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聚心

作品:《封侯

    一名最年长的老者站起身道“我先说吧老朽程然,原是东京国子学博士,今年已经八十岁了,我最欣慰之事,就是在生前看到殿下驱逐鞑虏,恢复我汉家江山,听闻收复河北的消息,老朽失声痛哭,后来殿下又收复幽燕,老朽更是在祖先面前上香,告慰列祖列宗,殿下的丰功伟绩,必将列入史册,被后人敬仰”

    说到这,老人心情激动,又忍不住流下泪水,众人连忙劝慰,好一会儿老人才平静下来。

    这时,另一名老者道“小人开了一家安福居酒楼,现在朝廷倒行逆施,传闻又要对所有商人强卖会子,临安商人人心惶惶,我们很多人都想去北岸扬州,可是朝廷却封锁运河,不准百姓迁徙北上,恳请殿下给我们开辟一条北上的通道。”

    陈庆点点头,“你们可以南下福建路,可以去江南西道,通道很多,他们拦不住,如果想走水运北上,也可以直接乘船去当涂县,当涂县是我的地盘,我会尽快开辟一条过江通道,安排渡船过江,不用去镇江府。”

    老者欣喜问道“可以直接乘船去当涂县吗”

    “当然可以,从太湖走溧水,到丹阳湖后,穿过湖泊到北面,再走姑溪河,就直接到当涂县了。”

    另一名老者叹息道“殿下能在临安开设常平店吗我们这些老人挣不到钱,只能给家里添麻烦,家人虽不说,但我们心里难过啊”

    陈庆点点头道“常平店暂时开不了,但我或许可以想想别的办法帮助大家。”

    稳定运行多年的a,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换源a,huanyuana

    陈庆和众人交谈了半个多时辰,这才让船只送老人回去,这时陈庆拿着一面赤底黑龙旗在船头高高举起,数十万百姓在岸上再度热烈欢呼起来。

    “万岁雍王殿下万岁万岁”

    他们毫不掩饰内心的敬仰,喊出了压抑在心中已久的心中话,他们渴望着雍王能够早日登基,取代残酷剥削他们的大宋皇帝。

    “万岁雍王殿下万岁”

    呼喊声此起彼伏,一直喊到大船调头,缓缓驶远。

    这一天,必将载入史册。

    世子陈冀也陪同父亲接见老人,不过他始终没有说话,一直安静地听取父亲和老人们交流,这是陈冀很好的品德,善于聆听,他有自己的想法,不会轻易表露,只有父亲询问他时,他才会说出来。

    “冀儿,你对今天的临安之行有什么想法吗”下午喝茶时,陈庆见儿子一直沉默不语,便笑着问道。

    “孩儿对父亲的临安之行没有异议,数十万百姓来迎接父亲,孩儿也很激动,只是孩儿不太明白,为什么要专门接见老人”

    “世子,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你”

    旁边周宽笑道“我也是老人,这个问题我体会更深。”

    “晚辈愿洗耳恭听”

    “首先我们的文化和传统是尊重长者,尊重老人,哪怕是乡下种田的老农也值得我们尊重,这是我们的信仰,殿下专门接见老人,实际上就是告诉每一个人,殿下尊重信仰,尊重传统。

    其次,家家户户都有老人,老人是家庭的基础,殿下接见老人,最容易拉近和百姓距离,感动所有的人,最后大家的呼喊世子也听见了,那就是所有人都感动了。

    第三就是均衡,获得殿下接见,这个名额多么稀少,让甲员外上,乙员外必然不服气,凭什么啊让丁掌柜上,丙掌柜也会不满,众口难调,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老人上,别管这老人是做什么的,只要是老人,大家都会尊重,也就不会有异议,世子明白了吗”

    陈冀起身行礼道“长者教诲,陈冀铭记于心”

    周宽连忙请陈冀坐下,笑着对陈庆道“我就喜欢世子的谦虚知礼”

    陈庆微微笑道“周参政事说得很对,三点都说到要害上,但接见老人只是一个姿态,调动气氛的效果很好,要想得到所有人真正的认可和尊重,还必须拿出实际行动来,好听话谁都会说,要想有切实效果,就必须得拿出爱护老人的具体方案。”

    “殿下具体打算怎么做呢”周宽笑问道。

    陈庆微微笑道“我打算给临安六十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三百文钱补贴,一直常平店建起来为止”

    周宽眉头一皱,“这得多少钱”

    陈庆又笑问儿子道“冀儿觉得呢”

    陈冀想了想道“关键要看有多少人每月支出多少钱再权衡利弊”

    周宽惭愧道“世子说得对,得了解具体情况后才能做出判断,我有点急躁了。”

    “周公从前是管钱的主官,其实所有管钱的主管都一样,听到花钱就头疼,哪怕花一文钱也觉得没必要。”

    陈庆笑着给儿子解释,也就给了周宽一个台阶。

    周宽呵呵一笑,“殿下还真是了解我”

    陈庆又缓缓道“这个问题我早就让情报站调查过了,临安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大概有两万人左右。”

    周宽愕然,“才两万人”

    陈庆点点头,“大部分底层贫困百姓的寿命都到不了六十岁,能过六十岁基本都是家境不错,或者达官贵人,所以六十岁以上老人也就两万人,但这两万人中,至少一半都是家境宽裕或者达官贵人,他们不稀罕每月三百文的补助,更不屑去排队领取,所以享受三百文补助的老人最多也就一万人左右,每个月就就三千贯钱,一年三万六千贯钱,其实也补助不了几年,冀儿还有疑问吗”

    陈冀犹豫一下问道“父亲为什么要定每月三百文而不是其他数额。”

    陈庆呵呵一笑,“临安米价斗米六十文,我就是补助老人每月五斗米而已。”

    “孩儿明白了”

    陈庆回房写信去了,周宽给陈冀倒了一盏茶笑道“从老人着手突破确实是一个妙招,占据了道德高地,朝廷若要干涉阻止,肯定会被人骂死,除非他们也拿一笔钱和我们竞争,但这种事情朝廷肯定不会做”

    “为什么朝廷不会做”

    “朝廷风险太大,给临安老人发钱,那别的地方呢朝廷算下来肯定得不偿失。”

    “也对其他地方会不满。”

    周宽压低声音又笑道“发现你父亲的深谋远虑了吗”

    陈冀摇摇头,不解道“晚辈没有发现”

    周宽微微笑道“你父亲早就命令情报站调查临安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人数,今天接见老人可不是一时兴起啊甚至今天来钱塘江也是早有策划。”

    陈冀默默点头,还真是这么回事。 ter css”cear”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