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62章 陈帝咳血

作品:《书生有种

    南陈。

    江宁。

    江宁城是南陈帝国的京城。

    今日,陈帝召集厉王、恬王,以及宰相们齐聚大殿议事,商讨的内容是大梁使者带来的“合作抗辽”之提议。

    大梁使者,女皇明面上派来的人马,一个时辰前刚刚抵达江宁,入宫见了陈帝。

    毒娘子等人其实更快一步。

    但因吴国公主陈可妍不在江宁,亲身奔赴苏州下辖的“海盐县”督促晒盐去了,毒娘子便立即赶了过去

    陈帝认为此事重大,毕竟涉及到了大梁与辽国之间的争斗,南陈地处东南,是置身事外还是牵涉其中

    这是一个危机,也可能是一个机遇,值得商榷一番。

    陈宫。

    大殿之中。

    左右分列着两队人马。

    分别以厉王、恬王为首。

    双方泾渭分明,既不交谈也不说话,恭身肃立,等待陈帝的到来。

    厉王居左,他身材挺拔,精神饱满,胡须浓密,双眼炯炯有神,身后跟着数位宰相这群人便是他的铁杆拥护者。

    恬王居右,他身材颀长,白面无须,呆呆盯着殿中某处,似乎早已神游物外,身后也跟着一群宰相,这是他的拥护者。

    大殿中雅雀无声。

    但始终有股淡淡的火药味儿弥散。

    陈帝虽年事已高,但尚未册封储君,太子之位空缺,诸多皇子中呼声最高的,便是厉王与恬王二人。

    厉王,南陈皇后所出,虽是嫡子但却不是嫡长子,皇后家族在南陈势力庞大。

    恬王,陈帝的贵妃所出,虽是嫡长子但却不是皇后之子。

    至于陈可妍的母妃,则是陈帝另一个贵妃,与恬王的母妃是双胞胎姐妹,所以陈可妍与恬王更亲近一些。

    南陈太子之争,已经持续十数年,厉王与恬王虽是亲兄弟但却形同陌人,他们的斗争充斥着南陈的每一个地方。

    此次小朝会也不能幸免。

    大殿中虽安静但却火药味儿十足。

    距大殿不远。

    陈帝寝宫。

    一群小宫女正伺候陈帝更衣。

    此次小朝会不是什么正式场合,只需穿着便服即可。

    很快,更衣完成,小宫女依次退下。

    陈帝五十多岁年纪,身体稍微发福,略有花白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

    赤黄圆领龙袍上绣着金色的龙,肩挑日月,再加上九环带、靴等等饰物,无不透着一种帝王的威严。

    小宫女全部退出寝殿后,还剩下一个抱着拂尘的老太监,皱纹纵横的老脸笑成一朵菊花,禀道

    “启奏陛下,厉王、恬王与宰相们已在大殿中恭候多时。”

    “”

    陈帝“嗯”了一声。

    随后面色微变,快速取出一张手帕,急急捂着嘴,弯腰大声咳嗽起来咳咳咳,苦胆汁都差点溢出。

    “陛下”

    老太监丢下拂尘,赶忙上去捶背顺气,面色虽不好看,但也没有多么慌张,可见陈帝咳嗽的情况由来已久,他都习惯了。

    十余息后,陈帝咳嗽渐止,老太监苦口婆心劝道“陛下,要不奴婢还是去请御医来瞧一瞧吧”

    陈帝摇了摇头,捂嘴的手帕移开,不容置疑道“不用麻烦御医,朕这咳嗽的病很快就会痊愈”

    “”

    一语未了,老太监忽然惊声尖叫起来“陛下,陛下”

    陈帝微感诧异,低头一看,瞬间明悟,原来方才从嘴上移开的白色手帕上竟多出一片猩红

    那是血迹

    他咳血了

    老太监真的吓得不轻,两股战战,六神无主,好一会儿后才反应过来,赶忙冲出寝殿去找御医。

    陈帝见怪不怪,似乎早就知道自己会咳血,见状眉头一拧,斥道“站住,此事切不可声张,不然朕诛你九族。”

    “奴婢遵旨”

    老太监赶紧回来,不敢再乱动。

    因想起陈帝都开始咳血了,却不让御医诊治,老太监不禁为未来感到担忧,面色无比惶恐。

    整个南陈上下人人皆知,厉王与恬王争夺太子之位已有十数年,背后涉及的东西真的难以估计。

    若陈帝咳血的消息传出,局势必将牵一发而动全身

    老太监知道厉害,也明白陈帝的顾虑,当下紧咬牙关不敢吭声,只是陈帝为了朝堂的稳定,着实牺牲太多。

    陈帝瞥了他一眼,似是明白他心中所想,举步走到火盆前,将染血的白手帕投入其中,缓缓说道

    “其实朕早已遍访名医,暗中诊治过了”

    “此病由来已久,世上无药可医,即便那蝴蝶谷神医李青牛显世,也只能暂缓,不能根治。”

    “陛下”老太监不知该说什么。

    “此事一旦传扬出去,我南陈朝堂恐遭剧烈动荡,你既已知晓,便当谨言慎口,不可外泄。”

    老太监吓了一跳,真怕陈帝杀了他灭口,赶忙跪在地上表示不会到处乱传,磕头如捣蒜。

    陈帝摆了摆手,这个老太监跟了他多年,感情还是有的,命他起身后问道“厉王、恬王还有宰相们都到齐了”

    “回禀陛下,都到齐了。”老太监擦着冷汗。

    “对了,妍儿还在苏州晒盐什么时候回来”陈帝口中的妍儿,指的是吴国公主陈可妍。

    提到这个宝贝女儿,陈帝似乎忘了方才咳血之事,面带慈祥的笑容说道

    “去了一趟大梁,回来后变了个人似的,还嚷嚷着鼓捣什么晒盐之法净瞎胡闹,海边风大日头毒,晒黑了可莫要哭闹才是。”

    “公主殿下是在为陛下解忧呢”老太监呵呵笑着,在旁凑趣儿。

    “解忧她能安生点就算为朕解忧了对了,她什么时候回来”

    “回禀陛下,公主已经启程,今日下午就能到。”

    “嗯”

    陈帝满意点点头。

    随即吩咐摆驾“勤政殿”。

    所谓“勤政殿”,便是陈帝与大臣们上朝议事之地,两位王爷与宰相们已经恭候多时。

    不一时来到大殿。

    众臣参拜。

    陈帝吩咐“平身”。

    针对此次小朝会的议题,大殿中所有人意见都一致,那就是拒绝。

    拒绝大梁“合作抗辽”的提议

    原因之一大梁与南陈素来不睦,没有出手相帮的理由,大梁遭遇危机,他们全都在偷着乐呢。

    原因之二那可是辽国啊,辽国铁骑名头响亮,他们南陈又地处东南,着实犯不着为了大梁而得罪辽国。

    原因之三神雷乃南陈立国之本,轻易不可外借,大梁君臣倒好,竟想从他们这儿讨得神雷应敌,是在想屁吃

    原因之四梁辽两国一旦爆发战乱,他们南陈可以趁机扩张一下领土,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岂不美哉

    总之,这个议题只用了一盏茶的时间就有了结果。

    厉王与恬王两大势力罕见的没有互相拆台搅合。

    陈帝对这一点十分满意,点了点头后,接着话锋一转,说道

    “朕接到暗卫秘报,大梁兰陵公主鼓捣出一种名叫白糖的糖,据说白如雪、甜如蜜,我大陈所产之糖远不能比。”

    “他们将白糖拉来我大陈,我大陈百姓争相抢购,据说万人空巷,拉回去的则是一车又一车的真金白银”

    “诸位,大梁所产之物,在我大陈如此受欢迎,赚取金银的速度无异于巧取豪夺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

    “值得警惕啊”

    “”

    陈帝扫视着两位王爷与宰相们,面色意味深长。

    群臣面色微变,不敢抬头去看陈帝的脸色,因为他们心中有鬼,白糖在南陈大卖,他们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

    陈帝冷哼一声,最终没有多说什么。

    此举意在敲打群臣,刚刚才谈定要拒绝大梁“合作抗辽”的提议,结果这些臣子私底下却干着“资助大梁”之事。

    可别太过分

    “退朝”

    陈帝见敲打的效果已经达到,起身便走。

    恰在这时,一位小太监匆匆闯入大殿,双手托着一个黑色的信封送到陈帝身前。

    那是“暗卫”的密信

    众臣心中明悟。

    因为只有“暗卫”才有这样的特权,不管什么时间,不管什么地点,都可以向陈帝呈送密信

    在这一点上,南陈的暗卫没有大梁梅花内卫那般神秘。

    陈帝随手接过密信,拆开一看,当即面色就沉了几分,拿着信纸的手都在轻颤。

    那是被气到了

    密信中究竟说了什么竟将陈帝气成这般模样。

    群臣暗中打量陈帝面色,都想窥出一点端倪。

    “放肆”

    陈帝终究没有忍住,将那封密信撕得粉碎,龙颜大怒道“大梁欺人太甚将我大陈当做什么地方了”

    “陛下息怒”群臣齐声一拜。

    厉王越众而出拜道“父皇请息怒,那大梁又做了什么天怒人怨之事竟惹得父皇大怒,着实该死”

    陈帝余怒未消,沉声道

    “前两日,暗卫探得两位贩卖白糖的商贾的对话,他们说我大陈是他们大梁的金矿,凭借白糖可以获取源源不断的财富”

    “”

    听了这话,同仇敌忾的群臣瞬间哑火。

    没想到那封密信居然事关白糖的生意

    大梁商贾居然如此出言不逊,竟将南陈比喻为“金矿”,随便他们挖掘难怪陈帝如此生气。

    可是白糖的利润着实丰厚,他们这些幕后既得利益者,着实不想放弃这块美味的蛋糕。

    因而只得低垂了头颅,默不作声。

    越众而出的厉王,顿时面色略有尴尬,早知如此,刚才就不该出来同仇敌忾了。

    恬王始终没有任何表示,呆呆盯着殿中某处,似乎依旧在神游物外,其实,自进入大殿后他就没有“清醒”过

    陈帝没有理会群臣的反应,接着愤慨道

    “他们还说,我大陈在他们眼中,就是待宰的羔羊,只要缺钱了,就送一批白糖过去,反正南陈的人都抢着要”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大梁凭借白糖在我大陈抢钱不说,还轻蔑我大陈,当我大陈是什么地方”

    “”

    陈帝这次动了真怒。

    原因有二。

    其一,以往,都是大陈所产之物风靡整个大梁,换回源源不断的财富,这是南陈每个人心中的骄傲与底气。

    可是现在,大梁居然鼓捣出白糖这等奇物,一举扭转局势,在南陈大肆捞金不说,还出言不逊,嘲讽整个南陈。

    这种心理落差陈帝着实不能接受。

    其二,陈帝如此愤怒未尝没有试探群臣的意思,结果令他更为生气,因为群臣全都哑巴了,低头一言不发

    这不仅是大梁与南陈之间的摩擦,还是皇权与地方豪强门阀之间的较量。

    或者说,群臣的“不作为”才是他动怒的根本原因。

    “退朝”

    陈帝用力一甩袖子,转身离开大殿。

    转眼,时间来到下午。

    陈可妍终于抵达江宁。

    数十日前,陈可妍自大梁回到南陈后,便着手安排晒盐之事,这等制盐之法乃苏贤传授,是两人合作的基础,她相信一定能够成功。

    这段时间她几乎都待在苏州辖下海盐县,那里自古便出产海盐,只是不怎么纯,正好用来试验此法。

    直至前日,毒娘子到来,传达了苏贤的原话后,她才动身赶回江宁。

    苏贤这点小忙,她想也没想就答应了下来。

    只是晚了一步,南陈君臣已经谢绝大梁使者“合作抗辽”的提议,此事几乎已成定局,通常情况下不可更改。

    恬王府中。

    陈可妍亲耳听罢恬王的讲述,得知今日小朝会上的情况后,秀眉不由微微一蹙。

    恬王没注意到她的表情变化,还在那狠狠调侃大梁君臣,神雷乃南陈立国神器,怎么会借给大梁对抗辽国呢

    由此可见,大梁君臣全都没有脑子

    “本宫同意合作抗辽”陈可妍忽然开口,表明自己的态度。

    “那大梁女皇看来也是庸俗之辈嗯三娘你刚才说什么”恬王正侃侃而谈,乍闻陈可妍此话,差点被噎住,俊朗的脸上写满了震惊。

    三娘,是亲近之人对陈可妍的昵称。

    陈帝诸多子嗣中,她排行第三,故有此名。

    陈可妍平静说道

    “本宫同意合作抗辽”

    “这”恬王万分吃惊,狐疑道“本王记得三娘你最不喜大梁,怎会同意合作抗辽的提议呢”

    “我自有考虑对了,父皇在宫里吗”

    “在的”恬王想不明白,便不多想,见状劝道“父皇心意已决,应该不会改口,三娘此去只怕无用。”

    陈可妍取出一只小瓷瓶,摇晃着瓶中雪白的细小颗粒,自信道“我有七成把握令父皇回心转意。”

    恬王注意到那只小瓷瓶,奇道“这是何物”

    陈可妍小心收好小瓷瓶,宝贝得紧,不给恬王多看,抿嘴笑道

    “此物可造福我大陈百姓,还能远销大梁、南楚、蜀、辽等国,赚得数不清的金银财富,它将使我大陈更加富裕”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