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78 本宫怎么会看上他?

作品:《书生有种

    更衣洗漱毕,苏贤走出船舱,来到船头。

    扶着船舷的栏杆纵目远眺,沿岸风光尽收眼底。

    这时,苏贤方才明白,方才在船舱中,杨芷兰那极度精简的“新乡”二字,并不是说他们已到了新乡。

    而是“下一站是新乡”、“即将抵达新乡”的意思

    用罢早饭,苏贤闲来无事,依旧走到船头欣赏沿岸风光,不知不觉间,小半个时辰过去了,忽然,有人跑来询问

    “启禀太尉,前面就是大运河码头,南来北往的船只都会在那里靠岸暂歇,我们”

    “我们也停靠一会儿吧。”苏贤扭头,看着杨芷兰“上岸休息一阵,然后一路直奔幽州,吃住休息都在船上。”

    杨芷兰默然,不懂苏贤为何看着她说这句话。

    苏贤盯着她看了一会儿,忽然笑问“芷兰,你怎么看”

    杨芷兰面无表情,眼神略显无辜她怎么知道这种事苏贤自己做主不就行了吗

    “去安排吧。”

    苏贤对那人挥了挥手。

    他也没逼杨芷兰一定要说出个所以然来,扶着船舷的栏杆,眺望江岸风景,思绪不知飘飞到了哪儿。

    这时,林川也已起床,走到苏贤身边,嘻嘻哈哈畅谈起来。

    不过他说的都是些风花雪月,苏贤只在旁笑着倾听

    终于,不久后,位于新乡的大运河码头到了。

    大船一一靠岸。

    码头上站满了迎接的人,有管理码头的官吏,也有闻讯赶来的新乡县县令,率领衙门众人在此恭候。

    “下官新乡县县令罗浮,拜见太尉”

    “拜见太尉”其余官吏也纷纷作揖,神情十分恭敬。

    “勿需多礼,起来吧。”苏贤一行已经下船,踏足码头的地面,江面吹来徐徐微风,带来凉爽的寒意。

    “多谢太尉”

    那新乡县县令罗浮,恭敬的寒暄一阵后,本想邀苏贤去县衙坐坐,可却眉头渐皱,面色有些不自然。

    苏贤瞧出他的异常,好奇问道“罗县令可是有事要对本官说”

    “太尉容禀,县衙就在码头不远处,下官本想邀太尉莅临衙门,尽一尽地主之谊,可是”

    “可是什么”苏贤略显不耐烦。

    罗浮赶紧告一声罪,不敢再打哑谜,直言道

    “新乡县城附近的百姓,得知太尉将于今日路过此地,便聚集在码头外围”

    苏贤眉头一挑,想起昨日在侯府临行之前,刘公公跑来对他所说的话

    黄河可能在今年七八月份泛滥的消息,已被前朝余孽肆意散播,黄河沿线州县的百姓都已知晓,恐慌之下,导致民情沸腾。

    新乡县,也算是黄河沿岸的州县,若黄河泛滥,当地百姓必定受灾

    眼下,码头外面众多百姓聚集,该不会是专门跑来围堵苏贤的吧

    这可是一个大麻烦。

    苏贤面色不觉沉了下来。

    杨芷兰与随行的侯府亲兵、内卫杀手、蝴蝶谷高手等等,听了这话后心头立即警觉起来,并打算劝谏苏贤,赶紧上船北上幽州,此地不可久留。

    不过,不待他们开口,那新乡县县令罗浮又道

    “百姓们都很激动,箪食壶浆,扶老携幼,说要见太尉一面,聚在码头外围久久不肯散去,道路被阻。”

    苏贤怔了一下,眉头又是一挑“你刚才说百姓们箪食壶浆”

    罗浮道

    “是啊,太尉有所不知,前日风闻黄河将在今年七八月份泛滥,我新乡县的百姓们惶恐不可终日,甚至差点酿出惨祸。”

    “好在昨日,陛下派人传旨,说太尉即将启程北上幽州,与辽国谈判通商之事,若谈判成功,将得到两百万两的巨款,用于疏浚河道、加固堤坝。”

    “百姓们当场就安静了下来,再也无人惶恐与吵闹,因为他们坚信,只要太尉出马,一定就能谈判成功。”

    “如此一来,疏浚河道有望,百姓们也都有救了。”

    “今日一早,风闻太尉的船只即将路过此处,百姓们便自发聚集起来,都拿着食物,要进献给太尉。”

    “”

    苏贤面色一松,大手一挥“快带本官去见。”

    罗浮忙劝阻道“太尉不可。”

    “嗯”苏贤纳闷。

    “太尉有所不知,前日黄河即将泛滥的消息,就是隐在暗处的贼人散播而出,太尉此去恐有危险”

    “无妨,能有什么危险即便有危险本官也不怕,出了事更怪罪不到你的头上,在前带路吧。”

    “那这下官遵命。”

    罗浮转身在前带路,往码头外面走去。

    苏贤大踏步跟在后面。

    杨芷兰与护卫们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那罗浮的担忧其实不无道理,他们必须保障苏贤的安全。

    不一时走出码头。

    苏贤放眼望去,外面果然围聚了许多百姓,衣衫破旧,扶老携幼,有的还拄着拐杖,一眼望不到头。

    他们手上都没闲着,或拿蒸饼,或端米粥,不一而足,也有那十分不富裕之人,便捧着一粗瓷碗清水。

    苏贤现身,经罗浮介绍后,百姓们顿时激动起来。

    他们纷纷喊着“拜见太尉”、“拜见侯爷”等话,感谢苏贤的付出,若没有苏贤此去幽州,他们恐怕活不过今年

    现场有些乱。

    杨芷兰、随行护卫,还有新乡县县令罗浮等,暗中都捏了一把汗,生怕出现意外。

    苏贤看着这些普通百姓,心情有些复杂。

    若黄河果真泛滥,这些人怕是不能活命,家破人亡这可是无数条人命啊,普通人的命,在大灾大难面前根本无法自保。

    即便朝廷组织外迁,过程也必定不太美妙,劳民伤财、背井离乡不说,能不能填饱肚子始终都是一个问题。

    “大家放心”

    苏贤提高音量喊道

    “今年,黄河不会泛滥,这一点你们可以相信本官”

    苏贤并不是一个尸位素餐的人,他有自己的底线,更不怕承担责任,如今既然身居朝廷高位,那么为大多数人谋福祉自然不在话下。

    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足以自保的前提之下,若不能自保,他一定跑的比兔子都快

    现在的他,上得女皇的信任,下受百姓们的爱戴,身边还有杨芷兰这样的高手保护,可以说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在这种情况下,他乐意为那些可怜的、食不果腹的、衣不蔽体的普通人办点实事因为在此以前,他也曾是普通人一员。

    “侯爷的话我们都信”百姓们纷纷喊道

    “太尉此去幽州辛苦了,这些是我们的一点点小心意,太尉请务必收下”

    “”

    安抚完这些百姓,苏贤转身回到船上,吩咐启航,立即出发。

    百姓们的箪食壶浆,他一一接受,不过立即又转送给了他们,他唯一收下的东西,是一个小姑娘用杂草精心编制的一只小蜻蜓。

    那小姑娘害怕、期待、欣喜、童真的懵懂大眼,他记忆深刻。

    轻轻摇晃的船舱之中,苏贤倚窗而坐,他手里拿着那只小蜻蜓,翻来覆去的看了许久,凝眉陷入了沉思。

    今天是个好天气,阳光驱散了早上的晨雾,透窗而入,将那只小蜻蜓照得透亮,散发着熠熠的光辉。

    许久之后,苏贤目光从小蜻蜓上收回,转手递给杨芷兰,吩咐道“仔细收起来。”

    杨芷兰领命而去后,苏贤迈步离开船舱,走向船头,他的步伐沉稳了许多,眉宇间也多了几分成熟。

    船队沿着大运河继续北上。

    日夜不停,苏贤一行吃住都在船上。

    经数日的劳苦奔波,此行的目的地幽州城,终于遥遥在望

    船队停靠在幽州码头之际,天色已晚,灯火将码头照得白昼一般。

    苏贤一行在幽州刺史的恭迎之下,入城后便来到了驿馆,他准备修整一晚,明日再去平安市与纳兰节会面。

    “苏兄,兄弟我就不陪你住驿馆了,听说品玉阁的异族女子们,将在今晚分别登台献艺,我得去捧捧场。”

    刚在驿馆安顿好,林川便找到苏贤。

    苏贤点了点头,叮嘱道“注意安全,若有事可派人找我。”

    “多谢苏兄。”

    林川转身小跑而去,他人比较瘦,小跑的姿势又比较奇怪,苏贤在后面看得直乐,最后笑着摇了摇头。

    “苏兄”

    没过一会儿,林川去而复返。

    他拉着苏贤的手说道“好不容易来幽州一趟,而且还是异族花魁,苏兄何不跟着我一起去瞧瞧”

    苏贤愣了一下,下意识婉拒道“你自己去吧,我现在不方便去那种场合,再说明天还有正事要办,必须养精蓄锐。”

    林川一脸遗憾,但他也知苏贤如今的身份与肩负的责任,终究一个人去了。

    其实,苏贤不去青楼,尤其是品玉阁,主要原因在于,兰陵公主还认为他是一个“太监”呢。

    万一他在品玉阁点了姑娘,消息必定传到兰陵公主耳中,那不就露馅了么

    “太监”的身份现在还不宜揭开。

    苏贤定了定神,将这些琐事抛诸脑后,扭头对身边的人吩咐道“派人去请钱中书与两位副使,就说本官设宴款待他们。”

    “是”

    苏贤宴请钱中书与两位副使,目的很明确,就是想从他们口中了解一下纳兰节的态度与根本需求。

    不一会儿,驿馆的花厅之中,宴席已经备下。

    但钱中书却托病没来,两位副使却已到了,此外,幽州刺史,还有幽州守将也受邀之列。

    现任幽州刺史,原是唐矩麾下的长史,因唐矩高升去了神都,幽州刺史之位空缺,长史便因功补了这个美缺。

    幽州守将,就不用多说了,早前曾是言大山的亲兵,性格暴躁但能力很强,之前苏贤在幽州曾与此人有过许多交集。

    “拜见太尉”

    幽州刺史、,还有两位副使,见苏贤进入花厅,纷纷起身行礼。

    “诸位免礼。”苏贤走到餐桌主位坐下,对众人摆手道“你们也坐吧。”

    “多谢太尉。”

    众人入座后,苏贤环视一圈,眉头一挑,问道“钱中书没来”

    一位副使回道“回禀太尉,钱中书称病在家,不便前来,若太尉想了解什么,问下官二人也是一样的。”

    是个暴脾气,当即猛一拍桌,起身道“他算什么鸟官太尉相召,他竟敢不来太尉且稍坐,末将亲去将此人提来。”

    “罢了”

    苏贤摆了摆手,止住暴躁的后,又道

    “钱中书谈判失败,想来是没脸来见本官,无妨,两位副使在就行了,罗将军还不快快坐下”

    “尊令。”

    虽已坐下,但面色依旧不好看,气冲斗牛。

    苏贤举杯,笑道

    “自上次幽州一别,已经过去数月之久,幽州在诸位的治理之下越来越好了,本官甚是欣慰,待本官回朝一定奏请陛下为你们请功”

    “那感情好,多谢太尉。”幽州刺史大喜,众人纷纷举杯,轻轻一碰后一饮而尽。

    “”

    待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苏贤面色一正,扭头看着两位副使,询问他们与纳兰节谈判的经过。

    两位副使自然不敢丝毫隐瞒,从头至尾详细讲解了一遍

    与此同时。

    幽州城北。

    平安市。

    一间豪华的酒楼中,身为辽国使臣的纳兰节,下榻在这里。

    天字号客房。

    中原书生打扮的纳兰节,手握一卷书,端正坐在一张椅子上,借着烛台上蜡烛的光芒正认真看书。

    夜里静悄悄。

    忽然,屋外传来脚步声。

    声响很大,顿将纳兰节从书本的世界中拉出。

    他放下书卷,揉了揉太阳穴,嘴角泛起一抹苦笑,敢在他房外如此大踏步之人,除了胞妹纳兰嫣之外,还能有谁

    果然,数息后房门被推开,进来一个少女。

    中等身材,四肢修长矫健有力宛若雌豹,身着兽皮裙,头发梳成一小股一小股的脏辫,野蛮的气息扑面而来。

    此女五官面容颇具英气,肌肤虽不如中原女子那般白皙,但也有一种健康的光泽,浑身上下都透着一种粗野的美感。

    这少女便是原来的如意郡主,现在的辽国如意公主

    纳兰嫣

    “嫣儿,我都说你多少次了,进别人的房间需要先敲门。”纳兰节一幅头痛的样子。

    “哥,大梁指派了新的使臣,并且已经抵达幽州”纳兰嫣没理会纳兰节的说教,她一脸急切,认为新使臣之事事关重大。

    “我知道,这次是苏兄。”纳兰节点头,依旧坐在那里,甚至还淡定的拿起那卷书继续看了起来。

    “你还看得进去书啊”

    纳兰嫣十分无语,跟吃了枪药似的,一把夺走纳兰节的书,瞪着眼大声说道“新来的使臣是苏贤,是那个苏贤啊”

    “你那么激动做什么”纳兰节一脸纳闷,盯着自家妹子看了半晌,随后“哦”了一声,笑道

    “莫不是数月之前,苏兄身在我大辽牙城之际,父皇所说的那些话,你都还记得不成不过也是啊,苏兄文采风流,人又年轻有为”

    “啊”

    纳兰嫣大叫,气得不轻,抡起手里那卷书,当做武器,直接往纳兰节身上招呼

    “那是父皇一时失言,本宫怎么会看上他”

    “我担心的是你呀,你成天与苏贤称兄道弟,好得跟什么似的,这次他作为使臣来到幽州,我担心你为了他而忘了大辽,忘了我们来此的使命”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