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送宫花

作品:《[红楼]幸好我还是贵公子

    周瑞家的忙打开匣子看了, 忍不住笑赞道:“嗳哟, 好鲜亮的花儿!我瞧着就是老太太那里精心侍奉着的好花都不及这个堆出来的好些!果然是姨太太家里豪富,手里有好东西, 叫我们也开开眼, 见一见宫里头的时兴玩意儿。”

    薛姨妈叫她捧的高兴, 便笑道:“不过是宫花罢了,我瞧着也不值什么,不过就是手艺新鲜些,宫里贵人喜欢,蟠儿这才费心思弄来了几支,这才值几个钱!”

    王夫人遥遥向那匣子内瞧了一眼, 点头道:“果然是好手艺,也是新鲜做法,不是寻常世面儿上见到的,我竟是不曾见过——这样东西, 又是蟠儿费心弄来的,你给宝丫头留着罢,亏你还想着她们。”

    薛姨妈合掌叹道:“要是宝丫头有这份心思,我还高兴些,这不是她从来也不爱那些花儿粉儿的, 我也不白放着,怪可惜的。便给了你家姑娘们, 也不算蟠儿白费心。”

    王夫人又赞一回宝钗稳重大方, 这才无话。

    周瑞家的见王夫人不说了, 方才上前问道:“这花我瞧着好多支,家里姑娘们总共只有那么几个,到底是什么分法,姨太太可有个章程?”

    薛姨妈道:“里头一共是十二支宫花,你们家三个姑娘一人两支——我也不好厚此薄彼——也给你林姑娘两支,下剩那四支,你给了凤丫头罢。”

    周瑞家的忙道:“姨太太分的公正,既是这样,我便先过去了,我瞧着这时光姑娘们也该起来了,若是晚了,都到老太太那里吃晚饭去,我倒扑个空。”

    薛姨妈便道:“这里也没你什么事情,你自去罢。”

    周瑞家的方笑着出了院门,正想着往西走,左右思量过又觉得还是先送了三春那里,再到凤姐儿那里才好,总归是薛姨妈给的东西,若是叫二奶奶知道了自己放在最后一个,恐怕脸上不好看,届时怕是个麻烦,倒是林姑娘那里可以往后推一推,不过是个小姑娘家,想也没那么大的气性儿,便是发起火来,也烧不到自己身上。

    拿定了主意,便拿着那匣子,往东夹道王夫人院中过去——从开了春不久,三春便搬出来到王夫人房后三间小正房内居住了。

    屋内宝钗听见周瑞家的出去了,便和伏在桌子上描花样子的莺儿道:“我方才听见周姐姐说要出去找这里的姑娘们去,正好我们趴在这里半日,累得脖子都不舒坦了,想必这时候大家都无事,我找她们去。”

    莺儿便将笔扔在桌子上的笔筒内,也笑道:“姑娘说的正是呢,咱们今儿还未曾歇一歇,便是姑娘不提,我也要劝姑娘好生停一会子了。”

    宝钗听了,便起身下炕道:“那你便来与我梳梳头发,今日起来了原以为不必出去了,倒是头发都拆了,就挽了个儿,如今要见人去,不大像话。”

    莺儿闻言,忙上来替宝钗仔细梳了头发,又笑道:“姑娘今日可要戴什么首饰?”

    宝钗摇头道:“你还是拿我平常那戴的就好。”

    莺儿一壁嘟囔着“太素净了”,一壁还是将宝钗平日里带的一支金簪插上去。

    宝钗揽过铜镜一照,觉得发饰整洁,这才起身道:“走罢,出去禀了太太和妈去。”

    莺儿答应了。

    宝钗便掀帘出去,绕过中间隔着的黄花梨大屏风,行至王夫人所在的正房内。

    王夫人叫周瑞家的这么一来一去的,倒是不好再提旁的,便仍是坐在椅子上同薛姨妈说些如今京城里的形势,其实也不过是哪家媳妇新生了儿子,哪家有了红白喜事,哪家太太小姐又得了宫里的赏赐之类无多大用处的闲话。

    宝钗隔着柱子听着没什么要紧的,这才放心继续走上来,正逢王夫人说到理国公柳家新娶的媳妇在张淑妃那里颇得眼缘,觐见过一回便得了不少的赏赐回来。

    薛姨妈便叹道:“这才是有脸面,不说咱们这样人家眼热什么赏赐——家里什么是没有的?就是这个面子才是好的,要不是家里有出息,宫里贵人谁给你做脸?我也盼着什么时候我这两个孩子能得上宫里头贵人来的赏赐才是真叫我脸上有光了。”

    王夫人也道:“你说的正是这样,咱们家里多少年没出一个贵人了?亲戚也都是老太妃一辈儿的了,正经是没有宫里的贵人做脸了。不光你想着,我也想着能有什么时候也有宫里的贵人指明了赏我什么东西,也好叫我直一直腰杆子。”

    薛姨妈正要附和,不想却看见宝钗进来,便笑问道:“你怎么出来了?”

    宝钗上前行礼道:“太太、妈。我方才听见周姐姐来说要送什么花儿给姊妹们,所以想着也去一同顽一顽,在屋子里坐了这半晌,脖子实在梗得慌。”

    薛姨妈点头道:“正是呢,早我还说你也别这样实心眼子,一味的只知道针黹活计,也跟着你姊妹们一处多顽多乐才好。女孩子家也就是在自己家里这时候还能轻松些。”

    说着又向王夫人假意抱怨道:“我这个丫头倔得很,我是说不听的,也不知说了多少回,就是答应的好,实则自己还是背地里做那些活计,冬日夜里还点了灯做的,也不怕把眼睛熬坏了!”

    王夫人却道:“难为这样大年纪便能有这样心思,妹妹你还是知足罢,我若是能有一个这样好孩子,叫我立时去半条命也甘愿的。”

    又向宝钗慈爱道:“好孩子,你去罢。”

    宝钗笑着答应了,便带着莺儿一径出了院门。

    却正好遇见绿萝带着几个小丫头往屋子里搬书,宝钗想着王玚,心内微微一动,便上前搭话道:“绿萝姑娘,你这是晒了书?”

    绿萝正指挥着小丫头翻看书籍可有损毁,不防有人从后头过来,倒是唬得一跳。忙转身看去,却见是宝钗,便笑道:“我道是谁,原来是薛姑娘来了。您这是做什么去?”

    宝钗道:“不过是闲着逛一逛,你今日怎么晒起书来?”

    绿萝敲打着肩膀道:“嗐,大爷昨日吩咐叫找一本书,我托身边的小厮来翻了这半日也没见着,倒是看见不少霉烂了的书,都是大爷久不翻看的,但也都是好东西,放着霉了也是我们的不是,我瞧着今日是个难得的好天,三月里再不能有这样好日头,所以干脆叫他们翻一翻收着的书,有那压箱底的,架子上摆不下的,全拿出来晒一晒才好。”

    宝钗随手拿起一本书,翻了翻,见是卢升之的一本诗集,书上折页不少,批注也是满满的,知道是王玚心爱的一本,只是或许为了科举便久不翻它,心内一动,便笑道:“竟是这本书,我寻了许久也未曾见到,不曾想今日倒是见到了,好姑娘,我央你一件儿事,这本书你且借我看一看,过两日便还你们。”

    绿萝为难道:“姑娘不知道,您拿的那箱子里原都是大爷常看的,不只是为着什么都放下了,但早先也吩咐过,不叫我们动它。我们大爷别的还好,就是金子银子放在他跟前儿丢了,也懒得管那个,唯有他心爱的书要是少了一本,非发大脾气不可。姑娘也体谅体谅我们,我是不敢这样的。”

    谁知宝钗听了,愈发肯定王玚心爱这本,本来是可有可无的,绿萝这样一说,倒是起了一定要借来看看的心思,自己正苦于不知如何同王玚交心,先借了这本书回去,到时他一定是要来要回的,自然不好派下人来,届时再拿旁的类似之书引他来探讨探讨,一来二去的,不怕不成事,或者就是没甚么旖旎,能好生谈两句也是进步。

    心里那定了主意,嘴上更不放松,便拉着绿萝的手道:“如今玚哥哥正是要科举的紧要关头,一定分不开心来看这个,好绿萝,我只借一阵子,必定好生爱惜,不叫他损伤的。”

    绿萝见宝钗说的这样,又碍着薛姨妈是自己家姑奶奶的份上,不好不答应,便勉强道:“既是这样,姑娘便拿着罢。”

    宝钗忙道谢,又同绿萝说了两句,便笑道:“你这里忙着,我不多烦你,先过去了。”

    绿萝自然道好。

    宝钗便领着莺儿往西边儿过去。

    莺儿拿着那本诗集,见宝钗往西走,忙上前几步问道:“姑娘,不是要去找这府上的几位姑娘们?怎么往西走,那边是绕远了,不如就从东边夹道走才近。”

    宝钗原本的确是想见一见姊妹们去,但方才又改了心意,知道王玚也是才来不久,家中姊妹于他之事知道的不多,但黛玉不同,都是从扬州来的,听说还是一同长大的,必然对王玚有所了解,她手里拿了这本诗集,正是想再探一探黛玉的口风,问问寻常王玚都有什么癖好。

    听见莺儿这样说,便摇头道:“今日先不去找她们,我想到林妹妹那里坐一会子。”

    到谁那里坐一会儿对莺儿来说差别不大,她自然不会反驳,便跟着宝钗向西一路到了漱玉院中。

    宝钗一进漱玉院便有小丫头赶着过去告诉了黛玉,偏生此时宝玉正从贾母处过来,已经坐了有一会子了,黛玉正不耐烦敷衍他,忽听见宝钗来了,忙道:“快请进来罢!”

    虽黛玉也不大愿意见宝钗,但同宝玉比起来,与宝钗交谈总还不至叫人生厌,宝钗温柔大方,很能体贴人的心思,就是黛玉不待见她一来便打了王玚的主意,但仍不能不承认宝钗是有过人之处的。

    左右自己不谈哥哥便是,更何况打听了喜好也是没用,黛玉这几日自己翻来覆去地想,倒是释然了,难道扬州就没人打王玚的主意?

    自是有的,便是自己不经意间也曾听见王玚推脱“友人”送过来的姬妾,住在王家时,更是悄悄听见不少回牛夫人抱怨扬州买的丫鬟总是往王玚身上扑的,其中不少人也算得上是姿色过人,有些便是黛玉见了也要自觉逊色三分,可也没曾见过王玚动过心思。

    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自己相信哥哥的人品性格,两人早已互交心意,连父母之命也都有了,剩下的诸如宝钗之流,不过是当笑话看罢了,还能愉悦心情。

    如此想着,便见宝钗进来笑道:“你们这里倒是悠闲。”

    黛玉忙起身相迎道:“左右没甚么事情,不过取乐罢了。”又请宝钗坐下。

    宝玉也扔下手中的九连环道:“宝姐姐,你怎么过来了?”

    宝钗坐到东边儿的椅子上,“我不过是过来看一看林妹妹,自己在家里也怪没趣儿的。”

    黛玉便道:“多谢姐姐想着。”

    三人又笑谈一回。

    忽听外头丫头禀道:“周大娘来了!”

    黛玉在心内诧异自己平日并不和王夫人身边的婆子来往,怎么今日她倒是过来,口内仍道:“请进来罢。”

    话音才落,便见周瑞家的喜滋滋托着一个描金画银的匣子进来道:“林姑娘,姨太太叫我送花来的。”

    进来又见宝钗也坐在这里,便笑道:“倒是巧了,怎么宝姑娘也在这里?”

    宝钗其实也纳闷,按说周瑞家的早该送来了的,就是送了三春的,从王夫人处过来应当也早到了,怎么倒是比自己还慢,心内虽奇怪,但嘴上却不好说出来,只好道:“我在家里没事儿,便过来坐坐,怎么周姐姐这时候才过来?”

    周瑞家的道:“方才从二奶奶那里过来的,所以慢了些儿。”

    宝钗霎时一惊,暗骂周瑞家的好不知事!明明方才说了先送三春,再给林黛玉挑两支,剩下的才送到跟自己是一家出来的王熙凤那里去,如今周瑞家的却将剩下的送来,这样倒显见的是她们母女欺侮黛玉这样一个没娘的女孩子家了!

    还不等宝钗能想起什么回转的话来,便听黛玉笑道:“多谢姨太太和姐姐了,劳烦你们还想着我。”

    宝玉也好奇道:“是什么花?拿来我瞧一瞧。”

    周瑞家的便忙递上去道:“旁人的都送了,这两支是姑娘的了。”

    黛玉听了便有些不高兴,只是还忍着不好说什么,偏周瑞家的那样有眼色一个人,不知是怠慢黛玉独自一个姑娘家还是怎样,只顾着瞧宝玉手里的匣子,口内还笑道:“这是宫里头的新鲜做法,想姑娘也没曾见过,姨太太也说呢,宝姑娘平常也不爱戴这些花儿粉儿的,所以白放着可惜了,不如送出来叫姑娘戴一戴也是好的。”

    黛玉登时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