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9章 卫氏的忠心

作品:《甜后来朕怀里

    赵清暄继续扶着卫静姝往前走,再开口的时候,却主动提到了卫氏父子。

    “卫国公自到了皇家农场之后,便就十分安分,并没有过什么异常,倒是接手了皇家农场之后,十分尽心尽责,今年更是大手笔整治了皇家农场,做出了不少实实在在的成绩,这倒是我之前没有料到的。”赵清暄感慨道。

    卫静姝已经很久没有听到父亲那边的消息了,更别说是从赵清暄这里听到,一时间自是惊喜交加,惊得是,赵清暄竟然会主动跟自己提起父亲的近况,这意味儿着什么,卫静姝自然心知肚明,喜的是,她同样没想到父亲竟然会老老实实待在东北,还认认真真经营起了皇家农场,这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她还以为就父兄那样的性子,必然对赵清暄对朝廷心怀怨怼,只会跟赵清暄对着干呢,却哪里想到父兄竟然这么快就想开了,也愿意走正道儿了,真真是再没有比这更好的消息了。

    卫静姝竭力隐忍自己的喜悦,却哪里掩饰的住,一双眼睛都烁烁放光,满是欢喜,却还嘴硬道“好好儿经营管理皇家农场,这本就是他们的义务,哪里值得表哥夸奖表哥也忒抬举他们了。”

    赵清暄如何猜不到卫静姝的心情,打量着她着别扭的表情,心下觉得好笑,便就点点头道“表妹说的是。”

    当下便就不再提皇家农场这茬儿了,又嘘寒问暖起来,什么累不累啊,需不需要歇一歇啊,卫静姝哪里想听这个她心里着急着呢,憋了半天,到底是憋不住了,拉着赵清暄的胳膊一边晃着,一边小声开口道“表哥,你你跟我说说呗。”

    “说什么”赵清暄揣着明白装糊涂,嘴角的笑意都要忍不住了,幸亏是晚上。

    卫静姝咬了咬唇,声音更小了“父亲是是怎么接管皇家农场的,又又都做了哪些事儿,我我想知道。”

    虽然心里还是埋怨父兄,但是到底是骨血相连的亲人啊,卫静姝如何不惦记她平素从不打听父兄的情况,不想给赵清暄添堵,但是如今既是赵清暄主动提到,而且态度似乎比从前缓和不少,卫静姝便就忍不住了,关于父兄的事儿,她想知道得更多一些。

    赵清暄没有取笑她,也没有继续吊她的心思,当下便就将卫氏父子对内抓蛀虫、对外拿奸商的事儿跟她细细说了,说到后来,赵清暄不由感慨道“皇家农场的弊病,一直都存在,父皇乃至先皇也不是不清楚,但是却一直放之任之,到底皇家农场一直都由皇族经营,都道是见面三分情,对这起子皇族下手,未免不近人情,且动静小了全无作用,动静大了又少不了给天家抹黑,索性不如装聋作哑有他们去,只要不过分就好,正是因为天子的纵容,才养肥了那起子蛀虫,也助长了皇家农场的歪风邪气,卫国公到底是军营里头摸爬滚打出来的,是块硬骨头,硬是用铁血手段终结了这长年累月的弊病,你方才还说不值得一夸,这是不对的,还是值得夸一夸的。”

    卫静姝从前倒是没有听说过皇家农场的这些污遭事儿,也是头一次听说,直听得心惊肉跳,她哪里想到小小的皇家农场里头竟然养着那许多蛀虫

    不,简直称得上是窃国大盗了

    成年累月地不知吸了朝廷多少骨血,可不就是窃国大盗吗

    后来又听了赵清暄说,父兄接手之后,对皇家农场的一些列雷霆手段,卫静姝又是震撼又是惊喜,当然还有自豪,从前对于父兄的手段她全然不知,其实她之前连父兄是做什么的,都很模糊,这还是头一次知道父兄竟是这般,刚直不阿、忠心为国,自然心潮澎湃,随即便脱口而出“卫氏一门从来都是忠心为国,往后只会更加忠心。”

    是啊,毕竟往后表哥成了万岁爷,卫氏一门自然会更加对朝廷、对表哥忠心啊。

    虽然从前父兄或许对表哥有些意见,但是现在他们明显是想通了啊,所以才会这般用心地经营皇家农场,不也是像做出个样来给表哥看吗

    这是卫静姝的想法,她脱口而出之后,又觉得自己似乎有些失言,毕竟她一向是不会在赵清暄面前为父兄说情的,这是她的原则也是她的态度,所以这时候卫静姝难免有些懊悔,表哥会不会以为她说这话是在给他施压是在为父兄求情

    可卫静姝正不安的时候,却听着赵清暄缓声道“你说得对,卫氏一门的忠心的确一直都有。”

    只是,他们忠心的方式,让他没办法接受,而且他们这样的忠心的方式,又何尝不带着霸道与野心

    虽然卫氏父子这一年的表现,出乎赵清暄的意料,但是这却并不能改变他对卫氏父子的看法,当然了,这些就不必对静姝说了。

    而且,如果卫氏父子肯一直安分下去,就算他还是信不过他们,可看在静姝,看在他们孩子的份儿上,他到底还是会厚待他们的,而静姝知道这些就够了。

    “表哥说的是,”卫静姝闻言果然更是惊喜交加,赵清暄的言外之意,她也听得明白,真真是大喜过望,不过,她也知道见好就收,没有再继续提卫氏父子,而是随口问道,“为什么跟皇家农场那边私下往来交易的多是南方人呢”

    方才赵清暄提到,被关押起来的那些奸商,多是南方人,尤其是湖州、台州等地,卫静姝不明白,怎么都是南方人,难道那些地方就天生出奸商吗

    赵清暄倒是没想到卫静姝会问这个,想了想,然后道“湖州台州这样多山的地方,自古就不适合农耕,虽说靠山吃山,但是老百姓想要温饱,总是比别的地方更加困难,若是遇到了灾年,诸如山火、山洪一类的,更是民不聊生,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自然就逼得他们背井离乡讨生活了,南地的经商风气就是这样来的,当然,跑货做买卖的多了,总有心术不正的,又或者是竞争太大,难免就有人想着走捷径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