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生奇心葫芦卖药

作品:《将军夫人很有钱

    俊杰的怒气如山洪暴发“难道他是文国公府的嫡子便可以一手遮天爹爹整日整日的要操心多少事”

    徐三老爷徐大人莫名背锅。

    不过胡同知显然知道这个儿子的尿性,只随意的糊弄他“你读你的书就是了”

    俊杰误会了

    他爹这是带着“望子成龙”的期望、在万般无奈、灰心丧气之下说出的这句话啊

    这话里的意思他是真的真的、即刻就明白的不能再明白了只有走到皇上面前,他才能为他爹伸冤

    可他要考举人考进士,纵然他是通天之才,那也得被人强按着头一步一步的来

    要是等到六年之后中状元走到皇上跟前,那他爹不得还要继续蒙冤数年

    “当今之际,唯有在今年这考评上下功夫了既然父亲不敢得罪上官,那么我们绕过徐大人,直接去跟吏部的人接触也就是了”

    徐平听说俊杰这话之后,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无言了。如果真如俊杰所言,大人对胡同知是嫉妒加打压,大人又怎么肯将女儿许配给他家

    也或许俊杰认为大人将大姑娘许过去是高攀他们家了吧

    徐平深深的感受到来自井底之蛙的迷之自信

    他再叹一口气,觉得还是无言的沉默吧。

    果如姑娘所说,甚至不用他们继续做什么,胡家的俊杰公子就兴兴头的忙活了起来。可怜胡同知千防万防,没防住灯下黑,掉到他亲儿子挖的坑里,当然,此是后话,徐臻在里头起到的作用,连推波助澜都算不上,她只是按着俊杰表现出来的性格以此推断,传了几句不咸不淡的话而已。

    徐平的小儿子伺候在他身边,对这些事都是清楚的,见状就问“阿爹,真的不跟大人公说一声么”

    徐平呵呵,摇头负手念道“他狂由他狂,明月照大江,他横任他横,清风拂山岗我不说,你以为大人公就不知道了么大人公要是不知道,能叫他去给大姑娘送银票么”

    大人公管治下百姓,但不管百姓之中有人自己作死。

    这算是一件小事,不过令徐臻没想到的是,胡同知后来考绩突出调任京官竟隐隐约约牵引出威远侯府的关系,当然,此事乃是后话,这会儿徐臻正站在文国公面前伺候笔墨。

    祖孙俩一坐一站,一动一静,足一下午的功夫。期间文国公未曾说一句多余的话,徐臻也没有多问一个字,但是彼此默契十足,甚至不必眼神示意,文国公这厢才斟酌了要下笔,那边徐臻已经将纸铺排好了,她看一眼文国公用的什么笔什么纸,很快就挑了不同的墨去磨,比文国公手底下最会伺候的小厮还要得力了。

    一下午的功夫,文国公简直文思泉涌,写了数篇小记不说,还抽空回了几封信,有些往日凝滞不好动笔之处,今天也仿佛茅塞顿开,能够一气呵成。

    至下晌,徐臻度着天色将暗,笑着道“祖父,再写便要掌灯了。”

    文国公放下毛笔,方才觉出手酸来,不过胸中畅快,“好,不写了。你也辛苦了,这里头的纸跟笔墨你都挑些自己喜欢的。”

    徐臻俯身应是,没有客气的选了几样,文国公看了见果然自己的判断没错,哈哈笑道“刚才我就觉得你大概喜欢这些,没想到我竟没看错。”

    “您老人家火眼金睛,孙女惫懒,但见着好东西,还是有些迈不动腿,拔不出眼,恨不能抱回去收拾起来珍藏才好。”

    文国公摇头,“这就错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一件东西,能够为人所用,而后才能为人所珍,便如好玉需要润养,好纸好笔也要有人用才显出好来。库有百万之财,而四壁坚清,见灯芯燃二而不能闭眼,这样的人活着又有什么意思”

    徐臻敛衽正经称是。

    文国公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出,打发她回去之后,他也没再叫人进来,而是自己枯坐良久,最后只叹了一句“罢了。”

    他其实也明白,若是徐臻自己愿意,太子根本不会求到他这里,只拿东宫无子来呈报,哪怕文国公府的嫡孙女做侧妃呢,皇上捏着鼻子也会允许的,毕竟子以母为贵,东宫的长子不能出自太子妃,为了传承,最好也要母家身份显赫。

    外戚一多,各有心思各自计较,权势此消彼长,皇上也好,太子也好,才能局中调度,稳坐钓鱼台。

    文国公府下一代,下下一代明显已经长起来了,文国公有心退居,但此时皇上身体也好,年纪也好,都十分敏感,文国公怕自己这边提出让世子袭爵,那边皇上再觉得这是在暗示皇上也要尽快让位给太子,这就不好了。

    所以他只能这样干熬着,熬到新帝继位,自己这老胳膊老腿的赶紧往后撤。

    他坐了许久,直到天色完全暗了下来,服侍他的小厮不放心,已经偷偷瞧了好几回,他才蓦地回过神来,叫人进来掌灯。

    因天色太晚,过了老太君院里的晚膳时辰,他干脆在自己书房里头吃饭,想叫了大孙子过来作陪,便问了一句“大公子在何处”

    谁知小厮回道“大公子今日请了至交好友来家里做客,留宿了,在老太君那里请了安就回前院了。”文国公不回正院吃饭,他过去禀告的时候正好碰见大公子一行。

    文国公听后难得的愣怔了一下,他们家的这些人,仿佛从根子上就欠缺那么一点子热情,像带了朋友回家并留宿这种事,一年也难得听说一回。

    “他的什么朋友谁家的公子”

    小厮们别看对主子们的事多有避讳,但遇到客人,那八卦总是流传的快,当下见国公爷感兴趣问起来,连忙回道“客人是翰林院许相公家的公子,小的没敢拿眼去打量,只是听说老太君极其喜欢,还赏了那小公子一块好玉,说要好好念书。”

    文国公都好奇起来,“这又是葫芦里头卖的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