亮,站起身就朝门口走了过来。

    那姑娘随着他的动作往门口看来,一眼就看到抱着孩子的柯清瑶。

    祁奕接过孩子,拉着柯清瑶句走回位置上坐下。

    现在那姑娘面前就坐了两个人,她低着头,看不清她的神情。

    柯清瑶有些好奇,因为她发现这姑娘的一举一动都犹如尺子量过一般。

    何贤慈却突然站了起来,她面容镇定,对于众人诧异的目光视而不见,“空灵大师说过,民女此生只跪父母与皇上,还有祖宗排位,其他人民女不能跪,会害了别人。”

    祁奕面色一沉,“你的意思是说,王妃受不住你的跪拜”

    “是。”她的眼神直视祁奕,看了看柯清瑶和她怀里的孩子,声音柔和里带了不容拒绝,道:“皇上,如今虽未立朝纲,礼法规矩也不完善,但是后宫妃嫔是无论如何也不能闯入和大臣议事的地方。”

    她不看祁奕微冷的面色,看向饶有兴致看着她的柯清瑶,认真道“郡主身为后宫嫔妃,当恪守本分,照顾好皇上就是,为何贸贸然闯入殿中”

    柯清瑶看了看祁奕,这姑娘怕不是被教傻了吧

    不过看到众大臣深以为然的目光,柯清瑶觉得,这姑娘不但不傻,还很聪明,要不然凭她一己之力,如何也走不到这里。

    大概庆王派去的嬷嬷,还负责调教她的情商

    她这里还在神游,那边的祁奕早已不耐烦,他如今好不容易觉得自由了些,又来一个不知所谓想要教训他的。

    “你父亲是何游”祁奕淡淡道。

    何贤慈微愣,“是。”

    “我知道你。你父亲对我说起过你。”祁奕又道。

    那姑娘眼神里闪过一丝喜意。

    柯清瑶看到了,原来这姑娘也是个俗人嘛,还以为她天生就母仪天下,对名利不屑一顾,不娇不燥呢。

    “对了 ,民女还有当年王爷写下的婚书。”何贤慈淡淡道。

    看得出来,她极力压抑下的兴奋。似乎这么半天就等着这一刻。

    祁奕朝她伸出手。

    一张微微泛黄的纸递了上来,看纸张的模样,确实是年代久远。

    祁奕看了半晌,笑道“何姑娘怕是有所不知,本王并未打算复国。昨日本王就已经和众大臣商议,立国为陶,日后就是陶国,不是什么庆国,父王聘你为庆国皇后,只怕要食言了。”

    祁奕将那封婚书递给一旁的林咏,一个个传阅过后,祁奕站起身,“既然如此,一切都是天意,姑娘还是请回。你的凤凰命格当是对庆国有用,对陶国丝毫没有意义。”

    祁奕看了看众人,声音威严,“王妃当年与本王微末之时成亲,本王如今若是弃了她,便不配为人,更不配为君。”

    柯清瑶心里微暖,明白祁奕今日和这何贤慈纠缠这么久,大概就是为了说出这一句话。

    “那婚约总是真的吧”何贤慈犹自不甘心。

    祁奕嘴角勾起嘲讽的笑意,他那个父王,真是死了都要给他找麻烦呢。

    “婚约是真,只是如今庆王府的公子都已娶妻,对了,三弟才休了妻,年纪也合适,只是姑娘的命格乃是凤凰,只怕和三弟不相配”

    众大臣深以为然,凤凰命格的女子,只有皇上能娶,如今祁奕一看就不愿意娶她,她大概也嫁不出去了。

    “本王和王妃乃是和易国签订了百年盟约才结下的亲事,我们身上背负着易国和陶国百年之内免战的约定,轻易破坏不得。”祁奕又道。

    下面的大臣听出来了祁奕的意思,这是无论如何都不愿意了,且将柯清瑶看得很重,关系着日后和易国的百年约定。

    于是,为首的大臣出列,道 “微臣以为,何姑娘命格贵重,但如今既已改朝换代,便不宜留在尘世,不如送去给空灵大师,日后给陶国祈福,相信何姑娘的命格会让陶国风调雨顺,百姓安康。”

    祁奕看向出列的大臣,眼神微微满意,淡淡道:“既然如此,民女何贤慈为清凰师太,日后随空灵大师修行。”

    一锤定音。

    两个月后,腊月二十,祁奕登基为帝,百官朝拜,对着坐在高高金黄宝座之上的年轻男子深深叩拜下去。悬在他额前的金色流苏挡住他的额,却挡不住从流苏缝隙间流露出来的凌厉目光,让人不敢轻视,只能臣服。

    “拜见吾皇。”

    当日,登基大典过后,柯清瑶的封后大典随之而来,祁奕一身明黄,走下天阶,朝着柯清瑶伸出手,笑意柔和一如既往,“瑶儿,别怕,我带着你。”

    别怕,我带着你。

    看着伸到目前骨节修长的手,柯清瑶有些恍惚,易国皇宫中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的孩子,至后来朴素蓝衣的清俊男子,当时她不过是想着日行一善,就当是为自己日后留下一条退路。如今看来,竟然成了她未来通往幸福的道路。

    人生起伏无常,世事难料。

    手上传来温暖的触感,柯清瑶的嘴角勾起,握紧了他的手,看着面前的汉白玉铺就的天阶,一步步踏了上去。

    相携着一步步往天阶之上踏上去的帝后,明黄的龙凤袍极为和谐,阳光撒在上面泛起淡淡的金色光晕,只觉得神圣不可亵渎。

    “立易国尊华公主为后,缔结百年盟约,为表诚意,且当年朕已经立下誓言,此生只此一妻,绝不纳妾。”

    易严帝二十六年腊月二十,祁奕登基为帝,立国为陶,号永安,易严帝二十六年为永安元年,立易国尊华公主为后,封永安皇后,可见永安帝的重视,立唯一的独子祁宸霄为太子。

    祁奕在位期间,励精图治,知人善用,为日后陶国传承千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且他想法新颖,大胆实践,许多东西甚至延续到了千年之后。

    永安帝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他和皇后的爱情故事,真正做到了一生一世一双人,在那个年代,颇为难得。当然有考古学家认为,永安帝与皇后的之间是否存在爱情有待商榷,大概更多的还是政治上的考量和妥协。

    为此,考古学家翻遍正史野史,也未找出只言片语可以证明此事的证据。正史野史都对永安帝和皇后的爱情赞美居多,偶有几句,也只是是对永安帝政事上的争论罢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