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百六十一章 新词

作品:《封侯

    秦桧瞥了一眼报纸,便知道怎么回事,只得硬着头皮回应道“回禀陛下,微臣看到了。”

    “你准备对郑家下手”赵构又问道。

    秦桧连忙道“陛下,郑统全真的有问题,有人揭发他早年暗通金国,和金国大酋长交往甚密”

    旁边徐先图淡淡问道“秦相公是说郑统全去辽东收购药材之事”

    赵构瞥了徐先图一眼,“是怎么回事”

    “陛下,五年前微臣父亲蒙郑统全赠送一根千年人参救了命,微臣就问了人参来历,他告诉微臣,他从前是河间府大药商,每年都要去辽东收购人参、熊胆和虎骨等名贵药材,他基本都是从女真猎人手中收购,女真部落基本都认识他,那时还没有金国,女真大酋长认识他很正常。”

    秦桧怒视徐先图道“既然徐相公知道这件事,为何一直替他隐瞒”

    徐先图冷笑道“他只是商人而已,又不是朝廷官员,朝廷管得了他吗再说,他若不去辽东,怎么救得了郑太后,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吗”

    “徐相公可别忘了,他可是河间郡公,有大宋爵位,可不是普通商人。”

    “他是后来护送郑太后来临安后才有的爵位,在此之前,可就是普通商人,有了爵位后,他还通过金国吗”

    秦桧一时被问住了,赵构有些不耐烦地打断他们之间的争论,“够了,你们不要再说了”

    两人都低下头,不再争论,赵构又对秦桧道“朕之前已经说过,他捐钱百万纾解朝廷财政之困,就不再追究他和陈庆的私通,现在又要查他,难道你要让朕言而无信”

    “微臣不敢”

    赵构狠狠瞪他一眼又道“陈庆做事向来胆大妄为,不计后果,朕真的担心他会派刺客来临安,朕绝不允许有这种事情出现,朕最后再给你说一遍,不准再纠缠郑家,就此摆手”

    “微臣遵旨”

    两人一起退出了御书房,走到殿外,秦桧冷冷讥讽道“郑家的钱拿顺手了,某些人还真是卖力啊”

    徐先图淡淡一笑,“其实我有点懊悔,不该告诉陛下报纸之事,索性借陈庆之手除掉某人,我说不定也能当几年右相了”

    徐先图仰头呵呵一笑,扬长而去,秦桧顿时遍体生寒,恶狠狠地盯着徐先图远去。

    萧山县,出门打听临安消息的侄子郑枫一阵风似的跑回府宅,“大伯,有救了,我们有救了”

    郑统全正在中堂和兄弟郑大年商谈去泉州之事,忽然听见侄子郑枫的喊声,眉头不由一皱,声音太大,会被邻居听到的。

    郑大年走出大堂,怒斥奔进中庭的儿子道“这么大声叫喊做什么,你想把官府引来吗”

    “父亲父亲”

    郑枫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是好事情”

    郑大年正在再训斥,郑统全却止住他,急问道“什么好事”

    郑枫怀中取出报纸递给郑统全,“今天的报纸”

    萧山县也被京报覆盖了,只比临安城晚一个时辰。

    郑统全一眼看到了头版头条,浑身颤抖起来,他感动得泪流满面,没想到雍王用这种方式来救自己。

    “大哥,怎么了”旁边郑大年急问道。

    郑统全用袖子擦去泪水,仰头大喊一声,“收拾东西,我们回临安”

    六味居茶馆,胡云对王牧笑道“听说今天秦桧大发雷霆,把御史台调查郑统全的报告当场给撕了,大骂御史台不尊圣意,擅自妄为”

    王牧端起茶盏淡淡道“这是在装样子撇清关系呢不是让你知道了吗调查郑统全和他无关,是御史台擅自妄为”

    “没想到雍王一个申明就把这些朝官吓得半死,估计没有再敢打郑统全财产的主意了。”

    王牧点点头,“关键是雍王威胁要动用刺客,还灭门全家,这个威慑力很强,如果说秋后必算帐,很多人倒也不怕,但刺客不一样,那是真的要杀人,这些朝官谁不怕死”

    这时,王牧取出一封信,交给王牧,“这是雍王另一封鸽信的内容,交给你的任务,你看看吧”

    王牧连忙接过信打开,居然是让他阻止任命李纲为两湖宣抚使,王牧眉头一皱,“这应该是给你的任务吧我怎么有办法阻止”

    胡云缓缓道“少府兄,这是雍王给你的第一个任务,雍王很重视,希望你能想到办法,如果需要,我可以配合你。”

    王牧沉思良久道“我需要李纲写的文章或者诗词,越多越好,能搞到吗”

    “应该可以,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他的一本文集,我去找找看。”

    停一下,胡云又笑问道“需要他的文章诗词做什么”

    王牧用手指蘸着茶水在桌上写了借刀离间四个字,胡云略一思索,猛然醒悟,拳掌相击赞道“果然高明,需要我帮忙吗”

    王牧点点头,“我需要你替我传递消息。”

    “放心吧我们有一个人,最合适不过。”

    说到这,胡云站起身笑道“我现在就给你找文集去,希望明天就能出结果。”

    王牧微微笑道“晚两天再说,太急了,就会露出痕迹来”

    当天下午,胡云来到了报馆,他给王牧送来了一本李纲诗集,又送来了一些手抄诗词。

    “这些手抄都是他最近一年写的诗,没有来得及收录在诗集中。”

    王牧要的就是李纲最近写的诗词,他接过手抄纸卷翻看,大概有十几首左右,看到倒数第二首,王牧眼睛一亮笑道“就这首了”

    胡云探头看了看,是水龙吟太宗临渭上,他忍不住笑道“其实我觉得后面一首水龙吟光武战昆阳更有意思,南阳可是在中原啊”

    王牧又仔细看了看,闭目沉思片刻道“你说得对,水龙吟太宗临渭上反间计的痕迹太明显了,用光武战昆阳更委婉一点,而且秦桧一定会把水龙吟太宗临渭上找出来,不需要我们费力。”

    胡云又小心翼翼道“我觉得最好不要登在京报上,让别的报纸登载,你说呢”

    王牧微微笑道“其实无妨,李纲门生颇多,谁知道是哪位投稿过来,再说李纲还在半路,我们又怎么会知道李纲将出任两湖宣抚使之事这可是朝廷的重大机密。”

    “也行,不过时间很紧,他进了临安后就麻烦了,不如就定在后天”

    王牧点点头,“就定在后天”

    两天后,京报的文学栏目中刊登了李纲的一首新词。

    水龙吟光武战昆阳

    汉家炎运中微,坐令闰位余分据。南阳自有,真人膺历,龙翔虎步。初起昆城,旋驱乌合,块然当路。想莽军百万,旌旗千里,应道是、探囊取。

    豁达刘郎大度。对劲敌、安恬无惧。提兵夹击,声喧天坏,雷风借助。虎豹哀嗥,戈鋋委地,一时休去。早复收旧物,扫清氛祲,作中兴主。

    在一般人看来,这首词没有什么可深究的东西,这是在描述光武帝刘秀中兴汉室的一个著名战役。

    可如果由李纲的政敌看来,这首词中就藏着不一样的解读。

    午后,王薄的幕僚贾应芳拿着一份报纸匆匆赶回县衙,直接找到了知县王薄。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