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猎户19

作品:《(快穿)女配逆袭的99种路线

    郡主亲自进宫去说明原委, 太后才是无奈, “原来是读书太用功, 考前病倒了啊也是, 才十几岁的少年郎,就中了解元,自然是心高气傲的, 看来是太想考中了。不过, 你说的那官司又是怎么回事怎么好端端惹上官司,还求你庇护”

    郡主又是一番花言巧语的解释,太后虽然不再管了, 却白她一眼,“我可怜你两次丧夫,不想太拘着你。可你每次都惹的是进士, 做了官的人,总是碍着人家前程, 人家怎么可能跟你好好过日子呢别跟我说只是为了帮忙, 你就没点儿想头”

    郡主眯眼笑,还抱着太后胳膊摇晃, “哎呀,什么都瞒不过您。不过,这次不是我强迫的, 是他自己害怕惹上官司,自己要住进来,求我保护的, 他一家人都是自己来的,我可不曾勉强谁。”

    “也罢,你对人家好些吧。女人呢,还是要柔和的。他下次科考还有三年,若是你能帮上他,或许还能成就一段姻缘。”太后终究是为郡主好的。

    郡主的心里却在想,还科考,还下次,没下次了,但凡是个才子,就恃才傲物,谁肯陪着妻子好好过日子,个个都想经邦济世的。

    从太后处出来,郡主又去求见皇上,她这次是为纪喻求官,“陛下,您也知道,我前两个夫君,也都是我真心所爱。只是阴差阳错,我跟他们终究不能白首到老。这次却不一样,这个纪喻,虽也是才子,可是,却并不傲气,他和我情深义重,是自愿住进我家的。只是,他身体不大好,错过了科考,病更重了。我这里想求个恩典,赐他个八品闲职,往陛下恩典。”

    关于安惠郡主又弄了一个少年举人在府里,还荒唐得耽误了会试,皇帝很不高兴。不过,他曾问过主考官,那主考官倒是有话说,“陛下,虽则纪喻没有参加会试,可是,他的名头可是早就传出来了。”

    “哦为何”皇帝不解。

    主考官就把自己知道的事情说了说,像纪喻的诗文集早就在京城的书铺里售卖,郡主还为之扬名,尤其赞赏中解元后赋菊中的“我花开后百花杀”那句。

    纪喻在京中曾参加文会、诗会,传出来的名声也是不大好,很多人觉得,他虽有文采,却是个狂放,还不容人的。

    而且,他还听说,纪喻是为了躲避官司才匆匆携带一家人住进郡主府的。皇帝听到官司里还有指使放火、陷害堂兄的嫌疑。虽然堂兄家最终无事,也无证据证明确实是纪喻指使,但是,终究是名声不好听。而且,这人被大理寺传唤当天,携全家投奔郡主,怎么看都有点畏罪而逃的意思。

    皇帝听到这么多事情后,对纪喻印象就差了,“我花开后百花杀倒是口气大哼这脾性倒是跟郡主有些像,算了,不管他了。”

    再说郡主回府后,就去看望纪喻,送了不少补品过来,还安慰他,“你放心,我进宫了,亲自跟太后和皇上求了,让大理寺不要再来找你。但是,太后说她不好干政,除非你是我的什么人,她才方便插手。至于陛下,也说了,若你是我夫君,他就让大理寺的案子不再牵连你,还怜惜你错过科考,授你个八品官,先做着。可若你与我无关,太后和皇上,都让我不要管闲事,还让你搬出去,怕你坏我名声。”

    纪喻这才想起,大理寺那案子还没结呢自己总不能一辈子躲在郡主府。可是,若是做了郡主的丈夫,那可就不一样了。谁还敢找自己的麻烦不管是新科进士纪深,还是大理寺卿。

    已经错过了会试了,再等三年,何其煎熬,倒不如,索性做了郡主的丈夫,这大宅院也住上了,皇亲身份也有了,八品虽然小了些,可是,新科进士授官也是从七品开始的。等自己熬上三年,说不定也到七品了。

    想到堂兄马上就要做官了,而自己还是白身,他就不能忍。想来想去,好像接受郡主的好意比较好。起码能躲过纪深的报复和大理寺的提审。

    纪喻就抬头笑着讨好地对郡主说,“能得郡主垂青,是小生的荣幸。若是大理寺那边早点结案,那就更好了。”

    “好说。”郡主的笑意深了,等了这么多年,终于等到一个心甘情愿和自己成亲的了。或许,这一个也不是心甘情愿,而是情势所迫,但是,那又怎样,他起码嘴上说了“荣幸”。这是以往的两个丈夫都没说过的。

    郡主是天之骄女,什么都有,她一直想要个听话的才子丈夫,却不可得。如今,终于得偿所愿,虽则这纪喻有些让她看不上的地方,但是,人无完人,就这个吧。

    只是他这嫉妒不容人,还爱惹祸的性子,要好好地管管。

    此刻,纪喻还没意识到,落在郡主手上,日后会过什么样的日子。他只知道,眼前的问题都解决了。

    殿试后,纪深中了进士,侯府为之活动,谋到了一个翰林院纂修的职务,虽无实权,却是清贵。

    紧接着,侯府风风光光地嫁了女儿,女婿是新科进士,年少有为,面貌清秀,喜气洋洋,穿着大红官服,带着黑色官帽,脚踩皂靴,引来很多人羡慕。

    京中本来有人奚落,这侯府大姑娘被退了婚,又在家抚养弟弟,主持中馈数年,硬生生把自己耽搁到二十岁的老姑娘了,将来怕是没人要了。

    可是,人家转眼就嫁了小两岁的十八少年郎,还是新科进士,还长相端正,听说脾性还好,还是真心爱慕杨小姐人品的。

    据说,在琼林宴上有人讽刺他娶了别人不要的女人,他还竭力护着未婚妻,说是自己高攀侯府,实在荣幸。还说听闻杨小姐照顾母亲、抚养弟弟,人品贵重,他真心仰慕,上门求娶的。

    这就羡慕坏了京中的很多贵女,好些人私下里都议论,没想到杨家大姑娘,居然等到这么好的丈夫,便是前面不顺利些,也是值得的。

    侯府的人听到这些议论,自然觉得扬眉吐气。侯夫人见到来接亲的女婿,穿着大红官袍,又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看着格外俊俏了。她心下高兴,多年的郁结之气,一扫而光,这几日看着大家为了喜事忙碌,似乎病都好多了。

    方云带着人在宅子里张罗着,忙着招待客人,一直到新人入了洞房,送走了所有的客人,才歇下来。

    纪深和杨大小姐,两个新婚夫妻,自然是如胶似漆。

    可是,同样在这个月成亲的郡主和纪喻,就冷清多了。

    郡主成婚两次了,她不想大办,就只请了些亲近的人,摆了十几桌。纪家二老爷和二夫人虽然有些异议,但是,没有人要听他们的。

    尤其等成婚之后,纪二老爷和夫人才发现,这婚事跟他们想的全不一样。本来,二夫人还指着喝新媳妇茶,趁机训诫一番,可谁知,根本没有什么向父母敬茶这回事。

    二老爷和二夫人在自己院子里等了半天,等不来新妇,就让下人出去问,郡主和儿子什么时候过来。但是,下人回来说,“管事说了,这是郡主府,郡主是主子。这府邸是太后赐给郡主的,府里的规矩自然是郡主定的。”

    夫妻俩呆滞了,意思就是,没有新人过来拜见长辈,也没有新媳妇茶喝

    下人磨磨蹭蹭地又说了句,“管事还说,您二位,是平头百姓,见了郡主要行礼,以前是客人,郡主不在意了。日后要常住,规矩就得讲起来,回头,管事要教你们规矩呢。他还说,这是京里,不是外面那些小地方,规矩不能错的。”

    “不住了不住了儿子才成婚第一天,二夫人就受不住了,气得哭了,“天下哪里有这样的媳妇,成婚第二日,不来拜见公婆,还要让公婆给她行礼”

    二老爷虽然也颓废,却是明白的,“这是京城,人家是郡主,是太后跟前的红人。咱们得罪不起”

    二夫人第一次看见丈夫这般无能无为,她一下子失去了靠山。住在人家家里,还要受人家的规矩,这儿子相当于嫁给郡主了,而丈夫,也不中用,这日子可怎么过

    二夫人瞬间觉得,自己是世上最窝囊的婆婆了

    过了几天之后,二老爷和夫人才有机会见到儿子,郡主府很大,好些地方不是他们想去就能去的。想见郡主,还得求见,不过,郡主这几日都忙,不见。

    二老爷跟儿子说,“为父怎么觉得,我不是娶媳妇,而是嫁儿子了这婚事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纪喻安抚他,“爹,这是京城,这里是郡主府。多亏了郡主美言,大理寺的事情才算了了,而且,郡主还许了我八品官,她亲自开口跟陛下求的。现在我们刚刚成亲,正是用得着人家的时候,就不要苛求那些媳妇的礼数了。”

    二夫人心情不好,就开始掉眼泪,“这叫什么事儿我都写信回去,跟你舅舅炫耀,说是郡主成了我儿媳妇,日后不知多风光体面呢。哪里知道,在人家府里住着,这般委屈。我还是家去吧。”

    “娘,你说什么傻话呢如今堂兄比我官位高,还有了侯府撑腰,我们要是没有郡主府作为依靠,万一被他们报复怎么办我跟郡主可没有说实话,她还以为我真的不知情。你小心说话,别得罪郡主,不然,咱们没有什么好。”

    这就更烦心了,非但不能摆婆婆威风,还要去讨好,可是为了儿子,只能忍了。

    “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

    纪喻之前不近女色,只一心读书准备科考,如今,娶了美貌风流的郡主,正情浓之时,又用得着郡主,自然是满意的。所以,父母那点不能摆长辈架子的小委屈,在他的前程面前,就不值一提了。

    再说方云这边,虽然金手指男主没了科考的机会,纪深暂时占了上风,可是,她却不敢掉以轻心。万一那纪喻利用“美色”,迷昏了郡主,为了讨丈夫欢心,来祸害纪深呢

    她一边提防着可能的祸害,一边悠闲度日。无事之时,就到街上转转。甚至,手痒起来,还去过弟媳妇杨氏在京郊的另外一份陪嫁一座山林里去打猎。

    杨氏也是个大胆的,作为将门虎女,也会骑马射箭,两个人倒是一拍即合,三不五时就跑去山林打猎去。

    纪深看阿姐和媳妇两个人时常谈起打猎的趣事,还有时候带回来猎物,他就打趣方云,“阿姐,你如今把我娘子也教成女猎户了”

    一年后,那金手指男主终于领饭盒了。

    原来纪喻在新婚三月后,就开始不满。

    一则是,整个郡主府没什么人听他的,人人对郡主毕恭毕敬,对他就是敷衍罢了。二则是,郡主给他求的是个礼部的闲职,平日里无事,也无需点卯。就只有在接待外国使臣的时候,去跑跑腿,给人家安排驿馆,定菜色,传达天家旨意什么的。

    纪喻觉得自己浪费了,做的都是小吏该做的事情,做这些琐事,定然升迁无望。可是,郡主却不肯再为他求其他职位,还说,“你我情分正好,干嘛总惦记公干。你没有听说过,只羡鸳鸯不羡仙吗”

    此刻,纪喻才明白了,郡主绝不是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自己在郡主眼里根本不是丈夫,而是个陪伴之人罢了。

    纪喻自诩天赋异禀,是上天垂青之人,怎肯屈居人下,还是一辈子去服侍一个女人。再加上,父母总是表达不满。渐渐地,纪喻就决定自己想想办法。

    于是,他就卷入了党争。本来一开始他是要投太子去的,可是太子看不上他,太子身边的人还出言讥讽,有人笑话他像个面首。

    纪喻一气之下,就决定放手一搏,反正太子上位,也不会赏识自己,何不另投他人。最终他选择了宠妃所出的三皇子。

    三皇子也不是看重他,而是看重郡主在太后面前的颜面,希望郡主在太后面前美言,再影响皇帝。

    只是,这党争持续了多半年后,皇帝恼怒了,太子和三皇子争斗,都误了国家大事了。最后,皇帝一狠心,把三皇子封到外地去,永不许回京,而一应朋党都处置了。

    其中,上蹿下跳最活跃的几个里,就有纪喻。

    郡主明哲保身,就把纪喻推出去了。她先是斥责纪喻行为不检,然后就写了合离文书,把纪喻一家人都撵了出去。

    之后,纪喻被查处,锒铛入狱,郡主瞧都不去瞧一眼。

    纪喻就这样被刺字发配,他一个文弱书生,又连遭变故,就病死在了流放的路上。而悲痛不已的纪家二房老两口也被赶出京城,无奈回到老家去。

    可没多久,二老爷就病重去世,二夫人没了丈夫、儿子,就自尽了。族里的人去信告知纪深,让他回来主持葬礼。

    纪深终于拿回来属于自己的财产,在叔父婶娘的葬礼后,心中感慨,他对随他回来的方云说,“阿姐,当年,叔父也主持过我的葬礼,若不是阿姐,我早就没命了。而且,阿姐这些年,帮助我太多,我只有用余生来报答了。”

    “无需如此,你我姐弟相遇,是一场缘分,你日后做个好官,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了。还有,照顾好自己的家人。弟妹比你精明,遇事多与她商量。”

    纪深突然觉得不对,“阿姐,你这是要弃我而去吗”

    “你阿姐我本就是个猎户女子,习惯生活在山林里,外面的日子,尔虞我诈,有些过不惯。不过,阿弟也不用寻找,我不会再回到我们相遇的山林。日后,天大地大,任我来去”

    这突然的辞别让纪深难过得两眼泪汪汪,不过方云已经完成任务,就潇洒地挥手作别。

    方云的突然离开,让很多人唏嘘不已。纪深的娘子,知道丈夫的阿姐走了,甚至遗憾,以后没人一起打猎去了。

    吴妈妈也是诧异,“不是说不嫁人吗”

    刘伯叹气,“人家也没说嫁人啊”

    晚间,纪深夫妻说话,他媳妇脸色神秘地说,“你那位阿姐真是个奇人,你落难时候,她就恰好出现救下你。这些年,一路护着你赶考,什么阴谋诡计都为你除去了。如今,日子一旦安稳了,她便不见了。好似是个仙人一般。而且,她好像什么都会,我还瞧见过她给人治病呢。”

    这么一说,纪深也是有很多话要讲,“不止这些,我阿姐的字也写得好,她还会弹琴,通音律,猜人心也猜得准,已经是半个神仙了。如今,她功成身退,说不定去哪里修行了”

    夫妻俩想象了一回,颇为神往。

    纪深后来一直做着京官,一辈子都待在翰林院,后来就开始修书,虽然没有得到多么重用,但也没有体会过为官的凶险。他的妻子作为他的贤内助,生儿育女,相夫教子,两人志趣相投,互相敬重,一辈子都没红过脸。这夫妻俩的小日子,不知多少人羡慕。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     ,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390012843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