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66.何谓家人 晋江独家

作品:《冰尖美玉[花滑]

    陈长兴和骆温明注视着冰面上纪和玉跳跃的身影, 默默计数着他转体的周数。

    一周、两周、三周、四周

    这一跳毋庸置疑的足周

    仔细感受着身体轴心的变动,纪和玉极力调整落冰的姿态和位置,虽然这一跳他已经失败过无数次, 但这也意味着, 他收获了无数次“失败”的经验,知道了怎样的起跳和落冰是不适于这具身体的。

    到了这个份上, 他离成功的距离,其实已经很近。

    右后外刃着冰的那一刹那,纪和玉的身体不受控制地向一侧倒去

    但他的左腿很快在冰面上轻点了一下, 迅速稳住了身形。

    虽然这一跳双足落冰了, 但他没有摔,没有摔就是胜利, 没有摔就说明自己只要将这样的感觉牢牢把握,很快就能练出一个完美的跳跃。

    既然还没有真正成功,那就再来上一组、两组、无数组的练习

    陈长兴感慨万分地看着这一幕, 无法不为纪和玉的坚持和执着动容。

    “难以理解两年多前的我,在担任花滑联赛的裁判时,居然没有第一时间带他加入国家队。”

    “幸好他自己的训练方式就已经足够科学,没有让外边那些不专业的教练蹉跎了他这么好的天赋。”

    对当年的事,骆温明也略有耳闻,遂拍了拍陈长兴的肩膀宽慰道“孟浔那小子也是个好苗子,你把他带进队里是对的,他以前训练的俱乐部教练太急功近利,如果让他留在外面, 才是真的浪费天赋。再说,现在他俩都在队里,陈教你这也算是殊途同归。”

    随着花滑大奖赛最后一站分站赛的落幕, 总决赛的参赛名单也终于确定下来,六位参赛选手分别是获得了两枚金牌的叶甫盖尼、一金一银的藤原野瑶、一金一铜的奥本海默和波尔卡诺、两银的纪和玉以及一银一铜踩线出线的帕朗尼。纪和玉是其中年纪最小的选手,也是唯一一位还没有真正成年的选手,哪怕是年纪同样不大的波尔卡诺,也比他大了快三岁。

    总决赛将于9月中旬在国举行,这对纪和玉来说不算一个多好的消息。在常年称霸领奖台的几位顶尖选手中,从客观上来讲,奥本海默的硬实力是其中最弱的,也是纪和玉最有可能从技术层面超越的选手,但奥本海默作为深受裁判喜爱的国第一男单,原本就已经在分数上很占优势,这回更是主场作战,裁判组会有更大的国裁判比例,媒体和观众也不乏奥本海默的粉丝,这也就意味着,想要超越他的分数变得更难,甚至是不太可能。

    毕竟,所有冰迷都知道国选手在世界冰坛里“独特”的地位。

    不仅如此,更糟糕的是,虽然西方裁判普遍不喜华国选手,而国裁判可能是其中最不喜的那一批,早年蒋一清参加比赛的时候,最不愿意参加的就是国站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在大奖赛总决赛上拿到一枚奖牌,对纪和玉而言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除非他在节目中展现足够惊人的优势,否则很难得到裁判的正眼相待。

    “其实这份名单,我们也都预料到了,”比起陈长兴和骆温明的紧张,纪和玉自己反而异常平静,“参加总决赛的这些选手没有爆冷的,这是好事,不太会出现一些难以控制的因素,选手们的表现容易落在我们的预判之内不是吗”

    教练们没想到纪和玉还能这样冷静地安慰两人,不由微微一愣,试图从纪和玉的面上找出一丝强自镇定的神色,但事实证明,纪和玉好像是真的不紧张。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纪和玉斩钉截铁道,“都走到这一步了,自然没必要因为一份名单而打退堂鼓。”

    “我们会赢的。”

    在总决赛开赛的前一个月,纪和玉总算勉强将4z练出了一个雏形,只是跳跃的成功率仍旧只有五成,五成的几率虽说不低,但也实在称不上高,如果状态不好,很可能就发挥不出来。

    而4z3t的连跳,更是只有三成左右的成功率,如果带着这样的跳跃上场,势必将相当依赖比赛时的“灵光一闪”。

    跳跃的成功率其实不难提高,只要不断的练习练习再练习,直到令这一跳成为身体的肌肉记忆的一部分,可偏偏,纪和玉眼下最缺的就是时间,即便他将所有时间都倾注在这个跳跃之上,也未必能有多大的突破,更何况,他不可能将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磨这个跳跃,必须要分出足够的时间来熟悉难度更上了一层的新的节目编排。

    这样的难度编排和节目熟练程度能否在国的总决赛上为他挣到一块奖牌,其实纪和玉自己心里也没底。但越到这种时候,就越不能丧失斗志,倘若未战先怯,只会令他这几月的努力化为泡影。

    只是,虽然纪和玉面上仍旧是那副轻松镇定的样子,日日陪着他一起训练的骆温明却也觉出了他的紧张。

    在少年月朗风清的外表之下,是暗流汹涌的、甚至随时都有着爆发的风险的情绪。

    这其实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哪怕纪和玉再怎么惊才绝艳,到底也只有十七岁,那样沉重的担子和那样遥远的期望压在他的肩上,所化成的巨大压力只会让他越来越喘不过气。

    然而,这样的压力对其他选手来说,通常都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在纪和玉这里,骆温明却只看见了越来越多、越来越重的稻草,纪和玉根本没有放松半点对自己的要求,反而更加投入地参加训练,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若非被他强硬地看着,恐怕真的要错过下训休息的时间。在这样高强度的训练之下,若不是运动能带来增肌的效果,骆温明毫不怀疑,纪和玉本来就偏轻的体重又要掉下去不少。

    骆温明和陈长兴交流过这个问题,但纪和玉的训练实在是太专注了,而且目前看来也确实没产生什么“负面效果”,搞得两人根本不知到底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但这样巨大的压力完全就是一枚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炸的炸弹,不可能当真放任自流。

    最后,陈长兴想起了在r国分站赛上,纪和玉受伤时接到的那通电话,以及叫出的一声“哥”,死马当活马医地联系了云澈。

    也不知云澈用了什么法子,第二天纪和玉的训练状态竟然真的轻松了不少。

    云澈还能用什么法子

    不过是电话里那一句难得温柔的“我信任你”罢了。

    不管是上一世还是这一世,纪和玉其实都没体验过多少亲情,尤其没体验过家人的陪伴和支持是什么滋味,云澈的存在,无疑很好地弥补了他心里长期缺失的那方地带。

    没怎么与家人相处过的纪和玉浑然不觉,这样亲密而无话不谈的关系,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悄然超越了“家人”的界限,甚至是往另一重意义上的“家人”方向转变。

    “总决赛我想陪你一起去,当然如果我看比赛对你来说有压力的话,你也可以拒绝,和玉。”电话的最后,云澈这样说道。

    “怎么会哥对我来说,不是压力而是动力啊,”纪和玉的语气褪去了一开始的疲惫,轻松地笑道,“就像我之前去看了哥的比赛一样,哥来看我的比赛也是理所应当,家人就该这样不是吗”

    闻言,云澈微微怔愣了一瞬,接着失笑道“对,家人是该这样。”

    一月的时光倏忽而过,转眼就到了总决赛的比赛时间,云澈推掉了这段时间的工作,陪同纪和玉一起坐上了前往国的飞机。

    巧合的是,与一年多前在前往国参加世青赛的路上相同的是,纪和玉再一次在飞机上遇到了他的粉丝会负责人徐安佳。

    大概是纪和玉戴着口罩,而且比之前又稍微瘦了一点的缘故,徐安佳没有第一眼就认出纪和玉,再三确认后才敢大着胆子走上去“认亲”。

    “安佳姐,”纪和玉也没想到居然还能在这里遇见对方,愣了一下后才笑着和她打了个招呼,“好久不见,又来看我的比赛吗”

    说完,他侧身贴近云澈的耳边,小声向男人介绍了一下徐安佳的身份。

    云澈点了点头,礼貌地看向徐安佳,语气难得地有一丝缓和“谢谢你们这几年对和玉的支持和照顾。”

    云澈虽然在华国名气很大,但高山滑雪毕竟是一项比花滑还要小众的项目,滑雪选手在比赛中又是全副武装,只露出一点点脸,因此徐安佳并没有第一时间认出云澈,现在看到正脸,又听到声音后,这才意识到坐在纪和玉身边的人是谁。

    原来他俩的关系竟然这么好。

    徐安佳不免想起上次冬奥会后穆婷婷发布的报道,想起其中那张云澈抚摸纪和玉发顶的照片,又想起刚刚看到的,纪和玉在云澈耳边低语的画面,总觉得有一分古怪,但又说不出来究竟是哪里古怪。

    “小玉,我们后援会专门设计了一些新的应援物,咱们华国的音乐必须有最大的排面”徐安佳不再纠结,转而对纪和玉说道,“比赛加油啊小玉,虽然咱们玉米来的不多,但我们都是带着所有人共同的愿望来的。”

    “放心,”纪和玉微微一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这场比赛,我们会赢。”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