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入宫

作品:《穿成权臣的心尖宠

    翌日辰时,一辆马车缓缓驶离绥安侯府。

    宋吟晚一上马车就偷偷打了个呵欠,眼神迷离。她昨儿睡得晚,早上起不来,抱着枕头不撒手,然后……连人带枕头都在马车上。

    “再睡会儿。”封鹤廷的声音传来。

    宋吟晚迷瞪着,看到他把软枕垫在腿上拍了拍示意,立马就躺靠了过去。身子被人轻轻圈住,哪怕马车偶然颠簸,也握得牢牢的,叫人觉得踏实安心极。

    这样眯了会儿,时间不长,却是舒快蓄了精神。她慢吞吞地坐直了身子,想到昨夜里让眠春准备的,果然在矮几上看到了黄杨木描了红漆海棠花的食盒。

    高有三层且分量不小。

    “还是夫人准备充分。”

    宋吟晚听出那话里的揶揄,懒着声儿回怼:“民以食为天。且还不知道要去哪儿,去多久呢?”实则前半宿没睡尽是想的这出。

    偏他扔下话就睡,有故意吊人胃口之嫌。

    而自己就是那上钩的。

    待夜里吩咐过眠春备第二天的吃食后,宋吟晚无端对此行有了些许期待。上次提的荷园,还有城郊的邯山‘游宴’……

    封鹤廷嘴角噙笑,隐匿了一丝不怀好意。

    “先用朝食。”他道。

    揭开食盒盖子,食物热腾迅猛的香气飘溢而出。

    顶上一层是个大盘子,围了一圈扇形的十个八个木头墩子,中间一个小圆墩儿,每个扇形的墩儿里摆上了切成细丝的熟菜。五花三层的烤肉,酱肘子,摊好的鸡蛋作长条,韭黄肉丝,豆芽菜等甚是丰盛。

    下面两层则是梨糕,酥油饼,菱角一类的小食。

    宋吟晚取两张薄饼摊在手心做底,从苏盘里每样拣取一小箸,蘸上浓酱与小葱碎一并小心卷上,卷成的一个先递给了封鹤廷。

    “四叔尝尝。”她小心捧着,生怕馅儿足了掉出来。礼尚往来。

    封鹤廷却一口衔住,将此举动变成喂食,姿态顿时亲昵不可同语。所幸薄卷三两口就吃完,末了舌尖却不经意扫过了她指尖。微凉的手指和那温热激起的颤栗,令宋吟晚倏地抽回了手。

    自个卷,自个吃。

    一气就是四五个。

    “晚晚……”

    “我吃饱了,四叔慢用!”

    “我手麻了。”封鹤廷垂着手,神情无辜,“只能劳烦夫人了。”

    “……”

    宋吟晚看了看他胳膊,摸不准真假,抿了下唇角,认命地侍候大爷用食。封鹤廷倒没了逾矩行为,只是一边吃一边看着她,完全像在就着她下饭。

    好不容易喂饱了人,宋吟晚侧头瞥见外面的景,略略蹙眉,“我们这是去哪儿?”

    “进宫。”

    宋吟晚面色陡转,凝向了他。

    “怕昨晚说了,你就更睡不着了。”封鹤廷最终没绷住,嘴角肆意扬起。分明是从头到尾算计好的。

    “……”

    “晚晚若想与我出游,等我下回沐休可好?”男人凑近,目光灼灼。

    宋吟晚想也没想便拿手里的枕头捶了过去,“谁想跟你一块出游了!”说完还不解气地捡回来,攥住一通怒砸。

    封鹤廷抬胳膊挡了挡,女子的颜映在笑眸里,是那样鲜活灵动富有生气。

    ——

    入宫是太后的召见。

    封鹤廷牵着宋吟晚走到了承乾宫前,再往前就是太后的慈安宫。

    引路的太监瞥了眼两人交握的手,掩嘴轻咳了两声提醒道:“侯爷,侯夫人,太后娘娘已等着呢。”

    封鹤廷松开手,将她一缕被风吹乱的发丝挽到耳后,“太后念你,却是知道你前阵子病情凶险,一直记挂,且陪着多留会儿。”

    宋吟晚颔首,显露乖顺。

    “莫贪凉的吃。”

    “……省得了!”宋吟晚瞥见公公抖着肩笑,暗里推搡了他一把,离了半步。

    封鹤廷稍稍敛了笑意,最后才正经道:“若是不舒服,让人传唤我一声。”

    “侯爷就且放心把侯夫人交给奴婢,侯夫人若有什么不适,宫里有太医在,保管平平安安的!”那公公笑叹道。

    “夫人性子迷糊,药便放在我这,太医可能快准用药?”

    “这……”公公被他陡然一转脸的冷厉给骇一跳,面露尴尬。

    宋吟晚轻轻拽了他的衣角,“侯爷且快去罢,莫让陛下久等了。”旋即请公公带路,亦作替人解围。

    直到走出一段,一直绷着走路的公公方一顿一喘气儿,呐呐言:“侯爷这些年愈发的……”后似意识到旁边的是什么人,戛然而止。

    宋吟晚故作娇哼,“腻人。在外也不晓得收敛些,怪让人难为情的。”将‘宋吟晚’的娇蛮无脑演绎得淋漓尽致。

    公公顿时打了个寒噤,垂头不言老老实实在前面领路。

    落在后面的宋吟晚亦是暗暗抚了胳膊竖起的寒毛,忽而也就庆幸起原身与四叔接触不多,要不然她不得穿帮个百来回!

    还有她的病早好了,哪有用药一说,四叔却说得煞有其事。难道——是暗示?!

    “侯夫人仔细台阶。”

    尖细的嗓儿令宋吟晚从惊疑思绪中醒过了神,这才发现慈安宫近在眼前。

    该来的总要来。

    宋吟晚踩在铺地的黝黑玉石上,一眼就瞧见了东首正座上的太后。碧霞云纹联珠对孔雀纹深紫锦衣雍容华贵,金簪凤冠下的鬓发已是全白,这会儿正逗着横木上的鹦哥。

    “谷子吃的不少,话倒是一句没学会,莫不是宝安那丫头诓哀家?”

    “哪能呢,宝安公主最有孝心了,这鹦哥是西番来的,颇是费了周折。许是,听不懂咱们的话?”旁边陪着的嬷嬷纳罕道。

    宋吟晚已经走到了近前,低眉顺眼规矩行礼,“给太后娘娘请安,太后娘娘万福金安。”

    “小没良心的,小没良心的,晚晚是个小没良心的。”鹦哥突然扑腾起翅膀,一阵哇啦叫。

    宋吟晚:“……”

    太后与嬷嬷对视一眼,俱是笑欢了。

    “看来不是不说,是看准了人才说。不枉哀家那几碗谷子,可算是怼得好。”太后一面并了食指揉着眼角,像是给笑狠了,“民间有句俗话,是说这儿郎娶妻后有了媳妇忘了娘,到晚晚这是倒过来。”

    “小没良心的,心里怕是连一点哀家的位置都没咯,瞧瞧生疏的。”

    “老祖宗。”宋吟晚‘知错就改’,“当初可是您和阿娘总叨念着不从礼教,怕将来叫婆家笑话。如今才拣着学,您就这样打趣我。”

    毕竟原身的记忆还在,宋吟晚拈态不费功夫,七分娇憨,三分娴静。

    太后瞧,便是瞧出来有几分不同,却又说不上哪儿。“过来,让哀家瞧瞧。去了绥安侯府,怎老是病了呢?”

    宋吟晚依言上前,故作沉吟:“许是水土不服?”

    “瞎说。”太后嗔道,可也想到了绥安侯的‘凶名’,“是虚了不少,性子都变得沉稳多了。”

    “将养将养就好了。到时候还能陪您投壶捶丸呢!”

    “哀家这把老骨头还哪经得起那折腾,刚还夸你沉稳,就露了本性。想玩乐,找绥安侯去。”

    “那就是个闷墩子,还整日忙得不见人影。”

    太后眉心微动,拉过了手细细询问:“哀家且问你,绥安侯待你可好?你是哀家的心头肉,哀家绝不容许有哪个苛待委屈了你!”

    “撇去忙的,侯爷他待我是极好的。”宋吟晚连忙道,“比老祖宗还疼我。”

    话音落,便见太后嘴角揶揄的笑意。

    “老祖宗……”宋吟晚羞红脸儿软软唤了声,哪里像已做人妇的,分明还是承恩膝下的小娇气包。

    “我算是瞧出来了,老祖宗哪是想我,明明是嫌闷了拿我逗趣呢。”

    太后脸上又添了几道笑纹,“他待你好才是好。”

    宋吟晚不知该如何接,索性捏了娇性儿朝宫女说要了把米,转去逗弄起了鹦哥。说不紧张必定是假。

    “冯嬷嬷,去把哀家预下的礼儿拿过来。”

    随侍太后身边的嬷嬷去去就来,掌心托了只雕红漆并蒂莲花的小匣子,打开盖儿,红绒布的底儿上一对羊脂白玉的鸳鸯玉佩。

    交颈双宿,精致美好。

    太后取了其中一块,作势要亲手替她系上。“这鸳鸯佩哀家放得久了,便晓得你定会喜欢。”

    宋吟晚依从微垂。

    水葱似地手指柔软轻盈撩起了乌丝,露出半截修颈,明明是极简单的动作,叫她慢悠悠地做来,并无半分刻意拈态,却艳绝入骨。

    颈侧一点暗红印记若隐若现间,旖旎乍现。

    待佩好,太后捉了她手放下,仔细端看。玉佩红绳,衬得那锁骨细致柔腻,美不胜收。

    从前的宋吟晚美则美矣,却流于媚俗,易生轻视。而今这般宛若开窍般,娇娇软软,媚到了极致。

    这病,倒是病得好极。

    只是瞧着瞧着,竟生了恍惚。仿佛是荣安跪在跟前,那样温顺柔软的人儿,道是一切全凭她做主,最后一根白绫丧命……太后猛地惊醒过来,眉宇间尽生冷意。

    “老祖宗?”宋吟晚只觉那握着自己的手突然攥紧。

    太后松了手,敛尽异样,“说起来,哀家前些时候身子也不爽利,皇后向哀家举荐了一人,擅长针灸,手法甚巧。”

    招上来一宫人,“就是周司侍,且让她随你回府,好好调理。你且年轻,日子还长,当下更紧要。”

    来人恭恭敬敬向宋吟晚行礼。靛青色宫服,简单的发髻,发髻上只簪一枚梅花形银簪,朴素却又齐整,眼瞧着是个规矩本分的。

    宋吟晚打量片刻,垂眸应‘好’之时掩去了一丝精光。

    太后的宠和祖母对她是一样的,秦王是太后长子,长乐郡主是嫡亲的孙女,到了‘宋吟晚’这辈宠之更甚。

    只是,宠和算并不作冲突。

    太后不单单是‘宋吟晚’的皇曾祖母,她还是元亓朝的太后,周家的倚仗。