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37章 上国颜面

作品:《回到明朝当首富

    百官已是无语了。

    往日间,在许多人的印象中,这张鹤龄只是一个老无赖,仗着姐姐是当今皇后,干了不知多少坏事。

    而且诸多坏事中,甚至还有许多是明着干的,不可为不蠢。

    到得后来,这老货也不知怎么转了性子,不再欺负人,专心经商,倒也赚了些银子。

    然而,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就是这般蠢货,今日竟能说出这般振振有词的言语,而且还叫人无法反驳。

    更重要的是还有

    还没完

    “众所周知,圣果、土豆、玉米,皆是自佛郎机一带流传至大明的”

    “这些,还只是我大明暂时知道的。”

    “而佛郎机呢佛郎机对那新大陆又有多少了解,是我大明不知道的”

    “我大明,贵为上国”

    “所知、所解,甚至连佛郎机这等蕞尔小国且不如,安能配得上上国一称”

    “这,还有个上国的样子吗”

    说道后面,张鹤龄再度嘶吼,声震整个大殿。

    若是说先前百官对于张鹤龄的言语不屑、亦或是不好开口辩驳,那么,到得此刻,几乎所有人都闭嘴了,甚至感觉背脊发凉。

    包括弘治皇帝。

    乍开始只是以为张鹤龄胡闹,姑且听一听,结果越听越是觉得有道理。

    到得跟前,已不是有道理那么简单了,而是相当的正确

    脸啊

    颜面啊

    莫说地理位置,莫说大明距离那新大陆多远,那佛郎机对于新大陆的了解,就是比大明更多。

    你堂堂大明,上国,不知道多少小国以大明为尊,就这样,所知所解,竟还不如一个小国佛郎机

    还要不要脸了

    “此话有些道理啊”

    弘治皇帝感慨着。

    大明,最是注重颜面与形象。

    当下被张鹤龄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单就对新大陆的了解,大明,差太多了,甚至可以说,大明根本不了解那新大陆。

    “寿宁侯,你且退下吧,此事,朕会着重考虑”

    弘治皇帝摆了摆手。

    张鹤龄自是不会多言,倒退着离去,直至到了殿外,当即挺直腰杆,摇摆着手臂,大爷似的向前走去。

    大殿之中,一阵寂静。

    弘治皇帝看着百官,沉声道“众爱卿以为如何啊”

    仍旧是寂静。

    实在是不好开口。

    那张鹤龄一番言语,自三方面入手,实在教人无法反驳。

    其一,为了陛下龙体,为了江山社稷

    其二,可赚金银,赚多少不好说,但赚的方面大。

    其三,也是最恐怖的,颜面

    如果说前面两点还能说上一二的话,面对这第三点简直就是无懈可击。

    单单是一个颜面问题,便可堵上所有人的嘴。

    大明不如佛郎机

    我大明富有四海,近年来越发昌盛,盛世在即,威仪四海,竟是连佛郎机都不如

    说得过去吗

    眼看着百官皆默然,弘治皇帝便挥了挥手,直接退朝。

    百官退散。

    张懋走在前面,看着尚未离宫的张鹤龄,目光深邃。

    这招子狠啊

    戳的人相当痛,却不敢轻易言语。

    直至此时,他也大概明白了宁远的用意。

    先将问题提出来,也就是那礼部郎中王云凤的一手,百官必定反对,跟着再用张鹤龄这一手化解,且教人无可驳斥。

    出海一事,已定

    大局已定

    不多时,内阁。

    弘治皇帝一脸的严肃“三位师傅,如何看待此事”

    三位阁老默然。

    莫说什么帝王龙体、挣银子尔耳的,单单是脸面的问题,这个海就必须要出。

    但怎么出,派遣多少人,又是一个问题。

    因为这背后涉及到索要靡费的银子。

    “陛下,臣以为,或者遣两万将士一路西行,至新大陆”最终,刘健开口。

    这也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那新大陆明明在大明的东边,为什么要西行

    因为要考虑到补给的问题,便要沿着海岸行驶,而自大明向东,若要沿着海岸的话,那便是一片荒无人烟、冰雪连天的景象,船只,根本就过不去。

    所以,要去那新大陆,只能向西行,经过西海,或者向南绕一圈,或者经由陆地,想法子将船只弄过去,再向西,方可抵达那新大陆。

    这也就衍生了另外一个大问题派兵人数。

    人数太少不行,毕竟要考虑到安全因素。

    而今万国之中,除了大明之外,便是那佛郎机最强了,天知道到了佛郎机的地盘会遭到怎样的待遇。

    而若人多了呢,也不行。

    这里面有两个因素,其一是靡费的银两,动用的人多了,花费自然也就上去了。

    还有便是,要动,便只能出动蒸汽机船。

    要知道,船的载重是有限的,数万里的距离,动辄数个月的行程,其中要载火炮、火铳,煤燃料、人员以及人员所需的食物等等,太多因素,必须要综合考量。

    “两万将士吗”

    弘治皇帝有些踟蹰“所费银两大抵多少”

    三位阁老又是默然,这个数实在太难算了。

    “陛下,若以三宝太监七下西洋来推算,这个数”

    谢迁开口,却是顿住,仔细核算。

    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走的并不远,最多也只是抵达西海而已。

    在这数次出海中,每次都会带上大量的物品,故总得来算,并未亏损,还小赚了些。

    然,今时不同往日,若要去那新大陆,只能勉强携带少部分物品出售、换取金银,因为此番出海的目的就是那新大陆啊。

    这也就意味着,一路之上很难获得金银,最终一切的收成,只能靠船队在新大陆那边的收获。

    “至少要一千五百万两”谢迁给出了一个数字。

    弘治皇帝微微侧目。

    这个钱可不是小数啊。

    凭空占据了朝廷收入四、五份之一。

    要知道,而今通商银行的银子是不足的,朝廷收入的几千万两多拿去用于贷款给平民百姓了。

    突然出现这一千五百万两的大窟窿,于朝廷而言,很是困难,更别提这只是一个最低的数字。

    真要实际出海,诸多所需具体如何,不敢想象。

    “陛下,还有一点”

    刘健开口“若真要了解新大陆,这区区两万将士,定是不够的,至少要四五万人马”

    那新大陆实在是太大了,总的面积,几乎不逊色于整个大明。

    如此之大的面积,没有个四五万将士能探查得过来

    就这四五万,还都不够呢

    问题,越发的麻烦,也越来越大。

    一日忧愁过后,弘治皇帝怀着沉重的心情起来。

    原本,他想着派出一队人马去那新大陆就是,却没想到,真要实际操作下来,竟有这么多不可预测的问题。

    其中根源便是人数问题。

    去的人多了,靡费不可想象,去的人少了呢好像又做不了许多事。

    左右为难。

    也是此间,本已列队好的百官后侧,又来了一人,有人回头望去,跟着便一脸无语。

    那人,赫然是寿宁侯张鹤龄。

    “哎呀呀,诸位,早上好啊”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