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 29 章

作品:《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在大家的工资普遍只有十块的时候,一盘正版磁带却能卖到七八块钱。

    这东西就是妥妥的奢侈品

    以老狄家的经济条件,几兄弟从没买过正版磁带听,全是从别处翻录过来的。

    这才是胡同青年们的娱乐常态。

    但是,他们不买,不代表别人也不买。

    中唱这样的大公司,使用的大多是tdk和ny的进口盒带,立体声效果绝非翻录可比。

    有些人为了追求音质,那是宁可省吃俭用,也要购买正版磁带的。

    狄思科带回来的这个消息,让全家人都特别动心。

    那可是中唱录音带的代理商啊

    但是,摆在狄家兄弟面前的,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如何取得中唱的信任

    话从狄思科口中说出来,听上去挺简单,先卖货后付款,似乎谁都能干。

    可是二哥在外面混了这么多年,钱没赚到多少,社会经验却十分丰富。

    他们跟人家不认不识的,中唱凭什么把那么贵的东西赊给他

    人家招的这个代理商,必然有准入门槛。

    “那公司说没说,当这个代理商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我俩现在都属于无业人员,他们能把货放心交给我们吗”

    “供应站要兼顾批发和零售,所以要有一个固定地址,方便下级网点能随时找到咱们。不但要有门面房,还得有仓库。”

    郭美凤忙问“用咱家当仓库行吗”

    四哥无奈喊道“妈,您看咱那屋里还有下脚的地儿吗”

    “那有什么,床底下柜子底下都能放东西,特殊时期嘛,先将就将就。”

    狄思科好笑道“妈,这供应站是要搞批发的,到时候引来一帮人在咱院子里进进出出,街坊们该有意见了。”

    每当这种时候,他都要想想小姨的那两间门面房。

    若是当时能顺利办好手续,二哥四哥的店面也就有着落了,哪还需要全家对坐犯愁

    那几位房管局干部来家里了解过情况以后,确实组织人手帮忙查阅了以前的老档案。

    不过,几十年前的资料不是说找就能找到的,人家忙活了一阵子,只找到了一份当年他小姨与原房主的过户记录。

    而更早之前,能证明这两套房从公产转成私产的记录却始终没有找到。

    前段时间,区房管局作为全市首个试点,将区里的所有无主产房屋转给了法院。

    狄思科在法制报上看到公示以后,死马当活马医,去法院提交了要回房子的申请。

    申请已经交上去半个多月了,法院那边却迟迟没有动静。

    要不是最近工作和学习都忙,让他无暇顾及其他,狄思科可能会像别的申请人一样,在家中苦苦等待,坐立难安。

    老狄家的其他人对那两间门面房并不抱什么希望,二哥此时就轻松道“门面房和

    仓库好说,可以去劲松那边租个房子,我之前批发眼镜的时候,跟他们打听过,三十块就能租个挺大的平房。反正他们公司是要拓展周边区县业务的,把供应站放到城乡接合部,反而更方便。”

    郭美凤向来能省则省,听说还可以把地址放在郊区,立时又有了新主意。

    “你提前租房子,万一人家公司不肯让你代理,不是白花钱吗你们大舅在县城开着五金杂货店,空间不大,但暂时借用过度一下肯定没问题”

    门面房和仓库算是勉强有了着落。

    还有别的要求吗

    “我跟发行经理打听了一下,他们现有的二级代理商都是有些家底和实力的,铺面经营了很多年,所以中唱才能放心把货品交给他们。咱们这种新手,恐怕需要担保人。”

    郭美凤率先摇头了“这担保人可不好找最好别跟人开这个口。”

    有句话叫不做中人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

    这“不做保”指的就是不做担保人。

    除非迫不得已,一般人是不会轻易帮别人背上责任的。

    狄思科笑道“我没打算找别人担保。认真算起来,咱家有正经工作的,也就我大哥一个。电影厂的牌子还挺响的,他要是乐意,到时候我跟他一起给二哥四哥作保。就是不知道中唱那边能不能同意。”

    反正他二哥不可能带着货跑了,他们兄弟之间做担保,就是走个过场,打消人家的顾虑。

    这个分销资格能否拿到手,主要看的还是二哥他们的分销能力。

    只要有实力、走货快,其实很多条件都是可以谈的。

    二哥和四哥大致了解了中唱那边的要求后,并没有马上就跑去公司自荐。

    家里五个兄弟商量了一番,决定由老二老三老四先喊上几个朋友,去周边区县摸摸底。

    最起码要摸清每个区有多少音像门市部,销售的是正版还是翻录录音带,店里有没有中唱的产品,如果没有,是否有意向分销中唱的唱片录音带。如果有意向,还得问问人家这店面的走货量和订货周期。

    因着以后想借用长途汽车帮忙往郊区带货,所以他们每人坐上了一趟长途汽车。

    中途遇到音像门市了,就下车跟门市部的负责人详谈。

    二哥三哥都是早就步入社会的成年人,四哥却是一直在家读书的书呆子。

    他在家复读了四五年,平时也不怎么跟胡同以外的人接触,所以对社会的认知其实还是高中生水平。

    跟着两个哥哥出去跑业务,算是给他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熬过了最初的笨拙和别扭以后,他这几天的干劲儿特别足,每天都是第一个去长途汽车站等车,最后一个回家的。

    而且他把自己整理知识点的办法,用在了收集情报上。

    他不像二哥似的擅长跟人拉关系套交情,所以就在草纸上画了表格,将需要了解的信息逐条整理在表格里。

    到了人家店里,他就

    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每天带回的信息都是兄弟里最多的。

    鹿子草提醒您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省得他们跟店老板东拉西扯,问不到点子上。

    狄思科还得跟老黄一起灌录音带,将消息带回家以后,就大撒把不管了。

    中唱的录音室是以每天一张录音带的速度运转的,狄思科二人只有一天时间,超时就要另外再约日子,那就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他俩最终听取音乐总监的意见,选录了十七首歌,从早上七点钟一直录到凌晨三点。

    从录音室里走出来时,都是脸色发青,双腿打晃的,唱了一天的嗓子直接罢工。

    两人在录音室门口分手,一句话也没说,全程眼神交流。

    陪他们在录音室呆了二十小时的于童,还有心情调侃说,录了专辑以后,他俩已经可以无声胜有声,更有默契啦。

    等狄思科和老黄拍完录音带封面照,二哥和四哥那边也把周边几个区县的音像门市部摸排清楚了。

    狄思科马上联系了负责北京分公司发行业务的钟晓莎,按照二哥的叮嘱,跟她约了早上八点见面。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既然想拿下人家中唱的供应站,面子工程就要做足。

    狄家几兄弟都跟山东大葱似的,长得又高又直溜,所以穿着衬衫西裤站到人前,还挺能唬人的,有那么一点大老板的气派。

    早上八点钟,人家单位刚上班,钟晓莎在办公室里等来狄家四兄弟时,表情还有点懵。

    怎么来了这么多人

    “你们哪位想做我们的分销业务啊”

    狄思科先将二哥介绍给了钟晓莎。

    “钟经理,这是我二哥狄思强,听说咱们中唱想要拓展分销业务,想过来跟您面谈一下。”

    钟晓莎瞧这人的打扮,不像坐办公室的,估计是个体户,便笑着问“狄老板,在哪里发财啊”

    二哥学着林双顺的样子,故作谦虚道“发财谈不上,就是借着政策的东风做点小买卖。以前做过服装生意。”

    在市场练摊儿。

    “后来还在花鸟鱼市场弄了个摊位,倒腾从苏联那边过来的名犬。”

    这两年国内开始有人养宠物狗了,但多数人只认京巴儿,他弄来的外国犬卖不出去,还贼能吃。

    养到四个月大,都快养出了感情,才好不容易便宜脱手了。

    以后再不敢倒腾狗。

    “今年我开始做眼镜分销业务了。”二哥见这女经理听得认真,不由问,“钟经理,您知道眼镜帮吧”

    钟晓莎点点头“有所耳闻。”

    批发劣质眼镜和走私眼镜的。

    “本来这生意也不错,我手下的业务员比较多,眼镜的市场需求量又大,每天分销上千副眼镜轻轻松松。”

    “听您的意思,这分销眼镜的买卖您也不做了”钟晓莎也是老业务员,一听

    就懂了,这位忙活了半天,合着啥也没干成。

    狄思科适时接话说“我哥这人做生意比较轴,倒腾狗那会儿,把小狗都喂得溜光水滑的,比人吃的还好。最后把狗卖出去,只能保个本。批发眼镜的时候也差不多,人家都从劲松的小作坊批发便宜的劣质镜片,他非得跟别人不一样,跑去国营厂订购了有质检的专业镜片。”

    “不知您看没看过前段时间的新闻咱们民警同志端掉了一个走私外国奢侈品的团伙。”

    钟晓莎颔首说“报纸上连着报道了两天,那新闻我看了。这事还跟狄老板有关”

    “有啊”狄思科后怕道,“民警同志进眼镜仓库抓人的时候,我二哥正在那边提货呢误以为他也是同伙,就一起给抓了进去。好在我二哥做生意向来本分,既不卖走私货,也不卖劣质镜片。人家民警同志核实以后,就把他放了。”

    钟晓莎好奇问“既然狄老板的生意没问题,怎么不继续做下去呢”

    “嗐,家里老太太不放心啊。”狄思科为难道,“我家有个正在读书的小妹,以后要当空中服务员的。您也知道,空姐的政审比较严格,那眼镜帮里既然出了一个走私犯,其他人难保不会被人用有色眼镜看待。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我二哥为了避嫌,就放弃做眼镜生意了。”

    钟晓莎跟着感慨,“那狄老板放弃这生意还挺可惜的。”

    “确实可惜了,我二哥朋友多,手下业务员也多,最适合做这种分销业务。”狄思科笑道,“所以,刚听说咱们公司想增加供应站,我就把他介绍来了。咱们音像制品供应站,最怕正版翻版掺着卖。在这方面,您绝对可以放心。我二哥的货里,不会出现哪怕一张翻录带”

    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想先让人家认可二哥的人品。

    毕竟供应站的走货量大,要是人品不过关,带着货跑了,或者往正版货里掺水,那中唱的损失就大了。

    若是说出这番话的是其他人,钟晓莎早就将人请出办公室了。

    归根结底就是,除了有个好人品,你们什么也没有呗

    人品好的人多的是这年头老百姓都朴素,群众里能有几个坏人呐

    不能因为你人品好,我就把这么大的业务交给你吧

    不过,小狄刚跟公司合作灌了录音带,又有歌舞团那边的关系在,她多少也要给些面子。

    钟晓莎想了想说“小狄,我们公司选择分销商也是有要求的。最起码,你们得是工商局在册的正规个体户,有固定的经营场所。”

    二哥将大舅那个五金杂货店的许可证拿出来,报了店铺的地址。

    “那边县城里还没有音像门市部,我这个店面和仓库的位置挺好,开业以后正好可以成为当地的第一家音像店,兼顾批发和零售,往周边区县送货也方便。”

    狄思科继续游说“钟经理,您既然要拓展销售渠道,看中的就是供应站的卖货能力。甭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耗子的就是好猫。您要是对我二哥

    的能力存疑,咱们可以先试用一下嘛。”

    dquordquo

    本作者鹿子草提醒您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这是我大哥,在电影厂当灯光师,在编正式工。他愿意给我做个担保”二哥指了指坐在一边的大哥说,“我们把他押在这里一天。您给我出五千盘磁带,我保证今天就能全部分销出去,下午就能来跟您清账”

    钟晓莎无奈摇头,五千盘磁带,那可是至少两万块的货。

    对于那些已经做熟的二级代理商,一天销五千盘不在话下。

    但是,最近没有当红歌星出专辑,也没有什么广告宣传,每天的走货量都比较平稳。

    “就你们兄弟几个,一天怎么卖两万块的货啊”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二哥笑了笑,走到办公室窗边,冲她招了招手“钟经理,您过来看”

    钟晓莎依言走过去,透过玻璃窗向下望。

    她的办公室在二楼,窗子正对着街面。

    只见熙攘的马路边,停着一辆蓝色大卡车。

    卡车的车斗里坐了足有二十个年轻小伙子

    “狄老板,您这是”

    “钟经理,我们今天是有备而来的,这些业务员之前是跟我一起分销眼镜的。北京周边区县的音像门市部,已经被他们摸清了。只要您给我出货,别说五千张,一万张我也能销得出去”

    车斗里那些小伙子,也看到了窗边的他们,热情地冲着楼上挥挥手。

    钟晓莎跑业务多年,见识过的人物不少,但是像狄思强这样野路子出身,还这么横的,她还是头回见。

    能在公司重组以后,负责北京分公司的大部分发行工作,钟晓莎本身也不是个特别拘泥于条条框框的人。

    她觉得狄思强带着他那群兄弟,兴许真能把事情干成。

    挺想给对方一个机会。

    但是,双方是第一次合作,她也没有资格给他批两万块的货。

    思考片刻后,她给分管发行业务的副总打了电话,然后只带着狄思强去了副总办公室。

    副总也在窗户里瞧见了他那一车业务员。

    听钟晓莎介绍完了具体情况后,大笔一挥,给他批了两千张录音带的条子。

    上午去工厂提货,下午五点之前结账。

    并且要求他携带各区县音像门市部的订货回执。

    以防他们弄虚作假,为了诓骗代理资格,自己把这批货消化了。

    “等你做完了这些,咱们再谈合作。”

    狄思强拿到了条子,二话不说就带着兄弟们走人了。

    大卡车是他跟电影厂后勤借的,只能帮他糊弄一上午。

    先开车去中唱下属的工厂提货,再将这批人送去长途汽车站。

    长途车是整点发车,为了不耽误工夫,将货装车以后,二哥就催着司机师傅开往长途汽车站。

    然后一帮人挤在车斗里,将那两千张磁带拆箱。

    将民歌、京剧、

    流行歌曲等按照从每个门市部问来的情况,进行分装。

    每人分到一批货后,扛着箱子下了大卡车,又跳上各自踩好点的长途汽车,将货一批一批地送出去。

    狄思科和大哥老实地留在中唱当“人质”,等待二哥带着货款回来赎人。

    他们得到的待遇不错,中午跟着钟晓莎去食堂吃了午饭,下午本来还想吃顿晚饭的,不过时针刚指向四点,二哥和四哥就带着一大包的货款和剩余的录音带回来了。

    有些民乐和曲艺类的录音带不好卖,人家只留了几张试卖,剩下几十张被他们退了回来。

    虽然剩下了一部分,但是这个结果已经不错了。

    钟晓莎检查过那些订货回执后,也很痛快地跟他们提了合作条件。

    二级代理商的待遇,他们是不用想的。

    每个城市只有一两个二级代理商,以老狄家这点家底,他们想当二级代理,人家中唱却不敢用。

    钟晓莎给了他先卖货后付款的待遇,但他必须先去工商注册,有正规的门面房和仓库,借用亲戚的肯定不行。

    其次,每次拿货的上限只有五千块,而且必须在三天内结清货款,一旦超时就停止合作。

    更多更细节的要求,她也一一跟狄思强提了。

    到时候要白纸黑字签正式合同。

    狄思强对此照单全收。

    人家是大型国企,他就是个无业游民。

    只要能让他提货,管他有什么要求呢,先答应下来再说

    反正周边区县的消费能力有限,给他太多货,他也销不出去。

    狄家兄弟将事情办成了,都挺乐呵。

    当天分销录音带赚的钱,狄思强一分也没留。

    先是请他那些兄弟去小饭馆儿撮了一顿,然后把剩下的钱给大家伙儿分了。

    大家这段时间没少帮他跑业务,光是长途车费就花了不少。

    这些人里有人仍然在分销眼镜,有人已经找了别的营生。今天能到得这么齐,帮他把第一炮打响,全是靠这些年一起瞎混的情分。

    吃了饭,分了钱,为了避免夜长梦多,狄思科催着二哥赶紧找门面房,去工商注册。

    钟晓莎答应得挺好,但音像市场是块大肥肉,有点关系和眼力的人都想进来掺上一脚。

    只有尽快签了合同才能放心。

    在此期间,狄思科收到学校通知,去参加了经贸部对优秀毕业生的面试。

    他自我感觉发挥得还行,五个面试的同志,其中有一个一直盯着他的大白牙看,估计认出他是拍广告的演员了。

    所以,到了外语口试环节,除了与英语考官进行对答,他还额外被那位盯着他看的中年女考官提问了,对方说的是法语。

    问他对我国申请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有什么看法。

    狄思科能有什么看法

    当然是大吹特吹这个决定英明啊

    先是赞扬我国这些年在外贸方面取得的成绩,又列举了在此期间国家遇到的困难,以及复关后能得到的好处,最后再许下希望我国能够尽快加入to的美好愿望。

    他跟几个面试官侃了半小时,在终于有人问他是不是广告演员时,他给出了肯定答复,然后就结束面试了。

    英语专业的三个人都发挥得不错。

    虽然还没正式通知结果,但是甄主任已经对他们三个私下透露了。

    经贸部要对我校的十位学生进行新一轮的背景和政治审查,其中就有他们三个。

    这也就意味着英语专业的三个人都通过了面试,甄主任当时心情很好,颇觉面上有光。

    让他们这阵子低调一点,也请家人注意配合,尽量不要生出乱子来。

    狄思科又特意回家跟郭美凤说了面试结果,以及可能会到来的政审。

    郭美凤拍着胸脯保证,这次一定把家里的几个小子看好了,不会给他拖后腿。

    “您别紧张,咱家是根正苗红的工人阶级,我二哥四哥正冲着录音带使劲呢,生不出什么乱子来”

    郭美凤虔诚地念了一声佛,美滋滋地说“最近咱家喜事连连,我得去寺里还个愿。”

    狄思科想劝她等两天再去,入秋以后京城又刮起了沙尘暴。

    想还愿也不急在一时。

    但是郭美凤是个行动派,想做什么就得立马去做,真是一分钟也等不得。

    然后,她去还愿的第二天,法院那边就来了通知。

    小姨的那两套房子已经从无主公产,转为私产了,让他们抽空去办手续。

    郭美凤身上的气焰立马高涨了好几米,在院子里叉着腰,高声大嗓地说“我说什么来着我说什么来着这就是佛祖保佑你看看,我昨天刚去还了愿,今天佛祖就显灵了”

    来送通知书的法院同志说“我们昨天就来过一趟,您家里没人您要是没去寺里,昨天就能接到通知了。”

    狄思科忍笑,握上人家工作人员的手说“多亏了法院的同志工作效率高,我们以为得等上半年一年才能有结果呢,毕竟案子还挺复杂的,没想到这么快就结案了”

    “你这个案子不算太复杂,房契和房管局的存档能够相互印证,只要材料齐全,这案子还是很好判定的。但是这种案子积压得太多了,我们走流程需要一些时间”

    狄思科已经听不清人家说了什么,只一径握着对方的手摇晃加感谢。

    嘴角恨不得咧到耳朵根。

    任谁看了都觉得喜庆。

    两套房从天而降,让听到消息的狄家兄弟们都赶了回来,包括在学校住校的小六。

    郭美凤豪掷一个月工资,要给大家伙儿买些山珍海味,做顿好吃的。

    三哥起哄说“五十块能吃什么山珍海味啊妈,咱家有这么大的喜事,您怎么着也得大方一回吧来一百块吧”

    “成”郭美凤豪气地掏出十张大团结,

    又把暖瓶塞给孙子彬彬说,“去胡同口打一暖瓶散啤来今儿高兴,咱们都喝点”

    dquo”

    为了取信于中唱公司,他刚在大舅隔壁租了一个院子,交了三个月的房租。

    狄思科笑着说“那门面房被人占了那么多年,估计不好腾退,等我去法院办了手续以后。先去跟人家商量一下,得余富出两个月,让人家找新店面。”

    提起房子里的原住户,兄弟几个就想叹气。

    门面房的商户还好说,实在不乐意搬家,大不了就跟他们收租金嘛。

    总不会让自己吃亏。

    可是,那四合院里的住户可怎么办啊

    突然拿着房本去让人搬家,恐怕不好办。

    二哥嗦着鸡骨头问“你去实习是什么时候”

    “只要政审过了,接到通知就得去。”

    具体时间他不清楚,一直处于等通知的状态。

    “你去实习以后,哪有时间管这些事我看你也别拖了,”二哥劝道,“拿到法院的判决书就赶紧去房管局,让他们出面跟那些老住户谈。”

    郭美凤赞成地点头“没几个月就要过年了,你得给人家留出找房和搬家的时间。没有让人家过年搬家的道理”

    当然,他们也不想把自己的房子留给人家过年。

    郭美凤迷信,只想在春节到来前把这些东西处理好。

    狄思科得了二哥和郭美凤的指点,第二天一早就去法院办了手续,然后带着材料去房管局换房本。

    房本不是能轻易到手的,按照人家的工作程序,还得等上些日子。

    但是房管局的同志答应了,帮他们给门面房和四合院里的住户下达腾退通知。

    狄思科这个房主本人需要在场,他觉得只靠他自己,面对那一院子住户时,恐怕气势上有点弱。

    于是,就把身强体壮的二哥三哥也带上了。

    胡同里的大爷大妈也爱看人下菜碟,所以兄弟三人把当初去“中唱”谈业务的那身行头翻出来,重新穿上了。

    腾退归还房屋通知,是由房管局和街道办的同志联合下达的。

    三人磨磨蹭蹭,特意晚了半小时才到。

    这天是周末,四合院里的住户几乎全在家。

    突然听说要让他们搬家,院子里顿时就炸庙了。

    房管局的同志念完通知便让到了一边,街道办的同志负责对大家进行安抚。

    但是,整个院子有十几户人,大家联合起来一致对外。

    任他们说什么都没用。

    狄思科他们还没走到院子门口,就听到了里面的争吵声。

    “这房子是国家分配给我们的你说让搬,我们就搬,你算老几啊”

    “对啊,这房子是我们单位的房子,要想让我们腾房,先跟我们单位交涉去只要单位给我安排了新房,我立马就搬这破院子我早就住够了”

    “你们搬吧,我不搬”一个老大爷的声音掺杂在里面,“我在这住了几十年,死也要死在这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