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第 52 章

作品:《小知县

    每次衙门热闹起来, 就有大事发生。

    这次也不例外。

    知县纪炀坐在公堂之上,神情肃然,丝毫不管下面乱作一团, 只等他们吵完了再说。

    具体来讲,是凉西州五家人在吵。

    “你们扶江县做事到底讲不讲信誉”

    “一手交钱一手交田,还有赖账的不成”

    “怎么给了钱就不认账这些契约都是假的不成”

    “那已经是我家田地,我该烧就烧关你们什么事,还报官我们才应该报官”

    吵到这, 纪炀一拍惊堂木,开口道“烧毁百姓田地可当真”

    “知县大人,幸好我们拦着的及时,不然他们真的要烧”

    “那是我家的烧我家的你管得着吗”

    纪炀看向扯着嗓子的刘家主儿子, 继续询问“我怎么记得那块田地是三江村村民所有,怎么会是你的。”

    这边乱做一团,刘家主咳嗽几声,总算把自己的人压住, 这才上前道“回禀知县, 前日我家跟这刁民做交易,他家的二十亩田地卖给我家,这是契约,白纸黑字, 请看。”

    捕头卫峰上前借过契约, 递到纪炀手边。

    眼看知县在查验契约, 凉西州五家觉得并未问题, 他们做买卖多年,难道连个买卖契约都不会拟

    这些扶江县刁民想要赖账,想得美

    还吃他家的人, 还不存在至少不是这群泥腿子

    其实下面百姓心里也有点打鼓,毕竟他们是真的签了,虽说相信知县大人不会让他们吃亏,但到底是契约。

    就连他们都知道,签了契约就是有效的。

    只是不知道知县大人想做什么。

    所有人都安静下来,等着知县大人说话。

    外面的韩家家主韩潇也看着他,过了好一阵,大家耐心都要磨没了的时候,知县大人缓缓道“买卖耕田,怎么没见官府给的凭证,这契约上也没见官府印记”

    什么

    买卖耕田,官府给的凭证

    众人下意识看向已经呆愣的凉西州五家人,刘家主立刻反应过来,眼神带着不敢置信。

    韩潇已经率先反应过来。

    土地耕田在承平国律法中,根本不允许随意买卖,私下交易是禁止的。

    只是民间的买卖盛行,而且现在年头好,耕田在个人之间流转,管理得也没那样严苛。

    耕田买卖属于官禁民不禁的状态。

    如果硬要追究的话,纪炀这个理由绝对站得住脚。

    私下交易是一回事,但闹到官府又是另一回事。

    但韩潇心里却并不轻松。

    官禁民不禁,就说明里面还有很多空子可钻,毕竟律法是律法,实际情况是实际情况。

    如果单凭这一条,就想钉死这件事,让这交易黄了,并不能站得住脚。

    这中间还有许多东西可以扯。

    凉西州五家人,也不会这么认命。

    所以只有契约上没有官府印记驳回,有些苍白。

    果然,刘家家主冷笑“虽说土地买卖需要官府印记跟凭证,但百十年来,承平国一直是这样做的,民间交易更是数不胜数。”

    “从汴京到潞州道凉西州,哪个不是这么做每家都有官府印记吗”

    “若因这件事,就说契约无用,我家不服”

    “要不然我也去查查,看看扶江县内里有没有这样的交易,难道纪知县对本地人一个标准,对我们这种想来安家落户的,又是一个标准”

    “都说扶江县不排外我看都是假的明明就是苛待我们外乡人”

    纪炀坐在稍高的台子上,居高临下看向刘家家主,这人倒是不蠢,一句话,就要引起本地人跟外地人的对立。

    而且直接把自己归到外地非编户的立场上。

    就算这事强硬处理了,势必引起刚刚融合的两拨人之间矛盾。

    但不得不说,这样的煽动确实有用。

    外面看热闹的百姓瞬间有些骚乱。

    韩潇也看向这位凉西州的乡绅,这种就算阳谋了,一下子把问题上升到不认这些契约,那就是排挤外乡人的高度。

    看看纪炀怎么处理吧。

    刘家家主以为,自己搬出这个,肯定会让纪知县妥协。

    谁不知道他们县里来的外乡人最多,这矛盾也最多,自己不信,他还真不怕。

    今日就算撕破脸,也要把这些田地全都吃下。

    这样手里的东西更多,更能胁迫这个一看就年轻的知县。

    谁料对上纪炀的眼神,只觉得他眼中竟然有点悲悯。

    众人只听到知县大人开口“如此,你是都认这些契约了”

    这话像是服软,但又带了些怪异。

    刘家主本能觉得有问题,原本想等会再回答,可他儿子以为局面转换,大喊道“当然认”

    “这可是我们几家花银子买的真金白银”

    纪炀当然知道真金白银,这些真金白银就在衙门放着。

    凉西州几家的人听到公堂的声音,在外面大喊起来。

    “不公平”

    “对非编户不公平”

    “就是我们真心实意来的扶江县就这么对我们吗”

    “千百年来,买卖契约,谁都是这么做的凭什么你们说不行就不行”

    “是你们本地人合起伙来骗我们钱的吧”

    “退钱给地我们还要赔偿我们刘家两千多亩田地快还回来”

    纪炀抬手,捕快们拿起杀威棒,外面起哄声才停止。

    “既然认了,那就来算算账吧。”

    纪炀还是跟之前一样,表情并未有太多波动,只是让人从后面搬出厚厚一沓契约出来。

    这契约明显整理过,还被分成五份。

    眼看此地知县早有准备,原本嚣张的几家人明显感觉到不对劲。

    只有刘家主儿子还在叫嚣,被自己老爹拍了一巴掌才停住。

    刘家主的儿子最恨扶江县跟扶江县衙。

    他长这么大,什么时候进去监牢来扶江县第一天就被关起来,这事能忍

    不过越听扶江县知县的话,越觉得迷惑。

    纪炀继续道“堂下刘家,家里共有几口人或男或女,或老或幼,一一报来。”

    刘家主还是不懂,但死死拉着自己儿子,声音带了怒意“知县,为什么农户家的契约会都在你这,问我家几口人又是做什么”

    这下连门外的韩潇都摸不明白,可看小知县气定神闲的模样,必然有后招。

    等会。

    他好像知道什么了

    眼看堂下的五家都不回答,纪炀对玉县丞道“调登记名册,数清刘家有多少人,一共应该有多少亩田地。”

    果然

    韩潇眼前一亮,原来在这等着

    别说承平国律法了,就是往前推个几百年,基本都是这样规定的。

    几百年来,田税制度可能有些变动,但基本都在这个制度上面运转。

    那就是如今实行的均田制。

    大致来说,就是每个劳动者做都能占有土地。

    还规定了普通人应该有的田地数量,男子十五岁以上,一人可拥有四十亩耕地,女子二十亩。

    家中奴仆不论男女都是没有土地。

    如果不足数量的,可以增加。

    超过数量的必须卖出,超过太多的数量的,一经告发便可定罪。

    只不过一般人家拥有不了那么多土地,基本都是用来限制这些意图兼并土地的乡绅地主们。

    纪炀提出这件事,应对凉西州几家此举刚好合适

    当然这是对平民百姓的规定,如果换做有了功名,或者家中有人做官,那就是另一回事。

    如今凉西州这五家人,家里也没人有功名啊。

    那边玉县丞早就算好数目,开口道“回知县大人,刘家一共有一百一十六口人,年满十五以上,六十五以下的,共有九十九人。”

    “其中男子十八人,女子十六人,奴仆六十五人。”

    “可持有耕田的数量是一千零四十亩。”

    “那他们购买的土地一共多少亩。”

    “根据契约查验,刘家一共收购三江村,马家湾两个村子土地,共计两千一十七亩,超过应有田地一千六百七十七亩。”

    “一千六百七十七亩。”纪炀换换沉声道,“刻意购买这么多土地,还不上报官府。是想隐田,是想逃田税吗”

    隐田

    逃田税

    田税按照自家有多少田地来交,隐瞒田产,就可以少交税。

    这可是重罪

    如果说前面私下买卖契约没有官府印记,还有话可以辩驳,换到隐瞒田产少交税上,那就不一样了。

    田税是国家根本,虽说哪朝哪代都有隐田存在,可以一旦揭发,必然处于重罚。

    就算是皇亲国戚,也不敢担这个罪名。

    刘家主第一次有些慌。

    只听纪炀冷声问道“不经官府,私自签订契约,还买下超过自家应有的田地,难道还不是想隐瞒田产幸好下面里长警觉,否则今年扶江县就多了你们这些蛀虫”

    一句话,定下三个罪名。

    私自签订耕地契约。

    买下超过自家份额的土地。

    隐瞒田产。

    这罪名一个比一个重。

    凉西州几家冷汗津津,刚要开口辩解,外面又有人求见。

    只见正是扶江县东边两个村的里长。

    凌家胡里长跟玉家湖里长上前,身后还带了不少乡亲,开口便是“知县大人,这几家还去我们村里打听过,他们的目的绝对不小。”

    “看样子,想把我们凌家胡的土地也买起大半,他们更是扬言要买荒山荒地,我们人证物证具在”

    “对,我可以作证他家还想买下姜家山,谁不知道姜家山里的鸟粪可以当化肥”

    “不止呢,我们玉家湖官道附近的房屋,他们都想买下。”

    “他们这是想做什么啊。”

    “想做什么只怕是想让扶江县姓刘吧。”纪炀声音嘲讽,直接道,“来人,把他们五个押到堂下,如此罪恶多端,阴险狡诈,妄图侵占百姓田产的恶徒,有什么时候资格站着”

    随着一一审理,外面围观众人早就群情愤慨。

    有钱了不起吗

    就能买那么多土地

    全都给你们了,我们怎么办

    凉西州五家怎么也想不到事情发展到这个样子。

    原本只是契约的事,怎么扯到多买田产了

    给刘家定的罪,给他们也适用。

    可,可之前都是这么做的。

    也没人说过不对啊。

    只有外面韩潇看了出来,这些人在自己家乡作恶多端,更是跟当地官员勾结,其实平日做的事早就够喝一壶。

    可没人清查,那就没事。

    如今遇到纪炀这个硬茬子,一点点都给掰扯清楚。

    让他们避无可避。

    就在韩潇想看看纪炀怎么收场的时候。

    只听他道“此事牵扯重大,隐瞒田产,意图兼并土地,到底属地百姓流离失所,此等大罪,只能交给潞州长官审理。”

    “捕头卫峰,立刻带手下讲此次呈堂证供交到潞州通判大人手中,此事由他判决”

    “这五家人所有男子收押,女子禁在房屋里,等上面裁决”

    他不判

    让长官来判

    好狡猾的人。

    如果纪炀当场宣判,也行,但难免让非编户们心惊胆战。

    所以他才不做这个坏人,如今暂时把这几家男人们收押,下面奴仆们也不敢生事。

    不过纪知县就那么笃定,潞州通判会从严处置

    眼看这次审理结束,可衙门前众人还是迟迟不肯散去,这也太精彩了吧。

    他们扶江县还能有这样的大案

    还有他们知县,真是字字句句为他们考虑,太厉害了。

    仔细回忆的话,好像每一步都在他的计算当中。

    此时关了大门的衙门后堂,玉县丞痛心疾首道“知县大人,您说好的我们要发横财,可您又说这两万五千两银子要给潞州或者凉西州,您说话不算数啊”

    前一天暴富,后一天暴穷,这谁受得了

    纪炀回答的,也是韩潇的疑问,解释道“此事可大可小,但加上两万五千两银子,那就不一样了。”

    “看在处理凉西州这几家能得到这么多银子的份上,通判都不会手软。”

    如果此事大事化小,银子肯定是要还的,就算不是全部还完,那也要归还大半。

    但纪炀要是透露出,处置这几家,银子全都上缴,那可就不同了。

    虽说通判多半也不会要,而是作为人情送到凉西州,毕竟是从凉西州搜刮的民脂民膏。

    可白来的人情,白来的功绩,那正是不要白不要。

    玉县丞已经有点晕了。

    他仔细琢磨了下过程。

    也就是说。

    处置凉西州的五家,就可以得到大笔银子。

    通判通过这笔银子,送给凉西州,也是送给凉西州代理知州跟下任知州一份人情。

    凉西州拿到意外得来的大笔银子,可以更好安置受灾动乱百姓,从而这件事处理的更为漂亮。

    对长官们来说,如今人证物证俱在,不费精力随便动动口就能有如此好事。

    那结果一定是纪炀满意的。

    归根到底。

    是凉西州五家的银子,让他们这次必死无疑。

    这件事里,扶江县得到锄奸扶弱的好名声,潞州得到守望相助的好政绩,潞州受灾百姓有了多出来的银钱安置。

    纪炀跟通判,还有在隔壁代理知州的潞州知州卷宗里得到大大一笔功绩。

    受伤的只有谁,这不用说了吧

    甚至连扶江县百姓都从中得到快乐,还顺便普了法。

    玉县丞看着两万五千两银子,叹气道“算了,看在它们贡献这么大的份上,饶了它们。”

    纪炀好笑道“你忘了茉莉香粉,咱们的香粉很快就能卖出了。”

    再说,这两万五千两银子,本就是从凉西州百姓身上所得,能还回去自然好。

    他们扶江县百姓自力更生,也能发财的

    不知道茉莉花的歌,在汴京流传开了没。

    那么好听的民歌,还那么朗朗上口,应该没问题吧

    比茉莉花那边消息先传来的,则是潞州对凉西州五家兼并土地案件判决。

    六月二十三当天发出的消息,六月二十六就收到回应。

    这速度也太快了

    纪炀有些想笑,虽说有潞州到扶江县官道的作用,也有两万五千两银子的诱惑

    潞州通判也是秒人啊。

    那边的判决跟纪炀想的差不多,自然从严从重处罚,不仅如此还派了大队人马,直接要把凉西州五家押送回凉西州。

    理由是,这几家在凉西州鱼肉乡里,被多人告发,原本以为逃匿不可追,没想到扶江县竟然看穿他们阴谋,现在捉拿归案,让他们本地审理。

    至于所带的家产以及扶江县寄放的赃款,全都一并收缴,送到隔壁代理知州手中,好给百姓们补偿。

    通判不仅送钱,还送人啊

    如此大张旗鼓,就怕名声不显是吧

    纪炀打眼一看就知道,其实像凉西州五家这种情况,在那边肯定特别多,更不会列到一定要追捕的名单里。

    毕竟最大的也就是刘家,总共才一百多人,实在不显眼。

    肯定有比他们更恶劣的存在,全都抓完也不现实。

    否则他们还敢在扶江县找事

    不过这次被纪炀逮了个正形,消息立刻传到凉西州,凉西州那边也立刻定罪。

    原本抓不抓都行的人,现在都到手里,那还是抓吧,抓了还有到手的银子,谁会放过

    反正这些人排成队,隔一个砍一个脑袋,都有恶徒成为漏网之鱼。

    潞州宪司的人过来,一看竟然是熟脸。

    上次押人贩子,就是这位过来的,宪司之人笑着朝纪炀拱手“纪知县,又见面了。”

    “又见面了。”纪炀也笑,“辛苦诸位又跑一趟。”

    “这算什么,反正抓人这事也没停过。”

    寒暄一阵,又留赶路的宪司等人吃顿热饭,宪司之人简单审理,把没犯事的奴仆全都遣散,就这还押送一百多人上路。

    场面看着浩浩荡荡,很是壮观。

    这画面让人看了,难免会心生畏惧,不敢有什么歪念头。

    刘家家主眼神恶毒地看向纪炀。

    他栽了。

    他竟然栽到这个年轻的知县手中。

    原本以为从凉西州逃跑,自己家又不算特别起眼,总不会有事。

    刘家主甚至觉得,自己去其他地方都不会有这样大的麻烦,偏偏是纪炀

    偏偏是这

    早知道就应该避开扶江县

    不能在这种地步待下去

    现在后悔也晚了。

    谁让这里的知县是纪炀,根本不给他还手的余地。

    而且眼前的人似乎游刃有余,他到底是什么人而且潞州那边也听他的,凉西州行动也快

    纪炀神色如常,面对刘家主的目光也只是微微挑眉,天堂有路你不走,这怪谁

    宪司官员走之前,低声对纪炀道“此次两万五千两,通判已经记下,通判大人说不会亏待你,有什么要求可以慢慢提。”

    纪炀自然有要求,同样低声道“那您转告通判大人,下官不会客气的。”

    宪司官员差点笑出声。

    其他当官的都要推辞一下,显得谦逊,也就是纪炀了。

    不过若不是这种性格,扶江县也不会有这么好的官道,他们押送放人都比上次轻松快捷很多。

    有这样的父母官,怪不得扶江县越来越好。

    全程围观的韩家家主,此时对眼前的年轻人说不出的佩服。

    他也算看了全过程,他家族老也暗暗钦佩纪炀为人处世,韩家早在纪知县收押五家人的时候,已经决定待在扶江县,绝对不走了。

    等送走宪司押送队伍,忍不住上前,想跟纪炀搭话,又不知道说什么,这表情就显得愈发沮丧。

    纪炀看着,总觉得韩家人要是在现代,一定是深夜网抑云选手。

    纪炀轻咳,刚想说什么,韩潇总算找到话题“那个,你们官学,要几个夫子我回去挑挑。”

    几个夫子

    还能挑的吗

    他们官学出息了啊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