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3 章

作品:《[红楼]幸好我还是贵公子

    王玚主持筹建的藏书阁进展格外顺利,如今各家知道此事的, 都反应过来不能叫王家一家独占好事, 是以后期藏书阁建好, 却未揭匾的这段时候, 王玚着实忙乱起来。

    那凡是家中藏书丰厚的人家,不论大小,都来宴请。王玚心里暗笑,面上却摆出十足矜持的模样来, 人家再三请了,又托人来说情,他才“勉强答应”。

    一时京中人家争先恐后往藏书阁捐赠书籍, 唯恐王玚那里改了主意。

    里头多数又不是真心, 自然不肯悄悄地送去,必雇了一队敲锣打鼓的百戏, 大张旗鼓地送去,生怕别人不知是自己家捐书去了。

    王玚知道这个止不住, 再说了, 自己吃了肉, 总要留一口汤与别人, 总不能尽占了好处。

    不过他还是特地嘱咐了刘博闻,万万带着礼部几个主事仔细核查书目。

    刘博闻还笑呢,“这个不至于的,哪里能少几本?总不至于这点子脸都不要,说捐五千捐个四千九百九不成?”

    王玚冷笑道:“这个倒不至于, 但说不得就有一类只觉自己吃了亏的,故意捐一些无甚用处的书来凑数儿——我也是不明白,难道给些能用的书,他家里就少中一个进士不成?”

    刘博闻听得他抱怨,倒是不予置词,只是点头应了会仔细核查,“隽和放心罢,这回藏书阁中必定是有用的书。”

    “你我是知道的,倒是不怎么担心,不过是怕你不曾想到这里头的龌龊,才说一句罢了。”王玚笑道,“咱们这个藏书阁建起来了,后日书都入了库,杨首辅那里也替了空儿出来,咱们便揭匾——幸而不曾出什么差错,倒是如期完成。”

    刘博闻点头应道:“是了,圣上前几日提起还说要在鞑靼使团进京前了了这事儿——鞑靼使团进京可定了日子了?”

    “倒是定了,听鸿胪寺那边儿的话风,应当是七月中元节过了便进京,”王玚道,“再怎样也越不出八月。”

    “那倒是宽裕。”刘博闻点了点头,又笑道,“隽和可以大松一口气了罢?泰山大人回来,亲事也有着落了。”

    王玚笑道:“可是逮着了!就这样打趣。”

    刘博闻也是大笑,调侃道:“当年我是怎么娶了你嫂子来的,这里头门道儿不少,可要为兄传授些许?”

    王玚连连摇头,直道:“这个不必刘兄操心,小弟这点子能为还是有的。”

    两人都是笑起来。

    藏书阁揭匾当日,杨守真亲为致辞,好生勉励了过来的诸多士子。

    叫王玚说,杨首辅不愧是状元出身,一席话说的人热血沸腾的,好似今日来借书习学,下科便金榜题名,光宗耀祖指日可待。

    藏书阁建成是这两个月的大事,过后月半,除了中元节热闹了几天,京城俱是一片安稳,并无事发生。

    还是中元节过了的大朝上,鸿胪寺卿禀说鞑靼使团于七月二十五日进京朝见,承元帝点头允了。

    又笑说:“王隽和自藏书阁事毕,也是清闲至今了罢?詹事府如今可无事,不如就令王卿协理鸿胪寺主办迎接事宜——岳父促成此事,女婿便在朝中做东道,你们翁婿也是一段佳话嘛! ”

    王玚自是躬身领旨,其余人也未曾有异议。

    唯有六皇子略显得有些犹豫,似是想说什么,又叫张宗使了一个眼色止住了。

    他两人在前列,是以底下众臣并不曾有所察觉,倒是承元帝虽在陛阶之上,隔着层层冕旒还看的真切,不由冷笑一声。

    戴权在侧方微微一动。

    林如海进京时,鸿胪寺一行由王玚打头,少卿从旁——两人还好生谦让了一番,王玚品秩是正四品,少卿却只是从五品,但此次却是王玚协理鸿胪寺卿主持,故此两人客气了好一回才罢了——林如海一行却是鞑靼使团居中,林如海领头,两侧由兵丁护卫。

    王玚等人迎出宫门外,与天街上静候。

    见林如海下轿上前,王玚忙迈步也迎上去,先是面南背北宣读承元帝圣谕,过后才上前笑道:“林大人一路奔波辛苦。”

    林如海先谢过了圣恩,后才回了王玚道:“原是应当。”

    两人对视一眼,各自暗中点头——林如海是满意王玚如今已是正四品的官了,年少有为,心里欣慰;王玚是见林如海精神抖擞,心里松了一口气。

    两人见过,王玚这才转身看向后边三位鞑靼皇子,向为首的那位拱手道:“这位便是二王子罢?”

    鸿胪寺跟来的翻译忙翻了。

    这位鞑靼的二王子看着年岁不大,只怕比王玚略大几岁罢了,周身尽是骄矜之色,闻言不过略点头,却是用汉语冷淡道:“正是。”

    倒是身边另一位王子笑道:“二王子一路车马劳顿。”

    他见王玚看他,便道:“我是昂格尔,十五王子。大人不必奇怪,近年来鞑靼部也学了汉人的语言。”

    王玚了然,这位想必便是庶妃所出的十五王子了——这位鞑靼的大汗也是奇怪,并不令正妃所出的王子与庶妃所出的排行,庶妃们所出的另行排列。是以这位十五王子还比二王子大些。

    王玚笑了笑,道:“能理解——既是这样,不如便叫人带诸位去驿站略歇。明日再至鸿胪寺用宴。”

    二王子出声道:“怎么,我等远道来此,大安竟不曾有国宴相请?你们素来自诩礼仪周全,如今可是失礼!”

    王玚微微一笑,不慌不忙道:“二王子误会,我大安虽不敢自诩‘周全’,可‘失礼’二字未免言重。明日先是鸿胪寺宴请,不过接风洗尘。待使者休整五日,精神回复不受车马劳累之扰,方才是国宴。”

    “不过王子初来大安,不知这边是如何‘礼仪周全’也是有的,”王玚笑着补充道,“中原人才辈出,先贤云集,礼仪常为外族人所不能懂。”

    二王子面色沉下来,冷哼一声,却也不再多言。

    倒是十五王子仍是仿佛未觉王玚在暗损他们孤陋寡闻,笑眯眯道:“贵国果然礼仪周备——一路行来,都在听士子们相传这里建了藏书阁,供天下士子借阅,我等听说,心里十分敬佩,不知这几日可否派人引我等见一见藏书阁的风采。”

    他话说到这里,却是不好拒绝,幸而本来也不需拒绝——承元帝之所以催促令藏书阁务必在鞑靼使团进京前完成,便是要的这个,也是为了像他们展示文治。

    鸿胪寺少卿笑道:“这个可是找对了人——藏书阁正是王大人主办。再没人比王大人更了解这个。”

    昂格尔闻言惊奇地上下打量了王玚一眼,连声赞道:“不得了!不得了!听说主持此事的是位青年才俊,却不曾料到是这般的青年才俊!”

    王玚听他说的有些不伦不类的,也不纠结,只是拱手笑道:“谬赞,也是大家帮衬——王子若是想去藏书阁一观却不是难事,虽如今还只允许户部登记在册的我朝士子借阅,但毕竟王子远来是客,又如此思慕我朝文化,藏书阁还是能去的。”

    他不动声色地给这位王子安上了一顶“思慕大安文化”的帽子,昂格尔也不知是未曾发觉还是装糊涂,仍笑呵呵应了,又向二王子笑道:“傲恩查殿下,难得来此,咱们去藏书阁一观如何?”

    二王子斜着眼瞧了王玚一眼,却也不曾说什么,只是淡淡点了点头。

    王玚笑了笑,便伸手道:“诸位,请——使团下榻的驿站已经有人打扫过了,过后会有寺内主事引各位过去。”

    二王子点了点头,便跟着主事往驿站行去。

    王玚忙示意周围兵丁跟上——别国使团来京,是不许自己私自在京城走动的,派兵丁跟着,一个是为了保护,以防使团出了意外大家撕扯不清,另一个则是为了监视,以防使团中有人图谋不轨,欲行苟且,或者安插细作暗探。

    此行领兵的不是旁人,正是牛家表兄中的一位,牛传铣,任龙禁尉的那位,如今也已经升了散秩大臣,从三品,协领内大臣总理龙禁尉诸事。

    牛传铣向王玚略一点头便勒马转身去了。

    王玚忙拱手相送,过后向林如海亲昵笑道:“林叔父,圣上召您觐见,我这是出来传句话,想必此时宫门内已经有内侍等着了。”

    “好,我这就进去了。”林如海拍了拍王玚得肩膀,微微一笑,但也知道此时不是叙旧的时候,便忙跟着出来的一个内侍,往另一宫门行去——朝臣觐见和接待来使并不是同一个宫门,故此林如海还要往西边走一段。

    王玚紧跟着送了两步,只来得及低声说了句,“万事安好。”林如海便脚步不停地走了。

    不过脸上显见得有了些笑容。

    王玚忙停下,远远地看着林如海走了,才回身向鸿胪寺少卿笑道:“大人见笑,实在是许久不曾见过老师,便有些心盛。”

    鸿胪寺少卿忙笑道:“人之常情!人之常情!大人不必多说。”

    “多谢大人体谅,”王玚笑着点了点头,又道,“这几日少不得咱们紧着些儿,以防那边出什么幺蛾子,提前同大人和诸位说声辛苦了。”

    鸿胪寺众人都笑称不必,又道是职责所在必定尽心。

    王玚便道:“即是如此,明日还有的忙乱了——我往礼部知会一声儿去,省的去了藏书阁无人接待。诸位可尽散了。”

    众人都道辛苦詹事大人,王玚又道:“那便麻烦少卿往寺里同正卿大人回一声,我自往礼部去了。”

    鸿胪寺少卿笑着应了。

    众人便在宫门外天街上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