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65.所谓天才 晋江独家

作品:《冰尖美玉[花滑]

    纪和玉忽然低下了头, 纤长眼睫随着他垂眸不语的姿势一并低垂,无端显出了几分惹人怜惜的脆弱和漂亮,喃喃自语道“我们总得做点什么, 总得做点什么。”

    少年虽然还未满十八岁, 但一贯冷静、理智甚至强大,极少露出这样茫然、这样不确定的神色, 当即就令陈长兴与骆温明的心猛地一揪。

    天赋卓绝的冰尖美玉,绝不该是这个样子的。

    “我想,你说的对。”陈长兴沉沉叹了口气, 望向纪和玉的目光有一丝复杂。他不知道纪和玉露出这样的神情究竟是真情流露, 还是刻意为之,他只知道, 面对这样的纪和玉,他实在很难拒绝。

    陈长兴下意识地想到,虽然自己年长纪和玉许多年岁, 在这个项目里浸淫的时间,远比纪和玉的年纪还大,陈长兴却发觉自己所思所想,比纪和玉要“浅薄”得多,从某种意义上看,纪和玉甚至比自己更像国家队的总教练

    原来纪和玉每天思考的,不仅是自己的训练计划,更是华国花滑项目的未来。而纪和玉所有的不知疲倦,也并非因为他过人的天赋, 是仅仅是源自他对这个项目深到了骨子里的热爱,以及对华国花滑未来发展的憧憬,少年的肩膀虽仍有些稚嫩, 扛起的,却已经是民族的脊梁,决意用自己实打实的成绩为华国花滑描摹出一幅美好的蓝图。

    陈长兴就从来没见过这样的选手,不仅有着无与伦比的天赋与努力,更有着令人动容的责任感。

    纪和玉既然有如此觉悟,他们作为教练,又怎么能拖选手的后腿

    “那就加油吧,小玉,”陈长兴率先向纪和玉伸出了手,面上浮现出了一丝笑意,“我们一起加油,让华国花滑主动地走向世界。”

    纪和玉愣了一下,肚子里剩下的一大堆腹稿此时通通派不上用场,他压根就没想到,说服一向保守求稳的陈长兴,竟然这么容易

    “还愣着干什么,”骆温明轻笑一声,揉了揉纪和玉的发顶,接着将自己的手搭在了陈长兴的手背上,“就等你了,小玉。”

    纪和玉这才恍然,原来两位教练有些“孩子气”的伸出了手,只为给自己加油打气。

    纪和玉同样伸出了手,将自己的手搭了上去,接着就感觉到垫在下面的陈长兴与骆温明的手,猛地向下一按,赫然就是加油的动作。

    “我们会赢,”一向冷静内敛的陈长兴此时有些红了眼眶,语气却异常坚定,“华国花滑永不言败,加油,我们会赢”

    征得了两位教练的同意之后,纪和玉开始了新的紧锣密鼓的训练计划,4z的难度相当大,哪怕纪和玉有着上辈子成功的经验,也不得不将所有的时间泡在训练室里。

    在差不多“浪费”了一个月的时间以后,纪和玉的4z依旧还没成型,时间虽然很是紧迫,但纪和玉知道这种事情根本就急不得,越是心急,训练的状态也就越差,想要练出4z这样的高难度跳跃,必须全神贯注地努力,只要耐下性子不断试错,直至“走运”成功几回,他就能凭自己丰厚的经验迅速找到最适合现在这具身体轴心的跳跃方式和轨迹。

    眼下距离大奖赛总决赛仅剩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因为训练的毫无进展,就连两位教练都有些焦躁不安起来,要不是见纪和玉依旧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陈长兴都觉得自己恐怕要忍不住劝纪和玉放弃练习4z,拿最后这两个月再熟悉熟悉这两套节目了。

    为了转足周数,同时也保证足够的滞空感,四周跳对起跳的高度和远度要求非常高,这也就意味着,一旦没能成功落冰,摔倒在地的动能和冲击力是相当大的,因此,这段时间里,纪和玉身上日日都是青一块紫一块的,只是他从不呼痛,也从未诉苦过,若非两位教练偶然撞见了更衣室里纪和玉换衣服的场景,根本就想象不出来少年一身白皙如玉的肌肤上,究竟可以有多少摔出的淤痕。

    可纪和玉从来没有表现出来过。

    看见了这样的纪和玉,陈长兴心底那一点因为训练没有进展而生出的劝纪和玉放弃的念头也终于偃旗息鼓。

    这一身的伤痕,以及纪和玉的默默承受、从不抱怨哭痛,甚至都不对人言的坚持,是纪和玉无声而又无比坚定的决心,让他根本没办法拒绝,甚至不忍心戳破纪和玉的坚强淡然。

    其实,这件事还真是陈长兴多想了。纪和玉虽然天赋异禀,对训练以及冰面的热爱又深到了骨子里,但他到底也是人,也会痛,他不是没有对别人说过,只是这个“别人”范围限定得十分有限而已。

    事实上,所谓的“别人”,赫然就是云澈。

    高强度的训练之下,纪和玉每天几乎唯一的休息,就是睡前雷动不动的与云澈的通话,不管他对云澈说些什么,也不管云澈忙碌或是疲惫,男人总是耐心地听他说话,这种感觉就像是不论面临怎样的困境,在他的背后总有一位默默支持和鼓励他的家人,简直给足了纪和玉“安全感”。

    因此,纪和玉慢慢也从原本的只是说句“晚安”,变成了会对云澈说一些自己的训练经历,再到还能分享几句日常生活,最后甚至演变成,会偶尔对云澈敞开心扉地“示弱”,将他从未显露于人的脆弱的一面暴露给云澈,对他说起自己摔倒时的疼痛,说起自己每天下训以后全身难以抑制的肌肉酸胀,说起自己苦苦坚持的疲惫。

    虽然纪和玉并不觉得自己有多辛苦,但将近来的训练经过对人诉说,还是令他轻松不少。

    纪和玉不知道的是,这样偶尔的几句抱怨和诉苦,在云澈听来,简直就像是在撒娇

    对纪和玉的信任,云澈自然是非常惊喜的。他的少年在潜移默化里,对他的依赖一点点加深,只要等这样的习惯成为自然,他们之间或许就能更进一步。

    此时,纪和玉仍在进行着训练。

    虽然这段时间里已经不知道摔了多少次,但他也不是毫无收获的,在不断的尝试中,他对身体轴心的把控渐渐精准,纪和玉心有预感,应该用不了多久,就能在掌握4z的路上迈出一大步了。

    冰面上,纪和玉以左后外刃向后滑行,右脚随时做好点冰起跳的准备。

    在心里将可能的跳跃轨迹再度描摹一遍后,纪和玉踩着并不存在的音乐旋律,右刀齿轻盈点冰,做了个类似崴脚的动作,高高跃起

    z跳之所以困难,就是因为这样的起跳用刃其实是非常别扭的,也非常容易错刃,点冰时的“崴脚”动作意味着起跳发力并不容易,同时,也不乏选手因为这个动作当真崴脚受伤的,就连顶尖男单如藤原野瑶,他的4z都存在一定的用刃问题。

    很多选手其实并非不知道自己的用刃不标准,但错误的跳跃方式早已成了根深蒂固的习惯,很难改正,而这样的习惯的形成,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刚开始学习花滑的时候基础没有打好,十几年的肌肉记忆根本就无从纠正。

    但纪和玉的用刃,却干净到和接受过最正统的跳跃训练的r系选手差不多。

    这样精准无比的用刃,完全就是纪和玉自己一点一点用心磨出来的。

    不仅这一世他没有接受过r国教练的集训,上辈子的纪和玉,其实同样也没有参加过集训。华国缺乏专业的场地和教练,纪和玉小时候的训练,正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一开始,他的用刃也是错的,只不过,凭他所能接触到的教练,都没办法帮助他纠正他的问题,甚至有些教练眼力差到看不出问题。

    虽然错刃并非不能在比赛中“蒙混过关”,但纪和玉不愿意这么做。在他最挚爱的冰面上,他不肯随便。

    纪和玉的用刃,是在他快到成年升组的年纪时,自己对着顶尖r系选手的视频一点一点学的,就跟扒舞一样,对着慢镜头回放仔细地去抠细节,分析其中发力的方向和角度,直至将正确的用刃完全记在脑海里。接着,他就强迫自己改掉原本错误的用刃,使用新的方式进行跳跃,这也就导致他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摔跤,甚至在比赛里都没能成功跳出3z,沉寂了整整一个赛季,付出的代价可以说是相当大的。

    但也正是因为付出了这样的代价,他最终得以将自己的跳跃纠正过来。像藤原野瑶这样的选手,其实并非没有纠正跳跃习惯的能力,只是这样做的回报远远及不上付出,甚至可能影响他的状态与成绩,因此最后还是选择了“得过且过”。

    眼下,纪和玉这一跳的起跳,用刃无疑非常精准,就连在一旁陪同纪和玉训练的陈长兴与骆温明都不得不感叹一下纪和玉堪称完美的起跳。

    “他的用刃实在是太好了,”陈长兴感叹道,“在国家队里,别说选手了,就是教练,也没有一个有这么准确的用刃,温明,我怎么感觉自小玉入队以来,我们基本上就没教他什么,他所有掌握的东西都是自己摸索出来的呢,这太不可思议了。”

    “或许这就是天才吧,”骆温明笑了,“天才要是能被普通人理解,那就不是天才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