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纤纤手拨弄时局

作品:《将军夫人很有钱

    徐臻觉得自己本质上是个十足的自私自利的人,她是没有主动害人的心思,但要是有人来招惹她,她铁定给她来个小人式的报仇。

    朝廷一下子放出这么多官职,无异于扔了一块肥肉到大家面前,京中之人但凡有点能为的,就没有不跃跃欲试,一时间城里各种茶会文会办的热闹,好似每个人都有指点江山,做一番大事的能力。

    徐臻虽不好日日出去,可也是隔日就出门一趟,她出门找的借口是出去练习射箭,徐丛送过她一回,见她不过是从文国公府到她母亲方氏的一所陪嫁宅子,也就放心了,只是还是批评几句“喜欢射箭,在家里布置一番练习,不比你还得出来一趟方便”

    徐臻道“快过年了,在家里动刀动枪的多不合适”又道“好哥哥,你可一定要在祖父跟伯父面前给我兜住。”

    徐丛没有同母的妹子,一直也把徐臻当亲生的看待,听见徐臻撒娇,立即心软,做足了兄长的架子指挥一通才走了。

    大夫人倒是怀疑徐臻出门是跟太子幽会,无奈太子并不出宫,而有徐丛力保,大家知道徐臻是真的练习射箭,最后还是老太君发话“她喜欢就让她玩玩吧,左右也就今年了。”文国公已经写信去问三子夫妇关于徐臻的亲事问题。

    就这样,徐臻在琼门胡同的宅子里不出来,一待一整日,可外头的消息却源源不断送了进去。

    到了腊月十六,朝廷选派官员的名单下来了。

    威远侯府这次风头大盛,三十六位官员之中,表面近亲安排了有五位,至于远亲以及其他勾连,估计连威远侯府的夫人们也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因为这三十六位实缺官位之下,肯定要有随从师爷等人,这些人的差事也是肥差。

    十八日,徐臻带着妹妹们参加了一个诗会,就听到有人在“低调”的抱怨“这日子定的可急,就不能过了年再走么,从前只觉得他们做官的威风,现在才晓得,做官是真辛苦啊”

    二姑娘跟三姑娘一脸牙疼的看着这位说话的姐姐,听见徐臻的咳嗽,才连忙低头。

    二姑娘跟妹妹咬耳朵“做官辛苦,当百姓的就享福了那位怕不是想去当百姓呢”

    三姑娘现在跟着夫子学成语,活学活用“言不由衷,叶公好龙。”

    堂姐妹三个人里头,独二姑娘不大乐意念书,此时听了妹妹掉书袋,冲她偷偷竖了竖大拇指。

    王茹嬿颜值不算太高,一贯爱卖弄才情,她有皇后这位亲姑姑当靠山,一般人还真懒得与她争这个才女的名号,不过这次诗会竟然没来。

    不少人都在猜测,有误会是诗会主人得罪了她,也有觉得可能是徐臻在这里所有王茹嬿才不来的,众人交头接耳。

    二姑娘耐不住好奇问徐臻“姐你知道王茹嬿为何没来不”

    徐臻伸手揽住她的肩膀,靠在她身上淡淡的道“知道啊,她小日子来了,在炕上痛的死去活来呢。”

    二姑娘眼睛一亮,连给徐臻当靠枕的事都忘了计较,拉着三姑娘一通嘀咕,姊妹俩头挨着头嘻嘻笑了起来。

    徐臻不单知道王茹嬿来了小日子,还知道威远候府的世子为了讨好她,强行花了一万两从盛华居里买了一套首饰赠送给王茹嬿,很巧,便是成师做成的那件首饰。

    盛华居把那套首饰做了镇店之宝,挂名出来是要五万两银子的,威远候府世子能用两成的价钱买下来,当真是好威风的。

    诗会之后,京城总算尘埃落定,徐臻也就不再出门,不过她不出门,也有旁事。

    文明远定了腊月二十六出行,从现在开始到走的前一日,严格的定制了学习计划,日日过来督促徐臻学习。

    二姑娘见大姐埋头苦读,先还笑话了一阵,结果老太君发话说夫子放假回乡,难得文先生过来,打发了家里孙辈都来学习。

    文先生一点也没觉得自己被大材小用,他兴致勃勃因材施教,问明各人的学习进度,对徐丛徐臻等人是布置功课,令他们自行学习,对徐枢以及二姑娘三姑娘,则是以讲故事为主,因势利导,指点他们自己明辨是非。

    连二姑娘这等不爱学习的渣渣都很乐意听文先生讲故事,就是讲完故事不再提问就更好了。

    徐臻的几个大丫头年前轮流回家,春雨先回的家,回来后便对徐臻讲“三老太太那里,恐怕这个年有点不好过呢,跟徐安叔叔争一个县官的人,拿了银子,那官位就落那人头上了。徐安叔叔便有些后悔。”

    徐臻正在摆棋,闻言放下一子,思索一阵道“罢了,速战速决,让大家过个舒心年吧。”

    腊月二十一日,大梁朝官场舞弊案扯开大幕。

    京中以承恩侯府、威远侯府为首的高门大家,在朝廷委派官员一事之中,卖官鬻爵,大肆排除异己,并且借由选官敛财无数。

    本来他们不应该暴露的这么块,可这些人竟然为了抱团,一块签了字,盖了手印。

    这名单一式两份,其中一份被夹在折子里头送到了皇帝的案头。

    皇帝大怒,把折子直接甩到太子脸上。

    “朕立汝为太子,不是让你将祖宗基业改姓王”

    此话传到坤和宫王皇后耳朵里,王皇后一下子慌了神,她本来就是母凭子贵,身上没有宠爱,在皇上面前便没有多少脸面跟分量,想为太子为承恩侯府分担点压力都不能。

    朝廷掀起轩然大波,文国公一连两日未归家。

    徐家族中这次也有两个人挤进官员名单之列,皇帝不免迁怒,不过也侧面洗清了一部分文国公的嫌疑。文国公的三儿子就在西北为官,说是一方能吏也不为过,文国公看不上这些职位也说的过去。

    不过文国公还得为了那俩族人在皇帝面前请罪。

    太子更是直接在御书房被罚跪了一整日,听说隔日起来膝盖都青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